假如我沒出國...
大概是1985-1986年間,對在大學裡當講師,授課,我已經感到厭倦。連課都不需要備了。那是一種“機悈”、重複,沒有了刺激性的職業。
一天晚上,我有約,到一位哥兒們家去聊天。走進他那兩室一廳的單元,眼前的場景着實地嚇了我一大跳。客廳里煙霧繚繞,坐着有十多個大爺們。他們圍坐着,看着像是在開會。嚴肅、神秘,其中不少面孔我還根本不認得,使我不可能很自然地走進“會場”。那個年月,有誰會在家裡開會?我趕緊低下頭,溜進了我朋友的其中一間臥室里。
我的那位朋友看見我來了,喊着讓我也到客廳里。“漢卿,過來!”“快,找個地方坐。”
我找了個角落,坐了下來。我環顧了一圈兒,希望能儘快地判斷出這是個什麼會,是不是應該介入。這些坐着的、吞雲吐霧的一圈兒人,他們個個都比我年長。從他們的臉像、穿着、談吐,可以查覺到,這是一幫在社會上闖蕩過的人。有人在內蒙大草原,在北大荒滾打過,有人在中越前線打過仗,領過兵,還有人則是文革後的大學生,研究生,大學教師。他們進校園前,也是在各種行業幹過的。沒人介紹,也沒人告訴我他們在談論着什麼。聽了幾分鐘,我終於明白,這是一幫不“安分”的人,他們有很多想法,他們想賺錢,想先富起來!
他們熱烈地談論着,確實有不少好想法。但是不論怎麼談,他們似乎有一坎兒跨不出去。怎樣去註冊,建立公司。這時我插嘴了。“這事好辦,我在工商局有個當官的朋友,我可以找她。”
就這樣,不久,公司成立了。在公司組建中立功,我也當上了副經理。
公司名字是以“科技諮詢”結尾的。我們請了幾個專家做顧問,和商家,國外有想法在國內投資的人商談。今天在這個飯店,明天在另一飯店,設宴商談。但是在那時,在北方,有幾個私立公司?有誰找你諮詢?搞新科技產品,談何容易。只有公司里“倒”產品的部門,從南方運錄相機,電視機,服裝等產品在北方賣,賺了錢。我照舊在學校任職講課,還在公司任職領工資,但是沒有太多貢獻。
當你發現有新路可闖,可賺錢時,你就會剎不住“車”。除了上面提到的職業,頭銜,我又在學校里,聯絡了幾位教師,實驗室和學校有關部門,晚上辦起了夜校,為那些沒有設備的大學開實驗課。我編教材,安排課程,還講課。一天到晚,腳不着地。忙的四腳朝天。但是很高興。因為因此,老師們多得了收入,實驗室和學校也有了額外的錢。那時學校里,周圍的人對我的評價,大概是,“這小子,怎麼這樣膽兒大”。
我真的是不“安分”。又過兩年,我放棄了安穩的工作,退回了學校給我的一室一廳的單元房,來美國“洋插隊”。
假如我沒出國會怎樣?答案是:我最終還是會來美國。這是我一生最好最正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