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一,水墨艺术的产生和特征 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即在用笔,用墨方面书画有相似之处。中国的水墨画在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水墨画的主要部分。用笔讲究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来表现物体的质感。而对于用墨,则讲究干,湿,浓,淡合理调配。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浓淡结合,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水墨画的构图一般也不遵循西洋的黄金法,而是或长卷或立轴,但它能很好地表现特殊的意境。在透视法上,水墨画也与西洋画不一样,它不是焦点透视法,而是散点透视法或多点透视法,即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如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用这种方法画的。
对中国水墨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除了孔子的儒学和老子的道教还有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东汉时期,佛教被官方正式引入中国,而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使大批的佛教徒涌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内连绵的战乱和社会民生的日益凋零,人们希望在精神上能寻找到一种安抚。而佛教对慈悲,来生,和因果的思想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意愿,因此也很快被中国人所接纳。佛教与基督教,依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由印度的释迦牟尼于公元前五世纪创建而成。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的境界的人,即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路有透彻觉悟的人,但他不是神。每个人通过苦心修炼都可以成佛。释迦牟尼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行为的善恶和努力与否,没有人可以将你投入地狱和带进天堂,赞美于讴歌不能离苦得福,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并使自己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枝,它以菩提达摩为始祖。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一带,而慧能法师则是禅宗在中国的第六代传人。他将禅宗发扬光大,并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唐朝,佛教到达了其顶点,并传遍了整个中国。 中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以后,在隋文帝杨坚灭北周,南陈之后于公元589年又被重新统一,并建立了隋朝。从此,中国又开始了一段长时间的稳定时期。虽然隋朝建国时间不长,但在绘画上的成就却很大,其中以展子虔最著名。他的作品《游画图》是现存唯一的隋朝卷轴画,在早期山水画的发展上很重要。此画在空间比例和透视上的处理有很大的进步,彻底改变了过去山水画中“人大于山”的不合理状态。 唐朝(公元618~907)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的强盛时期之一。唐朝建国后,继续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制等制度,社会迅速发展,军力国力也日益强大。由于采用了更加宽松的外交政策,外国的文化,思想,和物质不断地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文化也影响了中东和亚洲国家。当时日本和朝鲜派了几千学生来中国学习。长安也成为了当时文化和艺术的中心。而这种大规模的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朝的水墨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从“六朝”时期主要以山水为主题,到唐朝转向以人物为主题。唐朝是人物画的黄金时代。虽然很少唐代的人物画被遗留下来,但现代人可从宋代的画家所复制的唐朝作品中去了解唐代人物画的特点。敦煌石窟也保留了很多唐代的人物画,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在同一个地方保存了从5世纪到十四世纪跨度一千年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地方。这对研究中国艺术有着巨大的价值。此外,山水,花鸟,动物也各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画派。风格多样性,人物形象丰满健康,色彩绚丽调和是唐代绘画的艺术特征。中国水墨艺术也因此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并影响了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称号,除了一位是东晋的书圣王羲之,另外的两位都在唐朝:一位是诗圣杜甫,另一位是画圣吴道子。吴道子是唐玄宗的御用画家。他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了顾恺之那种用细线钩画的油丝描法,用笔起伏变化,气势雄峻奔放,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另外盛唐时期的大诗人王维也是一个山水画家。他用泼墨淡渲之法画山水,他的山水画充满了田园的野逸气。而诗人韩愈则是盛唐时期的画马大师。书法在唐朝也达到了其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法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风格严谨雄健。行草书法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唐朝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和晚唐。初唐是各种风格在渐变之中。在此期间,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书法,倡导书学,并极力推行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朝的书法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唐的四大家有欧阳询,诸逐良,虞世难,和薛稷。到了盛唐时期草书出现了新风,随后真书亦别开生面,取得了发展。此时有张序,怀素,颜真卿等。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到了晚唐书法较少发展。 相对于唐朝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强大,宋朝在政治上腐败,在外交上则弱小。宋朝分为北宋(960~1127,首都开封)和南宋(1127~1179,首都杭州)。自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以后,朝廷通过收兵权,削相权等措施,保证了政治镇权的集中,但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加上北宋中叶,朝廷日益萎靡,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的变法又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最终至使北宋灭亡,而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所俘,史称靖康之乱。而南宋时期,朝廷向金人称臣纳贡,压制军队抗金斗争,甚至不惜杀害爱国将领岳飞,最终导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而八岁的小皇帝被大臣背着跳海自杀。相对于其政治外交上的弱小,宋朝在古代历个朝代中是经济最发达,国民文化最兴旺,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繁荣时期。经济的发达归因于朝廷的合理经济政策与法令。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导致人们有强烈的文化需求。宋朝文化以其极高的品味和智慧而著称。相比于唐朝文化的异国情调,宋朝文化更多的是内敛和自省。哲学上出现了继诸子百家以来的又一次高峰期。特别是结合了儒学,道教,和佛教的“新儒学”的出现对书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儒学认为宇宙包含两股相互作用的力量:“理”和“气”。“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即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个“理”。而“气”则是“理”运动和存在的形式。而人类的任务是要通过教育和修练而树立正气,从而使“理”和 “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新儒学的影响下,宋朝的山水画时而博大如鸿,时而飘渺如仙,挥洒如行云。宋朝是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宋代的画家对自然界的万物有了更加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但没有象西方写实绘画那样真实的复制事物,宋代的水墨画更多地注重表现事物的内在,即“理”,和画家的内心情感。因此画家笔下的山和石,河流和瀑布,树和草,云和空气并不是现实中的形象,而更多的是表现了画家对宇宙人生的悟性。宋朝山水画可谓人才辈出,如北宋有董源,李成,范宽,郭熙,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出自张择端之手。北宋的范宽以崇山峻岭和雪景见长。他的一幅《溪山行旅图》画中,远处树木丛生,溪水潺潺,山路上旅人赶着牲口行走,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南宋画家夏奎,马远,李唐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反映了山水画从北宋的雄伟,壮观的风格转向抒情风格。他们与刘松年四人被称为南宋四大家。在书法方面,与唐代书法讲究法度和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不同,宋朝的书法更注重内涵:即哲理性,书卷气,风格化,意境表现,而且崇尚个性化和独创性。宋代四大书法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他们都呈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一种新的审美意境。
4。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