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潜意识神秘的面纱
眼看着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但是,我一点都没有兴奋和轻松的感觉,也没有一点想要出门走走的冲动,每天总是觉得懒洋洋,累累的,对很多的事情都失去了往日的热情;看着亲朋好友出国的出国,休假的休假,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我心里更是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特别是想到女儿还有两个星期就要离开我到蒙古参加飞达学院的暑期夏令营,心里有种无名的孤独和担忧;打开电脑,看着关心我的读者每天都不断地点击我的博客,我心里虽然感到愧疚,但是却又提不起精神来写文章,脑子里面充满着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和感受。 其实,从年初以来,我经常有这种失落的感觉,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无法掌控周围的一切。首先是要好的一个朋友和老板相继离世,然后是父亲被诊断为癌症,幸好是在早期阶段;一直听话可爱的女儿突然变得性情暴躁,喜怒无常,行为叛逆,除了艺术和文学类的成绩优秀以外,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女儿的一个表姐,年方23岁,大学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现在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明年就要毕业了,却被诊断为淋巴癌。再看看周围发生的事情:韩国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失事,造成三个年轻生命的消失。 这一个个的事件,让一直乐观坚强的我开始对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怀疑:这个世界怎么啦?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人一个个都遭遇不测?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在短短的半年里面发生在我的周围?曾经快乐自信坚强的我为什么在短短的半年里却变得消沉,脆弱?这些都是由于生活的压力造成的呢?还是由于自己人到中年的自然反应?这是否与更年期有关?从前那个快乐,自信,坚强的我是否还会重现?这个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好呢,还是越来越糟呢?我们人的思想与着周围的一切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所有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使我寝食不安。
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当它关闭了一扇门关闭的时候,它又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当你穷途末路的时候,又可会柳暗花明又一春。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在苦苦追求,善于思考的人,有时一本书,一个电影,一次对话就可能触动他们心灵的深处,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由于女儿要上SAT 1 的暑期补习课,准备参加10/5 号的SAT 1的考试,而且还要参加中国蒙古的夏令营,为了节省开销,同时也是为了休息一下劳累的身心,理清一下混乱的思绪,这个暑假我只好在家留守了。看书,看电影,跳舞,运动,摄影成了我主要的娱乐方式。适逢母亲送了我一本心理学的小丛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是台湾过去的一位新闻主播张德芬。没想到这一本书解答了我以上所有的问题,也让我走出了困境,重新获得了快乐和自信。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用更加科学和客观的态度去审视我自己和周边的事物,更加深层地去理解潜意识在掌控我们人生的中所起的作用。我惊讶地发现自己以前一直以为正确的行为,一直在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错误的,有时候无形中还伤害了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即使是爱,如果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如果以一个不恰当的程度,或者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也会造成伤害。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女儿总是郁郁寡欢,性格内向。我越关心体贴她,越是将她的生活照顾得妥妥当当,越是对她有很多的期待,她却越不开心,越不自信,越感到排山倒海般的压力。原来我做的一切在她的潜意识里面是在暗示她:她是无能的,她是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的,她欠了我的人情,她将来还要偿还我的爱。所以她感到压力,感到不快乐,想要逃避现实。她如此地热爱文学艺术,从某种程度来说,可能也是为了逃避现实,是为了摆脱痛苦和压力,因为只有在文学艺术的虚幻世界里她才觉得开心和找到了自我;我现在也明白了李安为什么拍完电影后总会有“杀青忧郁证”;为什么他要尝试拍摄不同类型的电影,而且每部电影都促动了人性的底线;为什么他总是游走于梦幻与现实之中。 张德芬的这本书还让我认识了瑞士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大师卡尔.荣格(Cark G.Jung Jungian)和意识研究领域的爱恩斯坦Ken Wilber。 其实,我一直对心理学和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并花了几年时间看完了William Jame’s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弗洛伊德传》,《梦的分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和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我虽然对人脑的复杂结构,神经系统在人的思维,记忆,情感,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和潜意识有一些初步的概念,但是我从来没有将潜意识与我自己的人生和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更没有真正的搞懂潜意识在人体里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去影响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事物的。直到看完了张德芬的这本《遇见未知的自记》,我仿佛一下子从《Alice wander land》那个神秘的黑洞里走了出来,看清了自己和外面的世界。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充满了我的全身,一种久违的快乐,带着自信和希望。
当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看着行色匆匆的人们,你可能会想:这些人都是为着不同的目的而活着;有的为了财富,有的为了权力,有的为了健康,有的为了爱和快乐。 但按它们的最终目的来说,可以用5 个字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这里的爱不仅仅包括男女之爱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而且包括更高层次的的大爱:无条件的,无私的爱;而喜悦则是指那种发自内心的,与快乐是来自于外界的事物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和平则时内心的一种平静。问题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追求这5个字里面的东西,却往往以失败告终,而且一路上总是充满了坎坷和辛酸呢?为什么我们忙碌,追求,但是这个世界却没有变得越来越好呢?张德芬的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我们与自己的“真我”隔绝了。原来,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它在我们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经验一直都在改变,但是我们一直都有保持一个内在真我的感觉,它不会随着我们的身体的产生与消失而改变。能够感到真我的人,就能够得到爱,喜悦,和平。而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是最接近真我的人,所以你看到的婴儿总是无忧无虑,只要吃饱,没有病痛,总是天真烂漫的。而每个看到婴儿的人也能够感到爱,喜悦,和平。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变化,教育,环境使我们增添了思想,情感,身份认同等等,使我们与自己的真我隔绝了,并离它越来越远,也离爱,喜悦,和平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失去爱,感到痛苦与不安。但是人类还是需要有“自我认同感”。于是我们就将目光放到外在的东西,放到物质的东西。然而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空间是空的,即使被认为实在的物质的内部大部分也是空的,因为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尺寸。粒子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不停的消失与出现,以一定的震动频率和能量的形式存在着。而且相同频率的能量会产生共振和共鸣。所以一切我们看得到的物质,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震动频率的能量。据报道,日本的一个小学做了一个白米饭的试验。他们桌子上放了三碗饭。孩子每天上学时对其中的一碗饭说:我爱你,你很好吃;对第二碗饭不给与任何的关注;对第三碗饭说:你丑死了。结果一个月后,第一碗饭变成黄色,并发出酒的香味;第二碗饭变成黑色,而且发出臭味;第三碗饭也发黑发臭,但是由于有被关注,没有第二碗饭那么糟。还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僧人每天对着不同的容器里的雪花说不同的话,得到祝福的那个容器里的雪花的结晶形成美丽规则的梅花图案,而没有被祝福的容器内的雪花则是不规则的图案。 至于这些报道是否真实,我无从追究,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靠近一个乐观,正面的人,你也会变得开朗,向上。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也说明了性格相近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由于我们的话语,意念都在无意中传播着某种频率的能量,于是,人类竞争的过程,就是一场能量的大会战,是正负能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试图争夺比别人的能量,掌控他人,用权力凌辱他人,或获得别人的关注,或证明自己是对的。能量战的结果是胜者兴高采烈,败者心灰意冷。于是这种带着各种情绪的正负能量又继续地影响着自己和周围的世界。结果我们与自己的真我越来越远,各种无名的虚荣,痛苦,失望,恐慌不断的冲击着我们。如果人类能重新联络生命能量的源头,找回自己的真我,就不用再用这种手段去争夺能量,就能重新获得爱,喜悦,和平。但是如何才能够冲破各种的障碍,找回生命的源头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潜意识和它的形成过程,还有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据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对外界的反应,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对事物的判断。它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但是它却影响了我们的自我,主宰着我们外部的世界,而且它的大部分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大脑每分钟要处理4千亿(bit)的信号,但是我们能意识到的却只有2千(bit)的信息。至于如何选择信息,这完全都在我们的潜意识掌控之下。而潜意识的形成一部分是先天的,如性格取向,一部分是后天的如教育,环境,经历。这就麻烦了:1)不好的环境,经历,教育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留下负面的阴影。2)这种不好的潜意识又会影响我自己行为,而且是我们无法知道的。3)由于思想是一种能量,会传播,会与同类的能量长生共鸣,结果我们不好的潜意识决定了我们却选择负面的事物,和对周边的世界产生负面的影响。据报道,被虐待的人,长大后,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个有虐待倾向的配偶;而且,心态负面和悲观的人,更容易看到不好的事情,而且更容易遭受不幸。更可怕的是, 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还发现,当我们的身体层面或者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我们下丘脑就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叫“胜肽”(peptides), 它会通过我们的血液传到我们的细胞,并被细胞周围的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这些感受器对某种情绪的“胜肽”就会产生一种饥饿感,即上瘾了。例如,我们常常发脾气,不开心,细胞的感受器就习惯了这种胜肽,如果你很久不发脾气了,这些感受器就会对你有需求,让你有发脾气的渴望。这太可怕了,我不敢想下去了,以前自己曾经在生活上和婚姻上遭受了各种的挫折,有一段时间情绪非常的低落,这些负面的情绪在我的身上产生了负面的胜肽和潜意识,而这种负面的潜意识又影响到了我的行为和决断,又通过负能量的方式传递给了女儿,使到她也情绪低落,性格内向。。。
当知道潜意识的产生和功力后,我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我要弄清楚我自己的潜意识,我要将它带到意识的层面来,并将里面的负面成分去掉,让自己更加靠近真我,从而获得爱,喜悦,和平。带着几个问题:1)如可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2)如何去掉潜意识里的负面成分。3)如何利用自己的潜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又一次扎入了书堆里面去,进入了心理学这个神秘的领域里。原来我们的潜意识会利用很多的方式与我们沟通,梦就是潜意识通往意识的桥梁。弗洛伊德的《梦的分析》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很多时候我们现实里面无法实现的东西,常常会以梦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自己内心得到一定的满足。因此,西方人有使用催眠术来医治忧郁症的例证。除了治病以外,梦还能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鼓励,还能揭示我们身体上的一些病症。我们平时不经意的一些行为,一些重复发生的事情也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与我们沟通的一些方式。所以不要忽略平时一些重复发生的事情,一些在梦里面出现的事情。当然通过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主动地去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如瑜伽和呼吸就是很好地与潜意识沟通的手法。其实任何能让你专心致志的运动都可以帮你建立与身体的联系,运动的形式不重要,只要你能静心观察自己的身体,使运动成为一种冥想。当通过与身体的沟通了解了自己的潜意识以后,我们就要保存好的潜意识,使它成为人生的一种动力,而去除那些负面的潜意识,使自己与真我靠近,从而得到爱,喜悦,和平。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当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或者心情不愉快的时候,要注意到这可能与自己的潜意识和胜肽有关的,或者是自己的潜意识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首先要承认它,并接纳它,不要去抗拒,不要去批评,然后告诉自己:“我不需要这个情绪,我要将它从思想中去掉”,或者通过一些方式,使负面情绪和能量释放出来,如大哭一场,对着天空大声呼叫,或者对着沙袋拳打脚踢等等。世界上的事有三种: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上天的事。我们只能掌控我们自己的事。对于苦难和不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无知的,无名的痛苦,完全被潜意识所掌控,同时抗拒事实,怨天尤人,这样的痛苦不能让人成长;另一种是有知觉的,对痛苦和悲伤不逃避,不抱怨,全然体验它,让多年的隐藏的能量释放出来,不批判,不抗拒。这样受苦能成为成长的动力。因为凡是不被允许的东西,都被压在潜意识里面,但是它们是一种能量,不会因为你的不承认而消失,更不能通过拼命工作,酗酒,吸毒掩盖潜意识里的负面成分;只有当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它们,才能将它们永远地清除掉。心理医生认为通过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锻炼可以将潜意识里面的负面情绪和胜肽去掉。还有通过从事一些自己喜爱的事情,静坐呼吸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一个多月的学习和思考,让我真是百感交加。一方面我为自己终于读懂了自己和身边的世界而感到无比的兴奋,眼前的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子清晰过,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我却感到无比的内疚,特别是自己在女儿的潜意识里面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我现在更加理解为什么女儿热爱文学和艺术,一方面可能是她从小受到了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现实生活的不幸使她有一种逃避现实,希望从虚幻世界里寻找快乐的渴望。李安的电影:“少年派”,“断背山”,和“色戒”都是在挑战人性的底线,其实未尝不是他为了逃避现实,内心叛逆的一种表现。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每次拍完电影就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杀青忧郁症”时期,因为一旦脱离了梦境,他又无法进入到现实里面去,因此感到痛苦和空虚。但是我非常喜欢李安利用电影来发泄他潜意识里的负面的情绪的做法,这样他可以避免与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发生冲突,表面上做一个谦虚,安分守己,被社会接纳的人,同时不断地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中,从而成就了他电影事业的辉煌。想到这里,我对女儿的内疚似乎减少了一些,说不定生活的不幸和磨难却成就了她在艺术的梦想。
理解自己的潜意识和量子物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ONhpIJ-NY
1. 聆听(拍摄于 Coyote hills ) :我走过时,小鹿竖起耳朵在聆听。
2. 母爱( 拍摄于Coyote hills ) :夜色降临,鸭妈妈带着小鸭离去。
3. 寻觅(拍摄于Coyote hills):等待着水中的鱼儿
4. 耕耘(拍摄于Coyote hills ):蝴蝶在辛勤的耕耘
5。沐浴(拍摄于Coyote hills ):蜜蜂在水边沐浴
6. 静思(拍摄于Coyote hills ):小鸟在枝头休息
7。观察(拍摄于Coyote hills ):遥望着远方,或许等候自己的伴侣
8。人生就像这帆船,只有顺风而行,才能顺利到达梦想的彼岸。(拍摄于San Francis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