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螳螂怪读易  
___ _ _  
https://blog.creaders.net/u/895/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ZT:谈“太极起势”的练法 2013-09-09 00:37:27

谈“太极起势”的练法

作者:黄卫龙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起势是太极拳由无极到太极的开始。起势中的要领将贯串于整套太极拳之中。一个太极拳起势,可以说“已尽含太极精蕴”。由起势入手,通过渐修顿悟,掌握其窍要,再由此切入,即可进入太极拳殿堂。可惜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对它不够重视,以至于苦练一生还没入门。虽然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的起势的外形和意念有所不同,但用意不用力是相同的。太极拳起势要从用意不用力入手。

  要练好起势,也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程序。过程大体可分为入门、进阶,登堂入室三个阶段。现分述如下:

  一、 入门

  初练时,不要想过多要领,每次只想一个要领,练熟形成自然后,再想下一个。这时应以求外形正确为主。要求: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二目平视,精神内守。两手松掌,徐徐提起,渐渐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动作要领: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符合要求,头颈应正直松竖,下颌略向后收,意寓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然后开始做动作,这时思想要集中在动作上。

  第一步,两臂缓慢向前轻轻抬起至高与肩平,手心向下,十指微曲,要轻灵无滞,两臂平举的速度确定整套太极拳的速度。做两臂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再徐徐举起,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下坠之意。即使是已经练得很熟练,也要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第二步,两臂与肩平后,由吸气转为呼气,双手下按掌心吐力。随手下按至跨前(或跨侧)掌心向下,同时屈膝下蹲,确定整套拳的高低程度。双手下按时要用意识沉肩坠肘,使膝肘相对,两肩不得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十指随呼吸而张缩。下按到极点时,要呼出全部空气,十指伸张。沉肩坠肘,两臂前举及两掌下按时均须沉肩坠肘。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要以肘尖带动手掌,在两掌已按到两胯前,仍然要求坠肘。(这时的坠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两肘微曲,使小臂微弯,这样肘尖突出,仍然可以达到“坠肘”的要求。要做到坐腕。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注意不要用力翘起,要自然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微胀的感觉。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从两臂上举到两掌下按其间不可停断,要均匀圆活,绵绵不断,在两臂举至肩平时即下落,不可停顿,要做到“似停非停”。

  在这个阶段,关键要练姿势的正确、熟练、自然、协调。要调节到符合生理自然条件,特别注意不可养成前俯后仰的毛病。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率性之谓道”的要求。

  二、 进阶

  这一阶段要能用意念,调呼吸,熟知用法。起势不仅是动作的开始,也是用意导引行气的开始,全部动作在一吸一呼中完成。这时形与气是紧密相关的,气与意又是密不可分的,四肢动作,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面形式之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神气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所以能见其外而知其内也。“内外合一”是外形正的真正目的。“起势”也有它的技击攻防作用。例如(刘晚仓传)敌人从外线用双凤贯耳来攻我时,我则采取起势,将精神凝注于手背腕骨之间,用来沾取敌臂,将气沉入丹田,仔细听劲,或转腰,或卷腕均能化解来劲。

  口诀: “太极起势精神敛,虚领顶劲呈自然。抬起双臂松无滞,调和呼吸守丹田。寓意对手取外线,立肘上棚沾其腕。雕弓直放转腰斜,双风贯耳奏效难。” 用法还有(王辉璞传):腕部前棚,对手将自己手腕攥着时,我将五指撮拢回收使腕部向前突出,击其拳心而使对方身体重心倾斜后仰跌出。腕部下采,对方攥着我手往后拽时,我随即将五指舒伸,向下向后沉采(注意松肩坠肘,松腰屈膝),此时对方及应手前扑跌或前栽。即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的典型用法。不仅限于此,还有一些用法及变化,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爱好者可自行领悟。

  太极拳运动全在手领(即端引),转关在松肩,坚持练习则肩的骨缝自然能够松开,不能勉强,肩松不开则转关不灵。肩如能松开,则全胳膊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毫无滞机”。所谓“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在手将起之时,要使手能承住来势,使对方不能割断我之神气血脉,在承接之后,要使之能得机得势。来脉真,机势得,转关自然灵动。“打拳者,手要极虚极灵,物有挨即知,即能随机应之,不惟手,即背面全身尽是虚灵”。中气要运到手指头方为运足。

   三、登堂入室

  这一阶段身形要领已基本掌握并形成自然,要注重用意不用力。要做到用意精至,全神贯注。自然进入虚、静的境界。能虚,则血脉相和;唯静,方能达到察精观微的境界。起势之前,应先镇心凝神。开始由意动,然后劲动,转接处要一线穿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要练出鼓荡之劲。

  口诀:“立身中正顶头悬,腹内松静气腾然,三阳聚首于百会,气沉丹田在关元。太极长拳号内劲,呼吸导引十四经。吐呐本是内家功,推陈布新调元神”。要心平气和。以百会穴领其全身。即所谓“虚灵顶劲”。“顶劲者,是中气上升上冲于头顶者也,不领则气塌,领过不唯全身气皆在上,足底不稳,病失上悬,即顶亦失于硬,扭转不灵,亦露笨像。是在似有似无,折其中而已。”特别要注意不要领过,一些爱好者将顶劲领过,以至于颈部僵硬,转动不灵。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要成一条直线,两眼平视前方。要含胸拔背,小腹部要微向里收,叫做敛腹。尾闾要收起,命门穴要饱满,从涌泉到百会穴上下一气贯通。全身要放松,摒除杂念。使脚掌脚趾贴地,脚趾无离地或抓地感觉,这样全脚受力均衡,气机也就自然地随之发动。手臂棚起时,从梢节一沾而起,中节相随,根节相摧。意念在手指肚;收胯坠肘,意达命门。迎身平肩,旋落丹田,归于涌泉。重心落于涌泉,劲起于足跟,带动两臂向前并举,小臂不能有力,举至肩平。然后沉肘坐腕舒指,把意识送至指肚。

  手臂下落时,气血由手指甲开始通过含胸入地。意念则在手指甲。两臂一起一落,伴随着两臂的起落,两脚也同时有双沉或双轻的变化,不能浮,也不能重。从脚底的松紧分布来,,同一只脚在沉时或轻时,还有阴阳之分。 “脚尖--脚跟--脚心”是太极拳起势的关键。手臂前起时,手随势而起,人的重心前移至脚尖,有下沉拔开的意念。由脚跟向脚尖,涌泉像泉水由地面向上涌起,丹田有如平静的水,无动相,相不外露,但看不见的气像海中的涌,一波接一波地向前涌动,是气如海水中的能量不断蠕动,这一剎那便必须蓄劲,蓄劲是内蓄,是气蓄,顺着自己的气,带动横隔膜的下降,使身体内的元气、真气引下丹田。把气往下至尾闾, 倒运渡命门,到夹脊,变成牵动往来气贴背,由下向上引,融合自己的神、意、气、劲、势,此时发劲象似推波助澜把对方发出去了,即为采浪花。后移时,手随势而沉,人的重心后移至脚跟,有自海底上拔的意念,回复到涌泉后,依靠尾闾的摆正,意气入地,上下贯通,中空无挂碍。

  中间胸腹至天突穴至关元。要平心静气,不要使横气填塞在胸中。胸膈横气要卸到脚低涌泉,要“吸气由丹田,呼气归涌泉”即使不能卸到涌泉,也应当卸至丹田。将胸松开,胸一松,就能感觉到全体舒畅。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太极拳的一个特点,以心行气是心为发令者,气是奉命而行的“传旗”;先意动而后形动,主要是将内在意识贯注于外部动作之中。要把意念注于动作之中,而不要存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即是“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显于外部动作的神态是内气活动显露于外的表现。一定要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意识才能引导气血下降,达到上虚下实。上虚是指上体(脐以上)虚灵;下实是指下体(脐以下)充实。并要注意气沉丹田,再进一步从丹田沉到涌泉。气沉丹田是在松静的基础上,通过沉肩、含胸、敛腹、松腰、收胯等动作在意识的引导下,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引导气息下降为实现的。

  气沉,松腰,腹净,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节节舒展。动静虚实,开合刚柔,缓之急之。这种混合之劲就是鼓荡之劲。即从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由心气贯串,阴阳变化而来。犹如飓风骇浪,似行云流水,载沉载浮,大气鼓荡。风云莫测。太极推手中最后功夫为“烂采花”又名“踩浪花”,就是以鼓荡之劲鼓动对方,使对方如海船遇风,出入波涛之中,倾斜颠簸,立身不稳,感觉眩晕无主。太极起势是太极拳鼓荡劲的入门练法。在起势中练出单向鼓荡劲就可说太极起势已登堂入室了。

  学太极拳有一句话叫:“起势难。”说难不是说动作的姿势难,而是说起势没有动力源,因为太极拳的动,不能是自己的动,也就是说不能是配合的动。因为在起式之前没有动力源,此时胳膊是抬不起来的,抬起来了就是人为的动、是自己动、是配合的动、是肢体运动。正确的起式应该是内动带外动、是意动带气动、气动带形动、一动无有不动的动、即便是这样还要有个量,也就是说,该动多少就动多少,少动一点是不到头,多动一点就是过,就是妄动。在做手上伸时,让人轻按、轻抚手臂面上任意一点,相互感觉一下是否“顶住了劲”。感觉像推门而不欲其响,轻了门推不开,重了门轴就要响。两脚要像踩在棉絮之上,不能全脚踩实。太极拳要求“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欲在手上有内劲要从腿下求,一点有劲全身求。即所谓求“整劲”。如具有整劲,在起势中就能体会到。可以请一人用双手按住自己两碗、二小臂或二大臂,起势能轻松将其发出即可。

  推荐几种练法:1、冯志强著《太极拳入门》中起势练法。要点,起势前默立时间要充足,要达到无极虚无之境后才能随心意而动;2、刘晚仓、刘石樵著《太极拳架与推手》中起势练法,要点,意念与用法的结合;3、张耀宗著《吴氏太极拳简化练法》中起势练法,要点全深松静,特别是肩要松透,这时二手回勾手心,二手自动抬起,不须勉强;4、王辉璞著《吴氏太极拳》中起势练法,要点,要通过找到腹净的感觉,调身、调心、调气;魏树人著《杨氏太极拳述真》中起势练法,要点,掌中小球和三个气圈的应用。5、孙南馨著《杨式太极长拳》中起势练法,要点,命门后鼓,劲贯指稍,由“极柔软产生及刚坚”。  上述练法应先练一种,一种练通(大约需要1-4个月),其它练法一练即通(快的几分钟,慢的几天),上述各种练法各有巧妙,令人回味无穷。 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规矩者,方圆之至也,以之诲人是大匠所能也,至于巧,这是遵规矩而不泥规矩,脱规矩而自中规矩。而要志不可满。谚有曰:“天外还有天,一满即遭损”。

  最后以“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处处循规矩,一线启灵明,一层深一层,层层意无穷,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与太极拳友共勉。

 

 

浏览(804)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铁臂螳螂怪
注册日期: 2007-06-28
访问总量: 483,02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ZT:猜古董 答案来啦!
· 王羲之,一个点就已经无敌!
· “红丝砚”即脂砚斋之“脂砚”也
· ZT:师爷王培生传我“蹲墙功”(作
· 毛泽东幼年抄录《离骚》墨迹,颇
· ZT:曾是不传之秘:王培生内功要
· 216字,足见中华书法之美
分类目录
【五经之首】
· 古代诗人与《周易》
· ZT: 轩辕十四,华夏之星。
· 近身远物,何所不知?
【河图洛书】
· ZT: 掐指一算,计上心来
· ZT: 伏羲的太极图 vs 毛泽东的
· 卦理图
【六十四卦】
· ZT:【七言】 咏《易经.坎卦》
· ZT: 嫦娥的前世今生
· ZT:【七言】咏《易经.坤卦》
· ZT:【七言】咏《易经.乾卦》
· 天行健
· 莱布尼兹从此不说二进制是他独创
· 八八六十四
· ZT: 易 阴阳 人种袋
【近取诸物之一】
· 水韵
· 秋声
· ZT: 不秘其方
· ZT: 中秋思臀
· 寄托
· 三太极拱卫天津城
· ZT: 宝镜微尘
· 石头的传说
· 仰观日月 手握乾坤 (作者:杜
· 太极石 (作者:赵恺)
【近取诸物之二】
· ZT: 七言诗 天理人伦
· 评京奥开幕式: 还是忘不了红灯
· ZT: 错读《周易》,困了蒋介石
· ZT: 画虎类犬太极旗,一镜两分
· ZT: 玄夜凄风却倒吹
· 四合院与八卦方位
· 冬晨试掌
· 榻上读易,悟得“动”字,霍然起,
· 冷夜
【物竞天择】
【人体穴位】
· 人体穴位正面图
· 人体穴位背面图
· 练太极拳需要知道的穴位(未完待
【八卦见掌之一】
· 寒所以冰,热然后融
· 不亢不卑圣人之言太极之道也
· 童林 vs 董海川: 一部旧小说改
· 八卦走转之于手 / 王炳寰
· ZT: 健才是美 - 金钗十二谁堪妻
· 八卦掌炼神还虚 (图示)
· 孙禄堂论八卦象形,得易之真髓
· 八卦掌实战四十八法歌诀
· 八卦掌练功三十六歌诀
· 梁式八卦掌基本功教学
【八卦见掌之二】
· ZT:刘敬儒传程式八卦掌(视频集
· 孙志君传 程式八卦掌 完整视频教
· 祝您横行到N时 - 悼八卦掌大师螃
· 孙禄堂论八卦拳入门三害
【八卦见掌之三】
【太极藏拳之一】
· ZT:师爷王培生传我“蹲墙功”(作
· ZT:曾是不传之秘:王培生内功要
· ZT:​太极拳站桩要领
· 北派吴式太极拳视频集锦
· ZT:太极拳心法(作者 佚名)
· ZT:谈“太极起势”的练法
· ZT:关于掤劲的释说
· ZT:太极拳沉肩坠肘要略
· 如何在练拳时“松肩”?
· 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 阴阳自
【太极藏拳之二】
【陈式太极拳】
· 陈发科传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拳
· 陈式太极拳56式竞赛套路(拳谱+
· 太极生美女 - 冠军马畅
【魏树人老6路】
· 魏树人传杨式太极拳37式套路(拳
· 魏树人传杨式太极拳22式套路(拳
【王茂斋83式老架】
· 吴式83式太极拳王茂斋老架 zt
· 天地歌 悟太极拳之虚空
· 83式吴式太极拳老架的心法就是玩
· 古传83式老架吴式太极拳 古拙高
· ZT: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
· ZT:传承王茂斋八十三式由来
· ZT:关于王培生传吴式太极拳八十
· 奇门遁甲之八门
【王培生37式】
· ZT:开三关通三田 (太极拳收势的
· 太极拳名家赵琴解说 - 揽雀尾动
· 王培生传吴式太极拳37式套路(拳
· 罕见视频:武林泰斗王培生揭秘太
【李秉慈83式】
· 李秉慈传吴式太极83式套路(拳谱
【太极刀法】
· 吴式太极刀法中的金钱镖
【太极剑法】
· 吴式64式太极剑视频集锦
· 古传吴式太极六十四剑(王培生前
· 古传吴式太极剑64式(王培生前辈
· 北派 吴式64式太极剑 三个不同教
· 北派 吴式64式太极剑 两大剑谱
· 吴式太极剑源流拾遗
【太极枪法】
· 古传吴式太极十三枪(王培生前辈
【名拳撷珍】
· ZT:单刀法选(程冲斗宗猷撰)
· 名拳撷珍:典韦放哨双戟古传图解
· 名拳撷珍:春秋大刀古法图解
· 名拳撷珍:武当八卦连环钺
· 名拳撷珍:八卦弧形钩镰剑
· 名拳撷珍:八卦风火轮
· 名拳撷珍:八卦蛇形日月乾坤圈
【兵器集锦】
· 日本刀的沙场克星-中华苗刀。
· 罕见奇兵: 两尖三刃刀
· 各位看官,“杀手锏”就是这个模样
· 现代人打造出来的兵器:子午鸳鸯
· 杨露禅佩刀
· 兵器图:龙脊偃月刀
· ZT: 最怪异的独门兵器“子午鸡爪
【书法理论】
· 草书应快写还是慢写?
· 详解书法“米”字格(作者:启骧)
【文房四宝之笔】
· 湖笔的前世今生
【文房四宝之砚】
· ZT:猜古董 答案来啦!
· “红丝砚”即脂砚斋之“脂砚”也
【笔走龙蛇之视频】
· 宋拓孤神策军贴碑(视频)
【笔走龙蛇集锦一】
· 216字,足见中华书法之美
· 贴几幅日本人的汉字书法,跟假名
【笔走龙蛇之草书一】
· 李白的《上阳台帖》,古人鉴赏为
· 李白的《爱酒帖》,不是是否真迹
·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真迹
· 用王羲之字集成的《草诀百韵歌》
· 道家书法:张三丰的“龙行大草”
· 写草书也有草书的规矩:《草诀百
【笔走龙蛇之草书二】
【笔走龙蛇之楷书】
· 爱新觉罗.永瑆的楷书真迹,十分
· 启功书法一百首
· 张之洞书法(附图)zt 
【笔走龙蛇之篆书】
· 两个有关故宫所藏石鼓的视频
· 石鼓文见证了篆字的起源(附拓本
【笔走龙蛇兰亭序】
· 王羲之的《兰亭序》究竟有多少摹
· 兰亭第三柱: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 兰亭第二柱:褚遂良摹本《兰亭序
· 兰亭第一柱:虞世南摹本《兰亭序
【笔走龙蛇之张旭】
· 张旭狂草《古诗四首》贴全貌
· 张旭狂草《李青莲序》碑文拓本(
· 张旭狂草《李青莲序》- 册贴本
【笔走龙蛇之怀素】
· 唐怀素草书《秋兴八首》碑拓
· 早稻田大学藏《怀素秋兴八首》帖
· 怀素狂草《自叙帖》
· 狂草:怀素《自叙帖》(大图慎入
【笔走龙蛇郑板桥】
·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 zt
·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
· 郑板桥行书《新修城隍庙碑记》
【笔走龙蛇之岳飞】
· 继上篇,再贴“岳飞草书《后出师
· 最令人叹服的伪作:岳飞草书《前
【笔走龙蛇之傅山】
· 傅山草书《千字文》注释版 4/4
· 傅山草书《千字文》注释版 3/4
· 傅山草书《千字文》注释版 2/4
· 傅山草书《千字文》注释版 1/4
【笔走龙蛇文征明】
· 书法欣赏:文征明小楷 归去来兮
【笔走龙蛇祝允明】
· 祝允明草书 滕王阁序并诗
【笔走龙蛇毛润之】
· 毛泽东幼年抄录《离骚》墨迹,颇
· 毛泽东最牛的狂草之作
· “毛泽东体”千字文
【笔走龙蛇柳公权】
· 难得一见的行书:柳公权《蒙诏帖
【笔走龙蛇赵孟兆页】
· 赵孟兆页醉书“太湖石赞”,精彩!
【笔走龙蛇王羲之】
· 王羲之,一个点就已经无敌!
【跃然纸上】
· 一只名震武林的昆虫
· 徐悲鸿的马
· 龙卷风
· 雨龙吸水
【得鱼忘筌】
· 竹简版 私塾经典《名贤集》
· 妙文珍藏:嵇康诗集
【周易人生】
· 一只螳螂让几多名人感悟
· 闲侃:全果莫如半脱
· 漫话广州西关大屋
· 漫话北京四合院
存档目录
2017-10-16 - 2017-10-19
2016-07-12 - 2016-07-12
2016-06-04 - 2016-06-15
2016-02-25 - 2016-02-26
2015-12-19 - 2015-12-19
2015-11-01 - 2015-11-22
2015-10-14 - 2015-10-29
2014-04-13 - 2014-04-14
2014-03-24 - 2014-03-24
2014-02-15 - 2014-02-16
2013-11-03 - 2013-11-30
2013-09-03 - 2013-09-10
2013-08-11 - 2013-08-26
2013-02-04 - 2013-02-13
2012-08-26 - 2012-08-26
2011-07-01 - 2011-07-06
2011-06-22 - 2011-06-30
2011-04-15 - 2011-04-15
2011-03-08 - 2011-03-21
2010-11-09 - 2010-11-12
2010-10-17 - 2010-10-31
2010-09-27 - 2010-09-30
2010-08-19 - 2010-08-19
2010-07-03 - 2010-07-18
2010-06-02 - 2010-06-29
2010-05-23 - 2010-05-31
2008-10-07 - 2008-10-07
2008-08-08 - 2008-08-08
2008-03-06 - 2008-03-06
2008-02-10 - 2008-02-24
2008-01-02 - 2008-01-23
2007-12-22 - 2007-12-31
2007-11-12 - 2007-11-25
2007-10-14 - 2007-10-23
2007-09-01 - 2007-09-24
2007-08-23 - 2007-08-30
2007-07-09 - 2007-07-0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