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爆炸案有战略意义吗? 四月15号下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线处,发生两起连环爆炸,迄今确认,3死(包括一名中国女大学生和一名十岁儿童)170余伤,其中部分人状况危殆。 这是自2001年9.11纽约双子大厦被飞机撞毁,死亡三千余人以来,在美国本土发生的,最严重的,也最接近确认的恐怖袭击案。肇事者是西亚来的“洋恐”还是本土自生的“土恐”还没有确认,但那针对不特定的在公众场合的平民的无端屠杀,实在是泄恐怖分子自己认定的”公愤“的标准特征。那些人被袭击的唯一“罪名”大概就是他们身为“美国人”。 讨论这个事态,至少可以有两个视角。第一个是从中国人的利益角度,去判断,这件事的发生,会不会像9.11事件一样,哪怕是在较小的程度上,改变美国的国际战略?或者问:这件事情会牵扯到中国的利益吗?第二个是,我们设身处地,替美国人参谋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消弭国际或”土生“的恐怖主义的根源,即那些人对美国的“仇恨”而且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类极度野蛮的恐怖主义行为。 由于第二个问题本人已经探讨多次,这里不再细说。今天仅讨论第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2001年9.11之前,正是西方在1989年“骂”垮柏林墙,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西方最为得意,美国一超独大的阶段的尾声。日本血统的美国学者福山甚至为这个阶段的西方做了一个意识形态的超级狂妄的总结,写了一本名闻遐迩的书叫做《历史的终结》。大意是说,西方现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就是人类历史演化的最终阶段。以后人类只剩下一件事可作,就是在政治上也和经济上一样,全盘西化即可。 他们发现,苏联已垮,可能阻碍这个梦想的唯一真实障碍就是正在迅速崛起并与他们太多不同调的中国。于是西方开始凝聚共识,似要全力遏阻中国的继续崛起。 这个时候9.11像晴空霹雳,一下子打断了西方尤其美国的上述谋划。他们被迫把国际战略的重心迅速地转移到反恐上。而中国则由邪恶轴心的候补国华丽变身成了国际反恐运动的重要盟友。 以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10年间,美国打了两场所费不赀的战争,武力输出了两个似乎永远也不得安宁的“民主共和国”。美国的国力在这两场似乎小小的战争中大大消耗。最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并迁延至今。尤其是在美国最重要的盟友欧盟内部,又再接再厉地发生了第二场传染南欧数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更是至今未见隧道尽头的亮光。 美国和西方在这连串的打击之下穷于应付,捉襟见肘,软硬实力都明显削弱。在这个时刻,美国的新总统实施了一套从西亚撤兵,把大部分实力集中到亚洲的新战略。数年来,这套新战略已略见成效,总之中国的周边压力骤增,与日本、越南、菲律宾三个国家开始了岛屿争端。美国人当然是看在眼里笑在心头,还在筹划PTT等下一步棋来进一步挤兑中国。 现在回到波士顿刚刚发生的爆炸案。笔者觉得,这个案子的规模还完全不能与9.11相提并论。美国在旧大陆中部的伊斯兰世界已经吃尽了苦头,这个案子即使退一万步真在那个地区抓出一个什么幕后主使,美国也绝无可能有兴趣在那里重开一个战场的。何况依我的直觉,这个案子更可能是“土恐”所为,那样美国人就更没有可能到外面去寻报复了。他们的大使几个月前才屈辱地死在他们帮助“解放”的利比亚人手中。想必至今美国人对再去解放受专制压迫的伊斯兰教徒心寒着呢。 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他们的确是得把注意力转移到亚洲来,因为真的只有这里,会诞生美国和西方的真正对手。中东再如何乱,也不会对西方造成致命威胁的。他们需要那里的战略物资,就是石油一项,只要守住石油通道就行。但是他们需要中国的东西就太多了。从钱开始到数之不尽的无数商品,舍此,他们的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的。 那么,他们还来得及遏阻中国的发展吗?依我看是来不及了。中国的继续崛起大势已成。不要忘记,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涨到了5000美元!如今中国的GDP已经有美国的一半。横诸史迹,再加合理预测,只要不是睁眼瞎,都可以轻易算出来,怎么着也要不了10年,中国的GDP就会超过美国,而后越超越多。正如2009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三年以后已经超出了37%一样。而其它方面的发展,中国都会跟上来的。 因此,美国在太平洋东岸与中国的较量,其实必是遏制与适应,冲突与合作并行。因为无论如何,两个大国,总是要一起在这个世界上共存的。我们总会找到适当的方式来互相妥协的。仗是打不起来的。看看小小北韩愣头青金正恩虚张声势一叫唤,西方还不是只有压低声音让步吗?与今天的中国全面对抗?谁会如此疯狂?当然中国更不会与美国全面对抗。毕竟今天的美国的综合国力,比中国还大上许多呢。 那么波士顿现在发生的事情,就不会对今天的中国发生什么重大影响啰?笔者的判断就是这样。建议大家还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附录】 笔者关于国际恐怖主义,写过多篇文章,比如《9.11十周年祭》《伊斯兰恐怖主义,西方人摆脱不了的梦魇》《巴勒斯坦是国际安全棋局的棋眼,恐怖主义的根》。读者如有兴趣,请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