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推动的鼓励购屋政策与房市泡沫 http://standardworlddaily.com/blog/archives/919
By 九喻 Steven Malanga是个写严肃分析报告的保守派,毫不奇怪,他是由“曼哈顿政策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出版的严肃保守刊物《City Journal》的撰稿人。在这本杂志最近一期的封面文章里,Malanga分析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美国政府推动的增加房屋所有人的政策,如何一再打击了房贷市场,并成为引爆金融危机的一个因素。 在美国国会的配合下,克林顿曾经推动增加房屋所有人政策,布什也曾经推动这个政策,但这个政策的创造者,是大萧条时期灰溜溜下台的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Malanga指出,在1920年代任商务部长时,胡佛就开始鼓励人们购房。 推动这个政策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根据统计数据,房屋所有人与其他正面指标有正比关联,这些因素包括生活稳定,低犯罪率,社区投资,教育质量提升,政府福利支出减少等等。 但是,这里有两个大问题。第一是,统计上的两个因素有正比关系,不代表一个因素必然是另一个因素的原因。也许两个因素,都是其他因素的结果。导致一 个家庭选择购房,并有能力购房,很可能因为这个家庭本身就负责任,勤奋,具备相当工作能力。这样的家庭,当然还会伴随有犯罪率低,重视教育,不大依赖政府 福利等特征。人为推高房屋占有率,并不必然会改变住在屋子里的人的特性。 第二个问题是,人为改变贷款条件,扭曲市场,尽管改变了屋主百分比,但同时也让这个数字失去了它的指标作用。扭曲市场的结果是,数字不能反映现实。 这误导了投资人,也误导了消费者。当老师改变评分标准,让每个入学学生都轻松毕业的时候,文凭就失去了原来的指标意义。只看数字,人们以为更多的学士会带 来什么,但实际无非是增加了很多拿着学士文凭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知识程度、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特质,不会因为换了个不同颜色的文凭就改变的。 在胡佛时代,政府干预房市就引来无法还贷引发的失屋比率上升。而这个症状,是本次金融危机的触发点。大量本来不具备的偿债能力的人,终于暴露出来他们不具备的偿债能力,引发银行收回房屋。而房价下跌,这些贷款时价值不菲的房子,现在成了银行手里的烫手山芋。 每代人都以为自己是崭新的,超越的,尽管其实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政府干预房市、推动增加房屋所有人的政策在美国已经有几代人的历史了,未来多少代人还会体验这个政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