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習主席的訪法之行剛剛結束。各項評論已經很多。為了不雷同,筆者準備着從世界大局的角度描述一下其意義。 再一次提醒,一如既往,本人將模仿米爾茲海默的方法論,着重描述實力演變,儘量少涉及意識形態及道德評價。 從中國的視角出發,當下世界大局面的主線很容易簡單描述,就是美國不甘心他的霸權地位受到中國不斷崛起的挑戰,從特朗普開始,就凝聚起越來越大的共識,想聯合其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區的夥伴或准夥伴,全力阻擊這個崛起。 大局面的第一條輔線也很清晰,就在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現在最突出的自然是俄烏戰事。加沙的戰事導致第二條輔線的出現。它把美國深深拉入了以巴紛爭。再次的這裡就忽略不計啦。 中國與歐洲,與法國的一切外交活動,自然都籠罩在這條主線和兩條輔線之下。 為了維護第一條主線,在軟磨硬抗美國的各種壓力的同時,習主席必須全力拉住歐洲,至少不能讓歐洲與美國統一步調。這是一件再容易確認不過的事情,但同時也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因為美國與歐洲同根同源,打斷了骨頭都還連着筋。這種血肉相連的關係是任何具體的,暫時的利益都無法從根本上撼動的。 中國能做的,只是限於不要讓歐洲與美國的步調過於一致。要利用的主要就是歐洲早已喪失了對世界的霸權,有很多自己的與美國不同的局部利益。它在政體上又是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有很多縫隙可以鑽進去。 比如法國一直具有想領導歐洲形成對美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相對獨立的野心,德國則在中國有重大經濟利益,東歐一些小國比如匈牙利與西歐的離心傾向,希臘的經濟困難等。 這次習主席的訪法非常正式,主題是慶賀中法建交60周年。5月5日,習近平專機抵達巴黎奧利機場,法國總理阿塔爾到機場迎接,並用中文“您好”問候。他說他學過一年中文。他那麼聰明,沒準可以說不少了。只可惜除了那兩個字,媒體並沒有報道他具體還說了哪些中文。 第二天(6日)馬克龍在巴黎榮軍院廣場舉行歡迎儀式,兩國領導人檢閱法蘭西共和國衛隊和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並觀看分列式。還有盛大的國宴,冠蓋雲集那自是少不了的。 馬克龍還盛情邀請習主席到阿爾卑斯山他姥姥家拜訪。現在的西方和中國一樣,下餐館請客不稀罕,把客人請到自己家裡,那才是貴客。請到老家做客,那可是太稀罕耶! 領導人會面後,中法發布了四個聯合聲明和18份合作協議。這些就不細談了。倒是想談一個細節。 中國這次巧妙地抓住了一個罕見的機會支持法國,就是在馬上將於法國舉行的奧運會期間,呼籲全球停戰,當然首先是俄烏戰場和加沙戰場。這種事情,在古希臘的古典奧運會於公元392年結束以後,就再未出現。現代奧運可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被迫停辦。此事若能成,於法國實在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人間盛事一樁。中國也將與有榮焉。但筆者很遺憾地感知到,此事難成。尤其是普京很可能不會同意讓他的處於疲敝狀態的烏克蘭對手獲得超過兩周的喘息機會。 關於前述第一輔線的俄烏戰爭,習主席這次並沒有做出任何新的闡述,依然秉持一貫的中立立場,一直勸和促談。但十分顯然,俄羅斯若是真的徹底戰敗,則並不符合中國當下的整體利益。中國實在不可能愚蠢到與西方統一戰線先來全力擊敗俄羅斯,然後等待西方可以集中力量來下一步收拾中國。抑或真正導致大家同歸於盡式的核戰危機。筆者的確也認為俄羅斯並無武力攻擊烏克蘭的足夠理據。但當利益牽扯太深時,一些道義實在也是難以恪守。 當下於俄羅斯稍微有利的僵局,似乎是達成一個在就地停火基礎上的停戰的有利時機。這次習主席顯然應該向馬克龍表達過這類意向。但讓歐美現在接受這種類型的停火在面子上還實在下不去。除非戰局再有重大發展。現在看去不確定的變數有兩個,都在年底會出現。第一是特朗普能不能真的回鍋再任總統。他是俄烏戰爭的明確主和派。他已一再宣示,一旦重新當選會讓俄烏戰爭非常快地停止。第二是美國已經批下的610億軍援什麼時候能夠形成戰力。也說是在明年初。但戰事還可能拖到明年嗎?筆者感覺不一定。夏天就可能有關鍵戰事發生。 和印度類似,中國利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機會,努力擴大與俄羅斯非軍事的經濟往來,這實在是不可能拒絕的利益和機會。至於軍民兩用的清晰區分,則的確是相當棘手的。比如糧食自然可以作軍糧,布匹可以作軍裝,中低檔的芯片可以用於無數的軍民兩用的設備,(硝化後的)棉花則更是可以拿來製造火藥,鋼鐵可以用來造無計其數的民用機器設備,當然也可以拿來造坦克大炮。難道這些貿易可能都禁止嗎?習主席這次重申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還承諾研究軍民兩用的問題。 中法的會談還有一個最近無處不在的第三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她可是一個明確的排華人士。這次又說了好些諸如“中國產能過剩”,“不能讓得到政府補貼的中國電動汽車充斥歐洲市場”等。問題是,中國的電動汽車乃至一般汽車已經結束了接受政府補貼的階段。反倒是歐美的電動車一直還在大規模接受政府補貼。而且中國的電動車現在歐洲的售價遠高於國內,中國的工業品第一次在世界市場上享受以前一直由西方企業獨享的超額利潤,哪裡是在傾銷呀?剛才聽說,美國很可能下周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筆者想象與其讓歐美征進口稅還不如中國自己征出口稅呢。不就是嫌中國汽車太便宜,西方無法競爭嗎?肥水哪能白流外人田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出口的新三樣是光伏器材、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人們現在爭論這新三樣的優勢是“補”出來的還是“卷”出來的。其實無論怎麼來的,對西方結果都一樣,差別只是多一個還是少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而已。西方的光伏產品和鋰電池已經一敗塗地,和早前的紡織品一樣,他們大體上已經是認命了。但西方絕不能讓他們規模大得太多的汽車製造業的優勢地位也毀於一旦。正如美國不能讓他們的世界霸權一日崩塌。為此他們顯然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尋找一切藉口(比如“碳足跡”-遠道運輸途中排碳)來抵制。除非你到歐洲設廠,然後看他們再想出什麼新的幺蛾子。比如美國人現在開始說的“中國的聯網汽車會把數據傳回中國”。筆者以為,在聯網、電動車出口方面,中國最好的出路似乎應當是徐徐圖之。自己要擴展,但不要把對手逼得太緊。儘可能地分享一部分市場可矣。大力去奪占歐美以外的,依然是極為巨大的世界市場就很好了。萬萬不要想,“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那樣對抗激烈是必然的,而中國未必有足夠的勝算。 中國的汽車歷四十年苦戰,終於性價皆優,可以出海啦!這當然是巨大的成就。問題是遭到西方的必然抵制時,中國難於對等反制。中國顯然並不願找茬去收拾比如蘋果手機或特斯拉汽車。因為中國需要用這些利益拉住美國企業界,同時從中繼續學習。美國看似攻勢凌厲,但實在難掩色厲內荏。因為發達國家500年一貫制,主張自由貿易。曾幾何時,需要用如此高昂的關稅來保護自己已然落後似乎太多的產能呀?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合作共贏,就是奔馳與華為的智駕系統合作的新模式。只是這回攻守完全易勢了。讓高傲的德國巨擘低頭不易呀!再贊一次,華為雄起! 明白這條路可行的已經不止奔馳。剛才查了一下,韓國現代、起亞,日本豐田、日產等車企也在尋求與中國的百度、騰訊等合作。一樣一樣,主客、攻守易勢矣。 連美國人都說,與中國打交道,要分為“對抗、競爭、合作”三個方向。在很多的具體方面,比如在環保、氣候、巴勒斯坦等問題上,中國與歐洲/法國有着比與(尤其是將來很可能會重臨的特朗普的)美國更多的共同利益和共識。這些中國自然都必須,也會牢牢抓住。 這次習主席的訪法應當說是相當成功的。起碼比習拜會收穫大。可以明確地看到,法國並不想與中國脫鈎,德國更不想。他們要的“去風險”,與美國的“脫鈎斷鏈”“小院高牆”還是有一定區別。德法是駕馭歐盟的雙架馬車。兩國在歐盟只要有大體一致的意見,就可以一錘定音。馮德萊恩瞎掰掰,並左右不了歐盟的大局。她正在因涉“輝瑞門”貪腐而接受調查呢! 個人以為,中國只要一路小心,保持低調,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在這場穿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戰鬥中,就可以不至敗北,至少可以掙得一個和局。在這個路向上,筆者以為習主席的這次訪問,發揮得很好。維持了良好的氣氛,卻並沒有做什麼的有損己方利益的重大讓步。也似乎因此並未獲得明顯的商業成就,比如再買100架空客飛機什麼的。 如能照這個方向一路維持下去,美國的一個巴掌拍在石頭上就可能傷到自己。加上國內各項政策如果得宜,中國的崛起大業就還能持續。在種種壓力下,中國的發展慢一些可以理解。只要維持住比西方快的整體速度就行。那樣2049年完成復興大業,重新成為世界一流大國的機會就一直還是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