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日本的现代景点 上篇介绍了日本的七项精神文明和十三处传统景点。中心感想有两点:第一、传统的日本太像中国。第二、有好些方面和地方的确青出于蓝。 本下篇将介绍日本的三处现代景点、五项物质文明、两点东亚共荣互补的感慨、四项关于日本的背景知识。 现在介绍几处我们看到的日本现代景观。 一、江户东京博物馆 关于日本的简单历史,本文最末有个附录讲解。这里只需要解释一下江户时代的意思。 从1867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进入近现代。在这之前,是日本的封建时代。这个时代日本有三个幕府先后统治。从1185-1867,历时682年。这个时代的日本政治与之前之后有很大不同。最明显的两点是:一、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一直是天皇,但实际统治权这个时代一直在幕府的征夷大将军手中。二、日本全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封建割据状态。更类似中国分立相对稳定的春秋时代而不是不停战斗兼并的战国时代。这最后一个幕府称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时段是1603-1867。整个幕府时期,天皇一直驻跸平安京(现名京都),而幕府驻地则多有变化。最后这个幕府驻地在江户(就是现在的东京),故称江户时代。这个时代的日本的对外状况和中国的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朝大致相当。 这个时代是日本封建时代的晚期,西方文明已经开始浸入。故而在本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可以看到大量两种文明的交织。 东京所在的关东地区值得游览的地方远不及京都、奈良等古都所在的关西地区。而这个博物馆在东京,真的漂亮而精致,用大量的实物和模型详尽地解释了那个时代日本的方方面面,很是值得一看。
你马上可以看到,江户时代的日本是比中国的清朝还盛的一个木头时代,几乎所有的公私建筑都是木制。而当时的中国已有大量的砖石加木材的建筑。
这头三张照片都是公共建筑。都很精致,但都是木头的。而中国这样的桥梁应当基本都是石拱桥。木材易朽,哪里经得住千年水浸,用作公共建筑其实并不适当。比如中国的赵州石桥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还在正常使用。
这两张是民用商业建筑。在中国也应当很多都是砖石的。
一栋秀气的私人住房。
这三张展示的是当时民间木头房子里的寻常家庭生活场景。
这一张就是私塾了。规模比我的印象中的中国那个时代的规模要小。
这两张展示的是当时的画店和图画书。
这里展示的是他们当时的群体文化活动。
庙会
演出
这是那个时代贵妇人乘坐的轿子,好像比中国的精致。
这好像是一个娱乐场所。已经有点西化。
这个房子,这个人力车,已经西化明显。
这应当是当时一个西方侨民居住的街区的景象。日本当时虽然闭关锁国,但还是有一批外国人在那里长期居住。
这些房子都是欧洲人在那里建的无疑。
这几栋街边房屋有些日西合璧。
这个凌云阁高13层,当然是日西合璧。 看完这个博物馆,我最佩服的就是这些缩小的模型和原物大小的复制品都做得那么的精益求精。 这样看来,在开埠以前的日本,其实已经具备了相当一些向现代化转移的基础。他们以后现代化得更顺利也不是没有根基的。 二、横滨安藤百福方便面博物馆 大家都知道方便面起源于日本。到看了这家博物馆,才知道是安藤百福先生在1958年完成的这个创制,并在1964年放弃专利垄断,主动造福世人。
这个博物馆是好大一栋楼。这张照片网上抄来。当时疏忽未照外景。 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生于1910年,是一个1966年才归化日籍的台湾人。
安腾先生已于2007年过世,不知道他的工厂在哪里,雇有多少员工。但是看到仅仅这个“方便面博物馆”就占地数千平方米,高达五层,雇佣的员工就有数百,真是深深地感觉到,伟大的企业家用他的才智,为人类提供的福利,实在不是一般人可比。 我们在那里参加了两个课程,学做方便面。有许多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参加。整个博物馆就是按照小学生的口味安排布置。工作人员的口气动作都是卡通性质,自然是为了迎合这个年龄段的核心顾客群。当然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永不放弃”、“平凡也能出伟大”的道理。
这个博物馆可不是只看的,而是要亲手操作的。很多家长带着子女,老师带着成群的学生来体验生活。
先授课。
再和面。 这个方便面的确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在其中。最核心的创制就是把煮好的面用滚油炸过。这样它就可以较长期的保存不会变质,同时用开水一泡,就可食用 。 一个并无多少玄奥的事业,要想真正做成做大,也要付出超凡的努力。也必须有“永不放弃”(下面的英文口号:“Never Give Up !”就是安藤百福先生的座右铭。
再用机器压面。
方便面制作的唯一诀窍就是先油炸一下。这个环节有点危险,不让学员上手,都由他们代劳。
自制个性化包装口袋。
学完以后,员工还要集体向学员鞠躬表示感谢。
封装
安藤百福的塑像
安藤先生的座右铭:永不放弃! 这张照片的意思是: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也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伟人。 三、广岛原爆纪念馆 所有在日本参观的景点,都是由儿媳Cerene安排。她问过我们:“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我说,除了“靖国神社”,哪里都可以看。当然自然、人文景观,最好都有一点。 自然景观最著名的当然是富士山。但一番研究之后,发现并不实际。因为到富士山顶并没有现代交通。最后好大一段必须在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大家半夜起身,点着灯爬山数个小时,为的是去看日出。而且由于气候经常不好,能看到清楚日出的天数,远少于一半。而我们已经年过六旬,吃这个苦去看那靠不住的日出,似也真是不值,因此放弃。
后面平平的建筑就是纪念馆。这里自然是一个纪念广场。 下面是这个纪念馆的日本名字。
广岛的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也是联合国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别扭,我们接受前往一看。 大家都知道,二战的最终结束,以美国在日本丢下的两颗原子弹为标志。如果没有这两颗原子弹,对日战争恐怕还得打一段时间,双方军人,尤其日本本土平民还会有重大伤亡。 广岛长崎的伤亡当然也很惨重,但它还是有两个重大的积极意义:第一立刻让日本投降,第二让世人明白核武器威力太大,只能用于威慑,不能用于实战。 而这核武器,又确实地在二战以后的长时间中以它的互相确保摧毁的巨大威力保障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发生。
看到有很多中小学生来这里参观。主旨自然是战争可怕,和平可贵。
博物馆有多处建筑,也算庄严肃穆。日人也不敢有太多抱怨,也不得不承认挨炸是日本挑起战争所招致。陈列品只能反复强调无辜平民,尤其是小女孩的惨状。 原爆中心800米内一切建筑尽毁。上图那个圆顶水泥建筑由于处于空中500米高空原爆点的正下方,钢筋水泥建筑的纵向抗力得以充分发挥,是以幸存墙体结构。 ****************************************************** 下面两张图是广岛近海一个叫宫岛的景区,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尚值顺便一观。
浓浓中国风。
上图请细看,是不是像一个头在左的女性卧佛,鼻子、嘴巴、颈子、胸部,轮廓俱全。 下图来自该景区官方网站。我们到的时候适逢退潮,那个回廊和远处的大鸟居都立在泥泞中,风味大减。建议去的时候先查潮汐表,一定要在满潮时抵达才能尽情观赏。那里还有很多祭祀活动,也要选好日期才能看到。
第四部分 日本人的物质文明现在开始描述上面三个部分没有描述到的其它方面。首先是日本的饮食、服装、交通和市政建设。最后想讲讲看到的中国游客和中国的历史影响。 当然这些物质文明中也包含精神因素。和本文最前面的精神文明分开,也是相对而言。 一、日本的饮食 A、寿司 日本的最具代表性的食品,的确是非寿司莫属。这个东西已经流行世界,在法国也非常习见。但是当然在日本吃到的寿司和在其它地方吃到的在品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就如同你在海外哪怕是顶级的中餐馆能够吃到的中餐,与在中国能够吃到的,是有很大差距的。 a、政寿司 比如我们在东京光顾的第一家有名的“政寿司”店,在一栋大楼的大概是第五层,完全是“菜好不怕电梯高”的架势。我们午后2点才到,店家要求我们在3点之前吃完,他们要打烊。
他们的厨房一般都是开放式的。顾客与厨师真是面对面。他们的菜似乎基本都是冷做,因此也根本没有油烟。
菜式的基本特点除了生冷,就是分量都非常小。一个大盘里肯定还套着好些个小蝶。没有 十来个花样,凑不齐一餐饭。
寿司也是花样繁多,口味各异。做工从来都很精美。
再一个特点就是,高档的餐馆一定有服务员一一介绍菜式,添杯减盏,不厌其烦。 b、岩佐寿司 一天,儿子说要带我们去品尝日本最著名的排名前三的岩佐寿司。说这家餐馆就开在东京最大的名叫筑地场的鱼市里面,用的都是当天早上才买来的最新鲜最顶级的鱼肉。 一路走过去,好像进入了中国的某个肯定还很偏僻落后的县城。
要排大队哟。
这些生鱼寿司档,都无法称之为餐馆,因为它们规格划一,都是太小又太简陋。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名声赫赫。比如上面那家“大寿司”要半夜就来排队,轮候五个小时后,才能有机会在里面一快朵颐。不说是大快朵颐是因为吃饭限时20分钟,后面的队伍太长,你怎么好意思在里面磨蹭。
告示:本日轮候到此为止。明日请早!向隅的顾客只好在门口拍照以志本人确曾到此一游。
感受一下价格。去两个零≈欧元/美元。套餐价,足够吃饱。(现在日元贬值,还可以再乘一个0.7。用人民币则除以21。2024年10月添注。) 我们光顾的这家岩佐寿司排名第三,轮候半小时即得入内。里面一个曲尺型柜台。曲尺内是厨师的工作区。曲尺外共约14个座位给顾客。厨师现做,你现吃。吃完赶快走。品质当然是无可挑剔。大概也就逊于另外两家而名列世界第三强了。
快做。
快吃。 这样的店不搬到更好的地段,不扩大店面,不涨价以平衡供需,都是我不能理解之处。我儿子说,不扩大经营是因为顶级鱼获资源不足。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不涨价。依我看,那些忠诚食客肯排五小时队,也是会肯多付几十块钱来交换少排一些队的。 B、神户牛肉的几种吃法 其实,寿司并不是我在日本吃到的最精彩的食物。远超预期的不是寿司而是神户牛肉。 神户牛肉(Kobe Beef)是世界上最有名气的牛肉之一。作为日本特产,神户牛肉常常出现在招待国宾的宴会上。那种香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感觉,让人不忍停箸。它曾被日本天皇禁食,亦曾卖出过“天价”,也是日本料理菜谱顶级食材。 只有在兵库县出生、饲养、屠宰的牛才能称之为神户牛肉。能够达到严格品质要求的牛,每年只有3000头左右,而这些牛每只只能产出大约400公斤肉。 这种牛肉极易辨识,因为它有独特的大理石状的白色花纹。我们称之为“雪花牛肉”。 可以想见,正牌的神户牛肉极其昂贵。儿子带我们去品尝了东京最著名的一家神户牛肉专业户。这又是一次“肉好不怕巷子深”的奇特经历。 这家餐馆的名字很好记,就叫511。在东京,你用手机查询(不要忘记日本用中文)神户牛肉511,就可以找到。餐馆在一个陋巷的深处。如果不是确信日本很安全,你一定会感到害怕,觉得这里应当是黑手党出没的地段。到了地头,餐馆居然还是开在地下,平地上只是有个入口而已。到得里面,一切装潢服务都有一流餐馆的水平,
看上面套餐菜谱,也有八道,每道一个大盘还套数个小盘。总计足有20个不同的花样。但也是仅够将将吃饱。那个神户牛肉,好多部位,每个部位都让你尝上一两三口。最大的一份也不过80克,刚把馋虫逗出来,就没有了。就这样,我们四个人还花了640欧元。觉得性价比是不合适的。算下来,1公斤神户牛肉(包括服务)要值1000欧元或美元了。
不过每一道菜都有人给你解释。你就是上厕所,都有人给你领路,给你鞠躬。走的时候,还有礼物送给你。 离开这个餐馆,我就添了一个心病,就是怎么样再吃这个牛肉,但是不能这么贵。 没想到还真有办法。我们很快注意到那种大理石花纹的牛肉很多地方都有卖,打的招牌大体上都是黑毛和牛,而不是神户牛肉,价格可亲民多了。大体上一个套餐,30-40欧元/美元,也有100克左右的黑毛和牛肉可以入腹了。 这种黑毛和牛就是等级稍低的神户牛肉。我们实际品尝的结果,以我们这种外来非专业食客的味萌,其实是区别不出来它们之间的差距的。
你看这两回那个雪花牛肉的分量是不是还可以吃上几口了?
这两张照片来自两次实战,都是火锅。个人感觉,其实像煎牛排那样煎来吃会更可口。 这样的机会居然也等来了。就在我们租住的公寓楼左近的一家小超市中,我们就发现了这种雪花牛肉打好小包,连带作料在卖,价格好像也就是30欧元200克的标准。我们买了两包,400克,自己煎来吃,作料都是现成,吃的十分过瘾,还廉价。 C、丸五小餐馆 一个中午,儿子说带我们去鉴赏一家有名的名叫“丸五”的小餐馆。又是一个小街角,居然还要排队。等了约20分钟,进去之后,发现格局和那个在筑地场鱼市的也差不多。里面一半是敞开的厨房。吧台前有一排也就是若干个座位。不过比较矮。另一面靠墙有两张小桌,仅可以分别坐两位顾客。总之厅堂里的客位在10个以下,还有楼座,面积可想而知。这就是我儿子从网上查来的有品级,得过奖的著名小饭店的规模。
至于食品质量,倒还差强人意。主打的是一种来自西方又已经充分日本化的煎肉饼。
倒是其果盘还有新意。看那个广柑的切法,自然是为了你吃着方便。其它地方没见过吧?
D、便当 在日本,还有一样吃食,让本人惊艳,那就是在高铁上吃的便当(盒饭)。 在法国车上是不可以吃饭的。商场里卖的三明治可是没有这种精美。日本的高速火车的座位与飞机上的类似,是可以吃饭的。至于普通火车可不可以吃饭,没有注意。
当我们第一次为赶时间,在东京的中央火车站买便当时,被它们的丰富和精致所震惊。至少那色彩的缤纷,包装之精美,已经达到名牌店精品的水平。在火车上吃后,也深觉并不是样子货。以后我们还在其它较小的城市买过几次便当。店铺当然小一些,但精美依旧。价格也就在一份 6-20美元之间。下面三张照片就是我们买来的便当在火车上吃之前所摄。真的觉得精美得像艺术品,让人不忍下箸。
这种店铺似乎都不是独家经营。一个店面内有好多柜台,由不同商贩经营。竞争直接了当,由不得你不力争价廉物美。 我们还在日本看见一种廉价简易的面馆,顾客在门外自动贩售机上选择购买的面食的品种数量,用蓝卡付款。然后顾客拿着自动贩售机上出来的牌子进店请厨师当场煮面,然后自行在吧台上消费。总之,店员根本接触不到任何钱款。这个办法老板们一定是放心太多,不知为什么在其它国家未见推广流行。 E、日本的零食 日本的零食十分精致,在所有的著名风景区都有无数的小店在销售。其实我给你一个诀窍,出境时到机场的免税店买。16美金一大盒,10个美金就可以买一中盒,小一些的盒子都几个美金,绝对不比外面景区的贵。不过有一个我不感冒的特征就是,那些零食绝大部分都是糯米加糖制成,调味品主要就红豆沙和抹茶两样。口味都是甜甜糯糯,过于的单调。那个抹茶倒是别有风味,值得品尝。还有一种叫七味香的混合香料,香气袭人,用牙签挑一点放到酒盅里兑水,就有很重味道,不过也价格不菲。【以下两张照片来自网上】
二、日本人的服装、和服 日本人的服装打扮已经95%西化,或者不如说现代化。与在法国街头看到的服装,相差不大。如果说有什么东方特色,那就是还不那么怪异新潮。比如故意在裤子上开洞,或者在鼻翼上穿钉的,还没有看见。换句话说,就是比较保守。
与中国相比,日本人更多一点的民族或东方特色就是,他们的传统服装,和服,还没有完全消失。随处可见年老或年轻的妇女,穿着和服,在街头巷尾,地铁上,尤其是风景区徜徉。
在日本街头,总是能看到约有3%的妇女穿传统和服,男人约1%穿和服。在旅游区,这个比例上升到大约女性7%和男性3%。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来游客尤其是中国人所扮。(根据语言辨识。)这种穿和服的外国人绝大多数是女性。女性穿上色彩艳丽的和服的确相当好看,这时她们提的包也必是布或藤制。穿着木屐,滴括滴括地走路,袅袅婷婷,如风中杨柳,池畔莲花,尽显女性之柔美。男人穿上和服可没有这种雅致。 三、日本高铁和公共交通 日本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又是一个发达国家。其公共交通充分发达自是勿须意外。我们在日本东京、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和整个两京都市区都看到极为繁密的地铁、城际铁路和大名鼎鼎的高铁新干线站点。大型的枢纽站内部就像一座城市,在里面行走,相当长时间,似乎都换了不少个大厅,走了不下数百米,还是走不出站区。
讲到设施的质量,还是能明显地看到岁月的痕迹。就是说,一部分地铁和地铁站,已经显得老旧,有些过时,不过也绝对到不了纽约部分地铁哐当哐当的程度。至于新干线,那就比我的预想要更摩登了。大概我心中的参照是法国的TGV,那它们之间的水平,就要差一个世代了。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的高铁有与日本新干线类似的水平,让人欣慰。
此外,新干线上可以吃饭,有和飞机上一样的可折叠的小桌。但座位可比飞机上的经济舱宽绰舒服多了。下图是网上找来的日本新干线普通舱座椅,和飞机上的经济舱大体等值。
对比一下,这是地铁。
这是公交车。 四、日本人的居所 我们在日本一共住了十夜。其中四夜在四个不同地方的四家旅店,都很标准,勿须介绍。另外六天,分别在东京和神户的各一家家庭旅店中住了三天,印象超好,值得介绍二番。 这趟旅行,我们没有机会拜访真正的民居,只好以此来顶替了。 东京的那一家地点很好,就在有名的商业区银座旁边不过数百米。一栋临街的小楼,共有五层,每层都有一套3间的公寓。这个女业主拥有其中三套,办了一个家庭旅店。她还提供接送服务,有一个小面包车。开车的大概是她的丈夫。 楼下当街,有一个半人高的小栅栏,似乎没有锁,任君出入。进去两米就是一个很小的可能是后装的电梯。里面能站三个人两件行李。上到我们的4楼,出电梯门左拐就是套房的门。打开之后,有一个小门厅,专放鞋和雨伞。然后就是一溜进去的三间房。最外间是厨房加饭厅。旁边还有卫生间洗澡房洗衣机等功能房。第二间是客房,有两张介乎于单人和双人之间的床。第三间是客厅,榻榻米铺地,矮桌,坐垫,电视机。我们中国人似乎消受不了。壁柜里有床垫被褥等,夜间就是第二间客房。
第一间
第二间
第三间 房间的干净前面精神文明部分已有描述。一应家用电器非常齐全。洗衣机带烘干,取出来就可以穿。 走那天,房东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合影留念。软硬件的确都无可挑剔。价格吗?这样的可住四人的套房价格是250美金一夜,三夜750美金。 第二次在京都住的风格又不同,这次没有接送服务,地点也不在市中区,价格跟上次一样,600+100美金。到那一看,是个三层的小楼。门口一个有密码的小盒里放着钥匙,密码已经通过短信通知我们,不用见房东,就顺利入住。看看这互联网经济已经发展到的水平。
进门也是一个过道,让我们放行李和换鞋。
再往里走,清洁程度和设施水平与东京那个毫无二致,无可挑剔。但让我们吃惊的是,这整栋三层楼都属于我们。底层有厨房饭厅、过堂、一间榻榻米书房兼客房。二楼有一个双人床的主卧房,一间过厅和另一间卧具放在壁橱里的加卧房。然后第三层阁楼也有卧具在壁橱里。每间房都有空调。这里没有空调可是无法住的。
二楼的中厅,楼梯间。
二楼两边的两间客房。一间有床,一间是地铺。三层的阁楼也是地铺。
三楼
这套房子正规的卧室就有4间,还有两间过厅。住个十来个人都没有问题。250美金一夜租给我们,想必也是房东没有找到更合适的租客,就让我们捡便宜了。 等到三天以后退房,房东也没有来。我们当然还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能跌了份。不过我们并没有擦地或扫地。这个世界一尘不染。我们轻轻地挥手作别,没有留下一粒更多的尘埃。 至于房租,早就通过网络支付了。 五、日本的市政建设 上面介绍的两套房应当可以代表日本民居中等偏上一点水平。 现在介绍一下普遍印象。 统而言之,就是还是水平不齐。有很多新建的街区和大楼,但也有比预想要多的比较老旧的五六十年以上甚至上百年的建筑。其实老的建筑也可以非常的有品位,就像前面介绍过的旅游区的几百年上千年的老房子只要维修得当还可以让人觉得非常耐看,历久弥新。我这里说的就是那种老旧又没有看头的房子还是太多。比如也是钢筋水泥,但结构简单,都是方盒子式的,而且楼与楼之间间隔很小,没有绿化带街心花园的老式街区好像还是太多了一点。
这是我们在东京摄到的两处高楼。下面记得是大名鼎鼎秋叶原。已经不能和中国北京上海的高楼群相提并论了。
法国由于人口密度低,一半的民居都是别墅平房。前后多少大小都有花园。大城市里的高楼也不会太挤,总有行道树,街心花园什么的。在欧洲,我只有在意大利好像看见过那种仄陋的楼群,三米宽的街巷,一根竹竿穿街而过,晾晒着各种衣物。 我的祖国的今天,经过30年的大拆建,至少在东部地区,太过破旧的穷街陋巷应当已经不多。比如前面介绍的岩佐寿司那样的街巷,应当真的是只有在偏僻小县城才有了吧?可我们是在东京的一个老区,还有许多游客光顾的地方看见它。
东京筑地场鱼市一景 我在想,这个鱼市如此生意兴隆,应当不差钱。风格如此老旧,恐怕是刻意为之,为的也许是,替历史留下一个活的记忆。 还有那些非常逼仄的餐馆,有些就在十分老式的立交桥的下面,没有任何装潢。这样的餐馆在法国已经完全找不到。在中国东部的大城市中也没有了。比如露天的大排档中国大城市中也都被禁止了。我在日本倒也没有看见露天大排档。 还看见一些十分老旧的过街天桥。偶遇的中国游客说:“这样的东西中国早就拆光了。” 地铁站也是这样,一些老的线路,长长的楼梯可以到比如50米,没有自动扶梯。我想残疾人恐怕就只有傻眼了。在法国可看不到这样长而又没有自动扶梯的地铁站坡道。 说起来日本的经济增长在0%附近徘徊了已经30年。市政建设漏出一些老态也不足为奇。 可惜这样表达缺点的照片当时我们没有留意去照。网上也难于找到。隐恶扬善是人之天性,国之天性。连我这篇文章也是95%在表扬。为了表示公允,我才在找那5%的缺点。 第五部分 共荣互补的东方文明一、在日本的中国游客 日本是旅游大国,我们到过的各个著名景区几乎都是人潮汹汹。除了大约占一半左右的本地游客,外国游客中恐怕80%都是中国人。我们东京秋野原最大的电子大卖场中,不仅顾客很大一个多数是中国人,卖家用电器那一层的六个收银员,居然清一色都是中国人,因为他们个个讲得一口毫无瑕疵的中文。外国人的中文若能达到这个水平,应当就不会来当收银员了。 我们漂流下来的船上,17个乘客也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至少中国血统。其中一位年轻女孩还能讲不错的日文,我们通过她与水手交流。她应当是中国到这里的留学生。
诗曰:好个轻舟下急湍,溪边白鹭似曾谙。船中旅客相询问,皆使中州汉语言。 综合起来,在日本的中国游客中规中矩,并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这里实在太干净,任何人到了这里都不忍心做出那类不道德的行为。说话的声音可能比当地日本人稍大,但绝不会到旁若无人,语惊四坐的地步。我绝对看不到日本的市民尤其是服务人员对中国人有任何不友好的言行。 二、共同的东方文明和中国无所不在的文化影响 就整体印象而言,我必须承认,和新加坡类似,日本是一个东方的楷模国家。一切都那么成熟、规范,近乎无可挑剔。有一种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难看到的一个单纯文明的和谐匀称之美。
其实我并反对文化多元,但是认为必须有一个足够强大的主导文化。后来的多元应当尊重主导文化的主导地位,主导文化应当对居于少数的多元给予足够的包容和善待。 第二个深刻的印象是,这个国家在深层、在历史上,受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这个国家与中国真是太像。听去过的人讲,在韩国、越南,也有这样的感觉。 在日本,自然是到处都能看到汉字。由于日文的实词,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基本都用汉字表达(附录中有稍详的解释),各处招牌,都能看懂大体七成的意思,尤其是地名。地铁站牌至少有日文和英文两种标示,重要的地方会有日、汉、韩、英四种文字。比较之后,你很容易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英文读音与汉字读音截然不同。很多的单一汉字在日文中会变成多音节字(由英文读音反推)。这种情况,在附录中会有进一步解释。 在神户、京都等地的大量古建筑和花园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入骨髓的影响。豪不夸张地说,有太多的地方,如果没有片假名标注,哪怕到处都是牌匾文字(一般都是纯汉字),你还是无法辨识,这里是日本还是中国。据游历过的人回来告诉我们,在现在属于日本的琉球群岛、韩国、越南,大体都是这样,他们的古建筑、古花园,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准复制品。 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的言谈举止,怎么也透着一种和中国人十分相似的品格。(当然是和西方人、南方人比较。)这种共同的类似的品格,其渊源只可能来自中国。因为中国的历史实在是比他们都古老太多。而中国的文化基因完全独创,另外三个国家就都从中国复制太多。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把这四个国家(有时还加上蒙古)称作中国/汉字/儒家/筷子文化圈。广义一点,也有学者把一部分甚至全部东南亚国家都划入这个文化圈。 世界上这样包括众多国家的,拥有巨大世界性影响的文化圈只有三个。分别称作基督教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和伊斯兰文化圈。
这是在奈良大东寺前看到的该寺附属的劝学院课程表。
这是在京都城街道上看见的”汉字博物馆“招贴。 有人说道,近代以来,由于日本学习西方走到了中国前面,爱国志士大批到日本留学,又把大量日本人率先翻译来的西文词汇反输中国。比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证券、总理、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细胞、系统、印象、原则、参观、劳动、目的、卫生、综合、克服、马铃薯等。的确数量很大。主要是日人用汉字,他们翻译好的西文词,中国人直接拿来就可以用。但是哪怕与本文初浅描述的汉文化输入日本的规模与深度相比,恐怕还是只能说日本文明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子文明而不是相反吧?这不正是学界的共识吗? 我们东方人,中、日、韩三个民族,其实有太多相同的气质。那就是聪明、节俭、勤劳和性格温顺、不爱作奸犯科。我们应当能够和睦相处,然后逐步地联合起来。 一些人老是在强调三个民族之间表层的一些不同,互相间的一些利益冲突。但是与其它的文明相比,我们之间的共性还是太多。如果世界是一个村庄,里面还是有着好些不同的家族。中日韩肯定同属一个血缘十分相近的大家族,甚至可以说是同一个大家庭的三兄弟。 我相信,至少是期待,历史的劫波终将淘尽种种冲突,东亚人终将结成一个类似欧盟的共同体,到世界上去争取我们的共同利益。 至于世界大同,那应当是一个更加遥远的理想了。 附录 关于日本的背景知识简介一、日本人的来历 日本人当然是东亚黄种人。但具体的来历有些模糊不清。最接近公认的说法是多源说。日本最早的居民应当是在中国进入文明以前的东亚原始人类通过朝鲜半岛就进入日本列岛。应当还有顺黑潮而来的南亚人种,和勘察加群岛南下的北方人种。他们的共同点有二:一是都是东亚黄种人,没有其他种族。二是他们是在中国的中原文明发展起来以前就进入日本的。他们独自发展了自己的根基文明。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日语与汉语可以说毫无渊源。 盛传的秦朝的徐福带领500童男童女到日本,成为日本人的族源的说法显然不靠谱。因为如果那样,日本人的语言应当有很大的华夏语成分。 以上这些早期到日本的人,在日本历史上统称渡来人,即渡海而来的人。这种大规模接受移民并不是日本历史的常态。事实上,从日本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后,这种大规模移民进入的状态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总之,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在文明开始(以引入文字为标志)以前就已经明确形成(以独立的语言为标志),有独立渊源的民族,他并不是其他任何民族的派生。 二、日本的语言和文字 日本的语言与华夏语毫不相干很容易证明,就是它的发音体系与华夏语太不相同,简单太多。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日语只有五个单元音。没有声调也没有轻重音。这种简单的发音体系与夏威夷语相似。可惜我不是语言学家,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听说过的日文发音,是不是只有a.o.e.i.u 五种韵母?比如tokio, toyota, hikohima, toshiba, bageyalu……有声调和轻重音吗?为表达外来语也可以有复合韵母比如an、en等。但更复杂的韵母必被简化。比如日本高铁新干线发音如xinkansen。in韵不会有鼻音ing,an韵不会变成ang韵。en韵则代表了eng、yan等。日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动词放最后。宾语前置在汉语中非常罕见。修饰语放在核心词前倒是与汉语一致。 日本人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它的文字可是一个从各方学来的大杂拌。其最大的组成部分当然是汉字。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都用汉字表达。用假名表达的基本都是辅助性虚词。 在日本,绝大部分汉字都有两种读音,分别叫做“读音”和“训音”。 用简化了的不同时代引进的中国人的读音来读该汉字,称“音读”。由于引进的时代不同(分别被称为吴音、唐音、宋音),读法又被简化,这些读音与今天的汉语读音常有差异,不过还是多少仿佛。由于日语没有四声,声母韵母的数目都比汉语少许多。声韵相同或相近而四声不同的汉字到了日本就简化成同一个声韵声调了。这些音读有时也会把一个汉字读为两个音节,也不知有何依据。训读则是用祖传的当地词汇的发音去读意思相同的汉字。这样许多的单个汉字就变成多音词了。 大体说来,文化越高的日本人使用读音越多,使用训音越少。其实,完全用假名也可以书写日文,但那样就只能使用训音,文章写起来会长许多,而且高雅之意全失。就像没有文化的中国人全用口语而不会使用任何文言词汇的情形类似。日本人的汉文修养就如同中国人的文言文修养,或西方人的古希腊文拉丁文修养,是文化的底蕴。在日本,汉语可以是外语,汉文可不是外文。 为了让西方人能读日语,日本人还大量使用罗马拼音。和中国人曾用过的威氏拼音类似。下面字表就是实例。 下面是日本小学一年级首先必须学会的80个当用汉字表。注意每个字都有两种读音。一个是唐音,一个是土音。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有点奇怪的事,就是中国人很难和外国人交流日本的地址。因为中国人说的都是固定的汉字读音,比如广岛。而外国人则是用罗马字母来读日本的训音。比如广岛念成Hikoshima。几乎所有的地址两种发音都是这样南辕北辙,因此就无法交流了。 请大家看下页我在日本新大阪火车站摄下的一个站牌。从左看起。
千里中央=Senri-chuo。千里是读音,和中国的发音类似,但简化。中央二字变成一个音,就是“中”(英文centre,middle)的意思。桃山台=Momoyamadai。Momoyama是桃山的训音,两个汉字变成四个音节,而且与汉字的中国发音毫不相干。Dai是台的读音。绿地公园=Ryoduchi-koen。Ryoduchi是绿地的训音。Koen是公园的读音。如此等等。 当代日本还大量使用直接用假名音译的西方语汇。这个由于中国人不识假名看不懂而一般没有被注意到。这让日语日益变得更像是一种洋泾滨杂种语言。年轻日本人越来越经常地使用上面说的训读,就是日本土语加洋泾滨英语词汇交流。这让以汉语音读为文化底蕴的老一辈莫名痛苦。这种脱汉入英的日语趋势不好说将来会不会有被(更强大的汉语)扭转回来的一天。 三、日本最简史 日本的历史按惯例分为上古、古代、中古和近现代四个时期。 日本的上古史可分为绳文、弥生和古坟(公元300-600年)三个时代。 日本人到公元五世纪应当已经形成国家,因此他们才有资格到当时中国的东汉王朝去申领了一个“汉倭奴国王印”。 日本的古代史分飞鸟(600-710)、奈良(710-794)和平安(794-1184)三个时代。其时天皇拥有实权。时段相当于中国唐朝(618-907)和北宋、南宋前期(960-1127-1279)。 中国在先秦时代,从周朝开端(前1046)起,尤其是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6-前221)时代,即有大量各类书写文献(尤其是五经和诸子百家)流传至今。而日本的上古史(600年以前),基本都是传说,没有文献留下。 中国的第一部通史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前91年。日本的第一部可靠通史是奈良朝的舍人亲王撰写模仿中国《史记》的《日本书记》(720年)。日本最早的六本史书合称《六国史》,都是在奈良、平安时期用汉语撰写。 日本历史,从飞鸟、奈良、平安三朝开始发煌。那个时代的日本,一言以蔽之,就是“全盘中化”。尤其是奈良时代,中国正当盛唐。日本的遣唐使不绝于途,把中国的一切,搬回日本。比当代日本的西化,更为全面、深刻、彻底。这三朝天皇握有实权。 中近世史分镰仓(1069-1333)、室町(1392-1573)和江户(1603-1867)三个幕府。幕府时期,天皇像中国东周时的周天子,或今天日本的天皇,没有实权。实权握在征夷大将军手中。下面由许多割据的大名分别统治。这些大名割据地方相对稳定。将军与大名之间的具体制度演变沿革描述起来太过复杂。总的精神是很不集权,又相当稳定。这三个幕府时代合共历时682年,解散至今仅150年。这和中国的中央集权已经有2200年实在大异其趣。 明治以来称近现代史,只有四任天皇,分别是明治(1868-1912)、大正(1912-1926)、昭和(1926-1989)和平成(1989-)。日本现代史一路西化,一路集权。不细述。 日本还有另一套历史叫做神道史。说的是最早的神武天皇是神道教主神天照大神(女神、太阳神)的直系后裔,就任于公元前660年。继任的8代天皇只在不可靠的《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留有年谱,没有任何事迹。史称“缺史八代”。以上九皇又称神皇,仅有传说地位。第36任飞鸟朝孝德天皇(645-654)始建年号大化,模仿中国唐朝,建立百官制度,日本才开始有像样历史。史称大化革新。第122位天皇明治在位46年,实施全面维新,废除幕府制度,收回实际统治权力(大政奉还),开始全力西化,使日本成为举世唯一靠实力免于近代西方侵略欺凌的非西方国家,成就当然非凡。但其后来生成的军国主义又把东亚推入战争深渊。当今第125代明仁天皇年号平成。天皇在很多的时代都没有权力,但天皇制度从未被推翻,天皇世系也从未断绝,号称地球世界绝无仅有的万世一系。不像中国,自古以来认为可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四、日本政治地理概略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日本的行政区划都、道、府、县。依照中国行政区划的思维定式,很容易认为它们大概和中国的省、市、县相当。其实大谬不然。都、道、府、县在日本平级,都是一级行政区,由中央直辖。日本共分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两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一个县下面可以有很多市,市通常总比县小,只是县的很可能不止一个的都市部分。 与中国比,日本当然小太多,但也远不是一次旅游就可以看完的。比如我们这次在日本游了10天,其实也只是在日本四个主岛最大一个,本州的中部地区、当然也是最古老、最繁华的地区转悠。
红框部分放大到下图。 下图的红圈标出的就是我们这次曾经到访的五个地区。其中东京、横滨属于东京都,又称关东。京都、大阪、神户和古都奈良都属于关西地区,京都或大阪两府。金沢、姬路和广岛都分属某县。关西地区又称近畿地区。按中文,近畿就是在首都附近的意思。日本的首都不是在关东的东京吗?怎么近畿地区却在关西呢?说到日本的首都,又有点复杂。理论上讲,首都应当是天皇的驻跸地。但在三个幕府时期,实权都在幕府将军手里,将军的驻地才是事实上的行政中心。他们都不和天皇住在一地。明治维新以前,天皇一直都住在关西。尤其是在京都市(称平安京)住得最久(794-1868)。但最后一个长达264年的江户幕府的驻地却是现在的东京,当时叫做江户。1868年明治掌权后,把首都迁到当时的江户,改名东京,褫夺了江户幕府的全部实权。一个半世纪以来,关东的发展已经超越关西。但谈到历史、古迹,还是关西为多。
听去过的人说,北海道有许多好景致,或许下一次专门去北海道。 看了如果喜欢,希望帮我点赞,转发。 我还有几篇游记,在携程似也很受欢迎。如果各位喜欢。过些天,我也转来这里。 有任何问题或感想,请不吝留言,我一定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