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國立編譯館遷移至新址後,為了推廣「教科書資料中心」的豐富館藏,特別以一般人印象最深的課文〈爸爸捕魚去〉為主題,設計了民國39年至80年各時期版本內容演變的櫥窗展示,讓許多遠離課本已久的人懷念不已。教科書是世代間的共同回憶,檢視各時期的內容,更可以追溯出時代的氛圍和文化。
現在的小學生,課本越改越多本、越換越大本;書包越背越重,乾脆改成附輪拖拉式行李箱,看到這現象的五、六年級讀者,應該都會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並且暗暗慶幸,好險我們是出生在一綱一本的「部編本時代」。
當懷舊風盛行,可資懷念的物品,不再只有彈珠汽水與諸葛四郎,曾有網友將「部編本國小國語課本」掃瞄轉寄,光是寫實派的封面圖畫:小男生梳西裝頭穿短褲、小女生綁兩根馬尾穿吊帶裙,就能讓五、六年級生們,回想起小學第一天背書包上學去的景象。
若是在中南部長大的讀者,說不定還有這段共同記憶:發完課本之後,老師會殷殷告誡:「課本要收好,弄丟了,要去台北的國立編譯館才買得到喔!」
在那時代的小學生心中,台北已是世界上最遠的地方,「台北的國立編譯館」聽起來就更遙不可及了。
時光荏苒,十幾、二十幾年過去,小學生長大成為台北上班族,當有一日,意外經過和平東路,看到一面大櫥窗裡,展示著從民國39年到80年,各時期不同版本的課本內頁大圖輸出,一定會忍不住駐足回味。再抬頭一看,這棟大樓,竟就是傳說中的「國立編譯館」。
「天這麼黑」的版本演進
國立編譯館櫥窗裡的經典課文,就是收在國小國語課本第五冊的〈爸爸捕魚去〉。聽說自從大陸偷渡客學會唱國歌和「當我們同在一起」之後,海巡警察對上岸漁民的身份測試問題就改成:「天這麼黑,風這麼大,下一句是什麼?!」因為,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小孩,幾乎可以朗朗上口:「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聽狂風怒號,真叫我心裡害怕。」一輩子不會忘。
只是,〈爸爸捕魚去〉的第二段從民國39年到民國80年,已經演變過好幾代,你讀到的是哪個版本呢?第一版是這樣的:「我的好寶寶/爸爸回來了/魚蝦和蚌蛤/你看有多少/我的好寶寶/可以吃一飽/爸爸雖辛苦/只要寶寶笑。」
到了民國49年,最後四句改成:「賣魚買米布/大家可溫飽/爸爸不怕累/只要大家好。」
民國68年的版本,與49年沒有太大差別,只是「我的好寶寶」,改成「我的好孩子」。
而到了民國80年,女權意識抬頭,終於注意到全篇沒有出現「母親」角色,最後兩句改成:「快去告訴媽媽,爸爸已經回家。」有趣的是,連課本的插圖,也補上了個正在縫衣服的媽媽。
少了李大同,課本大不同
除了〈爸爸捕魚去〉之外,許多課文在每次修訂之後,都有了巧妙的演變。若比較民國57年與民國64年的國語課本,就能發現許多不同。
以年份來區分,民國57年到64年進小學的小學生,大概是五年級一代,讀到的是57年修訂的版本;而民國64年以後進小學的學生,大概是五年級末段班到六年級一代,讀到的就是64年版了。
若你不確定讀到的是哪一版,很簡單,有個簡明的測試題,就是:「你認識李大同嗎?」
57年版國語課本第一冊第三課〈我的同學〉:「我是王小美/他叫李大同/林明明最高/方英英最小」。湴纂h永的四行文,在五年級生腦中永遠縈繞不去,據說書籍設計師陳建銘的筆名「王小美」,就是這麼來的。為什麼叫王小美呢?因為國小課本就教我們:「我是王小美」嘛!
但是這個「梗」,並不適用在六年級生身上懷舊,因為,64年的版本,已經將這一課刪去,六年級生來不及認識王小美及其同學們。那麼王小美去了哪裡?她終於在二年級時出現了。原來,她沒有消失,只是搬家,改名字了。
第三冊第四課〈給爸爸的信〉,相信大家都對這課印象深刻,因為那是生命中第一次學到信件與信封書寫格式。57年版與64年版,信的內容一模一樣,只是最後的署名,王小美變成王小英,插圖信封上,不但地址改了,爸爸的名字也改了,從王大中,改成王志強。
光是觀察部編本課本裡的「命名學」就很有趣。早期課本裡的主角姓名都帶著雄赳赳的軍人風或反共復國風,後來就漸漸以「小字輩」取代,例如:小明、小華、小中(爸爸就叫大中),都是課本中出現機率最高的菜市場名。
十一冊的〈辯論會〉,兩個年代的版本,課文幾乎一字未改,只是主席本來叫「魏念茲」,後來,改成「魏大中」了。
藺相如脾氣變好了
國小課本裡,有些課文會以劇本形式呈現,愛表演的小朋友最樂,因為可以演戲;害羞的小孩則鬧彆扭,因為裡面的台詞都不是正常人會說的話。〈完璧歸趙〉應該是讓許多人記憶深刻的一課。
重新翻看課文,會發現,劇中人激動程度完全不亞於後來興起的瓊瑤連續劇與二十年後的台灣霹靂火。
而57年版與64年版,又有些許不同。前者課文題目名為:〈處變不驚的一幕〉,但許多橋段卻讓人讀之心驚。以下擷取精彩片段:
相如:(向秦王怒吼)大王如果用武力搶奪,我今天就在這根圓柱上撞碎璧玉,也撞碎我自己的腦袋!
秦王:你好大的膽子,我要把你扔進油鍋,活活的炸死你!
相如:我願意死,願意被你炸死!(向伺衛)油鍋在哪裡?我們走!
課文中,幾乎每句對話都以驚嘆號結束。在64年版修訂時,編輯委員們大概意識到「用力過猛」,於是稍作修改,最明顯是,所有與油鍋有關的台詞都不見了。而用來表示情緒與動作的括號內文字,也由「怒吼」,改成「表情嚴肅」。
從天堂地獄到日新又新
民國57年,反共意識仍然高漲,第十一冊就以連續4課的「天堂與地獄系列」,表現富麗寶島與黑暗大陸的兩極。其中的經典人物是蘇小海。
課文中描述台灣省有個蘇小海,江蘇省也有個蘇小海,兩個人年紀一樣大,模樣也差不多。台灣的蘇小海放學回來,說:「媽媽,我好渴。」媽媽從電冰箱裡拿出冰開水給他喝。
大陸的蘇小海不能上學,站崗回來,也說:「媽媽,我好渴。」媽媽卻要他去溪邊舀水喝。到了晚上,台灣蘇小海甜睡時,大陸蘇小海因為喝生水肚子疼,「在木桶上嘩啦嘩啦響了一陣」。
另一位則是英勇的楊大偉,不走匪幹道路,披荊斬棘,抵達香港,又搭船又游泳,來到台灣投奔自由。這個系列在64年版,已經全部刪去,取而代之的是「日新又新」系列。六年級生,已沒有太多的反共記憶,國家局勢與意識型態,巧妙置入國小課本之中,潛移默化,還真不能小覷。
課本反映時代流行文化
若要五年級生舉出小時候最狂熱的事物,布袋戲絕對是其中之一。在課本裡,也反映了時代的流行文化。
第十一冊的〈小韋和電視〉裡,描述小韋的父母為他沈迷電視苦惱不已,找來老師共同商討對策,老師的意見是,不必限制他看電視,而要為他慎選節目。
三個大人在勾選節目單時,母親就發問:「為什麼沒有布袋戲?」老師的回答是,「布袋戲太怪誕。」可見當時布袋戲的盛況和官方對布袋戲的評價。
民國63年,由於布袋戲的俚俗口白,有礙於推動國語邉樱ㄈ娼ゲ即鼞颉l妒牵�64年版的同一課,題目改成〈小余看電視〉,內容大同小異,但布袋戲這句已刪去。的確,在六年級生的童年裡,沒有為布袋戲廢寢忘食的記憶。
http://kids.yam.com/why/article/article664.html
(比較下現代的Q版)
不過,在兩個版本裡,倒是都有這麼一句。爸爸在描述小孩沈迷電視時,說:「前天晚上,我還聽到他在夢裡喊三個燈、五個燈呢!」可見,歷久不衰的歌唱比賽節目《五燈獎》,跨越了兩個世代的記憶。
也許很快地,有一天,七、八、九年級的讀者,他們懷舊的對象,就是星光幫與棒棒堂了。
好久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感到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