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瑞典茉莉的博客  
流亡的地平线向内心和远处延伸  
我的名片
瑞典茉莉
注册日期: 2011-02-03
访问总量: 1,573,04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友好链接
· 一草:逸草
分类目录
【诗配画为唯辛乌克兰绘画而作】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四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题画诗又10首(唯辛绘画《乌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
· 拜登正在扭轉助長「中國模式」的
· 中共新文革其實更像「一九八四」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認識新疆「種族滅絕」中國人要過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何清涟程晓农夫妇造谣贪腐案】
· 评何清涟“美式文革”论之荒谬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全文)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下)
· 于大海再次致信美国国务院OIG,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上)
· 于大海:关于美国民主基金会对公
· 于大海:我所认识的NED
· 翻出程晓农贪腐案的更多证据。
· 何清涟为什么仇恨民主党和奥巴马
· 何清涟怎样妖魔化默克尔?——其
【川普批判】
· 滕彪:走入歧途的中国自由主义
· 这些名人闹出了多少常识性笑话?
· 茉莉点评:法广《美国专栏》16篇
· 常与特朗普开怼的“欧盟总统”—
· “灰衣主教”班农,小船欧洲搁浅
· 请问,川普为共和党助选的旅行是
· 匹兹堡保重!川粉炸弹与屠杀 —
· 共和党从此成为特朗普部落党 —
· 至暗时刻,美国发生一个小小转机
· 欧洲人的智慧与彩色小卡片,令特
【个人照片存档】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罗马度假日志(2023年4月下旬)
· 旧事存档:柴玲当年“期待流血”
· 2000年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
· 与家乡老友旅游北欧四国(照片存
· 1989,那个春天的照片
· 存档:新年整理旧照
· 存档:2019年1月搬家
· 存档:用瑞典文教中文的旧教案
【李旺阳铜像捐款案】
· 关于唐柏桥骗捐的推特短评(2)
· 请伸出援手为已故的李旺阳主持公
· 茉莉追问唐柏桥为李旺阳铜像募捐
【评论美国之音断播门事件】
· 明镜对美国之音断播门公正吗?—
· 2007年,瑞典茉莉就记者北明做假
· 从明镜访谈看龚小夏忽悠公众——
· 我支持澳洲孙立勇的建议!请不要
· 美国之音处分未下,龚小夏募捐圈
· 美国之音能变成公园里的肥皂箱吗
· 知名主持人为何卷入龚式乱拳?(
· 龚小夏的猎巫运动
· 张裕致杨建利:对龚小夏停职审查
· 茉莉问:杯葛VOA,依据在哪里?
【欧洲难民故事】
· 德国女船长与地中海“人类废品”
· 背叛欧盟精神:匈牙利如何走上反
· 犹记惨痛流亡史,西班牙接收“水
· 美洲移民大篷车,合法还是“入侵
· 也门:一个记者之死与一场被遗忘
· 瑞典大选:难民政治冲击民族国家
· 跟踪人蛇“将军”去非洲——“欧
· 被围攻的罗琳及其同道的哲学——
· 奥斯曼帝国余晖,庇护三百万邻人
· 加缪与法国殖民地的“哈金斯”
【吴弘达性侵案】
· 美国之音:雅虎给中国政治受害者
· 廖天琪:吴弘达——一个共产文化
· 廖天琪:声援王菁,谴责无德无行
· 王菁:所有揭穿吴弘达的证据都会
· 王菁等六四受害者妻女控告吴弘达
【诺贝尔文学奖】
· 诺奖得主的道义偏执——品特和他
· 高行健离诺贝尔理想标准差多远?
· 津巴布韦,莱辛曾为你心碎
· 凯尔泰斯获奖的意义
· 刘晓波先生千古!
· 穆斯林女性获和平奖的意义
· 谈莫言的“获利恐惧”心理
· 颁奖中俄作家,为何南辕北辙?
· “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
· 女院士萨拉和她的前任(图文)
【遥望西藏】
· 达赖喇嘛“舌头门”:强势文化对
· “我们和平的维吾尔人为什么要起
· 汉藏“谈判游戏”还要玩多久?
· 格桑花时节,坦克来灌顶——从诗
· 那年咱们与西藏流亡议会议长游曼
· “请西藏佛母向我的智慧鞠躬!”
· 日内瓦,我们不伤心!──联合国
· 幸福的不丹和痛苦的西藏
· 蔡咏梅:为受压迫民族仗义执言—
· 香港书展专题讲座:支持西藏在台
【北欧经验】
· 玛格丽达与“悼词美德”
· 北欧经典诗歌与新纳粹宣传——谈
· 旧文:瑞典国王不幸的“文莱门”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扫帚与玫瑰之外:瑞典疫情中的移
· 曹思源瑞典演讲的一段插曲
· 不可召妓可卖淫--瑞典法律趣谈
· 文学与瑞典模式
· 茉莉谈瑞典电视台的“辱华”小品
【品书识人】
· 为一个童话世界招魂--读张郎郎
· 曹旭云:布衣包青天——都昌有个
· 美国之音越洋电话:“莫莉花”—
· 茉莉题画诗20首(唯辛绘画《乌克
· 针对盛雪的,“诽谤”还是揭露真
· 沈栋: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
· 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秘人—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 哲学重磅,美国人的治愈系?——
· 刘水:国保传唤记
【时事评论】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桑博zambos:“辱教”事件与言论
· 就滕彪被诬事件,茉莉给赵思乐的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法广:茉莉谈中国的新型冠病毒疫
· 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反水事例(
· 查建国:愚蠢的崇高———《国家
· 茉莉:從日治台灣歷史看新疆暴亂
· 关注贸易战的讨论(1)
· 李柏光穿越中国版图的意义
【散文小品】
· 我和「人间鲁迅」
· 求偶猎艳去酒吧---北欧文化一
· 从阿里山的云雾到抗议前沿
· 打起火把照亮人生——刘燕子印象
· 囚徒们的新年──八九“6.4”系
· 傅正明:奥兹的墙纸能拯救中东?
· “吊半边猪”的岁月——乡下文革
· 绿色岛国的统独启示――爱尔兰古
· 伯格曼母亲的秘密日记
· 荷兰红灯区漫游闲话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4/01/2022 - 04/30/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11/01/2020 - 11/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等待女儿——忆我的父亲
   


等待女儿

——忆我的父亲

(瑞典)茉莉


我童年记忆中最幸福的一瞬是父亲给予的。那是五十年代末,我被父母全托在邵东县幼儿园。一个周末的黄昏,爸爸来接我回他教书的邵东一中。灿烂的夕阳里,爸爸居然在路边茅草小屋顶上掏下一个白色的鸟蛋来。小小的我,双手捧着那个无比珍贵的鸟蛋,乐得快要发晕了。对个子高高能掏到鸟蛋的爸爸,我童稚的心里充满了崇拜之情。

幼时如金子般耀眼的时光,转眼就黯然失色。自六十年代大饥荒、文革以来,个性高傲的父亲在残酷的政治高压下长期沉默寡言,忍辱负重。一九八九年我被判刑入狱,出狱后被逼流亡,父亲一次又一次地为女儿申诉,毫不畏惧地指控李鹏等中国当权者侵犯人权。

二十余年,父亲一直痴痴地等待女儿归来。直到九十五岁,满怀期待的父亲终于油尽灯枯。不孝的我没有回国探亲、送葬,但父亲在临死之前留言,仍然将唯一的女儿视为他的骄傲。

无论怎样远离父母,死亡让父母重新占据孩子的感情世界。当父母的存在成为瑞典语中的过去时态,难以抑止的怀念与感恩之情,如潮水般涌上来。记忆是我唯一的回归途径,我只能以点点滴滴的回忆,去对抗骨肉长期分离的家庭悲剧。


                                                父亲莫志达去世前的留影



@ 穿越时空的一组历史蒙太奇



在遥远的北欧点燃一支又一支蜡烛,我念念叨叨地和父亲告别。又一个给我生命的人走了,我的思绪回到人生的起点。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性让我们一味面对未来,使得遗忘如烟雾一般弥漫,淹没了很多宝贵的记忆。那些过去了的幸福和痛苦,如同前辈植物里淌下的晶莹琥珀,埋藏在海底,需要去用心打捞。

打捞记忆带出了一组蒙太奇,因为年岁久远,那原本生动的图景大都成了黑白色。在他人看来再渺小不过的往昔故事,在我却是自己成其为自己的根源。无论我和父亲有多大的代沟,他是在精神上给我影响最大的亲人。

我童年时第一次看到父亲露出畏缩惊惧的神情,那是六十年代初的一个傍晚,父亲拿着一个旧布袋,带着我去到学校旁的一块绿豆地里。他弯着腰,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地摘起豆荚来。很多年后我才明白,那个大饥荒饿死了很多人,乡下的亲戚跑来求一口食物活命,父亲把食堂里限量的钵饭端给家人吃,自己因饥饿患了水肿病。本是书生的他,只好私下开一块土地种点绿豆以充饥。

1964年的四清运动后,父亲作为“历史反革命分子”,被从县城中学清洗出去,调到一个叫肖家冲的偏僻山区。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已在城镇小学受到歧视,因出身不好被撤了少先队文娱委员之职,母亲因此让我跟着父亲到那个山区去。父亲遭贬罚之地,一度成了我的天堂,我在肖家冲和乡村女孩一起钻山洞、采野花。

每个月有一次,发了工资,父亲就去杀猪的人家买肉吃。每次他拿着用桐叶包着的猪肉,走进做为校舍的祠堂,都要分出一小块肉来送给门口的贫户六嫂。六嫂的小女儿因缺乏营养面黄肌瘦,嗷嗷待哺,一小块猪肉在那个时期是非常稀罕之物。我长大后,凡自己有的东西都不很吝啬,愿意与人分享,这大概是父亲身教的缘故。

到了1968年文革狂热时期,我们连那个宁静的山区小学也不能呆了。我终生难忘的一个镜头是:父亲从公社开会回来,头部带着被造反派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口,胸前挂着“国民党残渣余孽”的牌子。当时父亲只和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清理自己的东西,我们被命令回原籍劳动改造。我不敢问父亲是怎么回事,只能拿着一对长长的竹竿帐棍,沉默地跟在挑行李的父亲后面,摸着黑,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回老家去。


@ “你鼓舞了我,让我能走过狂风暴雨的海”


连绵的回忆伴着泪水,也伴着歌声。我一遍遍地唱英文歌《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顶端;你鼓舞了我,让我能走过狂风暴雨的海;……你鼓舞了我,让我能超越自己。”

我有一个芬芳的名字。因为我们家先有了两个男孩,父亲在我未出生之前,就早早准备了一个女孩的名字:莫莉花。我是一个被父母期盼的女孩,是世人所说的“掌上明珠”,但我却时运不济。刚小学毕业就遇上了文革,因为是“黑五类”子女我被禁止升中学,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民办中学就读,才读了七天就被人从教室里赶出去。

我夜夜哭湿枕头,为自己失学的屈辱伤心不已。父亲看到我小小年纪就在乡下插秧割稻、拾柴禾扯猪草,信奉“唯有读书高”的他难过地对人说:“我家莫莉花本来是读博士的料子。”

但父亲不让我继续悲悲切切,他偷偷地教训我,说:当年和他一起在民国时期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的同学,凡是留在大陆没去台湾的,有些人在共产党土改镇反中被枪杀,有些人在反右运动中被监禁,我们家直到文革才被整肃下乡,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有一次我在田间挑塘泥,肩膀挑肿如馒头,父亲看了不以为然地说:“乡下农民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劳作的。”

在他人更大的苦难面前,我学会坚毅地承受命运。1968年,在父亲的指示下,我找到家乡一间农业中学就读,半天上课,半天在生产队出工。几年后就靠着这张只读了一年的农业中学文凭,我当上民办教师。八十年代开放时代来临,我在父亲的敦促下,一边教书带孩子,一边进修中文系专科和本科。父亲很为我自豪,因为我勤奋努力,从乡村小学简陋的讲台,一直教到大学漂亮的梯形教室。

心理学家会说:一切源自于童年。童年遭受的政治歧视和侮辱,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到了1989年,身不由己地我卷入了沸腾的民主运动,那是因为我没有忘记,因家庭出身长期被欺压到社会底层的自己,对生活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盼望。

在我被邵阳市中级法院开庭公审时,我的父母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1989年12月24日,我的“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一案在邵阳市委大礼堂开庭。我为自己做无罪辩,上千听众为我热烈鼓掌。当时我的母亲很恐惧,她一边哭泣,一边轻声地抱怨、责骂我。

而我父亲却很兴奋激动,他与大家一起为我鼓掌,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民国时期在南京读大学时,年轻好学的父亲曾旁听过一些世纪大案的庭审,他因此比我母亲更有头脑与见识,能认识到这场审判的性质,认识到女儿虽被判刑要送去劳改,但当局在道义上则一败涂地。

在女儿被剥夺权利与自由的困境中,父亲挺直了腰板,站在我身后。很多年后我才在他乡反思时悟出,我在被审判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拒绝认罪,是因为我命中注定地继承了父亲清高和执着的性格。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从水管里出来的是水,血管里出来的是血。”


茉莉流亡北欧波罗的海已经二十余年



◎ “教女护人权”,父亲一生的骄傲


在母亲走后三年,父亲也走了。我翻阅他们留下的书信,禁不住泪如泉涌。母亲在留下的遗嘱里声称:“晚年多亏莉花的慷慨赠予,这些年我们过上舒适的生活。”她提及我多年来对父母的经济资助,这减少一点我对自己没有尽孝的愧疚感。尽管如此,不能在父母晚年和去世之际探望和照顾他们,仍然是我心中最深的痛。

是否回国探亲,这是我流亡二十二年中一直纠结万分的问题。曾有老乡传话,说有关当局考虑有条件地让我回国探亲。但是,要我接受一种类似施舍的机会,从一个小洞里爬回去,对看重个人尊严甚于生命的我来说,实在是太为难了。我知道有不少同命运的流亡者回去了,但他们不是写了某种类似悔过或保证之类的文字,就是被当局追究抓捕,或友好合作,或被传言招安。我既不能承受那种羞辱,也不想私下接受某种“恩惠”而放弃自己批评中国政府的权利。

母亲不问政治,却清楚地知道当局会使出什么手段,为了我的安全她表态不要我回国。父亲却相反,他一直为我的基本人权抗争。早在我入狱期间,父亲就以亲属名义为我写申诉书,坚称我无罪,并严厉斥责中共当局:“你们在我女儿的判决书上例举的罪状只有区区五句话,却判了她三年刑。”

从2008年起,日渐衰老的父亲盼女心切,不断给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机构写信,指责他们说:“我女儿莫莉花,被你们无理抓去,又无理判刑。……你院是严重侵犯人权的犯罪人。”他还写信给李鹏、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人,声言要向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控告他们侵犯人权。

尽管父亲的一封封告状信都石沉大海,但他坚持向那个冷酷无情的国家机器要个说法。他充满信心地告诉我:“等我告倒了他们,你就可以回国了!”无论父亲晚年是否丧失了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他的逻辑是清晰的:是那个政权逼得女儿流亡,是他们有罪。他仍然豪情满怀,在一首写给台湾的老同学的信中,他自作挽联一首,其中就有“育才执教鞭”、“教女护人权”等句子。他把我走上为人权抗争的道路视为他的骄傲。

我的父母都活到高龄,但都没有等到女儿回家。一生与父母聚少离多,丧亲之痛使人清醒,让我从虚无之中获得人生的信念。生命的真相犹如海水退后裸露的礁石,我意识到自己继承了父辈的遗传密码,也承载了他们的追求与梦想。

-----------------
原载香港《争鸣》杂志2015年六月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