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瑞典茉莉的博客  
流亡的地平线向内心和远处延伸  
我的名片
瑞典茉莉
注册日期: 2011-02-03
访问总量: 1,576,73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友好链接
· 一草:逸草
分类目录
【诗配画为唯辛乌克兰绘画而作】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四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题画诗又10首(唯辛绘画《乌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
· 拜登正在扭轉助長「中國模式」的
· 中共新文革其實更像「一九八四」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認識新疆「種族滅絕」中國人要過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何清涟程晓农夫妇造谣贪腐案】
· 评何清涟“美式文革”论之荒谬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全文)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下)
· 于大海再次致信美国国务院OIG,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上)
· 于大海:关于美国民主基金会对公
· 于大海:我所认识的NED
· 翻出程晓农贪腐案的更多证据。
· 何清涟为什么仇恨民主党和奥巴马
· 何清涟怎样妖魔化默克尔?——其
【川普批判】
· 滕彪:走入歧途的中国自由主义
· 这些名人闹出了多少常识性笑话?
· 茉莉点评:法广《美国专栏》16篇
· 常与特朗普开怼的“欧盟总统”—
· “灰衣主教”班农,小船欧洲搁浅
· 请问,川普为共和党助选的旅行是
· 匹兹堡保重!川粉炸弹与屠杀 —
· 共和党从此成为特朗普部落党 —
· 至暗时刻,美国发生一个小小转机
· 欧洲人的智慧与彩色小卡片,令特
【个人照片存档】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罗马度假日志(2023年4月下旬)
· 旧事存档:柴玲当年“期待流血”
· 2000年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
· 与家乡老友旅游北欧四国(照片存
· 1989,那个春天的照片
· 存档:新年整理旧照
· 存档:2019年1月搬家
· 存档:用瑞典文教中文的旧教案
【李旺阳铜像捐款案】
· 关于唐柏桥骗捐的推特短评(2)
· 请伸出援手为已故的李旺阳主持公
· 茉莉追问唐柏桥为李旺阳铜像募捐
【评论美国之音断播门事件】
· 明镜对美国之音断播门公正吗?—
· 2007年,瑞典茉莉就记者北明做假
· 从明镜访谈看龚小夏忽悠公众——
· 我支持澳洲孙立勇的建议!请不要
· 美国之音处分未下,龚小夏募捐圈
· 美国之音能变成公园里的肥皂箱吗
· 知名主持人为何卷入龚式乱拳?(
· 龚小夏的猎巫运动
· 张裕致杨建利:对龚小夏停职审查
· 茉莉问:杯葛VOA,依据在哪里?
【欧洲难民故事】
· 德国女船长与地中海“人类废品”
· 背叛欧盟精神:匈牙利如何走上反
· 犹记惨痛流亡史,西班牙接收“水
· 美洲移民大篷车,合法还是“入侵
· 也门:一个记者之死与一场被遗忘
· 瑞典大选:难民政治冲击民族国家
· 跟踪人蛇“将军”去非洲——“欧
· 被围攻的罗琳及其同道的哲学——
· 奥斯曼帝国余晖,庇护三百万邻人
· 加缪与法国殖民地的“哈金斯”
【吴弘达性侵案】
· 美国之音:雅虎给中国政治受害者
· 廖天琪:吴弘达——一个共产文化
· 廖天琪:声援王菁,谴责无德无行
· 王菁:所有揭穿吴弘达的证据都会
· 王菁等六四受害者妻女控告吴弘达
【诺贝尔文学奖】
· 诺奖得主的道义偏执——品特和他
· 高行健离诺贝尔理想标准差多远?
· 津巴布韦,莱辛曾为你心碎
· 凯尔泰斯获奖的意义
· 刘晓波先生千古!
· 穆斯林女性获和平奖的意义
· 谈莫言的“获利恐惧”心理
· 颁奖中俄作家,为何南辕北辙?
· “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
· 女院士萨拉和她的前任(图文)
【遥望西藏】
· 达赖喇嘛“舌头门”:强势文化对
· “我们和平的维吾尔人为什么要起
· 汉藏“谈判游戏”还要玩多久?
· 格桑花时节,坦克来灌顶——从诗
· 那年咱们与西藏流亡议会议长游曼
· “请西藏佛母向我的智慧鞠躬!”
· 日内瓦,我们不伤心!──联合国
· 幸福的不丹和痛苦的西藏
· 蔡咏梅:为受压迫民族仗义执言—
· 香港书展专题讲座:支持西藏在台
【北欧经验】
· 玛格丽达与“悼词美德”
· 北欧经典诗歌与新纳粹宣传——谈
· 旧文:瑞典国王不幸的“文莱门”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扫帚与玫瑰之外:瑞典疫情中的移
· 曹思源瑞典演讲的一段插曲
· 不可召妓可卖淫--瑞典法律趣谈
· 文学与瑞典模式
· 茉莉谈瑞典电视台的“辱华”小品
【品书识人】
· 为一个童话世界招魂--读张郎郎
· 曹旭云:布衣包青天——都昌有个
· 美国之音越洋电话:“莫莉花”—
· 茉莉题画诗20首(唯辛绘画《乌克
· 针对盛雪的,“诽谤”还是揭露真
· 沈栋: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
· 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秘人—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 哲学重磅,美国人的治愈系?——
· 刘水:国保传唤记
【时事评论】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桑博zambos:“辱教”事件与言论
· 就滕彪被诬事件,茉莉给赵思乐的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法广:茉莉谈中国的新型冠病毒疫
· 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反水事例(
· 查建国:愚蠢的崇高———《国家
· 茉莉:從日治台灣歷史看新疆暴亂
· 关注贸易战的讨论(1)
· 李柏光穿越中国版图的意义
【散文小品】
· 我和「人间鲁迅」
· 求偶猎艳去酒吧---北欧文化一
· 从阿里山的云雾到抗议前沿
· 打起火把照亮人生——刘燕子印象
· 囚徒们的新年──八九“6.4”系
· 傅正明:奥兹的墙纸能拯救中东?
· “吊半边猪”的岁月——乡下文革
· 绿色岛国的统独启示――爱尔兰古
· 伯格曼母亲的秘密日记
· 荷兰红灯区漫游闲话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4/01/2022 - 04/30/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11/01/2020 - 11/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茉莉

 

经常数典忘祖的瑞典文学院终于在今年有了可喜的新气象。108日,当那扇白色大门打开,闪现出来的,是新任常务秘书萨拉·丹尼斯那美丽优雅的身影。作为该学院历史上首位女性常务秘书,萨拉以平静而庄严的声音,宣布另一位女性——白俄罗斯作家斯维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与去年宣布颁奖给法国作家时的一片静寂不同,今年在文学院门前恭候已久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瑞典人的惊喜并不很奇怪,因为斯维拉娜在被迫流亡的十年间曾接受过瑞典笔会的庇护,一度把哥德堡市作为她的避风港,她的书大都被译成瑞典文出版。凡读过她的书的读者都说过目不忘,都为她作品中独特而神奇的故事流泪,并深信瑞典文学院这次做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正确选择。

 

           诺贝尔泉下会转怒为喜

  

仿佛是阳光透过云层,鸟儿枝头鸣叫,人们为波罗的海那边的白俄罗斯作家获奖而欢欣。那么,在百年前去世的老诺贝尔会怎样看这位新科文学奖得主呢?

 

英格丽·卡勒贝,一位撰写有关诺贝尔奖书籍的瑞典作家说:如果炸药大王知道他设立的文学奖被一位新闻记者获得,会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因为老先生生前曾把新闻记者斥责为社会上最严重的害虫

 

尽管诺贝尔生前如此讨厌记者,但英格丽补充说,如果老人家阅读了斯维拉娜所有作品,可能会很快地冷静了下来,因为这个作家的作品正是他所要求的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英格丽认为,已故的老绅士将特别赞赏斯维拉娜的一点,是她的写作提升了个人的力量,而不是去忠于那种削弱个人权利的体制和意识形态。

 

为什么诺贝尔会转怒为喜呢?笔者想,已故的诺贝尔具有相当好的文学修养,他一定能看得出来,记者斯维拉娜在搜集资料时,下的是田野调查之类的繁重艰难的功夫,而她写出来的作品却远远超越了新闻,成为宏大深刻的优秀文学,抵达了不朽。

 


有人说这次颁奖给纪实文学作家是瑞典文学院的一个很大的突破,但诺贝尔心里清楚,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1953年,瑞典文学院就曾颁奖给纪实性作家、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赞扬他的历史传记和演讲捍卫了人的崇高价值

 

笔者还联想到,诺贝尔曾在俄国度过几年童年时光,想必他对斯维拉娜笔下的国度不很陌生。但老先生会从女作家的作品中惊骇地发现,在他去世后的这一百多年间,俄罗斯发生过那么多奇异而残忍的事件。斯维拉娜让小人物在书中讲述自己的命运,从小历史中构建出巨大的历史图景,这一切会令老诺贝尔唏嘘不已。

 

更会令诺贝尔感到欣慰的是,瑞典文学院这次终于回到遗嘱了。1895年,诺贝尔的遗嘱中写道:把奖金一部分颁给在文学领域内将创造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作家。这个理想倾向,应该是通过渗入文学本身的形象世界,以接近诺贝尔本人的政治社会理想、道德文化理想的倾向。这个崇尚人文主义的评选标准,曾多次被瑞典文学院违背,令人诟病。

  

      描写人类绝境视爱为唯一出路

 

阅读斯维拉娜的书,我们会发觉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在颤动。这是因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其笔下的文字具有强大的力量。她将痛苦与爱交织在一起,震撼了我们。

 

诺贝尔生前最心仪的作家,是像雨果一样传播博爱理想的人。因此,研究者把他的理想倾向解读为人文主义精神、胸怀宽广的博爱。对他人的爱是诺贝尔最珍视的宗教般的信仰,他希望博爱之神能把人类从精神残缺之中解救出来。

 

斯维拉娜正是这一类的作家。虽然在前苏联时期就开始创作,但她从来就远离苏共官方的意识形态,对集体、爱国和社会主义之类的这些大词汇不屑一顾。斯维拉娜说:这个世界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去爱人。在她看来,虽然生活充满痛苦与毁灭,但去爱人更为重要。

 

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她采访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妇女和男子,孜孜不倦地寻求历史真相,苦苦追问人的杀戮、相爱与死亡。她书写那些掩埋在废墟中的的血和泪,记下一个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试图证明的是,历史进程是如何与个人命运纠结在一起的。

 

她的纪实文学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比事件本身更令她感兴趣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人们在和她交谈时,袒露出脆弱的、赤裸裸的情感世界,表露出他们的绝望、悲伤和爱。斯维拉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时代的心灵史。

 

在《战争没有女性的脸》一书里,斯维拉娜拒绝像男性一样为战争英雄唱赞歌,而是以数百个采访,挖掘出那些卷入二战的苏联女性被遗忘的命运,揭示她们所承受的比男性更大的痛苦。《最后一个证人》一书的叙述者是战争中的儿童,他们回忆战争的残酷图像,目睹父母的死亡,童年的世界如何在震耳欲聋的战火中崩溃。

 

《锌皮娃娃兵》记录了很多母亲,姐妹以及情侣的悲伤诉说,关于苏联士兵躺在锌皮棺材里从阿富汗归来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荒诞与无意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描绘了人类可怕的梦魇,荧光在夜间的坟墓上闪亮,孩子们被禁去摘花或爬树,人们因为恐惧不敢去爱,不敢再生孩子。斯维拉娜记下了很多可怕的细节,例如,一个女人抱着她垂危的丈夫,被护士告知:她抱的是一个核反应堆。

 


就这样,通过对人类绝境的惊心动魄的描述,斯维拉娜揭开前苏联被官方媒体刻意遮掩的真相。瑞典文学院宣布的授奖理由指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如鼹鼠掘土对抗红色政权

  

毫无疑问,斯维拉娜是一位坚定的异议作家,一位与本国红色政权长久对抗的持不同政见者。继君特·格拉斯等获奖者之后,她成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又一只用粪便弄脏自己巢的鸟

 

这正是诺贝尔最为欣赏的政治立场。因为诺贝尔本人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他提出的理想倾向标准,被他的老朋友解读为:对宗教、皇权、婚姻和社会次序大体来说采取一种挑战的或批判的态度。文学奖研究者因此提出一个反抗极权的评选参考:道德价值参考系

 

瑞典作家安格丽达认为:斯维拉娜所做的工作,就像是鼹鼠在深深的粪坑里挖掘。与她相似的是法国作家让·哈茨费尔德,他去卢旺达采访种族灭绝时期的受害者与刽子手。这一类调查作家被人称为鼹鼠,是因为鼹鼠具有超灵敏的嗅觉,有力的爪子,能够长时间埋头在地底下挖洞掘土。斯维拉娜以无与伦比的耐心去聆听,去机密档案里翻阅寻找,去做最诚实的记录,然后筛选抽离出其中最精髓的内容。

 

这只鼹鼠竭尽所能挖掘出来的,是俄罗斯人噤若寒蝉却又无法回避的沉重主题。除了描绘德军的残酷,她也记录苏联军人进入德国以后的可怕行为,揭露被官方隐瞒的阿富汗战争真相、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真相。她撰写的编年史否定了国家的英雄历史,以确凿的事实证明:苏共红色政权有罪,人民是无辜受难的羔羊。

 

在其自传中,斯维拉娜写道:如果你回头看看我们整个的历史,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时代,都是尸骨遍地、鲜血横流,是一个刽子手和受害者之间的永恒对话。红色政权制造了巨大的公共坟墓,斯维拉娜所深爱的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被卷入绞肉机里,她因此无法不问政治,无法不发出声音做一个抗议者。

 

她爱一个人性化的俄罗斯,爱俄罗斯美好的文学、音乐和芭蕾,但她坚决拒绝斯大林,贝利亚和普京的世界。生长于一个用谎言堆砌的国家,斯维拉娜男性长辈大都战死了,她从小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家里的女性长辈说心事。因此,她早就立志要解构苏联的神话。

 

她不能不有一个坚定的政治立场,以持之以恒地挑战专制权力。她的写作涉及一个个禁区,引爆了一个个地雷,在俄罗斯引起了争议和愤怒。她被指控为诽谤,被诬为叛徒间谍反共反苏的第五纵队。各种迫害曾长期跟踪她,她的书被禁,她的电话被窃听,她被禁止公开演讲,被迫失业、流亡。

 

         一道闪光照亮文学意义与价值

  

也许老诺贝尔是过于天真了,他在遗嘱中规定:所有的奖项都要授予给人类带来最大福祉的人们。一个拿着录音机、孤零零奔波几十年的女人,她的舞文弄墨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最大福祉呢?

 

就在人们普遍怀疑文学的作用时,这次颁奖就像一道炫目的闪光,突然间照亮了文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斯维拉娜以冷静而生动的文笔,描述一个大时代的战争、灾祸以及人性,这种见证历史的非虚构作品,产生了比小说诗歌更大的震撼效果。

 

从表面上看来一切如旧,没有什么因这位鼹鼠揭露黑幕而改变。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那些至今仍残留着前苏共遗产却未经反省的国家,还有老人热爱红场怀念斯大林,还有年轻人穿着印有斯大林头像的T恤(就如中国有人穿毛泽东头像T恤一样)。为此,斯维拉娜笔下的受害者犀利地发问:谁是罪魁祸首?这样罪恶的事件合乎人性吗?人们要怎样对待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

 

尼采说: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斯维拉娜就这样,一个人独自站在整个现实的反面,通过深刻的批判,干预并引领了生活,力图使社会保持健全的理想。她的作品不但加深了前苏联人民对整个灾难时代的理解,激发起更多的反思,也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得知自己获奖后,斯维拉娜呼吁人们:面对专制政权,不要妥协!笔者希望她的呼吁也能被中国作家听到。中国人承受了深重的苦难,却少有如此优秀的描述苦难的文学。像《夹边沟纪事》一类的好作品,在中国只是凤毛麟角。一个轻浮的、商业化的时代,令很多人忘记了承担历史的使命。笔者相信,会有中国作家听到鼹鼠斯维拉娜的呼唤,带着宽广深沉的爱,去为黑暗中无法发声的人发声。

——————————————————

原载香港《争鸣》杂志201511月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