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瑞典茉莉的博客  
流亡的地平线向内心和远处延伸  
我的名片
瑞典茉莉
注册日期: 2011-02-03
访问总量: 1,576,57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友好链接
· 一草:逸草
分类目录
【诗配画为唯辛乌克兰绘画而作】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四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题画诗又10首(唯辛绘画《乌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
· 拜登正在扭轉助長「中國模式」的
· 中共新文革其實更像「一九八四」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認識新疆「種族滅絕」中國人要過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何清涟程晓农夫妇造谣贪腐案】
· 评何清涟“美式文革”论之荒谬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全文)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下)
· 于大海再次致信美国国务院OIG,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上)
· 于大海:关于美国民主基金会对公
· 于大海:我所认识的NED
· 翻出程晓农贪腐案的更多证据。
· 何清涟为什么仇恨民主党和奥巴马
· 何清涟怎样妖魔化默克尔?——其
【川普批判】
· 滕彪:走入歧途的中国自由主义
· 这些名人闹出了多少常识性笑话?
· 茉莉点评:法广《美国专栏》16篇
· 常与特朗普开怼的“欧盟总统”—
· “灰衣主教”班农,小船欧洲搁浅
· 请问,川普为共和党助选的旅行是
· 匹兹堡保重!川粉炸弹与屠杀 —
· 共和党从此成为特朗普部落党 —
· 至暗时刻,美国发生一个小小转机
· 欧洲人的智慧与彩色小卡片,令特
【个人照片存档】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罗马度假日志(2023年4月下旬)
· 旧事存档:柴玲当年“期待流血”
· 2000年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
· 与家乡老友旅游北欧四国(照片存
· 1989,那个春天的照片
· 存档:新年整理旧照
· 存档:2019年1月搬家
· 存档:用瑞典文教中文的旧教案
【李旺阳铜像捐款案】
· 关于唐柏桥骗捐的推特短评(2)
· 请伸出援手为已故的李旺阳主持公
· 茉莉追问唐柏桥为李旺阳铜像募捐
【评论美国之音断播门事件】
· 明镜对美国之音断播门公正吗?—
· 2007年,瑞典茉莉就记者北明做假
· 从明镜访谈看龚小夏忽悠公众——
· 我支持澳洲孙立勇的建议!请不要
· 美国之音处分未下,龚小夏募捐圈
· 美国之音能变成公园里的肥皂箱吗
· 知名主持人为何卷入龚式乱拳?(
· 龚小夏的猎巫运动
· 张裕致杨建利:对龚小夏停职审查
· 茉莉问:杯葛VOA,依据在哪里?
【欧洲难民故事】
· 德国女船长与地中海“人类废品”
· 背叛欧盟精神:匈牙利如何走上反
· 犹记惨痛流亡史,西班牙接收“水
· 美洲移民大篷车,合法还是“入侵
· 也门:一个记者之死与一场被遗忘
· 瑞典大选:难民政治冲击民族国家
· 跟踪人蛇“将军”去非洲——“欧
· 被围攻的罗琳及其同道的哲学——
· 奥斯曼帝国余晖,庇护三百万邻人
· 加缪与法国殖民地的“哈金斯”
【吴弘达性侵案】
· 美国之音:雅虎给中国政治受害者
· 廖天琪:吴弘达——一个共产文化
· 廖天琪:声援王菁,谴责无德无行
· 王菁:所有揭穿吴弘达的证据都会
· 王菁等六四受害者妻女控告吴弘达
【诺贝尔文学奖】
· 诺奖得主的道义偏执——品特和他
· 高行健离诺贝尔理想标准差多远?
· 津巴布韦,莱辛曾为你心碎
· 凯尔泰斯获奖的意义
· 刘晓波先生千古!
· 穆斯林女性获和平奖的意义
· 谈莫言的“获利恐惧”心理
· 颁奖中俄作家,为何南辕北辙?
· “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
· 女院士萨拉和她的前任(图文)
【遥望西藏】
· 达赖喇嘛“舌头门”:强势文化对
· “我们和平的维吾尔人为什么要起
· 汉藏“谈判游戏”还要玩多久?
· 格桑花时节,坦克来灌顶——从诗
· 那年咱们与西藏流亡议会议长游曼
· “请西藏佛母向我的智慧鞠躬!”
· 日内瓦,我们不伤心!──联合国
· 幸福的不丹和痛苦的西藏
· 蔡咏梅:为受压迫民族仗义执言—
· 香港书展专题讲座:支持西藏在台
【北欧经验】
· 玛格丽达与“悼词美德”
· 北欧经典诗歌与新纳粹宣传——谈
· 旧文:瑞典国王不幸的“文莱门”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扫帚与玫瑰之外:瑞典疫情中的移
· 曹思源瑞典演讲的一段插曲
· 不可召妓可卖淫--瑞典法律趣谈
· 文学与瑞典模式
· 茉莉谈瑞典电视台的“辱华”小品
【品书识人】
· 为一个童话世界招魂--读张郎郎
· 曹旭云:布衣包青天——都昌有个
· 美国之音越洋电话:“莫莉花”—
· 茉莉题画诗20首(唯辛绘画《乌克
· 针对盛雪的,“诽谤”还是揭露真
· 沈栋: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
· 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秘人—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 哲学重磅,美国人的治愈系?——
· 刘水:国保传唤记
【时事评论】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桑博zambos:“辱教”事件与言论
· 就滕彪被诬事件,茉莉给赵思乐的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法广:茉莉谈中国的新型冠病毒疫
· 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反水事例(
· 查建国:愚蠢的崇高———《国家
· 茉莉:從日治台灣歷史看新疆暴亂
· 关注贸易战的讨论(1)
· 李柏光穿越中国版图的意义
【散文小品】
· 我和「人间鲁迅」
· 求偶猎艳去酒吧---北欧文化一
· 从阿里山的云雾到抗议前沿
· 打起火把照亮人生——刘燕子印象
· 囚徒们的新年──八九“6.4”系
· 傅正明:奥兹的墙纸能拯救中东?
· “吊半边猪”的岁月——乡下文革
· 绿色岛国的统独启示――爱尔兰古
· 伯格曼母亲的秘密日记
· 荷兰红灯区漫游闲话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4/01/2022 - 04/30/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11/01/2020 - 11/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颁奖中俄作家,为何南辕北辙? ——答戴晴对瑞典文学院的质疑
   

 

此文谈到瑞典与俄国是传统老敌人,但巴黎恐袭使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目前法国与俄国合作,联手打击ISIS。与此同时,法国请求欧洲联盟为它提供军事帮助。根据欧盟条约42.7条款,如果欧盟一个成员国遭到攻击和侵略,其他欧盟成员国应对其提供军事支持。因此,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瑞典,这次与老敌人俄国成了同一战线的盟友。

 

----

                颁奖中俄作家,为何南辕北辙?

                      ——答戴晴对瑞典文学院的质疑

 

uri_mr1447858994526.jpg


                                             (瑞典)茉莉

  

在北京的中国著名作家戴晴来信说,她读了我的文章《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之叫好,并转发给大批朋友。戴晴赞同我对斯维拉娜的高度评价,但她有一点不明白,问:对照莫言作品,与此原理,不说南辕北辙,也真不可以道里计。到底怎么回事?

 


   2009年,戴晴和茉莉在法兰克福书展相聚。当戴晴上台发言时,莫言与其他中共官方人士鱼贯离席。

 

◎ 颁奖机构沉默 原因有迹可寻

  

戴晴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瑞典文学院既颁奖给中共官员莫言,也颁奖给以写作揭露反抗苏共的斯维拉娜?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只有理想倾向一个,怎么会出现这种几近南辕北辙的现象?

 

这个问题本来应该由颁奖机构来回答的,但瑞典文学院早有规定: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颁奖机构要保持沉默,不等于我们就没有途径或者证据去寻找真实原因。我在青年时代就是戴晴的粉丝,因此绝不敢马虎回应她提出的问题。旅居瑞典二十余年,我长期跟踪诺贝尔文学奖,相信自己可以根据各方面的事实,理性地推断原因,给戴晴和其他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

 

解答这个疑团,将涉及瑞典和俄国、中国的历史和地缘政治,涉及瑞典文学院有意无意间染上的中国式病毒,也涉及院士们的高龄和知识结构。同时,在莫言得奖之后,中国本土读者的咤异与批评,海外异议作家的抗议活动,也对瑞典文学院产生了的影响。

      

 

◎ 地缘政治:瑞典对俄国的恐惧

 

 

在斯德哥尔摩海滨看历史遗迹,我们会发现,古大炮的炮口大都是对准俄国方向的。著名古堡里还陈列从俄国人手中缴获的武器。从l6世纪起,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沙俄和瑞典曾不断开战。即使到了今天,瑞俄两国还不断互派军事间谍。去年,瑞典军方发现有俄国潜艇潜入斯德哥尔摩海域。

 

列宁的苏共政府在十月革命后,没收了诺贝尔家族全部在俄资产。二战后,西方国家与俄国几十年的冷战,意识形态的对立,也使得瑞典与苏俄的关系长期紧张。近年来俄国兼并克里米亚、染指乌克兰冲突,更使瑞典人对隔海的邻居倍感恐惧,他们因此开始讨论,是否有必要放弃中立不结盟政策去加入北约。

 

历史上两国的战争与长期的敌对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方式,促进了瑞俄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为了了解自己的敌人,保家卫国,不少瑞典精英精通俄语,成为知俄派

 

斯维拉娜获奖后,瑞典人一片异乎寻常的热烈欢呼声,那么多瑞典报刊发表赞美性评论,令我吃惊不小。一般外国作家获诺奖,有时只有专业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发表几篇介绍文章。

 


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瑞典人一直没有放松对本国老敌人的警惕。上个世纪以来在苏俄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瑞典人往往是有所知,却知之不详。斯维拉娜的作品令他们大为惊喜:终于有人那么细致地挖掘出有关二战、阿富汗战争、核爆炸与苏联解体的真相。斯维拉娜宣称拒绝斯大林、贝利亚和普京的世界,也令瑞典人深为钦佩。

 

由此我开始懂了,为何瑞典文学院对苏俄政权从来就不假辞色。一百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居然有五次颁给了苏俄的异议或流亡作家,如蒲宁(1933年)、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索尔仁尼琴(1974年)、布罗茨基(1987年)、斯维拉娜(2015年)。

 

至于苏俄唯一获奖的官方作家肖洛霍夫,据说主要因为法国作家萨特对瑞典文学院的影响。1964年,萨特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对该奖未授予肖洛霍夫表示遗憾。第二年,肖洛霍夫获奖。虽然这位苏共官员和莫言一样是专制的奴才,但他的不朽巨著《静静的顿河》,却是莫言无法望其项背的。

 

索尔仁尼琴曾写道:每逢我国作家获得诺贝尔奖,首先把它作为政治事件看待。 其实不但苏俄把异议作家获诺奖当作政治事件,瑞典人也是以这个奖项,去鼓励更多的苏俄作家反抗共产党专制暴政。

 

 

◎ 中国:对瑞典无害的专制

 

颁奖给上述苏俄异议作家,毫无疑问是符合诺贝尔遗嘱的精神的。诺贝尔对文学奖的理想倾向之标准,就是要以人文主义战胜野蛮主义。就如布罗茨基所说:文学必须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为止。

 

但是,对于同样野蛮专制的中国,瑞典文学院却不认为他们也应该这么做。  

 

笔者记忆犹新,在2000年颁奖给高行健时,瑞典文学院发布了一个奇怪而又文理不通的新闻公报,说:高行健的写作脱离任何一种屈从,哪怕是屈从於善意。他的剧作《逃亡》不但刺痛了那些当权者,也同等程度地刺痛了民主运动。

 

纵观高行健的作品,几乎都散发出一种犬儒式的人生态度——对他人苦难冷漠的游戏态度。然而,这位中国犬儒刺痛了民主运动,如此缺乏良知的态度,居然会大受瑞典文学院的欣赏,想必某些院士也与高行健一样,把诺贝尔奖当作文学游乐场了。

 

长期在瑞典生活,笔者发现,小国瑞典的人对巨大中国的古老文明有一种向往之情。由于地理位置遥远,语言隔阂,瑞典人对于陌生而又神秘的中国历史知之甚少。被认为经济盛世的当今中国,已经成了很多瑞典企业与个人的淘金胜地。

 

在某些瑞典人眼里,中共的专制并不像苏共那么可怕,因为中共只欺压迫害自己的人民,对瑞典和世界没有威胁,这似乎是一种对世界无害的专制。因此,瑞典文学院对中国的浩劫与中共的邪恶蒙上眼睛,视而不见。他们不惜违背诺贝尔的遗嘱,把此奖颁发给专制政权精致圆滑的奴仆——中共文化官员莫言。

 

 

中国式病毒已在西方扩散

 

由于长期闭关锁国,瑞典人不太了解中共在镇压平民的同时,实行精神剿灭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不了解饿死几千万人的大饥荒,这些还有情可原。但1989年的六四屠杀举世皆知,瑞典电视台年年在纪念日播放长安街的血腥画面。马悦然先生曾在瑞典的广场和媒体上纪念六四,抗议中共屠杀人民的罪行。

 

但一旦莫言获奖,厥功至伟的马悦然先生便忘了他与中国绝交的声明,更不提什么六四了。他急急忙忙与年轻的台湾籍太太一道,手提收款机,前去中国接受获奖者国度的感谢,推销他的两本翻译著作去了。在这些前去中国的院士们眼里,莫言的《丰乳肥臀》令人着迷,中国的人民币更为可爱。

 

由于诺贝尔奖是一个具有崇高精神性的奖项,诺贝尔基金会曾经宣布,不允许瑞典民主党的党魁参加诺贝尔晚宴,因为这个极右政党的反移民倾向不符合诺贝尔精神。然而,他们却让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诺贝尔晚宴。

 



不把中共专制视为专制,不认为中共政权是人类的威胁,这并不只是瑞典文学院的盲点。曾任美国国防部助理副部长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介绍他的新书《2049 百年马拉松:中国称霸全球的祕密战略》时谈到:美国四十年来一直低估中国的野心,对中国有不切实际且一厢情愿的幻想,误认为中国迟早会民主化,会融入既有的国际社会秩序。但等到中国壮大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始向西方民主秩序挑战时,已经来不及阻止了。

 

正如明镜集团创办人何频所说,这种中国式病毒已经在西方民主国家大举扩散,而且势不可挡。这种用暴力控制、用谎言宣传、用利益腐蚀的病毒,正在颠覆当今文明世界。瑞典文学院这种文学殿堂也未能幸免。

 

 

◎ 院士高龄化与中国异议者的抗议

 


2012年莫言获奖,笔者曾在《那晚,我去瑞典文学院搅局》一文中,谈到文学院陈旧僵化的院士终身制。我认为,由于人类寿命大大延长,就出现今天这种令人悲哀的现象:一些早该在家颐养天年的老爷爷,却仍然担任世界文学的终审判官。

 

瑞典人一般在六十五岁时退休,文学院院士却在九十几岁还继续担任要职。这个评审文学作品的工作,需要大量的阅读、研究和讨论,更需要有清醒敏锐的头脑和评判能力。如果这些老院士不是超人的话,怎么还能在如此高龄胜任这一繁重的工作呢?

 

据说,莫言获奖是由瑞典文学院院士全体一致通过。笔者为此不胜感叹:一群不懂中文的评委,对中国文学两眼一摸黑,加上一个虽懂中文但自认缺乏文学理论修养的高龄院士,还有可能不是糊涂官判糊涂案吗?

 

斯维拉娜很幸运。这不仅由于很多瑞典人了解俄国政治、理解俄国文学,还由于文学院在近几年吸收了一些新血。几位新院士都是具有阅读和思考能力的中年学者,例如,56岁的托马斯·里亚德(Tomas Riad ),53岁的萨拉·丹尼斯(Sara Danius)。萨拉·丹尼斯被选为文学院院士才两年,就担任常务秘书,备受瞩目,可见该机构已经意识到院士高龄化的弊病。

 

如果让笔者大胆地猜测,在莫言获奖后,大批中国自由作家与民主人士发出的批评与抗议之声,震动了瑞典文学院,使院士们不得不有所反省。就在莫言到斯德哥尔摩发表获奖演说的那晚,笔者曾在文学院门前,向听众散发题为《瑞典文学院背叛诺贝尔》的批评文章(中英文),让与会的院士和各国来宾人手一份。

 

更惊世骇俗的是,中国流亡作家廖亦武、诗人贝岭和画家孟煌,于12月10日,在举行颁奖仪式的斯德哥尔摩蓝色音乐厅前裸奔。其中旅居德国的画家孟煌连续裸奔了三年,据说还会继续下去。他们在《裸奔宣言》里愤怒地宣称:

 

画家孟煌在颁奖仪式门外裸奔


我们以赤裸的方式,来这里奔跑,因为这里是言论审查的坚定捍卫者、中国共产党官方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地方。

 

从此每年颁奖日,瑞典人都在电视上看到赤身裸体的中国人在雪地上奔跑,被警察抓捕。这对瑞典文学院来说是一件相当丢脸的事情。身为瑞典公民的笔者深知,在民主的瑞典,异议者的呼声总是会被人听到,批评的意见说了就不会白说。

 

莫言获奖三年过去了,中国民间人士广泛的抗议与嘲讽,加上热血的裸奔者每年如期前来,使一些良知未泯的文学院院士,在灵魂深处多少有一点触动。这样,早就因为瑞典笔会一再提名,而进入文学院视野的白俄罗斯异议作家斯维拉娜,就成为瑞典文学院获奖名单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

 


--------------————————————————

原载香港《动向》杂志2015年11月号,发表时有删节,此处为全文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