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瑞典茉莉的博客  
流亡的地平線向內心和遠處延伸  
我的名片
瑞典茉莉
註冊日期: 2011-02-03
訪問總量: 1,573,043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畢業證書存檔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茉莉:失敗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選題畫詩10首(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友好鏈接
· 一草:逸草
分類目錄
【詩配畫為唯辛烏克蘭繪畫而作】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選題畫詩10首(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瑞典茉莉第四次自選題畫詩10首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茉莉題畫詩又10首(唯辛繪畫《烏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 給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
· 拜登正在扭轉助長「中國模式」的
· 中共新文革其實更像「一九八四」
· 中共用災難給自己加分的四種手段
· 認識新疆「種族滅絕」中國人要過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何清漣程曉農夫婦造謠貪腐案】
· 評何清漣“美式文革”論之荒謬
· 徹查程曉農貪腐案的意義(全文)
· 徹查程曉農貪腐案的意義(下)
· 於大海再次致信美國國務院OIG,
· 徹查程曉農貪腐案的意義(上)
· 於大海:關於美國民主基金會對公
· 於大海:我所認識的NED
· 翻出程曉農貪腐案的更多證據。
· 何清漣為什麼仇恨民主黨和奧巴馬
· 何清漣怎樣妖魔化默克爾?——其
【川普批判】
· 滕彪:走入歧途的中國自由主義
· 這些名人鬧出了多少常識性笑話?
· 茉莉點評:法廣《美國專欄》16篇
· 常與特朗普開懟的“歐盟總統”—
· “灰衣主教”班農,小船歐洲擱淺
· 請問,川普為共和黨助選的旅行是
· 匹茲堡保重!川粉炸彈與屠殺 —
· 共和黨從此成為特朗普部落黨 —
· 至暗時刻,美國發生一個小小轉機
· 歐洲人的智慧與彩色小卡片,令特
【個人照片存檔】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畢業證書存檔
· 羅馬度假日誌(2023年4月下旬)
· 舊事存檔:柴玲當年“期待流血”
· 2000年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會議上
· 與家鄉老友旅遊北歐四國(照片存
· 1989,那個春天的照片
· 存檔:新年整理舊照
· 存檔:2019年1月搬家
· 存檔:用瑞典文教中文的舊教案
【李旺陽銅像捐款案】
· 關於唐柏橋騙捐的推特短評(2)
· 請伸出援手為已故的李旺陽主持公
· 茉莉追問唐柏橋為李旺陽銅像募捐
【評論美國之音斷播門事件】
· 明鏡對美國之音斷播門公正嗎?—
· 2007年,瑞典茉莉就記者北明做假
· 從明鏡訪談看龔小夏忽悠公眾——
· 我支持澳洲孫立勇的建議!請不要
· 美國之音處分未下,龔小夏募捐圈
· 美國之音能變成公園裡的肥皂箱嗎
· 知名主持人為何捲入龔式亂拳?(
· 龔小夏的獵巫運動
· 張裕致楊建利:對龔小夏停職審查
· 茉莉問:杯葛VOA,依據在哪裡?
【歐洲難民故事】
· 德國女船長與地中海“人類廢品”
· 背叛歐盟精神:匈牙利如何走上反
· 猶記慘痛流亡史,西班牙接收“水
· 美洲移民大篷車,合法還是“入侵
· 也門:一個記者之死與一場被遺忘
· 瑞典大選:難民政治衝擊民族國家
· 跟蹤人蛇“將軍”去非洲——“歐
· 被圍攻的羅琳及其同道的哲學——
· 奧斯曼帝國餘暉,庇護三百萬鄰人
· 加繆與法國殖民地的“哈金斯”
【吳弘達性侵案】
· 美國之音:雅虎給中國政治受害者
· 廖天琪:吳弘達——一個共產文化
· 廖天琪:聲援王菁,譴責無德無行
· 王菁:所有揭穿吳弘達的證據都會
· 王菁等六四受害者妻女控告吳弘達
【諾貝爾文學獎】
· 諾獎得主的道義偏執——品特和他
· 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標準差多遠?
· 津巴布韋,萊辛曾為你心碎
· 凱爾泰斯獲獎的意義
· 劉曉波先生千古!
· 穆斯林女性獲和平獎的意義
· 談莫言的“獲利恐懼”心理
· 頒獎中俄作家,為何南轅北轍?
· “鼴鼠”斯維拉娜與理想傾向——
· 女院士薩拉和她的前任(圖文)
【遙望西藏】
· 達賴喇嘛“舌頭門”:強勢文化對
· “我們和平的維吾爾人為什麼要起
· 漢藏“談判遊戲”還要玩多久?
· 格桑花時節,坦克來灌頂——從詩
· 那年咱們與西藏流亡議會議長游曼
· “請西藏佛母向我的智慧鞠躬!”
· 日內瓦,我們不傷心!──聯合國
· 幸福的不丹和痛苦的西藏
· 蔡詠梅:為受壓迫民族仗義執言—
· 香港書展專題講座:支持西藏在台
【北歐經驗】
· 瑪格麗達與“悼詞美德”
· 北歐經典詩歌與新納粹宣傳——談
· 舊文:瑞典國王不幸的“文萊門”
· 怨懟四年,特朗普給瑞典敲警鐘
· 怨懟四年,特朗普給瑞典敲警鐘
· 掃帚與玫瑰之外:瑞典疫情中的移
· 曹思源瑞典演講的一段插曲
· 不可召妓可賣淫--瑞典法律趣談
· 文學與瑞典模式
· 茉莉談瑞典電視台的“辱華”小品
【品書識人】
· 為一個童話世界招魂--讀張郎郎
· 曹旭云:布衣包青天——都昌有個
· 美國之音越洋電話:“莫莉花”—
· 茉莉題畫詩20首(唯辛繪畫《烏克
· 針對盛雪的,“誹謗”還是揭露真
· 沈棟:從與狼共舞的海歸到紅朝揭
· 從與狼共舞的海歸到紅朝揭秘人—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 哲學重磅,美國人的治癒系?——
· 劉水:國保傳喚記
【時事評論】
· 茉莉:失敗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桑博zambos:“辱教”事件與言論
· 就滕彪被誣事件,茉莉給趙思樂的
· 中共用災難給自己加分的四種手段
· 法廣:茉莉談中國的新型冠病毒疫
· 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人反水事例(
· 查建國:愚蠢的崇高———《國家
· 茉莉:從日治台灣歷史看新疆暴亂
· 關注貿易戰的討論(1)
· 李柏光穿越中國版圖的意義
【散文小品】
· 我和「人間魯迅」
· 求偶獵艷去酒吧---北歐文化一
· 從阿里山的雲霧到抗議前沿
· 打起火把照亮人生——劉燕子印象
· 囚徒們的新年──八九“6.4”系
· 傅正明:奧茲的牆紙能拯救中東?
· “吊半邊豬”的歲月——鄉下文革
· 綠色島國的統獨啟示――愛爾蘭古
· 伯格曼母親的秘密日記
· 荷蘭紅燈區漫遊閒話
存檔目錄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4/01/2022 - 04/30/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11/01/2020 - 11/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美國之音:雅虎給中國政治受害者的巨款哪裡去了?
   


雅虎給中國政治受害者的巨款哪裡去了?

最後更新: 2016.12.21 07:30


伯恩斯坦與吳弘達(資料圖片)

伯恩斯坦與吳弘達(資料圖片)


設在美國的勞改基金會創始人吳弘達去世了,他留下了影響深遠的政治遺產,也留下了有關財務的爭議和相關的法庭刑事案子。吳弘達在世以及身後最具爭議性的問題,要屬美國巨頭科技公司雅虎撥出的援助中國政治受害者及其家屬的1700萬美金的下落。有媒體指出,雅虎捐出的這筆巨款通過吳弘達之手進入私人或單位的賬戶,但沒幾年即已耗費殆盡。那麼,這些錢最終都到哪裡去了?華盛頓 — 


2016年4月下旬,吳弘達和幾個中國親戚去南美旅遊。4月26日,這些親戚突然給吳前妻陳景麗及勞改基金會負責人打電話,告知吳在洪都拉斯羅丹(Roatan)島馬宏戈尼灣海濱泳場(Mahogany Bay Beach)溺水而亡。來美三十多年來致力反對中共勞改制度的吳弘達是個傳奇人物。他上世紀三十年代生於一個上海銀行家家庭,五十年代在北京讀大二時被打成右派後遭到勞改十九年。

美國國務院開出的吳弘達死亡證明

美國國務院開出的吳弘達死亡證明


吳弘達溺水身亡,有人貶,有人贊

八十年代中來到美國後,吳弘達到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當訪問學者。1994年他成為美國公民,開始全力以赴反對勞改制度。在他推動主持下,勞改基金會和博物館相繼成立,在美國政界甚至對中國維權事業都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

2016年5月中旬,勞改基金會在國會山為吳弘達舉行了追思儀式,一些國會重量級(前)議員和知名政界人士到場發言。美國會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olosi)說:吳弘達以其經歷和方式,深刻影響了美國政界人士。“他是偉大的人權鬥士,畢生都在努力。他有着偉大的一生和靈魂,他做事持之以恆,從不放棄。”

任何知名政治人物,有人贊就有人彈。吳弘達去世後,美國兩家重要媒體(《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分別發表文章,批評吳弘達管理不善,使得雅虎為中國人權受難人士撥出的一筆1700萬美元的巨款遭到貪污挪用或下落不明。

《外交政策》談雅虎基金的文章

《外交政策》談雅虎基金的文章


一位勞改基金會前負責人(2016年10月)對美國之音說: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吳弘達在國會的另一位好友來自新澤西州的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沒能參加在國會為吳弘達舉辦的追思會,雖然勞改基金會在之前已經向他發出邀請。參加了追思會的美國之音記者還注意到:一向以堅定反共著稱的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眾議員,也沒能出現在追思會上。

雅虎官司始末,吳弘達何以介入雅虎案?

雅虎(Yahoo,如今已被Verizon收購)給中國政治受難者這筆錢,始於一場官司和國會聽證會。本世紀初,中國兩位異議人士師濤和王小寧因為雅虎將其郵箱資料交給中國政府而被指控泄密和顛覆政權,並判處十年徒刑。兩人(家屬)在美國狀告雅虎,國會聽證會將雅虎執行官楊致遠招來質詢,後者答應捐出1700萬美元援助中國政治受害者(家屬),並將這筆錢交由吳弘達掌握、監管和發放,並提出要求原告因此而撤銷官司。

吳弘達在這場官司中發揮何種作用?又以何種身份參與官司?紐約時報(2016年8月13日)發表記者傑安迪的報道標題是:人權基金還是私人金庫?吳弘達遺產蒙上污點。文章說:為了安撫受害人,雅虎老總楊致遠承諾拿出1739萬幫助中國人權受害者,請吳弘達幫忙---“這個戴眼鏡的人一直擔任這些家屬的翻譯。”

美國知名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在吳去世後一個月(2016年5月25日)發表Isaac Stone Fish 和 Melissa Chan所撰寫的署名文章題目是:吳弘達複雜和引起爭議的遺產。該文說:雅虎公司選中當時“最有名氣”的異議人士吳弘達來管理這筆資金,讓吳弘達將這些錢交給該案的原告---來美國打官司的身陷囹圄的中國記者師濤(其妻在壓力下被逼離婚)的母親高琴聲和政治犯王小寧的妻子俞陵。

後來呈現的證據表明,吳弘達是作為原告(之一)的法律代理人而參加訴訟的。

雅虎基金和勞改紀念館的建立

從國稅局的報稅單來看,這筆錢交給了吳弘達來監管,錢直接打進了勞改基金會的賬戶。這是2007年和以前發生的事。2008年,吳弘達在華盛頓成立了勞改紀念館,地點在華盛頓西北區18街(1901 18th NW DC 20009),是一棟古典三層連棟屋,該地址也成了吳弘達及其勞改紀念館工作人員的辦公地點。

華盛頓西北區是首都的“高尚區”,房價不菲。這棟房子花了多少錢?紐約時報(2016年8月13日)報道,從雅虎的這筆錢中,吳弘達拿出250萬購買該屋。房地產公司Coldwellbanker網站介紹說:該房屋在2015年7月10號售出,價格為255萬。這就是說,這棟房屋,用去雅虎人道救援基金約七分之一強。這棟房屋,在勞改基金會2016年11月宣布其勞改紀念館暫時關閉之前,一直是紀念館及其辦公室所在地。

勞改紀念館入口(資料照)

勞改紀念館入口(資料照)


吳弘達2016年4月26日在洪都拉斯溺水身亡後,中國的7名前政治犯(楊子立、李大偉、王金波、歐陽懿、徐永海、劉鳳剛)4月29日發表公開信 (紐時和《外交政策》都報道了該信主要內容) 說,到2015年底,勞改基金會和勞改人權組織的賬面上,可支配流動資產總額已不足3百萬。公開信還說:雅虎因為這筆資金而成立的雅虎人權基金“已不復存在”。

中國前政治犯質疑花錢的正當性

這些前政治犯說,他們都是2000-2004年間使用雅虎郵箱的用戶,有6人的判決書直接引用電子郵件作為“犯罪證據”,他們7人共服刑38年,並都遭到刑訊逼供。該信說:他們根據調查和公開資料得知,雅虎的這1700多萬,已花去1400萬到1500萬。其中,大約只有70萬左右“用於雅虎人權基金的本來目的。”

這些前政治犯認為,向中國政治犯及其家屬提供的人道和法律援助,不足全部已經使用的資金的5%。

公開信說:“從2013年至今,人道救助的發放比例,僅占勞改基金會的年支出的不到2%。”。信中還說,即便是發放的70萬,也有很多“不規則現象”,具體表現在勞改基金會的網站無法逐項查詢相關記錄。因此,他們質疑,這70萬是否都送到了政治犯(家屬)手上。

勞改基金會的自辯

對於這些指控,勞改基金會/紀念館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說,吳弘達是個非常好的人,“自律、清廉”,公家的錢,一分不拿。她還對美國之音說:”雅虎的資金,每一筆都有記錄,不可能貪污。”

這位前勞改紀念館負責人(在吳弘達去世後)對美國之音說,談到雅虎的資金,就必須了解整個勞改基金會的架構和運作機制。她說,基金會有個理事會,有四個理事,當時(2016年8月)執行主任是安·努南(Ann Noonan)。不過,在另外一次接受VOA(2016年10月)採訪中,她表示,和勞改基金會平行的,還有一個叫勞改人權組織(Laogai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是這兩個組織在共同監管雅虎的人權基金的。據勞改基金會後來透露,芝加哥音樂家楊逢時也是基金會理事之一,她後來在美國之音詢問下謝絕了後者的採訪。

這位勞改紀念館前負責人說,這不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而是“兩個班子,各有其人”。記者問:理事只是華裔還是有美國人?她說:在勞改人權組織中有美國人。記者問姓氏名誰,她說:人家“不讓說”。

她在10月的另一次採訪中還說,主要是勞改人權組織從雅虎拿到錢,“我們勞改方面從來沒拿到錢,就是這個勞改人權組織在控制着錢。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拿到錢。”

在吳弘達突然去世後接任勞改紀念館負責人的這位女士說:“每三個月,我們就得向這個組織申請經費,他們批准後我們才能拿到錢。”“每個人都說,是吳有錢,在用這筆錢,這不是事實。事實是我們從來沒有錢,基金會從來沒有過錢。”

她說:吳可能有性格上的問題,比如脾氣火爆等,但要說他有經濟問題、作風問題,“沒有!絕對沒有!”

辭職前擔任勞改基金會代主任的安·努南(2016年10月)對美國之音說,她認識吳弘達多年,知道他在最後幾年“一直努力工作,諸事都親為。”她說:“不要忘記,他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他對工作投入極大熱情,這就是他的一生,他畢生的事業。” 據《外交政策》的相關報道,該媒體也試圖同安·努南聯繫,談雅虎基金問題,但並沒獲得回應。

但就在記者即將發出吳弘達之死的報道之際,傳來了吳弘達用畢生努力和心血創建的勞改紀念館閉館的消息。勞改基金會2016年11月初發出通知證實這一消息並說有事同基金會理事楊逢時和勞改基金會代主任安·努南聯繫。記者11月3日給安·努南電郵詢問,很快得到回答:昨天我已正式辭職(Yesterday I formally resigned.)。

吳弘達的前妻陳景麗,也曾同吳弘達一起,共同打拼,創建了勞改基金會(組織)。她也在吳弘達去世後對美國之音說,從1992年到2010年,這18年來,她一直是勞改基金會的會計。但是,雅虎的錢,她沒有管。

她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是勞改基金會的會計。一開始,沒有電腦,我就是記賬,用本子來記,支出多少,收入多少,不難。”她說,她並沒有學過財會,但是久而久之,也就學會了會計,如何報稅等等。

陳景麗說:“到了2008年,有了雅虎基金,雅虎的錢,他們找了一個真正的會計師來管。到了2010年,我在這一年退休,NED (美國民主基金會)已經不再給我們錢,這樣,這兩年我們有兩個會計。”

640萬VS 1700萬

按照紐約時報的報道、相關的法律訴訟記錄以及吳弘達發表的正式說明,師濤/王小寧告吳弘達案後,雅虎老總楊致遠曾同家屬見面,並承諾給 “每個家庭賠償320萬美元。” 與此同時,“楊還承諾提供1730萬美元幫助遭到人權迫害的其他受害者。”

這640萬和1730萬是一筆錢還是兩筆錢?

根據標題為“中國夫婦說雅虎案後他們遭到盤剝”(Chinese Couple Say They were extorted after settling with Yahoo)的相關報道(Courthouse News Service Feb 1 2011),俞陵因為不懂英文,所以讓吳弘達來代理其打官司。(She says she gave Wu her power of attorney to press her complaint in her interest).

報道援引俞陵的話說:她後來才知道,雅虎答應給她和王小寧夫婦320萬美元,然後再額外給雅虎人權基金撥款,而這個基金則由勞改基金會管理。

據紐約時報2016年5月的報道,“2015年,雅虎公司解散了雅虎人權基金。2016年1月,該公司的代表從吳的基金會辭職。”

對吳弘達管理不善的指控和爭議

根據多方資料,2011年11月6日國會聽證會之後,楊致遠見了俞陵及另一位原告師濤的母親高琴聲,在場的還有吳弘達及其主要助手、勞改基金會負責人廖天琪(廖後來同吳分道揚鑣)。正是在這次會面中,俞陵同意了吳弘達的勸說,辭掉了自己的律師,改聘吳擔任代理。2007年11月8日俞簽署了這份委託書(中英文各一份)。

按照俞陵的訴狀,這次會議大家使用的是中文,三方(原告兩方被告一方)討論案子的和解問題並達成幾個共識:雅虎賠償原告一筆錢;同時,也拿出另一筆錢成立雅虎人權基金;楊致遠直接介入呼籲中國政府釋放王小寧。至於雅虎就這幾個方面到底拿出多少錢,會上沒有詳細討論。

俞陵說,這場都說中文的會面幾個星期後,推出一份協議(只有英文文本),“吳千方百計不讓我知道具體的金額數字。”俞陵說。吳還囑咐廖天琪不要向俞透露雅虎的賠償數目。她還說,吳弘達一直沒有給她提供一份雅虎協議的中文文本。

俞陵的起訴狀說,雅虎在協議中拿出的這筆資金中的確提到要通過勞改基金會給原告320萬美元(沒說明原告兩家各320萬還是共320萬,但原告用的是複數plaintiffs )。

王小寧/俞陵告吳弘達訴狀 (公開資料)

王小寧/俞陵告吳弘達訴狀 (公開資料)


有關賠償數目,吳弘達生前(2011年4月)在一份正式回應書中說:雅虎(2007年11月9日)發來的協議書大致內容就是撤銷法院訴訟,同意給師濤和王小寧兩人“每人320萬美元”。吳還在這份聲明中說:雅虎還同意給勞改基金會一筆經費用於今後“中國人權方面的有關賠償和活動。”吳弘達沒有詳細說明“這筆經費”的數額。

需要指出的是,有關雅虎賠償基金以及給王小寧和師濤兩家各320萬的爭議,僅僅是牽涉到了原告之一王小寧一方,後來所有的爭議,都不包括師濤一方,且並無聽到或看到任何有關師濤一方捲入爭議的報道。

至於七名前中國政治犯對吳弘達以及勞改基金會提出的指控,基金會辦公室主任和理事會秘書戴安娜·劉說,雅虎的錢,所有花銷都有出處和下落可查。她在吳弘達去世後對美國之音(記者方冰)說,有人質疑吳弘達貪污和挪用公款,“這種事情很容易查。”她說,你可以去查他的收入,他所有的錢,所有的賬戶。如果他貪污挪用,你看到他的賬上有多少錢就行。”

七名中國前政治犯在他們的公開信中說,有了雅虎基金後,吳領導的勞改基金會主要把這筆錢用在了“運營勞改博物館以及勞改研究,包括人員薪資、博物館購置、房租、旅行、法律費、房地產購置,以及各種開支等。”

王小寧的妻子俞陵還在其起訴書中指責吳弘達和妻子陳景麗工資因此而“翻倍”。吳弘達工資多少?勞改基金會的戴安娜(2016年4月30日)對美國之音說:吳弘達收入不高,1992年建勞改基金會時,他和太太陳景麗共捐了10萬美元:他自己有十年差不多沒拿工資。她說:吳弘達出了兩本書:《麻煩製造者》版稅20萬,《昨夜雨驟風狂》15萬。這些錢可夠他“過好幾年的。”

基金會一位前主管也在回答美國之音問題時說:吳弘達年薪是13萬,工資是勞改基金會理事會定的。記者問這位主管的年薪是多少,誰定的?她回答說:是Harry定的,具體多少則不便奉告。

王小寧和俞陵夫婦在其訴狀中還說,2009年1月,吳弘達用雅虎賠款中的一百萬為自己買了一份年金(annuity)。楊子立等7名中國前政治犯還在其公開信中說:吳同勞改基金會從2008年到2015年間官司不斷,僅是法律費用就“高達甚至超過一百萬”。

至於這一百萬,吳弘達生前曾發表正式聲明說:這一百萬是俞陵女士主動捐贈的,目的是支持勞改基金會從事的民主人權事業。吳提供了有俞陵簽字的相關/相應的文件。吳還說:剩下的220萬,都已經如數交還給了俞陵。俞陵一方已經在2011年4月撤訴。

也能認錯的吳弘達

不過,在處理和掌管俞陵/王小寧從雅虎公司得到的巨額賠償金的問題上,吳弘達後來的確意識到自己出了問題。吳弘達在其後來公布的一份說明書(2011年4月26日也就是其去世祭日的整整五年前)當中說,一次勞改基金會理事會正在開會,俞陵突然進來,交給大家一封中文公開信,要求吳弘達將220萬美元交給自己管理。

吳弘達說:“因為俞在勞改基金會理事會當眾提出,理事們隨後問訊了吳有關此事的情況並隨即批評了吳,理事們認為不論什麼原因不應代人管理賬戶。吳當時接受批評,在沒有問俞什麼原因的情況下,向理事們表示立即同意交由她自己管理。當天下午吳在兩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與俞赴銀行辦理有關手續。”

在紐約時報以及《外交政策》的有關吳弘達和勞改基金的相關報道中,也提到了一些相關的數字:比如,紐時說,吳弘達“僅將雅虎那筆資金中的120萬,提供給了異議人士的家庭。將1300多萬用於運營資金的基金會。”

紐時還說:“對該基金會的財務披露報表的審查發現,至少有19萬美元不知去向。”

對於這些指控,基金會/紀念館前主管戴安娜說,這些指控很容易反駁和澄清:“你可以向美國國稅局舉報他,查他的報稅就清楚了嘛!”

紐約時報的報道說,這些基金的錢,都由吳弘達控制。報道援引基金會“員工們”的話說:“所有支出都是由吳弘達決定的。根據披露報表,補助金由數百元到1萬美元不等,不過,大多數都在3000美元左右。”

紐時記者傑安迪的這篇報道和7名前中國政治犯都提到,現在(吳去世後)雅虎這筆錢已經所剩無幾(大約還有兩三百萬)。

不過,吳去世後勞改基金會/紀念館一位前主管對美國之音說:這種說法和數字是不正確的。紐時報道提到的有19萬美元不知去向,“這都是不對的。”

她說,基金會對錢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緊的。“比如我們出差去台灣參加書展,或其他出差,從來都是坐經濟艙,到一個地方,多次轉機。有一年,我出差去台灣,大年三十兒,一個人在機場無法回家…… ”

這位勞改基金會/紀念館前負責人還說:勞改紀念館前幾年搬家(從M街的前辦公室搬到現地址),吳弘達儘量壓低搬遷費用,已經七十多歲的老人,開自己的車用“螞蟻挪窩”方式,一次次親自搬運,滿頭大汗“節省了很多經費。”

不過,紐時採訪了勞改基金會前董事會成員Jeff Fiedler ,說他是一位“有影響力的工會領導”,已在五年前“灰心辭職”。報道援引他的話說:“Harry(吳的英文名)不與他人合作,把那些錢看成自己的。”“用於資助他自己的活動。”“他變得極其不講道理。”

曾在吳弘達辦公室工作的幾位人士,也都向美國之音記者提到了吳弘達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以及一些性格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某些方面通過海外華裔知識分子廖天琪、馮勝平、程凱等人的文章中反映出來。

紐約時報的報道還說,這些年來,基金會方面捲入不少官司。吳弘達“共花費80多萬美元律師費”,用於在起碼四起作為被告的案子中為自己辯護。有關這筆“律師費”,勞改基金會方面沒有做出解釋和澄清。

紐時報道還說,因為財務違規,吳弘達的組織被國稅局(IRS)罰款4萬。

但勞改紀念館一位前主管在2016年8月對美國之音說:該機構的財務制度還是健全的,“紐時說我們被罰款4萬,這是不客觀的,而是某人舉報的”。

她說:“實際情況是,國稅局負責查我們賬的,是一位非常好的官員,他來這裡,我陪着他,查了我們三個月,最後,他和吳老師成為好友,認為我們是在從事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業。”

不過,她也承認,國稅局的確對勞改基金會罰了款。她說:“當時,有實習生來實習,工作五天,我們給一些基本補貼。這個部分,會計沒有申報,IRS查了我們六年的賬,在2013年罰的款。”她沒有具體說明罰款的數額。

至於雅虎通過吳弘達給予中國政治受迫害者的援助基金還剩多少,她也沒有展開說明,只是說:“雅虎的錢,還剩下多少,我知道,但我不能說。”她還說:“雅虎的錢如何使用,我必須說,我們始終依法辦事,按照雙方的合同和規定辦事。”

按照俞陵的訴狀以及《外交政策》報道的說法,雅虎(2007年11月13日)也發布聲明,說明了給予王小寧和師濤的賠償協議中有關這筆款項的用途:“為那些因在網絡上表達觀點而遭到拘禁的政治異議人士,提供人道和法律援助。”

這位勞改紀念館前主管說,紐時說,雅虎的錢,都是用來給政治犯的,“這個理解是不對的。” 她對記者說,這樣的理解太狹隘。按照她的理解,雅虎的協議是這樣說的:這筆資金是幫助改善中國人權的,而勞改基金會特別是紀念館的建設,正符合這一條件和目的。她沒有像記者透露協議的具體內容。

她對記者說:2008年紀念館正式成立並開放的當天,楊致遠從西海岸飛到DC,參加了開幕儀式並同“每一個”員工合影留念。她援引楊致遠的話說:他認為Harry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而且重要的事情。

至於這筆資金的管理和發放事宜,紐時的報道說:中國異議人士周峰鎖領導的加州人道組織(Humanitarian China)每年向大約100位接受者提供資助,“而在過去的十年裡,勞改研究基金會僅向約130人提供過資助,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紐時文章中文版

紐時文章中文版


但是,紐時沒有提到《人道中國》每年拿出多少資金來援助這100人。《人道中國》網站自己介紹說,2015年他們向100個中國受害個人和14個來到美國的中國受害者家庭提供了“小額援助”(small aids)。而《外交政策》也在有關勞改基金會的相關報道中提到,這麼多年來,勞改基金會拿出70萬來資助中國政治受害人及其家屬。

《外交政策》還援引曾在王小寧/師濤Vs吳弘達案訴訟中擔任原告律師的莫頓·斯卡拉(Morton Sklar)的話說,吳弘達曾對他說:“這些人不需要這麼多錢,一千美金在中國就能花很長時間。”

《紐約時報》談雅虎基金的文章

《紐約時報》談雅虎基金的文章


有關這樣的批評,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勞改紀念館前知情人員對美國之音說,很多人都在覬覦雅虎的這筆人道救援基金。他說:“有國內前政治犯楊子立曾同吳老師協商,看能否將雅虎的錢,分給他們一塊兒,由他們在中國操作。還有澳大利亞的中國流亡者孫立勇也提出過同樣的要求,吳老師都沒有答應。”

紐時因此基金爭議還採訪了英文網絡刊物《改變中國》主編曹雅學並說曹也是“勞改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報道援引曹的話說:”我們每年只能努力籌集到數千美元,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每年有1700萬美元,我們能做多少事。”

對此,勞改紀念館一位前工作人員對美國之音說:有錢當然你可以幹事情,“但你想過沒,如果有這麼多錢,小命也許就沒了。”

雅虎基金援助案例

中國前政治犯楊海的妻子王菁(2016年9月17日)對美國之音說,吳弘達的確給予她們母女四人很大生活上的幫助,曾每月撥款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事宜。從中國到加州,再從加州搬到大華府地區(維州)居住的王菁,後來因性侵案將吳弘達告上法庭。(該案另敘)

王菁說,她和女兒2012年5月來到美國,一年後,她帶着女兒以及中國兩位前政治犯的女兒小甲和小丙(她是監護人),四人搬到了北維吉尼亞州居住。吳弘達幫助她們租下了連棟屋(每月房租1650美元)。她自己和女兒小乙不算,吳分別給小甲小丙每月800,兩月給開張支票。

不過,王菁在另外一封公開信(2015年3月16日)中說,一直到2014年9月,勞改基金會才開始給予小丙每月700美元的資助。王菁說,吳弘達提供的援助,到2014年底為止。

王菁說,後來又有一位浙江政治犯女兒來到,也在其監護下,吳弘達提出一次性給予這個新到女生25000美元,但後來不知為何吳突然取消了資助。

按照這份訴訟狀、《外交政策》的報道以及美國之音記者通過公開渠道得到的勞改基金會2007年以及之前給國稅局的報稅單(form-990),2007年之前,該非營利組織每年收入只有3百多萬,但到了2007年報稅年度,該組織的賬面上資金已多達1882萬。俞陵的訴狀說,這表明,勞改基金會在當年突然有大筆資金進賬。

勞改基金會IRS報稅表 990(2007年)(公開資料)

勞改基金會IRS報稅表 990(2007年)(公開資料)


但在勞改基金會2008年的報稅單上,該機構的年收入已經降到了283,155元。顯然,雅虎的錢2007年打入勞改基金會賬面後,就再也沒有如此巨額資金入賬了。至於雅虎的巨款如何使用,去向如何,後來再轉到什麼賬面上,或用在何處,僅從國稅局那幾年的報表來看,目前尚無從而知。

1306 勞改基金會IRS報稅表990 (2008 年) (公開資料)

1306 勞改基金會IRS報稅表990 (2008 年) (公開資料)


吳弘達後來(2011年4月)在一份聲明中說:2007年12月雅虎開始按約開始付款給勞改基金會。

根據商業和人權資源中心(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re)介紹,王小寧/師濤Vs雅虎這場官司是這樣結尾的:2007年11月13日,雅虎CEO在國會聽證會上舉證之後,原被告雙方同意私下達成和解,並且共同向法院申請撤訴。雅虎同意承擔原告方的訴訟費用,並且設立基金,“為那些因在互聯網上表達觀點而坐牢的異見人士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法律援助。”和解協議的具體條款保密。

楊致遠, 俞陵, 高琴聲,吳弘達(RFA)

楊致遠, 俞陵, 高琴聲,吳弘達(RFA)


而勞改紀念館前主管說,正是因為條款保密,所以才有些人因不知道而產生誤解。“這筆賬,不應算在吳老師身上。”

就在紐約時報發表了傑安迪的報道之後,勞改基金會(2016年8月14日)發表聲明說,在2016年初接受了傑安迪採訪後,吳弘達指出:“他相信傑安迪受到來自中國大陸某些試圖掌控雅虎信託的餘額基金(已經被劃歸勞改人權組織)的人的唆使和誤導,並與他們合作。”

該聲明還說:“當某人以文字去攻擊一位逝者,而逝者已經無法再說話,那是令人難過而悲憤的,更是極大的不公平。” 聲明還說:“攻擊者斷章取義、混淆是非、故意煽動讀者情緒,完全喪失了公正客觀的立場。”

俞陵Vs吳弘達案因俞陵一方在2011年4月撤訴而宣告結束。

至於王菁Vs吳弘達的性侵案,按照原告王菁的說法,法庭辯論,律師交叉質詢階段已經過去,就等最後宣判了。她說,案子還會持續下去。“明年初應有個了斷吧。” 王菁在2016年9月對美國之音說,吳弘達去世了,但他的公司還在,組織還在。“我是告他本人還是告勞改基金會,我也說不清楚。”王菁說:不知道案子現在是什麼性質,是民事還是刑事,她也不清楚。

不過,據吳弘達前妻陳景麗說(2016年11月21日給VOA的電子郵件),王菁的律師,正在同她的律師接觸“談判”以便“私下和解”。陳景麗沒有說明,為何她要來接手吳弘達遺留的案子。按照法律規定,她已經和吳弘達沒有法律關係,也沒有必要接手處理前夫留下的刑事或民事一案。有人分析說,王菁完全可以找吳的工作單位,來完成剩下的法律訴訟程序。

勞改紀念館關門大吉?

2016年11月初勞改基金會宣布暫時關閉紀念館。美國之音記者隨即曾給勞改基金會理事、芝加哥音樂家楊逢時發電郵問詢,楊逢時2016年11月4日轉發了基金會發出的另外一個新的聲明說:勞改基金會網站上或你收到的有關勞改基金會暫時關閉的消息,“既沒得到勞改基金會理事會的授權也沒得到勞改人權基金理事會的批准。”

楊逢時發來的聲明說,自從吳弘達4月下旬去世之後,勞改基金會理事會幾乎沒有開會,也沒有專業方面對基金會複雜的財務狀況及其法律責任進行審核。而按照一些非營利組織相關規定以及基金會自己的章程規定和要求,這方面的審核以及查賬工作本來都應該做的。勞改基金會和勞改博物館的撥款單位是勞改人權組織,現在,這兩個機構正密切合作,使得勞改基金會重新走上正確軌道。

而這個“勞改人權組織”,據七名寫信的中國前政治犯說,已不復存在。紐約時報2016年8月的報道也說,“2015年,雅虎公司解散了雅虎人權基金”。

楊逢時發來的聲明還說,眼下,基金會在律師的建議下正在進行適當的重組工作。“我們沒有進一步的評論和其他的信息可以奉告”。聲明說,“我們希望勞改基金會將在穩固的基礎上得以重建,基金會辦公室將很快重新開始工作而勞改博物館也將很快重新開放。”

一位勞改基金會前工作人員對美國之音說:因為理事們有意見分歧,“有時分歧和矛盾相當尖銳和激烈”,導致出現這個後果。

(美國之音記者方冰、東亞部研究員Neeta Maskey Torrini對此文有貢獻)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