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瑞典茉莉的博客  
流亡的地平线向内心和远处延伸  
我的名片
瑞典茉莉
注册日期: 2011-02-03
访问总量: 1,573,06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友好链接
· 一草:逸草
分类目录
【诗配画为唯辛乌克兰绘画而作】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五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瑞典茉莉第四次自选题画诗10首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茉莉题画诗又10首(唯辛绘画《乌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 给徐唯辛的乌克兰战争绘画配诗(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
· 拜登正在扭轉助長「中國模式」的
· 中共新文革其實更像「一九八四」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認識新疆「種族滅絕」中國人要過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何清涟程晓农夫妇造谣贪腐案】
· 评何清涟“美式文革”论之荒谬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全文)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下)
· 于大海再次致信美国国务院OIG,
· 彻查程晓农贪腐案的意义(上)
· 于大海:关于美国民主基金会对公
· 于大海:我所认识的NED
· 翻出程晓农贪腐案的更多证据。
· 何清涟为什么仇恨民主党和奥巴马
· 何清涟怎样妖魔化默克尔?——其
【川普批判】
· 滕彪:走入歧途的中国自由主义
· 这些名人闹出了多少常识性笑话?
· 茉莉点评:法广《美国专栏》16篇
· 常与特朗普开怼的“欧盟总统”—
· “灰衣主教”班农,小船欧洲搁浅
· 请问,川普为共和党助选的旅行是
· 匹兹堡保重!川粉炸弹与屠杀 —
· 共和党从此成为特朗普部落党 —
· 至暗时刻,美国发生一个小小转机
· 欧洲人的智慧与彩色小卡片,令特
【个人照片存档】
· 2024年2月雅典之行
· 毕业证书存档
· 罗马度假日志(2023年4月下旬)
· 旧事存档:柴玲当年“期待流血”
· 2000年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
· 与家乡老友旅游北欧四国(照片存
· 1989,那个春天的照片
· 存档:新年整理旧照
· 存档:2019年1月搬家
· 存档:用瑞典文教中文的旧教案
【李旺阳铜像捐款案】
· 关于唐柏桥骗捐的推特短评(2)
· 请伸出援手为已故的李旺阳主持公
· 茉莉追问唐柏桥为李旺阳铜像募捐
【评论美国之音断播门事件】
· 明镜对美国之音断播门公正吗?—
· 2007年,瑞典茉莉就记者北明做假
· 从明镜访谈看龚小夏忽悠公众——
· 我支持澳洲孙立勇的建议!请不要
· 美国之音处分未下,龚小夏募捐圈
· 美国之音能变成公园里的肥皂箱吗
· 知名主持人为何卷入龚式乱拳?(
· 龚小夏的猎巫运动
· 张裕致杨建利:对龚小夏停职审查
· 茉莉问:杯葛VOA,依据在哪里?
【欧洲难民故事】
· 德国女船长与地中海“人类废品”
· 背叛欧盟精神:匈牙利如何走上反
· 犹记惨痛流亡史,西班牙接收“水
· 美洲移民大篷车,合法还是“入侵
· 也门:一个记者之死与一场被遗忘
· 瑞典大选:难民政治冲击民族国家
· 跟踪人蛇“将军”去非洲——“欧
· 被围攻的罗琳及其同道的哲学——
· 奥斯曼帝国余晖,庇护三百万邻人
· 加缪与法国殖民地的“哈金斯”
【吴弘达性侵案】
· 美国之音:雅虎给中国政治受害者
· 廖天琪:吴弘达——一个共产文化
· 廖天琪:声援王菁,谴责无德无行
· 王菁:所有揭穿吴弘达的证据都会
· 王菁等六四受害者妻女控告吴弘达
【诺贝尔文学奖】
· 诺奖得主的道义偏执——品特和他
· 高行健离诺贝尔理想标准差多远?
· 津巴布韦,莱辛曾为你心碎
· 凯尔泰斯获奖的意义
· 刘晓波先生千古!
· 穆斯林女性获和平奖的意义
· 谈莫言的“获利恐惧”心理
· 颁奖中俄作家,为何南辕北辙?
· “鼹鼠”斯维拉娜与理想倾向——
· 女院士萨拉和她的前任(图文)
【遥望西藏】
· 达赖喇嘛“舌头门”:强势文化对
· “我们和平的维吾尔人为什么要起
· 汉藏“谈判游戏”还要玩多久?
· 格桑花时节,坦克来灌顶——从诗
· 那年咱们与西藏流亡议会议长游曼
· “请西藏佛母向我的智慧鞠躬!”
· 日内瓦,我们不伤心!──联合国
· 幸福的不丹和痛苦的西藏
· 蔡咏梅:为受压迫民族仗义执言—
· 香港书展专题讲座:支持西藏在台
【北欧经验】
· 玛格丽达与“悼词美德”
· 北欧经典诗歌与新纳粹宣传——谈
· 旧文:瑞典国王不幸的“文莱门”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怨怼四年,特朗普给瑞典敲警钟
· 扫帚与玫瑰之外:瑞典疫情中的移
· 曹思源瑞典演讲的一段插曲
· 不可召妓可卖淫--瑞典法律趣谈
· 文学与瑞典模式
· 茉莉谈瑞典电视台的“辱华”小品
【品书识人】
· 为一个童话世界招魂--读张郎郎
· 曹旭云:布衣包青天——都昌有个
· 美国之音越洋电话:“莫莉花”—
· 茉莉题画诗20首(唯辛绘画《乌克
· 针对盛雪的,“诽谤”还是揭露真
· 沈栋: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
· 从与狼共舞的海归到红朝揭秘人—
· 孤寂 煉就了中國流亡作家茉莉的
· 哲学重磅,美国人的治愈系?——
· 刘水:国保传唤记
【时事评论】
· 茉莉:失败的巴勒斯坦之行(2002
· 桑博zambos:“辱教”事件与言论
· 就滕彪被诬事件,茉莉给赵思乐的
· 中共用灾难给自己加分的四种手段
· 法广:茉莉谈中国的新型冠病毒疫
· 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反水事例(
· 查建国:愚蠢的崇高———《国家
· 茉莉:從日治台灣歷史看新疆暴亂
· 关注贸易战的讨论(1)
· 李柏光穿越中国版图的意义
【散文小品】
· 我和「人间鲁迅」
· 求偶猎艳去酒吧---北欧文化一
· 从阿里山的云雾到抗议前沿
· 打起火把照亮人生——刘燕子印象
· 囚徒们的新年──八九“6.4”系
· 傅正明:奥兹的墙纸能拯救中东?
· “吊半边猪”的岁月——乡下文革
· 绿色岛国的统独启示――爱尔兰古
· 伯格曼母亲的秘密日记
· 荷兰红灯区漫游闲话
存档目录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4/01/2022 - 04/30/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11/01/2020 - 11/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紫藤庐里的流亡者之争(图文)
   

 

 

 

紫藤庐里的流亡者之争

      
                                           (瑞典)茉莉

《使命在身的流亡者》,是德国诗人布莱希特在逃避纳粹流亡国外期间写的诗。“我们不停地移居 / 尽量靠近边界 / 期待返乡的日子到来。/ 边界那边最微小的变动 / 我们都暗记心怀。”旧时代的流亡者是悲哀的,即使不像屈原、茨威格那样以死殉志,他们也大都因为与故乡音讯阻绝而痛苦万分。于是他们书写很多泣血的回忆,把故国之思寄托在文学艺术之中。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异乡的流亡者展现了崭新的风貌。他们不再沉吟于过去的记忆,而是跨越国界地获取一切关注母国的信息,以自己在西方所获得的学识,以新的视角思考母国的问题,在网络等公共领域里传播民主自由的理念。新型流亡者指斥时政,揭露母国的弊病,促进母国的改革。例如,在阿拉伯各国的革命中就闪现着流亡者的身影。

但在前不久,台湾的两位教授在一个研讨会上以歧视性的语言,恶意质疑中国大陆的流亡学者。这似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笔者因此思考流亡者的命运、角色与作用。

  ◎ 流亡学者遭台湾教授恶意质疑

紫藤庐是台北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茶馆。它的前身是周德伟先生的宅邸,在国民党威权时期,这幢日式官舍成为自由主义学者的聚会场所,当年殷海光、夏道平等知识分子常在此集会清谈,批评时政。

为了纪念那一段历史,周德伟先生的儿子周渝先生于五月下旬,举办了《儒家思想、自由主义精神与知识分子的实践──周德伟教授回忆录出版暨研讨会》,邀请了一些具有批判意识的海内外中国知识分子,如大陆学者姚中秋、邵建,海外流亡学者朱嘉明、何清涟等人。

一位叫雪风的台湾女作家在题为《针锋“紫藤庐”》的文章里说,她听了两场演讲,“真是精彩万分。”“ 流亡海外教授口齿清晰,理路明白,机关枪式的叙事能力与有条不紊的分析事理,令人佩服。”雪风还报道说,观众也是会议场合中的要角,当时在座提问的几位教授都不是省油的灯。

挑起敏感神经的两位教授之一,据说是马英九政府一位部长的夫人。这位女教授质疑朱嘉明说:“为什么流亡的学者总认为中国要亡了?”现在维也纳大学任教的朱嘉明认为,这是一种歧视流亡者的语言,两位台湾教授对流亡者没有同情心。

富有同情心的雪风描述当时的场景:“朱嘉明教授不只一次说:‘我当然希望中国好! 那是我出生、生长的地方,流亡者有著不可抹灭的思乡,还有对本体文化的眷恋。’一连串流亡者不等于不能关心… 流亡者不等于… 流亡者不等于… 情绪所到之处,让人动容。”

这个意外的插曲也触动远在北欧的笔者的神经。如果那位部长夫人不健忘的话,当年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也曾被视为流亡的中国政府,他们何以如此忘本?难道教授们也类似当今台湾一些退役高级将领,认为“国军、共军都是中国军”,所以他们也和中国政府一样鄙视流亡者?

  ◎ “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

流亡学者朱嘉明到底在这个研讨会上说了什么,以致引起那些台湾教授的厌恶感?在5月29日下午,朱嘉明的演讲题目是《哈耶克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21世纪以来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危机及其出路》。他回顾了自由主义的辉煌历史,梳理了它在当代发展及衰落的脉络,最后提出重建自由主义的问题。

在谈到“中国模式”时,朱嘉明概括出三个基本特征:“强权力,弱市场、无社会结合”,并将这种“假市场经济”命名为“中国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他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抉择的时刻,我们要成为政府宰制下的奴隶,还是想争取自由?如果要自由,就要抛弃极权主义。

朱嘉明并没有说中国就要灭亡了。他先是分析了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说明“走向灭亡”和“走向崩溃”之不同:走向灭亡是一日一日的衰败,容易辨识;崩溃却是在一夕之间发生,而在崩溃前夕,外表上可能还是光鲜亮丽的,一般人看不出来,必须有深刻理解的人才能认识。然后朱嘉明指出:中国正在走向崩溃。

  这种观点当然是可以争辩、可以讨论的。如果两位台湾教授不同意该观点,可以指出朱嘉明分析中的错误,并具体论证中国未来的经济形势仍将大好。但这两位台湾教授不去客观探讨中国的问题,而是因为朱嘉明的分析不符合中共的主流观点,其中有异议的成分,因此毫无道理地指责朱嘉明的流亡者身份。

1999年6月,我在波兰华沙纪念六四10周年的会议上发表演讲。现场有一对亲中共的波兰汉学家夫妇,他们充满忧心地教育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我说,在这里纪念六四,就是我不忘祖国、热爱祖国人民的证明。在中共红色渗透世界的时代,“爱国”成了一块掩盖罪恶的遮羞布。

美国总统汤托马斯·杰斐逊有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Dissent is the highest form of patriotism)。当政府一味说谎蒙蔽人民时,流亡者说出真实表示异议,这是爱国主义的一种最显著的表现。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观点,老百姓往往把向皇帝谏言提出异议的人,视为最爱国的忠臣。

  
   ◎ 流亡者的视野可能更为广阔

如前所述,互联网的兴起打破了流亡者宿命而被动的传统角色,赋予他们履行积极使命的可能性。从某种角度看,流亡学者比那些思想局限于国内体制内的学者,在认识中国问题方面视野更为广阔,更能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首先,互联网使流亡者和坐在北京书斋里的学者同时获得资讯。由于没有新闻封锁,海外获得的资讯很可能更为真实,更为全面。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意味着,要认识庐山,就必须从庐山的云雾里走出来,才能认清山景全貌。

其次,流亡者身上带着母国与移居国的两种文化,有了新的眼界和思索。不少流亡者都有相似的经历。他们曾怀着理想和激情投入国内的民主运动,在运动失败后遭到迫害,被迫流亡海外。热切求知的流亡者在西方获得了新的学习机会。由于他们懂得母国国情,又在异国吸取了新的思想文化营养,因此获得一种比较性的独到眼光。在中西方社会政治异同之比较中,他们往往能更好地认清母国的现实。

再次,真理的本质是自由,只有不受任何干预,人们对事物的观察才能接近真相和真理。由于流亡者身居异乡,没有参与中共利益集团,没有成为腐败功利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因此在认识问题时精神更独立,立场更超然。在西方获得的言论和写作自由,也使他们能够没有顾忌地发表看法,并为国内不能说话的人代言。

一般来说,台湾人比较尊重西方学者,他们翻译很多西方著作,并经常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其实,就对中国的了解而言,西方学者很可能不如流亡学者多。例如,曾是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四君子”之一的朱嘉明,现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兼具东西方两方面的优势。如果有人否定流亡学者的价值,却去崇拜不太懂中国的西方人,这只能说是双重标准。

  ◎ 中国流亡者沉痛的家国情怀

鲁迅曾经谈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的那些勇将们,“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不久还是会这么变化。”八九民运过去的22年间,笔者见过不少当年的呐喊者后来做一百八十度的“转軚”,他们与中国政府“和谐”了,反过来轻蔑仍然坚持理念的流亡者。

萨伊德曾说: “流亡是道德的坚持。”六四后,中国大陆有学者倡导在历史中“缺席的权利”,我们却在一些流亡者身上发现悖论:流亡中的在场。背负着中国专制社会沉重而刻骨铭心的记忆,忍受着与亲友分离的悲伤,很多流亡者仍锲而不舍地关注祖国的命运,并希望自己能为祖国的变革贡献力量。

在欧美制度健全的民主国家,需要有反对党来扮演忠诚的监督角色。反对党的天职和本分就是和执政党对立,以使执政党不能为所欲为地搞权力腐败。西方民众纳税养活一大堆反对党议员,就是为了让他们去监督去反对。而在不容许反对党存在的中国,异议者或被监禁或被噤声,这样,海外流亡者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批判和反对的责任,揭露中国政府的治国失误与人权恶行。正是由于流亡者经常在西方为中国受害者作证,世界才获得对中共政权的真实而全面的认识。

流亡者本身的处境,也证明产生流亡者的国家侵犯人权。根据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一个国家只要还存在着政治犯和流亡者,这就是这个国家文明程度低劣的标志。已经获得民主自由的台湾人,只要还有一点基本的人权理念和人道价值观,就不难认识到这一点。

---------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11年七月号,题为《部长夫人质难朱嘉明》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