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的興盛期前後發展遠超過三千年以上。前王朝時期的埃及可分為上埃及與下埃及兩個王國,在經歷多年南北兩王國的激烈爭鬥之後,北方的上埃及終於征服且統一了整個埃及,而在西元前 3100 年建立了第一個王朝。我們通常把古埃及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古王朝時期( 西元前2613-2160 ),中王朝時期 ( 西元前 2040-1750 ) 以及新王朝時期(西元前1550-1086 )。
法老時代是埃及的全盛期,但隨著內亂外患來襲,埃及勢力逐漸式微。後期的埃及遭逢了來自利比亞,亞述,努比亞,波斯以及希臘等民族的侵略,到了西元前一千年以後,埃及各地幾乎為外力所控制,王朝末期,西元前525年被波斯征服,西元前323年被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成為希臘行省,西元前304年起之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為埃及最後一個王朝,克莉奧佩脫拉七世女王(Cleopatra VII),即著名的埃及豔後,埃及遭羅馬帝國併吞,法老時代至此正式宣告結束。
從建築發展的觀點來看,埃及王朝中
古王朝以金字塔有名,其中第四王朝的史內福魯(Sneferu)王是第一個興建真正金字塔的人,其子孫古夫王、卡夫拉王及孟考拉王則是基沙金字塔的建造者。
中王朝至新王朝初之建築則以陵墓為多,十一王朝的孟杜霍特普(Mentuhotep)與十八王朝的哈塞布蘇(Hatshepsut)女王之陵墓都極為著名。
新王朝則是神廟的興盛期,其中十九王朝的拉姆塞斯二世(Ramsses Ⅱ)則是最偉大的建廟者。
金字塔的興起和演變
古埃及人稱之為麥爾 Mr , 意為國王及其父太陽神升天的地方.至於現代西方通用的 Pyramid 一詞來源於古希臘文的 Pyramis ,意為小麥餅,因為古希臘人見到金字塔,聯想到他們吃慣的三角形小麥餅,故名之。
埃及之金字塔外觀極為龐大厚重、線條簡單,但內部卻甚為狹小。僅就前者而言,埃及之金字塔分梯形平頂形﹝mastaba﹞及三角尖頂形﹝pyramid﹞兩類;其內部雖因各個設計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基本上埃及所謂之墳墓大約可分為四個主要部分:
祭祀廳:供祭祀之用。 假門:死者靈魂可由此門出入,以享受祭祀。 雕像廳:死者雕像放置之處。 墓穴:放置死者屍體之處。此一部分多在地層下。
建造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十個朝代,歷經古王國、第一中間 期和中王國三個時期,除第一中間期外,各朝國王都有自己的金字塔。根據金字塔在各 個不同時期裏的特徵,它的演變可分為四個時期,即形成期,鼎盛期,衰落期和復興期 。
形成期:埃及學家與考古學家通過研究確認,金字塔是從早期的王陵“瑪斯塔巴”墓(Mastaba)發展而來的。 〔註:從第三王朝開始,人們進一步看重屍體的保存。死者不再採取從前的蜷曲側躺的胎兒姿態,而是平直地安放在墳墓中。最初的法老墳墓叫做“瑪斯塔巴”(Mastaba 波斯語即“板凳”之意),僅像一個土臺,在低矮之墻邊以一個半地下之墓穴為主體,上為木屋架,再覆以砂和磚所構成的屋殼,墓碑則置於外以供祭拜,這樣形式的王室墳墓一直沿用到這一時期。〕
鼎盛期:斯尼弗羅的兒子胡夫及其之後的兩代君主哈夫拉和孟卡拉,都選擇了吉薩西面5英裏的沙漠與綠洲的銜接處,相繼建造了三座金字塔及其附屬建築群。 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吉薩金字塔群,公認為埃及金字塔建築藝術的頂峰。
衰落期:第五、第六王朝起,開始衰落,最終到第一中間大動亂時終於絕跡。
復興期:金字塔建築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由中王國的統一者門圖荷太普二世(MentouhotepII)率先恢復。
階梯金字塔 (Step Pyramids)
著名的Giza 三座大金字塔並不是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而是建於第三王朝 (2630 - 2611BC) 左惹王 King Djoser(Zoser),位於薩卡拉(Saqqara又有譯作 Sakkara)的左惹階梯金字塔(Zoser\'s Step Pyramid)。階梯金字塔是至今依然矗立的最古老的金字塔,作為金字塔的鼻祖,它不僅創造了
1. 塔高 62 米(共有六層)的建築奇跡 2. 成功地建造了一組完整的軸對稱佈局的建築 3. 首次用石頭代替磚作為建築材料
做為一項全新的工程,這座金字塔經過了多次改建才定型。據說起初設計只是打算像以前的國王一樣,蓋一層傳統的瑪斯塔巴 (mastaba,左上圖 a部分) ,後來因為蓋好時法老還沒死,於是就往上一層層的加建,經過五次加工(→b→c→d→e→f)而成了今日的六層模樣,變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的石造建築,在設計思想上開拓了通向真正金字塔的道路,它的地下迷宮與地下通道之複雜與豐富為全埃及金字塔之冠。
左惹王階梯金字塔的設計者名叫 Imhotep ----(有點耳熟?呵呵~~沒錯!就是神鬼傳奇[The mummy]中唯一真有其人,只是完全被商業『畸化』的超級帥......爺爺 \"印合闐\" ) 。據說,他是平民家庭出身,因為有驚人的智慧和淵博的學識而受到法老的器重,被破格委以重任,直至成為國家的第二號人物──宰相。Imhotep為重用自己的法老 Djoser別出心裁地修建了這座階梯金字塔,以石灰岩裝飾外表,主墓室深入地底,在這裏躺著 Djoser 王和他的五位家庭成員。當然階梯金字塔就成為見證這位多才多藝的神鬼建築師曾經存在的禮讚迄今。
Statuette d\'Imhotep, architecte et ministre de Djoser Musée du Louvre, Paris In Egyptian art, Imhotep (I-Em-Hetep) is represented as a bald man often seated with an open roll of papyrus on his knees. He is also seen standing holding a scepter in one hand and an aunkh in the other. Imhotep不但是個偉大的建築師,同時還是祭司、醫生、天文學家與作家,相當的多才多藝。 Imhotep 死後被奉為醫藥之神及布塔神(Ptah)之子,與托特神同為書記的守護神;希臘則尊之為 Asklepios。
Two reliefs of the great pharaoh Djoser presenting him in impressive poses. At left it clearly shows his broad and heavy looks. To the right he is sitting wearing a broad necklace and a long wig in the fashion of a priest. The artist has added an unique feature to a king though. Besides wearing his traditional false beard, here he seems to have a moustache or is it just his broad lips?
Model Step pyramid 左惹王階梯金字塔建築複合群的組成(Djoser Step Pyramid Complex) 階梯金字塔是一個建築群,整個建築複合群被一個白色的石灰石做成的牆垣包圍厚14.8米,高9.6米。由若干靈堂、庭院和「瑪斯塔巴」三部分組成。 整個建築分佈在由人工修築的高臺上,佔地544.9 × 277.6米,「階梯金字塔」為六層,高60公尺,底座為長方形,長寬各為140、118公尺。字金塔下,有深達28公尺的墓井。所有建築,包括墓內地下穴道,都用石料鑲砌,高臺本身則是一個實心的石灰石臺基。「階梯金字塔」放棄使用泥磚,而用小型石塊。之所以不採用如後來的大字塔使用大型石塊,可能為了避免與泥磚時期產生太大的差異。另外,建築技術尚未臻至完整,使用小型石塊可以在接縫處填以木屑、沙礫等,彌補技術不足。
Enclosure Wall Step Pyramid of Horus Netjerikhet (Djoser), Saqqara 近金字塔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座大圍牆(enclosure wall),整整 10.5 米高(在高牆下可以感受到人士如此的緲小),有15個假的門廊,只有東南角落的那個才是真正的入口。
Entry hall viewed from the south west 穿過走廊入口後,就是這54米長頹廢的蘆葦束半柱形式的列柱大廳,此門廳其石材高度比周圍之建築要高,所以可以開高窗採光入內,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開高窗和列柱走廊\'hypostyle hall\' 的建築例子。而柱子之數目為四十二,也可能是意義上代表埃及之四十二個行政區域。 由於天頂、橫樑今已全部不存了,只剩下幾處牆面殘存的偏倚柱可供我們鑒賞,但標幟了埃及金字塔建築在起步階段的一個技術水準。儘管如此,這些偏倚柱的柱身上都有凹槽雕飾,柱頂的墊石板雕成代表上埃及之荷花形與下埃及之紙莎草花形,在大廳的牆垣處是用雪花石膏石板作雕飾,還有綠色瓷磚,等等。
Each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wall by a perpendicular wall. 現在又從新蓋上天花板,讓你感受那時候的天窗。然而,當時建築的技術尚未臻完美成熟,還未能完全利用圓柱支撐厚重的石壁與天頂,圓柱並非單獨成立,而藉著一道牆與後面的牆相連,以保持穩固。
地面建築的樑柱結構都與牆貼在一起,成為偏倚柱來加強支撐力,因此在列柱間形成小小的隔間。
通過左下角Enclosure Wall 的門進入,先穿過42跟柱子的列住大廳,穿出來就是一個大庭,左邊就是在西南面有一小建築(South Tomb)
南方墓穴(South Tomb)就在列柱大廳一出來的左手方
這是一組矮的拱形屋頂建築,而內部結構就像金字塔的底部,它複製金字塔底部構造的三個特徵,包括一30米深的陡降通道、一個直達花崗岩墓穴的豎井和一仿金字塔內法老墓穴有三個假門的藍色彩陶磚砌房間,金字塔底部構造的迴廊上也有這三個特徵。這個難以理解的的部份由於形式太「正式」了,變成除了階梯金字塔外另一個重要的附帶建築。但因為這兒的花崗石墓穴較金字塔地底真正的墓穴小,小到不可能是人的墓穴,有粉多假說推想這東東的作用,應該是用來供奉粉重要的東東。像用來裝法老的內臟(Canopic jars )、或法老的Ka雕像或當象徵的墳墓或做為被隱藏在南牆下平頂 墓之祭奉室等。。。地面上是個大部分已經毀損的祭壇,只牆上還殘留著眼鏡蛇的雕飾。
The substructure of the South Tomb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substructure of the Step Pyramid. Source: Lehner, Complete Pyramids, p. 93.
South Tomb Chamber Reconstruction by Firth of South Tomb Chamber Step Pyramid of Zoser, Third Dynasty, Saqqara, Egypt 仿法老宮殿般藍色彩陶磚砌的房間
The Horus Netjerikhet performing the ritual run of the Heb Sed, as seen from one of the three false door stelae in the South Tomb. 有面假門上雕飾了 Djoser王像,顯示他參加\'encompassing the field\'慶典(Heb-Sed)部份的儀式,在boundry marker間跑步或跳舞表示他的生龍活虎足以統治國家。
The frieze with cobras on top of the chapel wall byt the South Tomb
裡頭最顯眼的建築物當然就是這個階梯金字塔 該墓地面部分是長寬約60米,高近8米的方形建築,中間填滿碎石和泥土,表面由光滑的石灰石砌成,墓室是先在岩石上挖一口28米深的豎井,並鑿臺階通到井底。
法老的殯室只是井底的一個約3 ×1.7米和1.7米高磚粉紅色花崗岩構成的一個橢圓小房間,殯室本身無門外通,只能以天花板上一個圓洞作為出口,讓法老的木乃伊進入,而根本沒有石棺的空間。
葬禮後,這個開口就用一個重量超過3噸花崗岩給堵住了。殯室四周有甬道,可進入斜坡通道,為其他皇室成員的墓穴或堆放各種隨葬品。地下墓室建成後,在地面上蓋第一個mastaba(高11.48米),本來只計劃置一簡單之石塊做為平頂墓,後來經過了六次改建,mastaba越往上,體積越小,演變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宏偉建築物:六級的階梯式金字塔,高60米,底座 140x118米,這無疑在當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結構。Djoser之後的國王繼承了建階梯式金字塔的傳統,但是規模要小得多,也許是不再具有Djoser時期的人力、物力。
中庭邊的「The Mortuary Temple」很有可能,死後的木乃伊也在這裡舉行唸禱\儀式,然後進入金字塔。
The dummy chapels in the Heb Sed court. 除了 Great Court 外另一個重要的慶典場所是大院的東面是矩形的 Heb Sed 庭,Heb Sed 是法老登基後每30年舉辦一次皇家儀式,據說埃及老王生前必須每年在人民面前舉行與公牛的角力,在百姓面前壓制公牛,以召告自己是勇猛之王,足以統治埃及,粉可能啦,公牛事先被「虛弱處理」。。。
金字塔之東面與此兩部份相接,在其北面並且設有分別代表上、下埃及兩座不同型式的靈殿(dummy chapels),內存 有Zoser王之雕像的仿製品(原品放置在開羅博物館),Imhotep 的名字刻在Zoser雕像的座基上。
Three papyrus columns still standing in the North Court 北方大院的角落仍然立著一面牆,可以看到三根半柱,柱頂上裝飾著紙莎草的葉片形狀
參考資料: http://www.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dsteppyramid2.htm
http://intranet.arc.miami.edu/rjohn/Fall%201999/Egypt.htm
http://www.nemo.nu/ibisportal/0egyptintro/3egypt/
http://www.ancient-egypt.org/index.html
http://www.philae.nu/akhet/Saqqara1.html
http://www.odysseyadventures.ca/articles/saqqara/saqqara_text.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