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全家一起“包肥”(buffet)去了。刚落坐好,邻桌的活泼可爱、穿着漂亮短裙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哦,一家三口在享受周末午餐,小女孩大概四、五岁,一家人穿戴干净整齐,看着像是有修养的、幸福的一家子。我没有注意到这一家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但注意到了给他们端盘子、倒水的服务员的一连串的动作,在那桌客人离开之后。只见那服务员先到前台翻找,据咱以前打工的经验(有经验,所以比较敏感),无非是检查确保客人是否付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客人签的信用卡单子上有没有小费。估计是没看到客人签小费,就急匆匆来到杯盘狼籍的空桌旁(有的客人会把小费单独留在桌子上),带着一丝希望的目光把桌面搜寻了一遍,桌子上除了脏盘子还是脏盘子,哪有小费啊?转瞬间,失望的并带着一丝鄙夷的眼神写在了她的脸上。她那眼神让我的心好像被什么狠狠的揪一下,痛啊! 心中顿时像打翻的五味瓶。只能在心里愤恨一声:同胞,你为什么要“打铁”?为什么? “打铁”是什么意思呢?在国内用这个词的时候,那是指真正意义的锤打、锻造铁具器皿。可到了美国后,为了生存,曾经在中餐馆做了好一阵满堂飞的侍应生,学习到了“打铁”还是个餐馆打工一族的专业术语,有它特别的意思呢。所谓“打铁”,就是指那些用完餐、享受完侍应生的服务后,嘴一抹,没有留下小费就开溜的“铁公鸡”客人的行为。简言之,“打铁”指不付小费。 在国内,到饭店、餐厅用餐,是不用付小费的(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稍微有点档次的饭店,服务员从走廊上就已经一字排开,然后是包间里的各个角落都立着随叫随应的服务员,个个笑脸相迎,服务是没得说的,就这样的待遇,享受完大餐后(咱倒没觉着是享受,在那么多人的注视下用餐,别扭!),不用多付一分钱的小费,是够爽的!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么?服务员的工资是从你吃下肚子的菜钱里出呢! 可在北美,餐饮服务行业的打工一族,绝大部分的收入主要靠的是小费。服务生的收入有两个来源,除了直接雇佣他们的老板支付的基本工资外,剩下的部分就得由作为客人的你支付的小费。支付小费的这种不成文习俗的形成,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有:服务生的工资没有打入餐馆销售的饭菜成本里;另外,老板其实把一部分风险责任下放到了雇员(服务生)的身上,让他们自己去各显身手,以高质量的服务去赢得客人的欢心而赚取小费来弥补收入。老板支付的小时基本工资是少的可怜,十几年前,咱打工的时候是 $1.5/小时(中餐馆),不知道现在是多少。那小费的标准是多少呢?根据咱的了解,也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一般是消费额的百分之十到二十。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你到餐馆、饭店用餐时,作为客人的你在用餐的那个时间段,你就是那个为你提供服务的、听你使唤的打工仔的老板,说白了,你和服务员之间就是一种临时性、短暂的雇佣关系。人之常情,当雇佣关系结束时,如果雇员工作(提供的服务)还算让你这个临时老板满意的话,你该知道怎么做吧?付工资(即小费),再走人。当然如果你对服务生的工作不满意,那就另当别论了,今天先不说这个。 如果我们能理解客人和服务员之间是雇佣关系的话,那么付小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我们给出小费的时候,那是对服务生付出的劳动的一种尊重,并不是对服务生的施舍和怜悯,他们不是乞丐,不是在乞求你的施舍,他们是在靠双手的劳动来挣钱。劳动是光荣的! 我知道咱们同胞都有节省的优良传统,可是既然外出消费,请把小费打入你的消费预算,该花的要花,该付的更是要付。请不要“打铁”,我认为那是一种不道德、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