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就“莫言”获偌贝尔文学奖炒得沸沸扬扬。我也跟风写了一篇“挺莫言”的文章。说实在,完全是因为自己的project迟迟没法close。 该说的都说了,其它的也使不上劲,只好写点什么分散注意力,免得闷得慌。 下面是我在万维的一位网友的文章下的加评,同时在此与大家分享---我想他的疑惑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惑。甚至可能是那些文学创作人员的疑惑。 Ladybug: “有几点我想与你探讨: 近几年国外的各种奖项也不是100%透明。 由于受经济的困扰。人的本性还是贪婪的。 所以好多作品送评要事先祈祷希望不要猫腻。当然其严重程度可能不如国内。另:你的担忧是存在的。好的作品有赖于好的翻译。 我想,这也是莫言能获奖的重要因素。因为他有好几部作品都已翻成英文。而且我琢磨他的文风可能没有太多的格律, 主要靠故事本身的韵律,所以容易翻译到位。这一点,可能对那些中国式格率文风的作家而言,就有点"不公平"了。这大概也是有些中国特色的作家们对莫获奖不以为然且愤愤不平的原因吧。。仅属个人经验和观点。共参考。” 所以,在这里,我给那些有志于让自己的作品国际化的人士提个醒:如果你要想争取国际读者,那么,你的作品,要尽量少用中国的“格律”或是“中国太具有地方性的表达方式”。因为你的这种方式方法可能在其它的语言中难于表达到你要的那样的意境。我说的不是内容本身,内容方面你可以不拘一格,也可以绝对的地方化。我想,莫言就是走的这个“路子”。 当然,不是每个作家和创作者都要走一个路线。 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读者或观众群。如果只有国人喜欢不受外国人的追捧,未必不是好作品。其实一个好作品,往往不能争取到庞大的readership。 因为,可想而之,大家的教育程度和生活经验不一样, 怎么可能有同样的欣赏标准呢? 有一次,我的一位大陆导演朋友很郁闷地跟我说:他的电影虽然得到国际上的一些认可,但国人不买账。把他的电影评得一塌糊涂。我安慰他说:一个好的作品,不一定有太多的观众。如果你的作品有那么一部分具有一定水准的观众欣赏,那就是一种成功。其实,“新人”往往需要这样的成功。因为“新人”没有条件创造“大众”式的东西。写大众口味的,多的是,怎么会给你机会呢? --- 只有通过特殊的视野,甚至是具有颠覆性的创造,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网友们,不要在乎你的点击率。你的好文, 是写给自己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 挺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