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奥斯卡旧址Biltmore Hotel留影 还有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奥斯卡堪称是电影文化中的一次盛典,也是多年来电视收视率比较高的一个节目。很多人包括旅居国外的华人,并不是十分热衷于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但却对这个奥斯卡颁奖典礼饶有兴趣。 除了奥斯卡以外,还有其他尤其是华人比较熟悉的欧洲电影节:比如法国的坎城;意大利的威尼斯。。。 先说说这些比奥斯卡小一点的电影节。 早在几年前读书的时候,就常常看到这些电影节在大学里张贴的海报,其意是希望这些年轻的学者们去他们的电影节实习 --- 从几个星期至两三个月不等。我每回都是瞄一眼,从未申请过。原因很简单 :兜里的钱不够。因为实习期间是不发工资的。(印象中有的有住房补助)。这种只出不进的生活,要说付得起肯定也是少数。但确实有,比如我研究生班的一位女同学。 这些实习生去后除了帮忙打杂外,有些也参加电影的初级筛选。比如说,每人每天看十部电影。因为电影节通常都有好几千个电影来申报,其中不乏有很烂的。如果动用正儿八经的人去做,无疑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反正这些学生都是不要钱的义工,何不用一用?!因此,这里就有些猫腻了:比如说,我那位女同学 --- 目的很明确:她去坎城是想找机会卖她的几个剧本 。回来后我问她,她跟我说有几个人有兴趣 。。。我想应该是没卖出去吧?!(其实,卖剧本谈何容易,这里就不多述了)但是我能理解:如果我是她,我也会做同样的事情。至于我每天是否能看完那十部片子,那就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了。这样推算,肯定会漏掉一些好片子。尤其是那些不知名的导演和演员的片子。所以说,如果有些好片子,没有在某个电影节上入围,未必是因为不好,而很有可能是没有被人看过。。。 像坎城,威尼斯会有这样的猫腻,奥斯卡又何尝不是。几年前(仍求学阶段),我老是听人说:要想在这个行当混,不是“how you do”,而是“whom you know”。。。于是,我常常热衷于到各种场合去混个脸熟。(不过多年后证明:this doesn’t work !--- 这属后话)。话说有一日,由朋友邀约去参加一个私人聚会:男主人是刚离婚的三线明星。据说他的前妻在他的循循诱导下,从三线跳到一线变成了当红明星。 人家当然就另谋发展了。于是留下他们在比华利山庄的房子, 从此这位男明星落得独守空房。。。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隔三岔五地爬梯吧? 不用解释,一进去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 --- 到处都是东西。最为明显地是那个书房 --- 满地的DVD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问与我距离最近的一位producer朋友:怎么这么多DVD啊?他嘴里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回答我:哦,他是奥斯卡评判。这位producer是男主人的好友,我也是被他邀请去的。于是, 我好奇地问:这么多,他看吗? Producer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不看。我又问:那他怎么评呢?于是这个producer就开始给我表演示范 --- 他假装拿着笔和纸,嘴里吆喝,自问自答: “Hey, Bug! Have you seen Life of Pi?” “Yeah?!” “How was it?” “It’s good!” “What about its camera work?” “Well…it’s ok. Not so impressed --- it’s all about CGI, not real shots…” “How do you like the set design?” … 说着说着,他还不断低头好似在纸上写点什么。。。哦,于是我明白了!评判奥斯卡有时并不需要看,问下周围的人就好了。当然这个周围的人,可以是你的朋友,但更重要的是critics --- 这些人的话往往具有代表性。所以,电影是很怕那些评论家胡言乱语的。因为他们具有严重的导向作用。 但话说回来,这些年来,奥斯卡评判还是有质量的。那是因为它的投票的人数之多--- 从十年前的两千多名,到去年的五千七百多名资格投票人(评判)。所以,通过这种人海战术,来求得公平。不过,要想绝对的公平,也是不可能的。据去年的LA Times的调查称:五千多名评判中近90%都是白人男性,中段的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演员身份,以过气演员为主。有些已转行多年了,但依然保留着评判身份。而这些人往往也只是对他们几十年前所熟悉的情有独锺罢了。所以,可想而知,评判的结果当然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了。。。 祝大家观赏奥斯卡颁奖典礼愉快!--- 毕竟是个不用付钱的娱乐。。。 声明:因本人无法在论坛加评 --- 不知什么原因。敬请论坛网友理解。如有话要留,请进本人博如下:http://blog.creaders.net/ladybu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