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lords (2007) 每次看完电影,都想说点什麽,但一直都认爲不是时候。问问周围的朋友,无论是学电影专业的,还是普通观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电影的水平比从前(如上世纪90年代)有所下降, 以好莱坞为例。当然主要是指电影故事及演绎方面,而不是指电影的特效方面。也许正因爲电影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电影人过多地考虑使用技术,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创作。 一直都想写点什麽,但似乎不知从哪儿下手。 想到自己花了6-7年的时间攻读电影,也算个“专业人士”吧? 所以,咱就从电影说起。。。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电影被四年制大学广爲接纳时(但Moscow Film school founded 1919, USC founded 1929),它就不光只是一种时尚的消费品,而成了一种文化和科学。而文化和科学是应该有据可查的。什麽时候去讨论它,都不算晚。 选择《投名状》作为我的开场白,没有什麽特别的原因,只能说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吧。据説这部片子有一些歷史根据。在这方面我不想追究,我只从电影的角度来说: 我认爲这个电影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角色的不统一性 : 在专业上称之character’s inconsistence。 李连杰饰演的庞将军从一开始就给人感觉是一个大气而见过世面的人。尽管他装死,从死人堆里爬出,但这只能说是一种智慧: 好汉不吃眼前亏嘛。相比之下,刘德华饰演的赵二虎只不过是一个杀富济贫的土匪头子。再怎麽说,他见过的世面是有限的。至少电影没有刻意地表达他的转变。可是,电影到了后1/3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却突然对换了。儅刘德华只身虎穴的时候,李连杰却在考虑用他微薄的兵力去攻打南京。之前李连杰不是三番五次地要借人家的兵吗?刘德华给他带来这麽多的兵,不是正好一起去攻打南京吗?当然代价是要分给他们粮食。(so?)虽然十天的粮分给这麽多人吃,只够五天的,但如今兵力充足,加之苏州也被刘德华提前和平解放了,爲什麽不能早点去打南京呢。更何况电影一开始就给大家讲了一个耶稣的一块饼干分给几千个人的故事。 (supposed convey the message, right?)在这里,陈可辛导演倒是给了几个镜头来描述那些士兵们是不忍心杀死那些俘虏的。毕竟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此时的刘德华一下子变得颇有胸怀起来。对比李连杰,他应该对他的部下更具狭隘的保护性(比如説担心自己的士兵吃不饱,等等)。其实导演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来犟调刘德华那挥之不去的狭隘作风。可这一次连刘德华都不在乎与其分享,李连杰还在乎什麽?也许导演和作家们,想表达的正是这种人性的复杂和变化多端。但作为剧本的创作来说,还是需要遵循它的规范。 你的出其不意,可能是一种创意,但更多的是让观众费解,所以要特别小心来做好铺垫。 记得大学上剧本课时,有位教授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电影来源于生活,但它毕竟不是生活。因此,你必须遵从电影的逻辑,而不是生活的逻辑。因爲在生活中,你可以用一生来讲述你的故事,可是,电影毕竟只有两个小时。你必须要依靠电影的convention来填补那些无法在两个小时内完成的“漏洞”。所以,character’s consistence 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尽管现在的电影不断地break the rules, 但这样的电影必需要建立在好的premise之上。然而就这个电影来说,我看不出陈可辛想break 什麽东西: 这个故事,无非就是一个cliché : 李连杰爱上兄弟的女人,不能算他出尔反尔。毕竟英雄难过美人関嘛。更何况还是徐静蕾先惹上他的。 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也反映了李连杰的庞将军在角色上的不统一性。一直以来,他都十分冷血地对待其他的人,包括他下令杀死那两个还不省人事的小兵,更不用説他是如何对待刘德华了。那麽面对金城武,他怎麽就变了呢?(不会是因爲金城武比刘德华更年轻更帅吧,还得有同性恋的倾向。。。– 哈哈!) 其实,依我看,他们俩的角色不需要对换。可以让李连杰继续扮演他的大使角色。他不是一直都是这麽做的吗?更何况刘德华这个local的土匪头子有什麽资格去和苏州人谈判呢。也许导演想给大家一个surprise。但光是爲了surprise 而surprise,就没有什麽意思了:) 当苏州的城门打开的时候,我满以爲这下李连杰和刘德华就要干上了。可是没想到,这麽好的setup,却没有发生该发生的事。其实这里是有一个机会把故事推向高潮的。无论是李连杰也好,还是刘德华也好,只要矛盾一激化。后面就有説服力了。 这个电影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爱情綫没有充分地develop。这也是不少西方影评的观点。本来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纠葛是一个敏感和震撼的话题。有些人把这个责任归咎于徐静蕾的表演 --- 她那种不冷不热,要紧不慢的表演风格确实是跟这个女人应有的性格相距甚远。但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故事的本身。我理解导演想把时间多分一些给战争的场面,拍出一部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的壮观,就只能牺牲爱情的戯份。我认为如果你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选择的话,那麽你的爱情戯一定要精挑细选,挑那些能产生犟烈印象的故事情节。 话说回来,慢热型是一个更高的境界。波兰斯基The pianist (2002) 就是一个很好的慢热型例子。它用了一个犹太裔钢琴家的视觉来描叙战争的残酷。可是它的每一步都是精心策划的,甚至一个镜头,一个群众演员的表现。 我曾经看过陈可辛的《如果*爱》--- Perhaps Love (2005)。 我觉得他在驾驭音乐剧上还是比较有办法的。作爲音乐剧的形式,editing非常重要。而Perhaps Love的cutting 几乎可以与Rob Marshall的Chicago(2002)媲美。这其中少不了导演的功劳。所以,这使我突发奇想,为什么陈可辛没有把《投名状》拍成音乐剧呢?《投名状》是很有潜力拍成音乐剧的。儅战争和女人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具震撼力。尤其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命运纠葛。何许因爲这种形式,才可以把爱情故事与战争平行切换 。 因爲音乐的本身,就带来了不少的想象空间。而音乐也会让战争场面变得更加壮丽辉煌。 值得庆幸的是,李连杰有不俗的表现。(我通常不太看好他的表演)。总的来说电影还是有它扣人心弦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