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作为历史背景,讲述的是以名妓“玉墨”为首的一群青楼女子,为了逃命,躲进了由英格曼神父主持的教堂, 并在此与本教堂的唱诗班的少女们邂逅相遇。在“纯洁”和“污秽”的较量中,她们逐步认识到一切都莫过于生命的脆弱和自身的渺小。在日军将魔掌伸向这些未成年的唱诗少女时,这些“窑女”决定挺身而出,假扮唱诗少女,用她们曾经“污秽”的身体,带着必死的决心去阻挡恶魔对“纯洁”的侵犯。
因《蝙蝠侠》出名的Christian Bale在该片中出演第一男主角。不同于小说里的英格曼神父,他的角色是一个浪荡的出殡师。 当他发现神父死后,面对日军的暴行,他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决定化身神父,保护那些需要被保护的女孩子们。
《金》片据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贵的片子(94 million US$),作为中国电影届的强人,张艺谋肩负的担子太重了。我猜,这个片子出台后是这么一个局面,一定不是张导的初衷 —— 尽管听说这一次他还很自负。
其实,正如张导自己所说的: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好故事。当我看了小说后,我不但深有同感,而且我还自言自语:with it, you can’t go wrong….!
但我错了。这就是令我纠结的原因。
纠结一:
电影没有一个可以让观众能follow up 的character。
大凡好的电影都有一个或几个让观众“心有所属”的人物。这种“着迷” 可以是“爱”,也可以是“恨”;不仅仅是基于人物如何“漂亮”,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碰撞。Christian Bale扮演的“假神父”,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远远不够。 其实,从他的表演上来讲,他已经尽力了。一方面受角色定位的限制;另一方面,没有好的对手和对手戏,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
“玉墨”应是首当其冲的核心人物,她应该是观众“心有所属”的那一位。作为第一次参演这种大戏的倪妮,从表现来看,确实很稳健 —— 如果硬是要跟《色戒》的汤唯来比的话。英文发音也比当年章子怡强。但这些都不能使她成为观众“心有所属”的对象。原因是,没有可以让她成为观众care的先决条件:(1)形象受限 。 小说中的“玉墨”是一个“背”都会笑的人。她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给人一种“飘飘然”的大家闺秀的“错觉”。显然,倪妮不属于这一类。加之,她的台词和她“背诵”式的腔调 —— 毕竟英文不是她的主语,让她的“戏味儿”太重,举手投足简直有点像一个“妈妈桑”,所以很难引起观众的同情和爱戴。(2) 没有足够的内容让观众回味。在小说里,“玉墨”有这么一段讨好的内容:当她决定代替学生们深入虎穴的时候,她冲着神父调皮的笑着说:神父,我们走吧!—— 这样的处理方法其实比走之前那种哭哭啼啼的样子,更可爱,也更powerful!
当然,电影没有这样处理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有纠结二:
当我听说小说中的神父被Christian Bale演绎的浪子所代替时,我就开始为张导捏一把汗了。这倒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宗教信仰 ——— 在创作上,我是一个最不喜欢植入宗教信仰的人,因为一个好的作品,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排斥一大批观众。但是,就这个故事来讲,神父的角色不容取代,是因为他的存在是其他的人和事存在的先决条件,尽管他在原著中只是一个重要的辅角色。比如说:为什么这个教堂只保护这么几十个女学生,而不是保护所有的孩童呢?是因为:这些女学生的父母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这些人都是这个教堂曾经的施主 ——— 如果故事是这样,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神父的角色变化后,有很多重要的情节就得拿掉。比如说:当受伤的官兵们要到教堂避难时,神父告诉他们:教堂是个中立地带,不能容许有武器的人进来。如果要进来,那么必须得没收他们武器。试想,一个军人战乱中要放弃武器是何等地悲哀。
可是,这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却被比如说:战场上捡来的不知是哪位小女生的一只鞋给代替。兵荒马乱的时节,我想,战士们关心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像这样的细节着墨如此之重,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了。
这部作品中的最大冲突, 也就是电影里的climax,就是那些少女们要为日军唱圣诗。 但是通过种种迹象,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次,将是少女们的“绝唱”——— 如果她们真要“赴宴”的话。
这也是我的纠结三的所在:
小说里描写这样的冲突,就像一种类似于跳高运动前的起跳小跑步一样,适当的时候才爆发出来。这种爆发力是积累性的。所以,谈到少女们面临的“绝唱”,已经是故事发展的3/4了。这样的结构是很有利的。然而,电影在开演45分钟后,就面临了第一个少女被强奸。这样过早地暴露“目的”,后面的戏就难抗得住,必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场面。
众所周知,张艺谋以摄影著称。 尽管他目前已不亲自扛机器,但我想,摄影方面应该还是亲自把关吧?当然,就摄影的技术来説,并不是说有多糟糕,而是我觉得没有很好的发挥到极致。
这也是我的纠结四:
电影以硝烟弥漫开场。其实这样的场面是最难掌控的,而且也非常不讨好。因为硝烟弥漫很难体现景深和层次。事实上,像这样并非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大可不必用这种灰尘仆仆来开场。比如,像电影《钢琴师》,就是先用一些镜头和场面,笼罩一种战争爆发前的紧张。 这样“和平”与“战争” 将会形成一个具有反差性的效果。
其实,严歌苓小说的序,就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开场:多年后,我见到了那个永远也不能忘怀的背影。。。(我常幻想,如果张艺谋用这样一个开场,一定会拍的非常曼妙。。。)
当然,电影中也有不少拍得相当经典的镜头。比如说,子弹打穿教堂的玻璃,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彩。这个镜头的确体现了摄影人的功底和艺术境界。但是,重复地使用几乎是同样风格的shots,除了造成审美疲劳外,对电影本身的帮助不是太大。毕竟电影还是以故事为主。(后来,我听说,该(主)摄影师是拍广告出身的。 这也使我认识到Why ——— 这里绝对没有贬低广告艺术的意思,只是表达的侧重面不一样而以 ——— 因为广告其实是比较讲意寓的,而电影反而多直观。
剩下还有其它方面的纠结,比如:剪辑和音乐。这两个看起来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在电影里就变得相符相存了——— 因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是根据剪辑的速度和节奏来的。
说起剪辑,其中有这么一个场面让我郁闷:当“窑女”们等待化妆的时候,在同一个角度进行多次的dissolve,看起来太像一个低成本的电影 (micro-budget)————因为低成本片,往往经费受限,所以缺画面,不得不用这种手段接片。(另,这种transition主要用于时间的过渡,比如一个房子从白天变黑夜,但是房子的位子是完全一样的。观众只是看到时间的变化而已。)然而,用在这个电影场面,实有拉底水平的嫌疑,甚至是剪辑的硬伤。
通常一个电影都有一个主题音乐。然而,这个电影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音乐。除此之外,音乐的style也略显小气。这种创作除了没法烘托出电影的高潮外,也缺乏signature。试想,如果采用legendary style,如交响乐, opera等形式来表达,可能就会震撼无穷了。
说了这么多的不是。我还是要为电影说一句公道话:其实电影还是能看出集中了一些优秀的东西。有很多方面,也仅是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也许就是因为这一步之遥,就会被人“拒之门外”。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有这么多的纠结!
注:signature 的音乐就是如果你偶然听到这个音乐,你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该电影。中国电影如:《上甘岭》;美国电影如:《Gone With Wind》等。
Dec. 25, 2011
写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