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何方式比量 Verse 36 真实诸显现,本来等性故, 心净见清净,住净自性中。 我们通过胜义的量来进行观察会了知,一切诸法在真实性中是本来清净的、等性的。本来清净和等性这二者,一个是胜义的实相,一个是世俗的实相。胜义的实相,我们以中观和密宗的一些推理进行分析会认识到,轮回和涅槃所摄的一切万法最后在真实胜义中是不可区分的、是远离一切戏论、没有任何执著的。就像中观所讲的离八边的实相,我们在显宗当中叫做等性,密宗当中也称为等性或者空性,这是通过金刚屑因或离一多因等推理来进行论证的。释迦牟尼佛的第二转法轮所讲的道理就是一切万法最后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这就叫做等性。 胜义的实相是等性,在名言中也有名言的实相:在心清净的智者面前,比如佛陀的尽所有智或者圣者出定的智慧面前,一切万法在名言中有清净的显现。就像一碗水,地狱、饿鬼、旁生以及人类各有不共同的所见:有些觉得这是铁水,有些觉得这是脓水,有些觉得是干涸的河流,有些业障清净者觉得是天人的甘露或者法性,等等。虽然各不相同,但它的实相是清净的,这一点在名言中决定是存在的。我们现在看见的不清净的繁杂之物,其实在实相当中全部是清净的。 以前释迦牟尼佛的面前来了一位具髻梵天,当时他跟舍利子进行辩论。具髻梵天说:这里的刹土全部是清净的,没有一个肮脏不堪的事物。而舍利子不承认这一点。最后释迦牟尼佛说:我的刹土就像具髻梵天所说的那样本来是清净的,只不过舍利子你没有看见而已。 现在五浊恶世的时候,我们眼前显现的这些不清净的东西其实在真正的诸佛圣者面前全部是清净的刹土。这是真正的名言实相。凡夫五官所见所感并非名言实相。 以何方式比量 Verse 37 有实依缘生,无实依假立, 是故实无实,自之体性空。 有实法依靠因缘而生,无实法依靠分别念假立。不管有实法还是无实法,本性都是空性的。 这个我以前有个跟网友道还师兄的互动帖子,拷贝了过来贴在下面解释何为有实,何为无实(橘色是道还师兄原文): 以佛教因明认知的语言来讲,你这些全部在现量比量范围之内。现量部分你省略了,就是通过眼识等现前所见的部分。所以你本篇几乎全部在谈论的就是比量。“外部世界通过人的感官层,提供思维可以处理的原料。有的人认为“眼见为实”,这是缺乏思维参与的,而对原材料直接应用。也就是说,人这种反应或这种人的反应,是不需经过思维的,外界的输入直接在感官层被以某种机械方式弹了回来。这种反应,不属于思维,而是一种反射,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这个在唯识里面讲不少,主要是五识感知外境。佛教在五根(感官)之外安立了五识,这五识不需要通过意识就可以了别对镜。这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不安立名称颜色等等。只是现量见证外境。 现量(通过感官—五根识--直接认知)和比量(通过推理认知)是人们认识外部和内心的唯二途径。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途径。这就是解义慧剑里面的几乎全部内容。 现量没有什么好说的,感官没问题的话大家所见应该是一致的,白的不会是黄的,除非得了黄疸病。比量比较容易出错,有增益和删减的问题。比量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现量基础之上。最常用的例子是通过远处有烟来推测出那里有火。如果现量所见的烟不正确(比如把雾当作了烟),那么所推理出的远处有火也就不对了。这是你所讲的数据残缺问题。 如针对某一物的数据的整合,并由此得到的对某一物的印象,因此总是带有个人性质的。这是个令人丧气的情况:人要这种莫衷一是的思维干什么?--这种莫衷一是的思维,就是所谓的conceptual mind. 通过思维得到的,只是事物的义总相,就是假立的没有实体存在的“相”。所以因明中观里面特别强调分别有实法和无实法。这里所谓的“法”,可以简略地将它视作“事物”。有实法指世俗中存在的有功用的事物,如瓶子柱子房子钱等等。无实法涵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相对于有实法的“非”和“无”,如“无瓶”这样一个状态。这不是真正的有一个“无瓶”存在,而只是相对于瓶子,人们脑袋里产生的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无瓶”就是脑袋里面概念性思维产生的“无实法”,没有实际存在,没有功用的东西,是假立的。另一方面,龟毛,兔角等等也属于此类。世间所无的法,只是语言上假立出来的。这也是无实法。有实和无实是在世俗层面讲的,还没触及胜义层面。 分清楚有实法和无实法有什么好处呢?应该知道无实法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完全是conceptual mind里面假立出来的概念而已。破无实法为空性很容易,本就是假的,所以不会执著。所以,我们的确是不需要这些莫衷一是的思维—--就是说去执著自己脑袋里面产生出来的假立概念。 破完了无实法为空性,那么下来就要破有实法也是空性的了。这通过一系列得中观推理可以破得十分干净。这里不多说,因为说起来就得长篇大论了。简要地说,可以从名相上,空间上和时间上各种层面来破。空间上的破就是量子物理的最小可分粒子了,佛教早就给它安立了一个名词,叫做无分微尘。量子物理叫啥?上帝粒子?在世俗层面确有这样的粒子存在。 当处理某个问题,数据残缺,但某个人仍能够跳过残缺的数据,在思维中某种应然性的驱使下跳过残缺,发现其中的“必然”联系,这种思维可以称之为直觉。这种直觉在跳跃时,也会预言某些未知数据、证据的存在,对数据进行补全。显然,直觉不违背理性、逻辑思维,而是一种补充,从更整体的认识、更综合的认识对数据残缺进行补充。数据残缺,说明现量不充分。而比量是必须在准确的现量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推理的。所以直觉会出错。而且出错的机率可能还不小。所以直觉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获知外境的途径,因为不可靠。 一个人的思维的重心因而可以立足于思维本身,或立足于思维联系起来的东西。灵感可说是前者,以思维为重心;直觉可说是后者,重心仍在数据中。师兄认为灵感是立足于思维本身的,就是说灵感本身就是立足于一系列的概念性的东西,即无实法。要知道无实法和无为法不是同一回事。无实法是世俗层面没有实体的东西,当然也没有功用。有实法和无实法合起来称作有为法。无为法是相对于有为法的。但因为无实法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容易与无为法混淆。无为法属于胜义层面的法,属于圣者现量所见,不是我们凡夫人能够现量看到的。但是圣者可以现量看到。凡夫人看不到就混同了无实法,这是不对的。以上我说的都是根据经论说的。 以下属于我的分别念推理。我猜灵感应该是直接源于那个本觉自性,就是刹那或时常的从本觉里面漏出来一些ideas. 其实直觉很可能也是。但是直觉可能受到分别念(就是假立的各种概念,conceptual mind)的干扰更多一点,所以反而会常常失真。科研工作中,灵感和直觉很难真正分别,比如我想到一个idea,这个idea一定是有其他数据支持的,不会是凭空的一个idea. 当然区分这些可能也并不重要。 佛教的中观是破一切实有,推理出万法皆空。按照这个思路,切实的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个是有意义的,因为没有这些执著,或者即使执著只是淡一点,人们就快乐得多,也就是,离真相(空性,显空无二,明空无二,乐空无二)更近一些。 以何方式比量 Verse 38 实相义空基,空性无异故, 现空离说一,各别自证知。 五根识面前显现的实相(有实法和无实法)之本性为空性(以空性为基础)。因为实相显现与空性不异,所以显空无二无别。凡夫人无法见到,但如果长久串习修证,是可以了了证别的。 以何方式比量 Verse 39 所有诸建立,归集证有是, 所有诸遮破,无遮非遮摄。 世间当中一切所知的观点建立的形式可以包括在证成有和证成是两种当中;世间当中所有观点的遮破可以摄于无遮和非遮当中。 第一,我们要建立任何一个事,要么是“是”,要么是“存在”(有),除了这两者以外没有其他形式。就像“山上有火,有烟之故。”用这种推理来进行建立,它是果因也是“存在”(建立“有”的意思)。而“柱子是无常的,所作之故。”这里柱子的本体以“是”来建立。所以我们详细分析的时候,世间当中凡是肯定一个东西,要么肯定“是”——它是什么;要么肯定“存在”,除了这两种以外,其他的肯定方式是没有的。 第二,所有的否定或者是“不是”(非遮),或者是“没有”(无遮),除了这两者以外没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在我前面没有瓶子,因为现量没有见之故。”或者“黄牛的法相不是瓶子,因为不具足它的法相。”其实任何一种现量或者比量,只要是否定,或者是无方面的,或者是非方面的。“无”和“非”,已经包括了所有否定的意义。所以凡是否定为“无”的, 我们称之为无遮;凡是否定为“不是”的,我们以佛教专用名词称之为非遮。 在我们所学习的一些基础的文法中肯定和否定也是这样安立的。汉语里面有些肯定否定的词语并没有像因明讲的那样精确。希望你们详细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