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pifu01的博客
  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网络日志正文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 7 2021-12-12 06:24:36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尔时,须菩提请问世尊:应该怎样给这部经命名?在座及未来世有缘者怎样信受奉持呢?世尊将这部经立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咐嘱应当以此经名而信奉受持。为什么要用此名呢?因为佛陀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并不是实有的般若波罗蜜,而在名相上称之为般若波罗蜜。为根除对法相的实执,世尊又提问须菩提:有没有如来所说的法?须菩提如实回答:胜义中如来并未说过任何法。

  经典不同于论典,一次只讲一个问题,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其含义就像珍宝仓库一样。珍宝库里有金、银、珊瑚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各种珍宝堆积在一起,取宝时,首先拿贵重的如意宝,再拿宝石、金、银等。经典内容也如珍宝杂在一起,后来高僧大德作论典时,有必要将经典中的内容如取珍宝般次第归纳、结合在一起。佛弟子结集经藏时,并未像写文章事先考虑次第顺序,而是忠实汇录佛与弟子的言行。此经所记录的,是须菩提先提问题,然后佛陀说法,形式上是这样。内容方面,佛经每一个问题都有凡夫难以揣度的不同密意。佛陀有目的为弟子们阐述,比如上面讲身体像须弥山大,是针对某些对身体执著的弟子而言;又问世界是不是广大,是针对于世界有实执的弟子而宣说。

  对于命名的原因,久尼夏智大师认为:佛在世时外道也有多种相似的论典,为了与外道的论典区分开,使后学依经名入门研究修学,故而立名;若无名称则无法趋入,所以将此经取名为《金刚经》。对于须菩提的提问,佛以其深广如海的智慧结合众生根基作了回答。凡夫人说话办事大部分都是随随便便、恣情任性,小乘圣者有时也会有非语之说。《俱舍论》中举例说,阿罗汉未如律观察思维时,也会随便乱说话,信口开河。不离等持时,阿罗汉的行为如法如律,可当他不注意的时候偶尔也会颠倒言行,有时还会哈哈大笑。但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为利益众生,皆有不共的密意,如《四百论》中云: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藏文此经之名与义净法师译名皆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以此名令后学得以受持、读诵、书写。《大智度论》第四十五卷中云: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摇……诸虫来啮,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唐代的高僧大德谓般若智慧,《六祖坛经》中云: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西国语指的是印度语,印度梵语般若波罗蜜多译为汉文即智慧到彼岸到彼岸有两种解释方法,即道智慧和果智慧。从道智慧方面而言,彼岸即是现在我们所修的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正在趋向果智慧;从佛地的果智慧而言,证悟般若实相就已经真实达到佛的智慧彼岸。般若类别又可以分三种或四种,印度法友论师的《现观庄严论释》云:般若分文字般若、自性般若、道般若、果般若。萨迦派果仁巴大师根据陈那论师的智慧即无二,道文亦立名,将般若分为道般若、文字般若、果般若三种,其中最究竟的果般若智能是秘密实相,道般若和文字般若是相似般若,虽然可以称般若的名字,但不是最究竟的般若。萨迦派认为文字般若与道般若是一地到十地时菩萨相续中的智慧,故称为相似般若,真正了义的实相般若是佛的圆满智慧。宗喀巴大师在《现观庄严论注释金鬘疏》中又将般若分为基般若、果般若、道般若和文字般若,其中道般若和文字般若是相似般若,果般若和基般若是实相般若。宁玛派的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总义》中也如此分类。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释》中随印度法友论师的观点而分类,并且认为不管依哪一种方式解释般若之意,真正理解时,应知最究竟的般若就是佛果,是佛智慧所到达的了义涅槃境界

  世界上的邪门外道及无宗派者,根本不愿意也无缘听闻般若法门。有一部分内道信徒虽然已有缘听闻,但对般若空性生起了怖畏和恐惧。只有那些因缘成熟,正处于道位者是般若空性的法器。所以在诸多经典中,为引导众生舍弃邪执、趋入般若究竟境界,佛陀宣说了般若波罗蜜多。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多,暂时在名言显现前可以如是解释,但是以胜义理论抉择衡量时,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法无垢无净,远离染污迷乱无有任何相。如《华严经》云:本性清净,无染无乱。在胜义谛中,般若度的是与非,暂时与究竟,到彼岸的分别都不存在;世俗角度万法是缘起显现,因此可以立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为令成千上万无量众生到达最究竟的般若境界,证悟一切诸法本面空性,佛陀也显示成道、转法轮、涅槃等十二相。

  所谓如来所说的法是否存在?前面已研究过,在此再述有不共的意义。因现前正在讲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空性——无相法门,佛陀用最究竟的智慧作衡量,诸法本来清净,在名言中广转法轮等全部不成立。须菩提已完全证悟、理解佛法隐含的密意,因此以自己所理解的实相来回答:如来无所说法。《维摩诘经》云:从真正实相来说,如来所说的法无任何相状,亦无任何所言,远离诸相、无有染污。因此如果真正去执著如来所说的法则非究竟,如经中所云:我已成如来,未说一字法。而暂时针对众生的不同根基,佛说种种的法以作引导,这观待凡夫众生全部可以承认为有。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尊说: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是不是很多?须菩提说:微尘非常多。佛告诉须菩提:应当了知所有微尘,胜义中并非存在,只是名字上假立的微尘。如来也已经说过所谓的世界,并非实有世界,以不是世界的缘故可以立名为世界。

  此处以微尘和世界之间的差别来抉择诸法空性。这些玄奥的义理对于不懂胜义和名言的人来讲,就像不了解《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认为这是明显的矛盾。众所周知,三千大千世界有无量的微尘,在凡夫众生的心识前无欺存在。在显现方面也可以这样承认: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团泥土都有无数的微尘,整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数更是非常庞大,无法衡量。须菩提以阿罗汉的身份,故此时作了如是回答。依中观见,小乘阿罗汉只证悟了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而未通达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所以须菩提此处好像未了解佛的密意。对于世人而言,整个世界的微尘无处不在,周围随时有接触微尘的机会。刮大风时,室内室外,锅内、佛像上都有大量微尘现见,所以世人对微尘的常有执著非常严重。为使此执著染污消除,世尊说:从胜义中谛来观察,无分微尘与众生所见到的无数微尘一样,都是名言假立,而非实质性具有微尘,无论无方微尘还是有方微尘都不成立。

  微尘如果有东方,必须有东方的一分,但微尘如果可分,应不是无方分微尘,而成了有方分微尘。有方分微尘也不成立,因为有方分的就是因缘法,因缘法即是无常刹那变化的非实法,无实之故仅能成立微尘为无自性的显现。《中观四百论》亦云: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如何是极微?未观察时显现有种种微尘,但详细观察后实际没有任何微尘成立,因此世尊说:微尘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微尘,如果是真实恒常的微尘,则任何人不论怎样以理观察也破除不了,一定恒常实有存在,正因为微尘是众生的迷乱显现,非实有故,所以观察可以破除这方面的实执。又云:若实有所做,此法非能灭。诸法本性空,而非不空观空,了知此理可以破除人们对诸法的实有执著,将能取所取消于法界。

  在显现此境界之前,虽知诸法本空,因尚未灭尽二取故,缘起显现不灭,微尘还是于己有害,如果微尘落到眼睛里或火星碰到手时,还是会感受痛苦,还是不空。因此,二取未消于法界前,微尘还是依名言而存在,是名微尘即是此意。既然微尘是名言假立法,则由微尘组成的世界也就不是真正的世界。《华严经》云:三千大千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一切众,起外此而别,非有世界耶?或者说一尘中有尘数刹,一微尘中有微尘数之多的世界、刹土,若微尘真有本性存在,怎么能容纳如此不可计数的刹土?

  以上抉择了胜义中小到微尘,大到世界皆不存在,从而破除了众生对大小事物的实有执著。以下破如来相之实有。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世尊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能否以见佛陀三十二庄严身相而认为已见到真正的如来?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以佛的三十二相见到如来,因为如来所说三十二相,以理观察时,色法形成的肉身并不是如来的真相,只是在名言中以佛的顶髻、白毫等如来的色身标志假名为三十二相。

  众生无始以来流转轮回,其根本即是将五蕴假合的身体执著为我,由我执生起我所的执著,又由执著分别各异而形成各自不同习气,因而不同众生前显现的境界也有差异。凡夫面前有各种不清净的五蕴显现,菩萨和圣者面前显现的是清净法相。外道本师见世尊具足十八种丑相,圣者迦叶看到世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一些见识浅薄者学了一些佛法未曾深解,便认为:佛经过多生累劫修积布施、持戒、忍辱等资粮形成种种功德,如四无畏、十力、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应该不空,这是最殊胜了义不空的胜义法。就名言量而言,这种说法合乎情理,因为因缘和合时诸法皆可无欺显现,并且确实存有清净与不清净的差别;但在胜义理观察时,不仅不清净的轮回是空性,而且清净的三十二相,如来藏光明也是无实有的空性法。因此佛特发此问,破除众生无始劫以来执著胜义中有清净佛身的非理习气。三十二相在《大智度论》、《现观庄严论》、《智者入门》、《中观宝鬘论》中都有广述,在此不一一介绍。在实相本面角度抉择时,见三十二相并不是见真正的如来,法报化三身,佛陀自性具足,其中色身有化身和报身之分,化身又分各类。释迦牟尼佛是殊胜化身,具足三十二相,然而此色相并非真正的善逝。《般若八千颂》云:得色身者并非善逝,得法身者乃为善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在还未清净烦恼分别念的迷乱众生前虽然可以显现佛陀转法轮等现象,但实相之诸佛法身不可思量,不可言说,无形无色,非实非虚,如《华严经》云: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数身体和生命作大布施,功德当然非常殊胜,但如果有人念诵受持《金刚经》,甚至只受持四句偈,为别人解说,此功德较前功德更为殊胜。

  本经所述每种功德重点不同,此处是以身布施与法相比较。生命和身体布施是大布施,以身布施已属难能可贵,以恒河沙数布施身命功德更不可思议,远远胜过本经前面两次提到的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功德。往昔,世尊转生为乐善好施的月光国王时,一婆罗门闻名而至,告诉他:一切外物布施功德不是很大,以肉身作布施功德非常圆满,你应该将身体布施给我。后来月光菩萨在鹿野苑布施身体给婆罗门时,他说:在这棵树下,我已用身体布施供养过九百九十九次,这是第一千次。

  身布施的功德大,是因为众生至爱者莫过于生命但是这样苦行的功德还是不如布施四句偈的功德。久尼夏智说:受持四句偈是从了义究竟通达其义而讲并不是指三心二意随便念一念经,通达经义后为他人宣讲才会有很大的功德。所谓的受持,分形象上的受持和真实受持两种。形象受持即每天拿着经本,口头表面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分别念则胡思乱想,仅表面受持是影子的善法,这种功德不可能超过圣者千百次以身命布施的功德。真实的受持是完全通达内涵后传授他人,六祖也说:一心念诵《金刚经》能断我执,断除妄想。于此藏汉大德所解不谋而合,因此应当了知若真正通达此经之义,则可以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断除一切妄想,当下成佛,以此千劫身命布施比不上念诵这部经的功德大。如果有口无心地念一念,觉得比别人做大供养的功德殊胜,这是依文不依义的颠倒错解。世尊为使更多众生趣入此经,而以受持、通达、缮写、如理作意等方便宣说。

  现在不论在家还是出家人诵经时,很少有人对经义如理作意,甚至有人根本不懂得经义,这样便不可能如理作意。如果不了知关键应通达般若法的本义,未真正通达真实内涵如理作意,只是表面上念经无疑不能圆满获得持经的功德。经文的受持作意有种种差别,自相续生起清净心后,究竟通达经义极为重要。所以,受持经时应依教理通达经的本义,如法受持、如理作意才能自利利人。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这时,须菩提听到此经及其功德,深深了悟了此经的密意,涕泪俱下,对佛陈白:世尊!太稀有了,您所说的如此意义深妙的经典,我自从见道得慧眼以来,未听闻过如此殊胜的法要。

  须菩提已深深了解般若的密意,所以热泪盈盈。此处须菩提涕泪悲泣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听闻此经及其不可思议的功德后了悟诸法实相,通达空性,远离一切虚妄之相,从而内心深处生起极大欢喜,喜极而泣。如同空性法器的异生听到空性时一样,如《入中论》云: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汗毛自动竖。须菩提既是空性法的法器,也了达空性,所以听闻后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另一方面,无始以来流转六道轮回,今日才以佛的恩德得闻并了悟此殊胜法要,虽自庆幸,但三界火宅中的老母有情并未通达此理,还为贪嗔痴三毒所束缚,在无边的轮回苦海中生死浮沉,无有尽头,以此生起悲心而落泪。《佛子行》云: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当时须菩提因对有情生起大悲心不能自禁以至悲泪横流。佛法难闻,般若法更是难遇难求,如今在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大多数民众根本无缘见闻,甚至有人毁谤焚烧《金刚经》,善良的人谁能抑制大悲的泪水!

  空性法可使凡夫相续种下善根,断除生死轮回,遣除一切迷乱显现,一般的法门则无有如是功德,所以须菩提感叹此法稀有。藏文译为稀奇、稀有,稀有、稀奇,玄奘大师译为甚奇稀有!世尊!最极稀有!善逝!以表感叹此经文非常殊胜前所未闻之意。

  小乘得预流果时即可获得慧眼,《俱舍》中详细解释了慧眼的功德。一般凡夫肉眼只能看色法,而圣者慧眼具有能见众生的心、听到众生的声音、辨别法与非法等诸多功德。须菩提从得到慧眼以来都未听闻过如此意趣甚深的经典,由此可见,阿罗汉并未完全了解甚深空性。《宣说二谛经》云:经说声缘微无我,如虫食芥粒内空。又经云:声闻所证空性如牛蹄迹中之水,菩萨所证空性如大海之水广大。初发心菩萨虽然未证悟二无我空性,但由生如来法王家族,以菩提心及大悲力,亦能超胜一切久修梵行声缘罗汉。嘎玛拉希拉也认为,从此段经文可以推知声闻缘觉并未通达一切最甚深究竟的空性。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须菩提说:如果有人听到此经,生起极为清净的信心,即能证悟诸法实相,应该知道此人已真正获得了最殊胜稀有的成就。

  成办了今生的琐事以及名闻利养等并非稀有,了知般若功德殊胜,断除疑惑染污的过失,生起清净的信心,堪称真正稀有。不见有一物可得,其相续一定会生起实相——即究竟了义的证悟境界,依信心生起清净证悟即是真正稀有成就功德。

  信心是一切道之来源,一切功德的来源。有清净信心,则相续中一定会生起实相智慧,此人必定成就最稀有的功德。弥勒菩萨云:唯有净信心,证悟胜义谛《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莲花生大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喇拉曲智仁波切说:世间人有一点财富觉得很了不起,其实没什么可自以为是的,在佛法上有证悟境界才是真正的了不起,这才是真正稀有的功德。因此修行人应时时观察自心调伏烦恼,结交对上师三宝有清净信心、有一定证悟境界的人为道友,才能获得共不共的成就。有人认为自己已拥有世间成就和神通便忘乎所以,自视甚高,但这并不是成就,外道同样也可以得到四禅五通。如果在自相续中对《金刚经》生起清净信心,现前证悟诸法实相,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成就最稀有的功德。通过修学般若法门,通达甚深缘起性空,生起如六祖闻此经后所生的信心和所得的境界,这才是真正世间稀有。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实相在胜义中即不是相,因而如来说在名言中假名为实相。

  藏译和唐译中,此句前具有何以故之文,即为什么一个人证悟实相是第一稀有呢?因为实相,并非是真正有一实有的可执著之相,久尼夏智说:无有任何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实相。凡夫人经常为贪嗔痴束缚遮蔽,妄执诸法实有真正有证悟境界的人对相状不执著为相,了知不论有的相状、无的相状都非究竟之相,无有任何相状才是实相。《大般若经》云:大菩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诸法皆无相,无有忆念,无有作意。《中论》第五品云: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浅薄之人见到诸法有相或无相,都不是真正见到实相。《中观四百论》云:愚夫妄分别,谓空等为常,智者依世间,亦不见此义。中观所讲离八边的境界,在胜义谛中远离一切有无戏论,所有的相都不存在。《入中论》中云:若有色无色,有为无为法,如是一切法,由彼性离空,变碍等无性,是为自相空。《入菩萨行智慧品》中云:以析空性心,究彼空性时,若复究空智,应成无穷过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意为如果证悟了诸法无生无灭的大空本性,此时能分析的理智无有所依无有所缘,则能分析的理智也无从生起,如波涛入海,灭尽一切戏论即是涅槃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

  世尊,我现在听闻这样的经典,生起信心,理解其义受持此经不算难得稀有,最极稀有难得的是在末法五百年时,有人听到这部经并且生起信解、受持,此人才是非常稀有难得。

  世尊在世时佛法非常兴盛,而且是果法时期,修行人得果现象较多,闻法即证果者比比皆是。须菩提是释迦牟尼佛众多弟子中了悟空性正见的大弟子,无论从根基、时代哪方面观察,他能听闻空性法门并不算真正难得、稀有。另一方面,依嘎玛拉希拉的观点,声闻仅证悟部分空性,因此须菩提当时听闻这部经后所证悟的空性境界并未究竟,他对空性法的这种相遇并不感到很稀有。未来的菩萨们依此经完全证悟空性,确确实实令人感到难得稀有。禅宗大德经常把证悟分成解悟和证悟两方面,解悟是理解方面的开悟,证悟是真正现见诸法实相,解悟常出现而证悟则很困难声闻只是在理解方面有一些证相,而未证悟一切法的本来空性;而将来的大菩萨依般若法,得已完全证悟空性。小乘罗汉证悟的空性范围很渺小,菩萨所证悟的范围广大无垠,《大般涅槃经》云:须陀洹、斯陀含人,断少分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

  佛在世时佛法昌盛,佛涅槃后五百年佛法也较为兴盛,过此五百年以后,即成了末法,五百年实际不仅仅只表示五百年,还可以包括许多个五百年。对于佛法兴盛和隐灭有不同的说法,有些经典说佛法有隐没和兴盛的时候,有些经典说真正的佛法并无有隐没、毁灭的时候。当代高僧广钦上人说:佛法未衰微,人心确在衰危《时轮金刚》中说:所谓的佛法隐没,只不过是在一个地方显示灭尽,而真正度化众生的佛法并不灭尽,就如同太阳日夜旋转,光照一方时,其他的地方就会变成黑暗。佛法也是如此,在一个地方兴盛后,因缘成熟又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在究竟了义的实相中佛陀永远不会有灭度,佛法也永远无灭尽之时,显宗中的一些了义经典如《不可思议经》中云:佛陀无灭度,佛法恒住世。《涅槃经》中也有如是宣说。末法五百年,如今许多道场里依然保持闻思实修弘扬正法,说明所说末法五百年,只不过是在某些对境前显示佛法的兴盛和衰败。

  久尼夏智引用龙猛菩萨的教证云:知此诸法空性已,一切业果依缘起,稀有又此极稀有,稀奇又此极稀奇。佛在世时听闻般若空性深义并非稀有,佛入涅槃后,末法时代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兴盛之时,有人依此经深解般若义理真正证悟了空性,这种人才真正稀有。由于智慧见识的差异,世间人认为获得名声财富或地位非常稀有,有智者对此则不以为然。同样,修密法者,六月成就也是稀有难得的,如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云:甚深光明大圆满,仅闻词句断有根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在末法时期如理如法行持的人越来越少,有人以上师三宝的加持,领受甘露法味,获得了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此为第一稀有。口头上夸夸其谈咬文嚼字无任何实义,使法入于心并获得真实的证相确实是难得、稀有的功德。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为什么呢?此人已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相状执著。

  三界众生始终解不开烦恼的原因就是有我相,如果通过闻思修行获得证悟,远离四相则能摆脱轮回的极大痛苦。有的人听到般若法后当下断除我执,有的人虽未当下断除,但能通过数数闻思般若空性逐渐减弱乃至断尽我执。因此,般若空性法的功德不可思议。

  四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对我的执著为我相;对其他人的执著为人相;除了人相以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类似的观念是对众生的执著,称为众生相;每个人对自己的寿命都很关心,这种对寿命的执著称为寿者相。若彻悟空性法,则四相皆无。憨山大师紧扣经文解释曰:苟有能信者,则为第一稀有之人也,何以故?以此人能离四相故,然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见法身矣。为什么这种人如此稀有呢?因为这种人已离开了四相,如理如实了知如来的本相,即本来的法身。

  不过,仅口头上说不执著破不了实执,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对空性以胜义理进一步深刻认识运用,自然会断尽一切实执,证得解脱自在的这种境界。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为什么呢?因为诸法实相中我相不存在,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存在。

  前文所述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因其已无有四相的执著作为立宗。此处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作为立宗推理的因,成立离四相诸法本性无相的中观正见。《中观四百论》云: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从一法的空性,可以现见一切法的空性,可知无所谓我相,由无我相推知所谓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存在,四相全都是世俗中的名言假立,离一切戏论的胜义实相即是佛的智慧密意所在。六祖云: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六祖作为大成就者其所言与一般人有所不同,其口诀言辞虽短,却有不共的加持和教益。


浏览(2383)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pifu01
注册日期: 2010-10-14
访问总量: 790,20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佛子行37颂之二2
· 道德经第14章
· 道德经第13章
· 道德经第10-11章
· 第十章
· 道德经 第九章
· 杂阿含274 欢喜 欢喜!
友好链接
· 润涛阎:润涛阎的博客
· 摩诃笨蛋:摩诃笨蛋的博客
· 珍曼:珍曼的博客
分类目录
【生命历程】
· 未曾亲身参与64者,不足与言64
· 他乡遇“故知”
· 信仰与因信称义
· 陪伴 歌曲以及词翻译
·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 戏说“我将无我,不忘初心”
· 母亲节梦见母亲
· 相遇
· 姑妄言之:我最近的“车祸”
· 如何应对新冠long haul(后遗症)
【天伦之乐】
· 工程师的疑惑
· 俺家小狗
· 小天才:枕套的用途
· 我闺女今天踢了个弧线角球,直接
· 中学生的自杀问题
· 沙滩漫步
· 高奇峰"怒狮"解
· 旋转木马
· 女儿的因果报应观
· 真实的爱情故事
【Buddhism】
· 佛子行37颂之二2
· 道德经第14章
· 道德经第13章
· 道德经第10-11章
· 第十章
· 道德经 第九章
· 杂阿含274 欢喜 欢喜!
· 雜阿含58經
· 佛法的要点,就是是出离心、菩提
· 心经:藏传版
【Notes】
· 梦
· 统一思想:多么伟大的雄思妙想
· 人间地狱
· 中共国叫兽之兽,与中共国高官之
· 从快活老人那里偷来一幅图并题诗
· 随学快活老人 五绝 春早
· 小诗 N 首
· 新唐人和川普关于WI选举所造的谣
· 国民教育与屁民教育
· 苏格拉底讲述的轮回转生故事
存档目录
2024-04-04 - 2024-04-16
2024-03-03 - 2024-03-26
2024-02-10 - 2024-02-28
2023-12-09 - 2023-12-26
2023-11-20 - 2023-11-24
2023-09-06 - 2023-09-06
2023-06-01 - 2023-06-07
2023-05-18 - 2023-05-26
2023-04-04 - 2023-04-27
2023-03-19 - 2023-03-31
2022-12-13 - 2022-12-13
2022-11-20 - 2022-11-30
2022-10-25 - 2022-10-25
2022-06-03 - 2022-06-03
2022-05-06 - 2022-05-22
2022-04-02 - 2022-04-26
2022-02-01 - 2022-02-20
2022-01-10 - 2022-01-10
2021-12-02 - 2021-12-29
2021-11-02 - 2021-11-29
2021-10-03 - 2021-10-31
2021-09-01 - 2021-09-30
2021-08-21 - 2021-08-30
2021-03-05 - 2021-03-24
2021-02-07 - 2021-02-26
2021-01-22 - 2021-01-30
2020-12-13 - 2020-12-26
2020-11-11 - 2020-11-29
2020-10-08 - 2020-10-23
2020-09-07 - 2020-09-07
2020-08-07 - 2020-08-29
2020-07-25 - 2020-07-25
2020-02-25 - 2020-02-25
2019-11-14 - 2019-11-14
2019-10-01 - 2019-10-31
2019-09-15 - 2019-09-15
2019-07-31 - 2019-07-31
2019-06-03 - 2019-06-03
2019-04-27 - 2019-04-27
2019-03-10 - 2019-03-10
2019-01-19 - 2019-01-19
2018-11-03 - 2018-11-21
2018-09-12 - 2018-09-12
2018-06-23 - 2018-06-25
2018-05-04 - 2018-05-04
2018-04-07 - 2018-04-21
2018-03-03 - 2018-03-15
2018-02-04 - 2018-02-23
2018-01-13 - 2018-01-13
2017-12-13 - 2017-12-13
2017-11-07 - 2017-11-26
2017-10-23 - 2017-10-23
2017-08-24 - 2017-08-24
2017-07-03 - 2017-07-04
2017-06-01 - 2017-06-26
2017-05-06 - 2017-05-06
2017-03-03 - 2017-03-03
2017-02-17 - 2017-02-17
2017-01-24 - 2017-01-24
2016-12-14 - 2016-12-14
2016-10-13 - 2016-10-13
2016-08-05 - 2016-08-28
2016-07-03 - 2016-07-18
2016-06-05 - 2016-06-11
2016-05-15 - 2016-05-27
2016-04-02 - 2016-04-09
2016-01-03 - 2016-01-20
2015-10-17 - 2015-10-17
2015-09-16 - 2015-09-25
2015-07-14 - 2015-07-17
2015-06-08 - 2015-06-23
2015-04-07 - 2015-04-24
2015-03-06 - 2015-03-06
2015-02-02 - 2015-02-08
2015-01-24 - 2015-01-24
2014-12-06 - 2014-12-06
2014-11-11 - 2014-11-23
2014-10-02 - 2014-10-02
2014-09-22 - 2014-09-22
2014-08-19 - 2014-08-28
2014-06-28 - 2014-06-28
2014-04-14 - 2014-04-14
2014-03-11 - 2014-03-17
2014-02-25 - 2014-02-25
2014-01-07 - 2014-01-07
2013-11-11 - 2013-11-11
2013-10-29 - 2013-10-30
2013-09-16 - 2013-09-21
2013-06-16 - 2013-06-30
2013-04-13 - 2013-04-13
2013-02-14 - 2013-02-22
2013-01-13 - 2013-01-26
2012-11-25 - 2012-11-25
2012-10-04 - 2012-10-22
2012-09-10 - 2012-09-23
2012-07-02 - 2012-07-02
2012-06-02 - 2012-06-24
2012-05-21 - 2012-05-30
2012-03-18 - 2012-03-18
2012-02-18 - 2012-02-23
2012-01-02 - 2012-01-28
2011-12-01 - 2011-12-29
2011-11-01 - 2011-11-26
2011-10-16 - 2011-10-29
2011-09-11 - 2011-09-27
2011-08-02 - 2011-08-02
2011-07-01 - 2011-07-30
2011-06-04 - 2011-06-25
2011-05-20 - 2011-05-26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