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pifu01的博客
  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网络日志正文
末法时代如何修行--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解 4 2023-03-25 12:50:28

说明:本系列贴摘录自索达吉堪布《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解。

佛告弥勒。汝观未来后五百岁。有诸菩萨甚为无智。行法施时。若有利养生欢喜心。若无利养不生欢喜。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观未来后五百世的众生,如果有菩萨甚为无智,没有取舍的智慧,讲经说法、做法布施时,一旦有利养就产生欢喜心。利养,指供养、财富、名声,即世间八法中的名闻利养。后五百世作法布施的菩萨,只要有利养就特别欢喜,遇到了比较有福报的大施主,既有信心又有钱财的信士,就愿意摄受;如果没有利养、长得也不好看、钱财也没有、供养也没有、什么利养都没有的话,就心不欢喜,觉得摄受他没有意义。因为他的目标不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最主要的目标是财富。确实也是这样,人们很现实,讲经说法的居士、出家人中,也是难免的,佛陀时代也有,现在也会有,这种人他不是要解除众生的痛苦、困惑,主要是为了得到利养,得不到的时候就不欢喜。

彼诸菩萨为人说法。作如是心。云何当令亲友檀越归属于我。复更念言。云何当令在家出家诸菩萨等。而于我所生净信心。恭敬供养衣服饭食卧具汤药。如是菩萨。以财利故为人说法。若无利养心生疲厌。

这些菩萨为人说法时就这样想:为什么这些亲友、施主不归于我?所有的大施主、有财富的信士都归于我该多好。又想:怎么让所有的在家人和出家菩萨都对我产生清净的信心,恭敬供养衣服、饭食、卧具、汤药等等?一方面,他希望:所有有财富的信士都归我管,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如果跑到别的地方去,就产生嫉妒心、懊悔心、不开心;另一方面,他觉得:出家、在家的菩萨,应该对我产生清净心,给我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现在很多人不一定缺吃的穿的。对我供养房屋、车辆,以及各种电器设备等等,这是他的目的.这样的菩萨以利养的缘故为人说法,而没有利养则会产生疲倦心,觉得没有意思,多累啊。他们认为:如果有一些盼头,有一些供养、利养会很好。[1]

现在大城市里比较有福报的信士,认识很多各种各样的大法师,如果自己有信心,在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些人因为福报不足够,很难遇到善知识,现在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像中国这边比较有福报的城市,好多善知识都在那里云聚,以前听说朝阳区有30万“仁波切”,当时也许是为了对藏传佛教的个别僧人做一些整顿,也许有一些其它原因。30万倒是不一定有,那个地方也不算很大,如果有30万“仁波切”,当地的原住民都不知道怎么居住了。我们也不能完全说在外面弘法的、自己看不习惯的都是假上师,这样说也不对。自古以来,很多大上师在不同的民族、区域讲经说法。包括历代的大翻译家们,他们不辞辛劳地来到异地弘法,此译本的译师菩提流支[2]也来自于异乡。他们刚到这些地方时,语言、风俗等很多方面有一些困难,那时也有一些功德主支持他们。如果没有这些人进行翻译、弘法,今天的我们哪能品尝到这么好的佛法美味佳肴?因此,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说就全部都是假的,“30万仁波切都是假的”。[3]

有些上师能影响很多人,有些则没有影响很多人,但他们同样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座的各位刚开始对各种法一窍不通,如果刚开始没有上师们各种不同的显现和摄受,不一定有今天闻思修行的机会。我们应该用不堕两边的方式来对待。自古以来,不管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施主和善知识之间的因缘和关系就比较微妙。不得不承认,依靠信士的无私奉献、慷慨布施、欢喜供养,因缘具足后,有些地方的寺院修得很好,佛学院做得很好,僧团的建立也非常好,包括吃的住的、闻思修行等各方面也非常好;上师们也是无私奉献、无私利众,做法布施,各种因缘具足,才有如今的佛法兴盛,如日中天。

当时佛陀在世时对某些为利养而说法者有所呵斥[4],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弥勒。譬如有人志乐清净。或为死蛇死狗死人等尸。脓血烂坏系著其颈。是人忧恼深生厌患。以违逆故迷闷不安。

佛告诉弥勒菩萨,譬如有人很喜欢清净,藏译本是这个意思。这些人如果被死蛇、死狗、死人的尸体系在脖子上,这些尸体都是被脓血染污的,那这个人特别忧恼,生起极大的厌患心,因为这些违逆的缘故,他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开心。死蛇,藏译本中是死猴,两个汉译本都是一样的说法,是“死蛇”[5]。本来自己喜欢干净,但如果死蛇、死狗的尸体挂在脖子上肯定不开心、不欢喜,会远远离开。

弥勒。当知于后末世五百岁中。说法之人亦复如是。于诸一切无利养处。不顺其心无有滋味。便生厌倦弃舍而去。彼诸法师作如是念。我于此中说法无益。何以故。是诸人等。于我所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生忧念何缘于此徒自疲劳。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应该知道,于后末世五百岁中,说法之人也是一样,因为他需要利益,如果讲经说法的地方没有利养,不顺其心无有滋味,不顺他的心,觉得没有滋味,就生起厌烦心,舍弃而去,像脖子上挂尸体一样。

这种法师其实是很不成功的法师,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养,一旦没有利养就不开心。以前有一个人,现在比较出名了,他跑到城市里面去,给我打电话让我介绍一个施主。我说,没有什么可介绍的,我没有特意留施主的电话。他说,不可能的,如果给我介绍一个施主,对你也没有什么害处,但对我帮助很大。我说,你应该有施主吧,没有施主为什么到那里去?他说,我身边有一个老太太,但是她什么能力都没有、很烦。我说,那再看吧。最后我也没有介绍。所以,希求名闻利养的人也是有。

《大宝积正法经》云:“虽复具多闻,坠堕于不净,名闻利养中,诸天及人民,而不生爱敬。”即便是广闻博学的人,如果堕入于不清净的名闻利养当中,那人们不会长期供养他,诸天更不会保护和支持他。如果自己真的以利养心为别人讲经说法,这是很不好的。原来法王如意宝讲过,有一次他去某地灌顶,想起了供养的事情,产生了一个不好的分别念。从此以后,法王说:凡是我要灌顶、传法时,你们千万不要给我任何供养,这是我的一个发愿。他显现上是惩罚自己。后来法王在灌顶和传法时,要求连哈达都不要供养。本来像以前的大班智达,在求法时经常以黄金供养。这并不是说法者贪执财物,以黄金供养是为了表明法的尊贵性和重要性。但法王说,为了传法自始至终得以清净,所以我不收供养。后来,学院的人出去弘法时,基本上都要求不收供养,即便收的供养也都用在弘法利生上。如果纯粹为了利养而讲经说法,大家都不会认同的。因为大家都会慢慢知道:这个人不管在哪里讲经说法,目标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是为了得到财富。

在座的很多人,以后都有讲经说法的机会。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是为了供养、出名、别人对你的尊敬,还是希望你们放弃。我个人也有过这样的情况,虽然对财富供养没什么贪着,有财富也没有什么用,但有时候也确实会为了名声,想:这个学校去一下,听起来会比较好一点。但心不清净的时候,我会选择放弃,因为出去讲法最好自始至终清净意乐、清净行为、清净结行。这一点很重要。

这些希求名闻利养的法师是这样想的:我在传法过程中没有利养的话,没有意义,为什么?这些人对我必须的衣服、饮食、卧具、药物一点都不思考、不关心。一点都不思考我吃的穿的,那我为什么要给他们传法?这样不是徒劳无益吗?这样的心真的很不好,我传法一般无有任何需求,只要对别人有利益,我就要传。但是这些人想:我需要的你不给解决,那就没有什么意义。这种传法很不清净。

《优婆塞戒经》中讲了五种清净的说法和五种不清净的说法[6],其中:“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为利故说;为报而说;为胜他说;为世报说;疑说。”也就是:1、为了利养;2、为来世的果报;3、为了胜过别人而辩论;4、为了世间的财富、名声;5、本来自己没有定解,对法没有信心,自己疑惑重重,以怀疑的心态给人说法。这就是不清净的五种说法。

自己认为给别人说法没有用,我们自己确实也没有这样的心,因为上师如意宝刚开始给我们讲得比较清楚。因为这个原因,不管到哪里,觉得自己再怎么累,只要对别人稍微有一点利益就可以。为了利养、为了果报、为了胜过他人、为了名声等,我个人知道这些都没有意义,这样不清净的心态几乎没有。唯一有意义的就是,能不能对别人带去一点点解脱利益,这还是很重要的。[7]

弥勒。是诸法师。自求供养给侍尊重。摄受同住及于近住。不为于法及利益事。而摄受之。是诸法师自求饮食衣服卧具。诈现异相。入于王城国邑聚落。而实不为利益成熟于诸众生。而行法施。所以者何。

佛告诉弥勒菩萨:这样的法师是自求供养,希望自己获得尊重,摄受同住者和近住者,同类的、共同居住的,或者接近自己的亲朋好友相关等人,为了利养而摄受。

现在的人为了打造自己,很会建立团队。原来我写过一本《苦才是人生》,有一位上师的弟子跟出版社联系时说,我们唯一的目的是销售量,要超过索达吉堪布的《苦才是人生》。出版社直接跟我们这边讲,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超过你。我觉得很可笑:“超过我有什么用呢?”有些上师不一定有这种意乐,但是下面的弟子对世间法也不太懂,出世间法也不懂,闻思的基础也比较差,唯一对上师有一颗特别温暖的心,他一心一意帮上师弘法利生。这些人不但不一定对上师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反而有些时候因为自己的愚痴行为,令众人对上师产生了邪见。有智慧的人连外表的行为都体现出他清净的传承。有人在远远的地方看到米拉日巴磕头时,便知道他是噶举派玛尔巴上师的传承[8]。外表如理如法,说法如理如法,其他人自然而然对寺庙、对道场、对上师产生极大的信心。

有些人自求利养,摄受同住者时,不为法、不为利益众生。凡夫人很容易犯,打造个人利益,但实际上能不能弘扬佛法?能不能利益众生?如果这个没有考虑,即便你有无私的热情,但最后有没有功德也很难说。

这些法师自求个人的饮食、衣服、卧具,诈现威仪,为了得到自己的衣服、钱财、车辆,装成自己有功德,入于王城、国邑、聚落。意思是入于一些像北上广深等比较大的城市,还有比较中等的城市,或者地级城市,或者县城,目的是去化缘。

以前我们那边好多人都去化缘,为了回来修寺院。这还算好一点。但有些人确实为自己的利养做准备,外面装成一个修行人的团队,其实不是修行人,去不同的城市、聚落、大的王城、中间的城市、小的村落当中,实际上不是为了利益众生、成熟众生而去,但刚开始的初学者看不出来。此处跟藏译本稍有差别,隋译本当中也是:这些法师口口声声说利益众生,但实际上没有利益众生的心,诈现威仪,到城市聚落里面去,到处说我要利益众生、我要去弘法,但实际上没有半点利益众生的心[9]。现在有一个地方的人经常去城市里,去年说一个寺院里面多少人全部都跑到城市里去,他们各显神通,有些说打卦,有些说装藏,有些说是活佛,有些说是大成就者,有些说是空行母、瑜伽士。作为佛教徒,不注意的话很容易上当受骗,自己的信心也会退失了。初学者很容易产生信心,也很容易退失信心、产生邪见。一般学的时间长一点也不容易产生信心,也不容易退失信心,看见一些行为,不一定马上认同或反对,会想“这可能是显现吧”。

这些人应该值得注意,不然说是利益众生,但实际上不是为了成熟众生的相续而入城市。我们只是对外面这样说,反过来自己会不会这样?比如说,放假的时候我要下去讲经说法,就像《札嘎山法》中说的,先观察自己的心:如果是为了名声、得到供养而出去的。这种心态很不好,最好别去了。心态不妙。奔公甲去别人家里偷茶叶时,以正知正念发现了自己的动机、行为不好,大声地喊:过来,拿兵器来砍断我的手。施主莫名其妙,奔公甲说:我想偷你的茶叶,你先把我的手砍断[10]。施主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会认为这个人可能精神有问题。奔公甲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以正知正念发现自己的问题,便马上惩罚自己。我们有没有这样很难说,凡夫人心里什么样的分别念都有可能生起。

为了得到名闻利养听法的情况比较少,但有些听法者依止上师并不是真正为了法,而是为了其他各种目的。原来在一些佛教团体当中,有些人不是真正以学习为目的加入的,是为了找各种资源,依靠佛法打招牌,并不是虔心学法。其实这些都是意乐不清净的行为,我们应该清楚 

弥勒。我不说言。有希求者为法施清净。何以故。若心有希求则法无平等。我不说言。贪污心者能成熟众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无有是处。

佛告诉弥勒:我不说言。有希求者为法施清净。为什么呢?若心有希求则法无平等。藏译本当中每一个都有“我不说”[11],汉译本里面前面有,后面都省略了,省略的话比较难懂些。佛陀说,我不说这些有希求、有名闻利养目的人去弘扬佛法叫法布施,这不叫法布施。为什么?你只要有希求得到利养的目的,那法就不可能平等地传给所有众生。你为了利养去城市里弘法,穷人来求法不一定开心,如果富贵的人来了你可能给他传最好的法、最妙的法、最无上的法,甚至是大圆满、大手印。如果一个穷人来的话,“不行,你因缘不成熟。”(众笑)因缘谁知道?只有他老人家才知道。根基没有成熟,什么时候根基成熟呢?你说了算,“哦,你现在根基成熟了。”

佛陀又说,我不说贪污心者能成熟众生。因为自己没有成熟想要成熟别人是无有是处的。贪污心指贪执自己、贪人、贪财、贪名声。自己有非常肮脏的自私自利的贪执心,这样想要成熟众生、想要度化众生很难的,自己平时的烦恼、自私自利的贪执心都没有压制,那你怎么可能成熟众生呢?无有是处。我们经常讲,自己都没有超越轮回,怎么能超度别人呢?不能超度。当然这是以最高的境界来讲的。你要度众生,至少自相续比较清净,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我们的要求不是很高,并不是说一定要所有的能取所取、贪嗔痴消于法界时才能给别人传法,不是这个意思。想要成熟众生、利益众生的话,至少先把自己放得比较低,不要为了自己而装出利益众生的行为。有些真的会这样。原来法王如意宝说过,为了成办弘法利生的事业,他从来没有爱惜过自己的身体和寿命。བསྟན་དང་འགྲོའི་དོན་ཆེན་རབ་སྒྲུབ་ན།།ལུས་སྲོག་གཅེས་འཛིན་བྱེད་མ་མྱོང་།།བསྟན་འགྲོའི་དོན་ཆེན་སྒྲུབ་པ་ལ།།ལུས་སྲོག་གཅེས་འཛིན་བྱེད་མ་མྱོང་།།我们不一定有这样无私广大的心,但至少不要把利益众生作为工具,实际上另有目的,像我们常说的“心里想的一件事,口上说的另一套”,这样不合理。这样无有是处。

弥勒。我不说言。尊重供养安乐其身。贪著摄受不净物者。为利益事。何以故。为求自身安隐丰乐。摄受众会。不能令其安住正信。

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你们听课时稍微认真一点,不然有些时候比较难懂。

佛告诉弥勒菩萨,我不说言。尊重供养安乐其身。通过尊重、供养、自身获得快乐。而贪著很多不清净的财物、名声,我不说这样是为了自己快乐,因为摄受很多不清净东西的行为不是利益众生,这不叫利益众生,这是自私自利。如果你人很直的话,你可以直接说,我很想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去传法。不过这样,也许更没人去听了,但至少说明你这样的人比较直。如果你是为了利益众生,但实际上你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那这不叫利益众生,这叫损害众生。

为什么呢?为求自身安隐丰乐,摄受众会,不能令其安住正信。这些众生不可能产生信心,不可能得到教化。其实人心是什么样,结果也是什么样。讲经说法的法师,如果心真的很清净,不管讲得好不好,对众生多多少少有利;如果你的心一直为自己想,表面上讲得再怎么好,实际上下面的人得不到利益。这是一种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弥勒。我不说言。矫诈之人住阿兰若。薄福德者而为少欲。贪胜味者名易满足。多求美膳以为乞食。

佛告诉弥勒菩萨,我不说狡诈的人住于阿兰若,有些狡诈者住在寂静的地方闭关九年、十年,实际上他并没有安住在境界中,因为他是一种假装。佛陀在《成实论》当中说,佛陀看到在城市里面闭关、坐禅的时候不太赞叹,如果在寂静的地方睡觉的话比较赞叹,因为在城市里,即便你会打坐,但是打坐完了以后可能被环境所扰,不一定成功[12]。反过来说,有些人在寂静的地方装着闭关,但实际上这不叫寂静者,因为他是狡诈的行为。有时候真的看不出来。听说山洞里的有些修行人很富裕,每个人得到多少供养,当然这样说的话会不会很多人产生邪见,我也有过失,但确实会有这样的情况:别人来朝拜的时候自己装着入定,平时没有人来朝拜时很放逸。人来了就马上入定,再看看那些人走了没有(师模仿,众笑),这叫狡诈者。

薄福德者而为少欲。我不会说福报浅薄的人是少欲者。我们刚来的时候条件很差,那个时候不得不知足少欲。有些人福报很浅薄,前世没有积累福报,却装着我知足少欲,其实是没有福报,不是知足少欲者。《大庄严论经》中也说:“形虽作苦行,而心怀贪着,希求无厌足,不名为少欲。”虽然行为是一种苦行,但心里始终怀着一种贪欲,没有厌足心,这种人不叫知足少欲。什么叫少欲者?真正有福报有钱财,但是不耽执。没有福报不可能叫知足少欲者。这一点也反观自心。有些真正是知足少欲者,自己拥有很多钱财,修行人当中真的有,自己家里各方面还是很有福报的,但是吃的住的特别简单,这真正叫知足少欲。有些因为前世没有福报,即生当中一直很困难,但装着我是知足少欲者。其实是不得不知足少欲,没办法。

贪胜味者名易满足。多求美膳以为乞食。佛告诉弥勒菩萨,贪着胜味的人不叫易满足者。藏译本和隋译本把这两句连在一起[13],是一个内容:弥勒,我不说追求好饮食者为行乞食。意思是,我不说贪著殊胜味道的人名为满足者,多求美食的人为乞讨者。化缘者一家一家挨着去,遇到什么吃什么。而你是贪执这些美味,这家去吃一下,那家吃一下,这不叫化缘者,因为你是贪着食物。真正的乞食者不是因为贪着食物,而是随缘行乞。以前富楼那尊者经常去富裕的家庭,为了对治他们的吝啬;迦叶尊者经常去贫穷的人家里化缘。佛陀得知后制止了,像富楼那尊者天天去富人家里,或者迦叶尊者天天去穷人家里,都不太好。以前比丘化缘的时候,走到哪里,直接就在那里化缘就可以,不是因为这个饭店做得很好。有些道友经常“听说这里有一个新的食物,我去尝一尝。”其实这里很多人都舍得花钱,尤其是分了念经钱后,好几个餐厅的生意也比较好;没钱就没办法,不去消费。这样也可以,你有这个能力也是可以的。但是天天特别贪着美食也不是很好,尤其是住在山里的修行人,偶尔关心吃的还是可以的,但是每次都特别在意味道,发心人员、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困难,众口难调。作为修行人不要太过分地要求很高,只要有健康卫生的食物,要有满足心好一点。

希求胜味的人不叫易满足者,希求美食的人不叫乞食者。虽然看起来像,一家一家地走,但他特别贪着食物,不是真正的化缘者。

弥勒。我不说言。乞求种种上妙衣服。谓如是等持粪扫衣

佛告诉弥勒菩萨,我不说乞求种种上妙衣者是持粪扫衣者。本来佛要求出家人穿粪扫衣,但有些人心里没有断除贪欲,希求特别好的衣服,这样的话,不管行为上如何,都不叫穿粪扫衣的人。[14]

主要还是心态上有一定的差别。《大宝积经》里面有一个沙弥叫周那,有一次出门时,在粪坑里找到了一件衣服,他就拿回来在池子里洗干净后自己穿。天人对沙弥恭敬供养,当时他洗衣服的水天人作沐浴。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个沙弥的心很清净,他觉得要惜福,没有贪执心,粪坑里的衣服洗完后自己穿。天人本来很爱干净,但因为沙弥心很清净,天人对他踩的地进行顶礼,留下来的不清净的水用来沐浴。而有些心不清净的人,虽然外面穿很好的衣服,但天人也不愿意接近他,远远离开。[15]

有些人心里求的是上妙衣服,但行为很不干净,装着是穿清净衣服,这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得到的供养、财富,大多数是信财,背后也是信众流汗流泪而积累的,如果没有惜福的心,天人不一定对你恭敬。

不知道我们这边怎么样,觉姆这边好一点,但喇嘛这边经常把比较好的衣服全部扔在废弃房里,这是很不好的现象。以前像汉地的印光大师、弘一大师,他们都特别惜福[16]。藏地的高僧大德,包括法王如意宝也经常讲惜福。藏族老乡也有这样的说法:吃完饭以后碗里的东西一定要舔干净,不然浪费财富、消损福报。戒律里也讲了,衣服要穿得圆满,到最后实在不能穿了,要与泥土混合在一起,补佛塔的裂缝,如此,供养衣服的人资粮能圆满。

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等等,我们最好不要浪费。现在喇嘛、觉姆中有些年轻人有不好的习惯,今天有一个新的布料,一个人穿上以后,另一个人就问“你在哪里买的?我也去买。”穿了几天以后觉得不好看就扔掉了。我们这边还有另外一个极端,有些人特意穿一些比较破烂的、肮脏的旧衣服,自己认为自己是济公的弟子,觉得很有成就感。其实我们不用特意非要穿旧的衣服。原来有一个道友,衣服穿了好长时间没洗,我就用指甲在他衣服上面写“很脏”,他自己都不知道我写了。当然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应该没有。女众稍微好一点。人的心态不同,有些人非要穿旧的衣服觉得有成就感,而有些人每天换一个,像西方有条件的人一天换三四次,一会绿色、一会红色、一会白色,这也是他们的打扮方式 

弥勒。我不说言。在家出家无识知者为离愦闹。

佛告诉弥勒:在家人也不认识、出家人也不认识,我不说这种人叫离愦闹者。是他自己无能,所以谁都不认识,默默无闻。我原来说过,看破红尘和生活没有着落不要混淆。有些人自己没什么能力,谁都不认识他,这是不是远离愦闹的寂静修行人呢?不一定。

原来霍西的曲恰堪布讲经时说:有一天来了一个色尔坝的老喇嘛,这个老喇嘛已经牙齿都没有了,可能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不然如果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们听说这个人来了,僧众都会排队迎接,但这个人已经老了,我们都不认识,他还活着,肯定是一个无能的。说得比较尖锐。有些人在家人也不认识,出家人也不认识,是不是远离红尘的成功者呢?也不一定。自己躲在角落,默默无闻的,可能他不是特意远离愦闹,也即不一定修行很好的意思。[17] 

弥勒。我不说言。谄曲之人值佛兴世。求他短者为如理修行。多损害者名戒蕴清净。增上慢者为多闻第一。

佛告诉弥勒:有些狡诈的人装得很像,我不会说他是值佛兴世。有些人遇到了一个假上师,认为自己遇到了佛陀,好幸运。不一定,也许你的上师是狡诈者、谄曲者,他装得很像,但他不一定是佛陀,我不说是佛真的出世了,住于世间,福报很大。不是这样的。[18]

求他短者为如理修行。求别人过失的人我不会说他是如理修行的人,天天讲别人是非,我不会说这个人修行很好,经常观察别人的过失很好,不会这样说。多损害者名戒蕴清净。我不会说损害别人的人是戒律清净者,有些译本说是嗔怒他人[19]

《大般涅槃经》中也讲:“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皈依佛法的人,已经断除了杀害众生的行为。如果你要损害别人,那说你戒律清净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增上慢者为多闻第一。有些人是增上慢,认为自己特别了不起,我不会说他是广闻博学的人。[20]

弥勒。我不说言。好朋党者名住律仪。心贡高者名尊敬法师。绮语轻弄为善说法。与俗交杂。能于僧众离诸过失。

佛告诉弥勒,我不说言。好朋党者名住律仪。拉帮结派、偏袒执着的,这种人我不会说他住在清净的律仪当中,或者我不会说他是一个很好的律师、戒律的大师。特别偏执、极端、拉帮结派,对于建立自己的团队特别执着的人,佛不会说你是一个戒律清净的律师。

心贡高者名尊敬法师。心贡高者,我不会说他是尊敬的法师,藏译本中是说法师[21]。心很贡高我慢的人,我不会说他是说法的大上师。真正说法者心很调柔,不会贡高我慢,如果贡高我慢,我不会说他是值得众人尊敬的法师。你们看看,如果有些人比较傲慢,你们就可以当面说:佛陀说了,对于贡高者,我不说他是大法师。你肯定不是大法师,因为心贡高之故。

绮语轻弄为善说法。有些人特别会摆弄一些绮语,说各种是非、说别人的过失,讲得特别津津有味,会不会说这是善说佛法的人呢?不会。有些人特别爱讲世间的天文地理……是不是真的是善巧说法者呢?不一定,他自己爱说绮语而已。[22]

与俗交杂。能于僧众离诸过失。特别爱与世俗人交往,在僧众当中不说是离过失的。戒律里讲了,如果亲近在家人,自己会受到很多障碍。经常交往世俗人、在家人的话,在僧团中不一定很清净,还是有一定的问题。

弥勒。我不说言。简胜福田为施不望报。求恩报者为善摄诸事。求恭敬利养为志乐清净。多妄计者以为出家。

佛告诉弥勒,我不说言。简胜福田为施不望报。简,选择的意思。有些人特别爱选择殊胜的福田,我不会说他是不求果报的法布施,因为他可能是选择性地对大施主说法,不愿意给其他人讲。只要你有选择,法布施就不会清净。真正清净是为一切众生作法布施;有选择性的话,叫做市易、市场的交易,不是真正的法布施。

求恩报者为善摄诸事。求果报者不会说是善于摄受者,只要求果报就不是很好的四摄,善于摄受是以不求果报的、无有任何回报的方式为别人讲经说法。

求恭敬利养为志乐清净。求恭敬利养的人,我不会说他的志乐清净。特别喜欢利养,一看到金钱的时候状态都变了,这样他的心肯定不是清净的。

多妄计者以为出家。有些里面说是没有信心的人,没有正信的人我不会说是真正的出家人。妄计,分别念特别重,没有正信,这样的人,我不会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一般来讲,从烦恼的家当中出来叫出家人,从世俗的家里面出来也叫出家人。但如果对三宝没有信心,分别念特别重,没有从烦恼的家中出来,不能叫真正的出家人[23] 

弥勒。我不说言。分别彼我名乐持戒。不尊敬者名为听法。乐著世典咒诅言论。以为受法。

佛说,我不说言。分别彼我名乐持戒。我不会说分别彼我的人为清净的持戒者。这是你的,这是我的,非常贪着我和你的区分,有人相、有我相,这样的话,戒律不可能清净,严格来讲叫破戒者。你和我分得非常清楚的话,肯定有大的执着,有大的执着不叫清净持戒者。

不尊敬者名为听法。无有尊敬的人我不会说他是听法者。མ་གུས་པ།ཆོས་སྦྱིན་པ།不尊敬的人不要给他说法,因为他对法师没有尊重心、对法没有尊重心,这样的人,我不会说他是真正的听法者。对法师也不尊敬,对法也不尊敬,听法有什么用?没用的。

乐著世典咒诅言论。以为受法。他喜欢世间的经典、论典、咒语、言论,我不以为他是爱法。这里不是受法,是爱法。龙藏、藏译本、隋译本都是“爱法”[24]。他特别执着世间的各种邪论、分别念,整天看世间的各种论典、技术,这样的人不是爱法,他不可能真正爱法。法是出世间的。 

弥勒。我不说言。于诸空性无胜解者。能出离生死。多执著者为离诸行。

佛说,对空性法没有胜解的、不精进的,对空性法门没有精进、没有兴趣,没有了解,一知半解,这种人我不说他是出离生死者。

要出离生死并不只能有口头上的空性,《大智度论》云:“邪见人虽口说一切空,然于爱处生爱。瞋处生瞋。慢处生慢。痴处生痴。自诳其身。”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空性,但实际上空不了,他爱的地方还是去爱,嗔的地方还是生嗔,生傲慢的地方还是产生傲慢,生愚痴的地方还是生愚痴,这种人是自己欺骗自己。你如果真正对空性有胜解,行为上也会有一定的约束,不然口口声声说空性,实际上对空性一知半解,这样的行为我不会叫出离生死、证悟空性。

多执著者为离诸行。多执着者,我不会说他是离诸行者。离诸行,指行为清净。有些执着者,我不会说他是行为清净的。 

弥勒。我不说言。于菩提分住有所得。名为证智。

佛又告诉弥勒菩萨,我不会说住在菩提分当中有执着相的人已经证得了智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对三十七道品有执着,不是证悟了真正的智慧。[25]

弥勒。我不说言。无势力者忍辱成就。无娆触者被忍辱甲。少烦恼者名律仪清净。邪方便者为如说修行。

我也不会说无势力者忍辱成就。有些人别人骂他,他也没有反抗的能力,无能为力,我不会说他忍辱修得很好,他只是很脆弱而已。有些胆子比较小的人,他说我今天忍了,但只是因为他没有胆子,无势力,这不叫安忍。无娆触者被忍辱甲。没有遇到冒犯你、触犯你的人,也不会说你修的忍辱盔甲很好。

以前,华智仁波切遇到一个人在山洞住了二十年,他说自己忍辱修得很好,华智仁波切故意说了他几句,结果那个人大发雷庭。华智仁波切就说:“你二十年修得很好!”[26]

因为他没有遇到对境,这样的话,不能说安忍修得好。

少烦恼者名律仪清净。藏译本当中是少贪欲者[27]。有些人本身贪欲很少,与自己的生理或心理有关,这个不叫清净戒律的修行人,因为本身在这方面能力比较弱。

邪方便者为如说修行。邪方便者,聪明伶俐的,我不说他是如理修行人。有些人看起来是很好的修行人,只不过是一个邪方便。

弥勒。我不说言。爱言说者为一心住。好营世务于法无损。志乐清净堕诸恶趣。修习智慧为愦闹行。

佛说,我不说言。爱言说者为一心住。特别爱说的人会不会修行很好,有些人特别爱说“我白天安住得很好,我晚上做梦很好……”,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说,心能安住、修行很好?也不一定。有些人特别会说,完全可以写一个小说,写一个电影剧本。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什么修行,只是知道一两个修法就到处讲。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他到处讲不净观,其实他只是从理论上知道怎么修,会说而已,实际上自己不会修,但是给别人讲的时候,让人觉得他不净观修得特别好。

好营世务于法无损。我不说因为他特别喜欢世俗的琐事,而对法没有损害。比如说刀、兵器,如果在泥土里面经常捣,不会锋利的。同样,一个修行人如果经常开会、忙于世俗法,那出世间修行肯定会有损害的。一般来讲,一个人的修行跟工作、环境都有关系。不管怎么样,你也不是圣者,经常跟世间人打交道,经常忙着世间的琐事,做生意……不能这么说,不然现在的发心人员全部退了,到时候各部门的负责人又来和我算账“因为你那天的一句话,我们现在找不到发心人员,那怎么呢?”我就说:“我错了,我错了,我在课堂上再说一下发心的功德。”(众笑)确实有些人为了僧众不得不发心。

志乐清净堕诸恶趣。我不说志乐清净的人会堕入恶道当中。

我不会说修习智慧为愦闹行。为了闻思修行、增加智慧、弘法利生,你不能说这个人很愦闹,每天散乱、聚集那么多人。我们听课也是好几个人一起去,有人想:“不行,这很散乱,班里50多个人,每天面对不同的面孔,像热闹的城市一样,和我以前读大学的时候一模一样,我好烦恼。”这样说不行,你现在是修行智慧,不能叫愦闹。这个还是有差别的。 

弥勒。我不说言。方便相应名为谄曲。不求利养而为妄语。无执著者诽谤正法。护正法者而惜身命。所行下劣为无胜慢。如是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当有菩萨。钝根小智谄曲虚诳。住于贼行。汝应护之。

佛告诉弥勒,我不说言。方便相应名为谄曲。有时候利益众生需要方便行,善意的谎言不叫谄曲。宋朝时有一个跟宋文帝关系很好的大法师,叫求那跋摩,宋文帝说我很想受个斋戒,但是我在皇宫里没有条件,法师说你作为国王,劝大家行持斋戒、行持善法,是最好的持斋[28]。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对国王的方便法,但这不会成为谎言,不成为谄曲的言语。

不求利养而为妄语。真正的妄语,佛陀也是遮止的。有些人认为“他说不求利养肯定是假的,不可能的。”不是这样说的,因为你不求利养,佛说这不是妄语。

无执著者诽谤正法。我不说没有执着者是诽谤正法。没有执着的话,在空性的境界当中什么都没有,就像以前喝佛骂祖、丹霞劈佛,这些大德确实没有执着。有人可能会说“因果当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这样不行”,其实不是,到了这个境界确实可以,不是诽谤正法。[29]

护正法者而惜身命。我不会说为了护持正法要爱惜生命。有些人为了弘扬佛法他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并不是真的爱自己的生命,而是为了佛法。如果他住世一天、住世一年,佛法会弘扬得更好,表面上特别耽著,经常吃药、看病,但实际上我不说他是爱自己的身体,他是为了弘扬正法、护持正法。有人说有些大德为什么那么执着自己的身体,经常住院?真正的大德哪怕住世一天,对众生是有利的。有些大德显现上贪执自己的身体,但实际上他了知对众生有利。

所行下劣为无胜慢。藏译本中,指胆子很小、很怯懦的人[30],不意味着无有傲慢。本身胆子小,不是没有傲慢、修行很好,你是不敢惹别人,不是安忍修得好,不是没有傲慢心。本身自己比较低劣,心态怯懦,你不是修出来没有傲慢心的。所以,这里有些教言也要分析,有两种情况。

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当有菩萨。钝根小智谄曲虚诳。住于贼行。汝应护之。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年当中,当知有些菩萨确实比较钝根,智慧不太好、低劣,谄曲、虚诳,住于贼心,在僧团当中很多行为不太如法,像贼一样。佛陀告诉弥勒菩萨,汝应护之,你一定要保护,在菩萨当中不一定全部都有智慧,也有行为不如法的,但佛法要保护所有的众生,这些菩萨暂时来看智慧没有成熟,行为不如法,要保护他、饶益他,他们以后慢慢也会变好的。

有时候遇到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他们确实因为前世福报的原因,烦恼比较深重,行为比较不如法,看起来特别可怜、脆弱,有菩提心的人更加要维护他,而不是把这些低劣的人、不如法的人全部抛弃,不能这样的。真正有爱心、有菩提心的人,会保护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成佛,他们也会有成熟的时候,因为现在他们也有佛性的种子。有些部门的法师很有善巧方便,慷慨布施,经常买一些糖,悄悄找这样的人谈话:“我今天给你一颗糖,你要好好的。”这时候,他就会说:“好好好,我以前本来不想理你,但以后可以跟你达成共识。”其实法师们对于行为不如法的人,如果有时间,个人谈话很重要,可以跟他直接说,或者旁敲侧击地说:“听说你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这个我也理解。我以前刚来的时候,也特别特别喜欢打瞌睡。我记得有一天我睡过去了,在睡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个美梦……”这个梦就不说了,我是编的。(众笑)

今天讲到这里。


[1] 拓展内容【1】

【檀越】拼音:tányuè(梵da^na-pati,巴da^na-pati,藏sbyin-bdag)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音译陀那钵底、陀那婆。梵汉兼举称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长阿含经》卷十一谓,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即: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时施、门不制止。

《大般涅盘经》卷十一云(大正12·433a)∶‘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

檀越:通过布施的手段越过痛苦的苦海。由印度传至中国时原本只有一个“檀”字,意为“布施”,“越”是后来佛法传入中国,为了方便中国人理解文义后加上去的。——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2] 拓展内容【2】菩提流支主要成就

·密宗法术

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在译经成就与促进中国《地论》学建立发展方面难分高下,但在密宗法术上,却是独步一时,无人可与抗衡。据说有一次他曾经诵咒使井水满至井栏,用钵舀水盥洗,被人崇拜为神圣。他看到当时中国尚不具备推行密宗的条件,担心世人为密宗法术所惑,不能领会掌握密宗的宗教精神,所以密而不传。

·主要影响

菩提流支对中国净土宗的形成也有贡献。中国净土宗的祖师昙鸾,未服膺净土法门之前,曾到江南向道士陶弘景求得长生仙方,回北方途中在洛阳得遇菩提流支,流支向他说明长生不如解脱的道理,并授给他《观无量寿佛经》及自己译出的《无量寿经论》(通称《往生论》)。昙鸾得此启示和经、论,便废弃仙方,按《经论》介绍的世亲所倡5种念佛法门修行,又加以创造发挥,行化各地,为创建净土宗奠定了基础。所以佛教史上一般认为昙鸾的净土学说乃是传自菩提流支。

菩提流支到邺都不久,不知所终,他晚年事迹及何年去世,已无从可考。

《佛光大辞典》“菩提流支”条,记为“天平年间(534-537)师犹在,后不知所终。”

原来他因种种原因秘密离开魏都,寻觅静心之所,来到了湖北黄梅。清顺治《黄梅县志》载:“流支禅师,中印度人,来东土译经藏。……于梅地建道场曰菩提,后寂于多云山,其塔在焉。”菩提道场即今黄梅苦竹乡郑友村董城墩菩提寺。多云山海拔422米,在菩提寺北3公里处。其上有广福寺,古称多云庵,为流支手建。寺旁有一座高2米的窣堵波式古石塔,中空,有石门可入,传为流支埋骨处。清咸丰进士、邑人梅雨田有诗曰:“印度东土初祖从,流支疏塔碧苔封。多云山上多云蓡,寂寞荒山野寺钟。”2002年,山民于寺旁水塘中捞起密藏半个世纪的乾隆年间白云石碑一通,中行镌文“临济正宗三十二世天峰真性和尚之塔碑”。碑志有云:“……夫多云一山,乃菩提流支自西域来,阐教中土,卓锡于此。讲经说法,注译诸经,独传千有余年……”天峰和尚原墓尚存,位流支石塔前下方的5米处。

·翻译经书

菩提流支带来的梵文经卷多达万夹,他首先选择瑜伽系的重要经典进行翻译。朝廷对于他的译经非常重视,选拔了先已来华的著名梵僧勒那摩提和佛陀扇多和他合作,还拨给通晓佛学的僧侣和儒士1000多人作为译经助手。译场就设在皇宫内的太极殿,开译的第一天,宣武皇帝亲临译场,亲自担任笔受,第二天起才由僧人僧辩等接替笔受工作。经过3年多的辛勤劳动,译出了《究竟一乘宝性论》4卷、《法华经论》2卷、《十地经论》12卷、《宝积经论》4卷等瑜伽系重要著述,多属瑜伽学的开创者无著、世亲的作品。

[3] “善知识”是学佛修行中必不可少的助缘,能令修学转烦恼为菩提。一般而言,善知识有三种。

第一教授善知识:能宣导圣言训诫,让学人弃恶趋善;

第二同行善知识:能作修行者的同道,并相互切磋勉励;

第三外护善知识:能使修行者免除恐怖和忧虑,安心修道。

“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复次,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若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亦能教人信戒布施、多闻智慧,复以是义名善知识。”——《大般涅槃经》

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中提及“善知识”应具五德。

证德: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教德: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这或者由现证慧通达,或是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为利益众生)说法。

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的为众说法。

[4] 拓展内容【3】

《佛说华手经》:“若人以利养,为大众说法,依于世利故,则为法所害。”

《杂宝藏经》卷7——“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缘”

在舍卫国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净广阔,佛陀常常带弟子们到森林里修道。佛陀把这座森林叫做舍贪庄严林,意思是要大家舍离贪欲,庄严清净的功德。

温暖的春天过后,炎热的夏天悄然到来,佛陀又带了很多弟子走入舍贪庄严林。很多信徒闻风赶来,并带来很多供品。不一会儿,供品充满林内,佛陀虽然不需要这些利养,但利养却追逐佛陀而来。

佛陀为了怕随从的弟子们被利养所诱惑,因此,将林中的一万二千位比丘集合起来,向大家痛言利养的祸害。佛陀说道:“比丘们!利养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已证得初果的人,也会被它所诱惑。千万不要贪求利养,对于名利、恭敬,要看做障道法,应该淡而处之。”

听了佛陀的教示,有些比丘还不甚了解,就问佛陀道:“佛陀!我们有了名,布教说法不是更有人要听吗?有了利,做事不是更方便吗?受人的恭敬,不是更会有人相信吗?为什么佛陀说利养是障道法呢?”

佛陀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名闻、利养、恭敬是修道的三关。其害处,能够破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微妙善心的髓。”

这时,又有一位比丘问佛陀:“佛陀!名闻、利养、恭敬既然对人只是破坏而无益,从此以后,我们只要三衣一钵,依阿兰若法修行。”

这位比丘的话刚讲完,所有的比丘都起来请求佛陀准许。佛陀看见大众的真诚,欢喜地赞叹道:“我很欢喜你们依照阿兰若法修行。这是少欲的法,不是多欲的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乐静的法,不是喜欢热闹的法;是精进的法,不是懈怠的法;是正念的法,不是邪念的法;是定心的法,不是乱心的法;是智慧的法,不是愚痴的法。”

佛陀讲完以后,弟子们都非常欢喜奉行,不久,很多人都证得罗汉果。

[5] 拓展内容【4】

A,譬如有人很喜欢清净,藏译本是这个意思,见下图。藏译本中讲的死猴,见下图红线标处(图略)。

B,隋译本:“弥勒!譬如死蛇、死狗及死人等,其实臭秽可恶脓烂不净,众人厌恶舍离远去。”——《发觉净心经卷》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6] 拓展内容【5】

《优婆塞戒经》:“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

清净说者,复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7] 拓展内容【6】

《法化谈丛》中说,以前有位富商,他一直苦于无法保管自己的钱财,他想:若将钱财埋在地下,恐怕地鼠会偷走;若藏在森林中,恐怕猿猴会搬去;若藏在水里,恐怕水中的动物移动;要是交给亲人,恐怕他们挥霍无度……想来想去,还是自己随身带着保险,于是他将所有的财产兑换成黄金,天天缠在腰间。一次这个商人路过某地,见到街道中央摆着一个大钵,来往的行人都向钵中扔钱。富商问一个人:“这些人在干什么?”那个人说:“你不知道吗?这是公共福田,舍一得百千万亿倍酬报,往后会受用不尽。佛在《宝积经》中说:‘我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这口大钵就是坚牢藏,金钱财物一入其中,五家不得共享,唯供养者独自享有。”富商听后欢喜雀跃,说道:“我得到寄托财物的好地方了!”就解开腰带,将黄金放到钵中,又到寺院里皈依三宝,众比丘为他诵经忏罪,他心开意解,获得了须陀洹果。这个商人通过供养三宝,把被五家共享的财产变成了坚财,看了他的故事后,大家懂得该如何保管财产了吧。

《大智度论》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财富虽然能带来暂时的快乐,但一切都是无常的,最终自己的财富会被五家共用,而且人的心会因为财富而散乱不定,这也是一种痛苦;而且,人什么时候死是说不准的,因此生前有自在时,除了留下生活必需的资具以外,多余的财物都要用来上供下施。

——《净土教言讲记》

[8] 拓展内容【7】

“我走到卫地孔广犬山的时候,俄巴上师正在与许多喇嘛请‘喜金刚本续’。正讲到:

“‘说法是我法亦我,听法诸众亦是我,我为成就世界主;世出世间亦为我,我即俱生欢喜大自在。’”

“正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远远的地方向俄巴上师礼拜,上师就脱帽答礼说;‘这是马尔巴学人礼拜姿势,修法的缘起很好,将来这个人当成就为一切法之王。你们去看看,是那一位?’一个比丘跑过来看我,他原是认识我的,就说:‘哦!原来是你!你为甚么到这里来呀?’

“我告诉他:‘因为马尔巴上师非常忙,没有时间给我传法,所以到这里来请法的。马尔巴上师叫我带那诺巴的身庄严和红宝石的印章,作为许可求法的凭证。’

“那个比丘就跑回去跟俄巴上师说:‘大力来了!’又一五一十的把我的话说了一遍。

“俄巴上师非常欢喜的说:‘上师那诺巴的身庄严和玉印到我这里来,真如优钵昙花开,甚是难得希有,不可思议!我们应当恭敬迎接。现在暂时停止说法,你们听众快点到庙里去把华盖,胜幢,庄严,乐具等拿出来;再叫大力在外面稍为等一下。’

“那个比丘就叫我在外面等候片时。后来我顶礼的这块地方就被叫做‘礼拜岗’。

——节选自《米拉日巴尊者传》

[9] 拓展内容【8】

隋译本:“如是,如是!弥勒!于后末世诸法师等,唯求果报为他说法,若无财利,厌恶生苦,疲倦舍去:‘我等无利,如此法施无有利润。’既不与我衣服、饮食、卧具床铺,作如是念:‘我何因缘于中疲苦?’彼人为重供养承事己身,畜于侍者及弟子等,而不为法,都无利益他人之事,而口诈现如是慰喻教导众人:‘我有慈悲如法摄众,不为财利、为利益故,至彼城邑聚落王家,为成熟众生故。’彼虽作是语,心常唯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事。”——《发觉净心经卷》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10] 拓展内容【9】

从前,有许多施主约定去拜访奔公甲格西。当天上午,格西就在三宝所依前,急急忙忙地摆设供品,装饰得极其美观。此时,他观察自己的动机,发现心态很不清净,竟是为了在施主面前显得庄严。于是顺手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并自言自语:“你这个比丘,不要这么虚伪好不好?”帕单巴尊者得知此事后,赞叹道:“西藏的所有供品中,要数奔公甲那一把灰尘最好!”

要知道,在藏地民俗中,撒灰的对象通常是魔鬼、恶人,比如驱魔仪轨时要撒灰,关系特别不好的人离开时也要撒一把灰。而且尽管西藏并不富裕,但人们都喜欢在三宝所依前,用最珍贵的供品作供养。那么,尊者为什么说在所有的供品中,奔公甲的那把灰最殊胜呢?因为他这是在调整自心,觉得自己行为太恶劣,为了惩罚自己才做的。

……刚才那个故事,大家一定要好好地体会,自己也应像奔公甲一样,随时随地观察自相续。一旦心术不正,有造罪的苗头出现,就应该马上意识到,并且加以忏悔,绝不能让自相续与恶业同流合污。

当然,我们作为凡夫人,不生恶分别念也是不现实的。就像奔公甲,出家后尽管在山上闭关多年,但也经常跟烦恼作斗争。有一次,奔公甲到一位施主家念经。当时这家人都出去了,在空无一人的屋里,他心里琢磨:“我回山洞闭关,熬茶的话,茶叶也没有。不如趁机偷一些,留着以后住山修行时用。”他就东看西看,确定没人之后,把手伸进了茶叶袋里。正在这时,他突然提起了正念,于是大声呼喊:“快来人啊,我正在干偷茶的勾当,请把这只手从手腕处砍断!”

像奔公甲这样的人,时时能发现自己的错误,确实相当难得。以前孔子的弟子颜回,也是能够“不迁怒,不二过”,不像我们有些人,就算自己犯了错,也喜欢文过饰非,迁怒他人。《弟子规》中讲过:“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过失若能改正,这个过失就没有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若对此加以掩饰:“不是我干的,是他!我根本不是这种人,那个人实在太坏了,你可以去找他……”这样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

[11] 拓展内容【10】

A.藏译本当中每一个都有“我不说”,见下图红线标处(图略)。

[12] 拓展内容【11】

《成实论》第十八卷善觉品第一百八十三

远离者。若于在家出家人中行身远离。于诸烦恼行心远离。是名远离。问曰。行者何故远离。答曰。诸出家人。虽未得道以远离为乐。诸白衣等处在女色愦闹之中。终无安乐。又若远离则心易寂灭。如水不扰自然澄清。故行远离。又此远离法为恒沙等诸佛所赞。何以知之。佛见比丘近聚落宴坐。心则不悦。又见比丘空处睡卧佛则心喜。所以者何。近聚宴坐多诸因缘散乱定心。令应得不得应证不证。空处睡卧虽小懈怠。若起求定则散心能摄。摄心能得解脱。又因取相故起贪等烦恼。空处无色等相烦恼易断。如火无薪则自然灭。又经中说。若比丘乐于众住乐杂言说。不离众故尚不能得爱缘解脱。何况能得不坏解脱。远离行者。必能俱证。又如灯离风则能明照。行者如是。远离行故能逮真智。

[13] 拓展内容【12】

A,藏译本把“贪胜味者名易满足。多求美膳以为乞食。”这两句连在一起,见下图红线标处(图略)。

B,隋译本:“弥勒!我不说追求好饮食者为行乞食。”——《发觉净心经卷》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14] 拓展内容【13】

“粪扫衣”又作衲衣、百衲衣。是指捡取俗人丢弃或散落在垃圾场及墓地等处的破衣碎布,经过洗涤、缝制而成的僧衣。

《瑜伽师地论》云:“云何名为持粪扫衣?谓所有衣,他所弃掷,或街、或巷、或市、或廛、或道非道、或杂便秽、或为便秽血脓洟唾之所涂染。取如是等,不净衣物,除去粗秽,坚执洗浣,缝染受持。如是名为持粪扫衣。”

《大乘义章》云:“粪扫衣者,所谓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等。外国之人,此等之衣,弃之巷野,事同粪扫,名粪扫衣。行者取之,浣洗缝治,用以供身。”《行事钞》下一曰:“粪扫衣,制着意,此乃世人所弃,无复任用,义同粪扫。”凡受持粪扫衣之比丘,称为粪扫衣比丘。

穿粪扫衣是早期比丘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四依止之一,即常乞食、粪扫衣、树下坐、陈弃药。粪扫衣也属于十二种头陀行之一。

《十诵律》列举了四种粪扫衣:

一、塚间衣,指用来缠死尸而丢弃在坟间的衣料;

二、出来衣,指缠裹死尸的衣料而又用来布施比丘;

三、土衣,指被丢弃在坟间、巷陌及垃圾场所的衣料;

四、无主衣,指散落在村落或空地的无主衣料。

不过,粪扫衣的最重要来源,应该是塚间衣。因为在印度,人死后不必埋葬,死人的身体烂掉后,衣服还可以捡起来给出家人派上用场。但是,塚间衣更多的是指死者的家属为死者留下或抛弃的生前衣物,就有一些依止粪扫衣的比丘,前去拾取死者及送葬者的衣服,回去洗染香熏之后,就可以改制使用了。

比丘穿粪扫衣,是佛陀赞许的修行方式。据《四分律》云:“世尊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时五比丘白佛:‘我等当持何等衣?’佛言:‘听持粪扫衣及十种衣:拘舍衣、劫贝衣、钦跋罗衣、刍摩衣、叉摩衣、舍衣、麻衣、翅夷罗衣、拘摄罗衣、嚫罗钵尼衣,如是十种衣,应染作袈裟色持。’”

比丘穿粪扫衣的根本目的在于断除贪欲、远离对物质生活的执著。《大宝积经》载,蓄此衣者可得法幢、姓、安住、专念、善护、向门、顺法等大福德。《十住毗婆沙论·解头陀品》说,穿粪扫衣有十种利益。论云:“以有十利故,一、惭愧;二、障寒热毒虫;三、表示沙门仪法;四、一切天人见法衣尊敬如塔;五、猒离心着染衣,非贪好;六、随顺寂灭,非为炽燃烦恼;七、由着法衣,有恶易见;八、更不须余物庄严故;九、随八圣道故;十、我当精进行道,不以染污心于须臾间。”

由此可知,比丘以粪扫衣为袈裟,最为殊胜,最受尊重。

[15] 拓展内容【14】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四·粪扫衣比丘品第七

迦叶。粪扫衣是法幢。以大仙人故。是姓以圣人故。是安住以圣种故。是专念以善法仪式故。是善护以戒众故。是向门以定众故。是安住以慧众故。是身以解脱众故。是顺法以解脱知见众故。迦叶。如是畜粪扫衣得大福德。无所希求无所贪著。能离慢心能舍重担。迦叶。若有比丘畜粪扫衣。以知足故。诸天龙鬼神贪乐欲见。迦叶。畜粪扫衣比丘若入禅定。释梵四天王,长跪合掌头面作礼。况馀小天。迦叶。若有恶比丘。勤求衣服以严饰身。外现净行而内具足贪欲恚痴。虽作如是好严饰身。而诸天龙神不至其所礼敬供养。何以故?知此比丘勤求衣服以严饰身。不除心心数法垢。诸天知故则远舍去。

迦叶。汝见周那沙弥拾不净臭秽粪扫中物。乞食已至阿耨大池欲浣濯之。尔时池边有常住诸天。皆远奉迎头面作礼。彼诸天等皆乐净洁。而取周那沙弥所捉不净粪扫衣。而为浣之令无垢秽。又取浣汁自以洗身。诸天知周那能持净戒。入诸禅定有大威德。是故奉迎恭敬作礼。迦叶。汝见须跋陀梵志。著净洁衣乞食已,欲至阿耨大池时。常住诸天於池四面面各五里。遥遮梵志不令近池。恐以不净食及以残食污此大池。迦叶。汝今现见此事。以圣人正行威德故得是果。周那沙弥。所有不净粪扫中物。而诸天取之为浣。亦以浣汁自洗其身。须跋陀梵志。去池五里不令近之。

迦叶。谁闻是已於圣法中不勤修学。彼诸圣人诸天世人。皆来头面礼敬供养。迦叶。欲求如是圣德故。畜粪扫衣。迦叶。畜粪扫衣比丘。安住圣种不应生忧。於粪扫衣应生塔想。应生世尊想。应生出世想。应生无我无我所想。如是观已著粪扫衣。应如是调伏其心。由心净故得身净。非身净故得心净。迦叶。是故当净其心莫严饰身。何以故?由心净故。於佛法中得名梵行。迦叶。如是畜粪扫衣比丘。能如是学,则为学我。亦学於汝。迦叶。若汝能畜如是粗衣,则便知足行於圣种。

[16] 拓展内容【15】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

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

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友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饮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摘自弘一大师《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弘一法师《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的说:

“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〇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17] 拓展内容【16】

《残酷才是青春》56·不要像小虫一样“生时无人知,死时无人问”

我们的人生中,能用得上的时间特别少!年幼时代少不更事,年老时代身心衰退,这期间都做不了什么;而青壮年时代就算有体力、有能力,时间也多被忙碌、散乱、睡眠占据了,剩下来留给自己的,可谓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当下,不要虚耗时光,人活了一辈子,至少要做一件让自己感觉有意义的事!

有些智慧浅薄的人,由于没有以正知正念摄持身心,从出生至死亡,犹如一日所经历的一样。他每天虽然忙忙碌碌,无有任何空闲,但实际上不管是个人的修行,还是为他人造福,从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好是对众生有点利益,如果实在没能力,起码也要发愿修行,为来世做好准备。否则,“生时无人知,死时无人问”,一生就像小虫一样庸庸碌碌,最多是搞一些破坏,这样活着没有任何实义。

当然,如果搞的破坏非常厉害,像某些恐怖分子一样,那可能在国际上比较出名,但也没必要出这种名!毕竟生前的荣誉名声。金奖银奖,死时一样也带不走。只有笃信因果、行持善法,对今生来世才有帮助。

有些人整天在一个小圈子里转,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他。曾有一位色尔坝的老喇嘛,前去拜访霍西的曲恰堪布,堪布在大众中说:“今天来的这位老喇嘛,人都这么老了,谁也不认识,如果是与他同龄的某某大德来,全体僧众早就出去迎接了。人与人之间还是差别很大啊!”当然,曲恰堪布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人出名很重要,而是说人生在世,还是要做些对大众有意义的事,不然一辈子就白活了!

[18] 拓展内容【17】

谄,“谄谓心曲”,心里弯弯曲曲的,不直。“由此不能如实自显。或矫非拨,或设方便,令解不明”,使人家搞不清楚自己的事情。

比如有些不持戒的,或者品德不端的,在人家面前故意装出很规矩的样子,这个是“谄”,心不直。就是要使人家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

佛教里边提倡“直心为道场”,实事求是,是怎么的就怎么的,不要装模装样,在人家面前装一个样子,背后又是另一个样子,使他人不能如实地了解你,这是谄曲。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里面有这样一句:“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这个词的关键点在于“曲”这个字,“曲”即是“隐曲”,简单说就是心口不一,心行不一,心里拐弯,说的是这般,心中是那般,甚至做的是这般,心中却又是另一般,凡是这样的隐曲,不质直,不清透,都属念佛人应该摈弃的不良习气。

这样的习气有何种危害呢?一个人如果心是质直无伪的,那么即使此人有各种不好的习气毛病,但却是完全暴露在大众的眼光下,有自尊心的觉醒,总是不至于太坏。可是当一个人心是隐曲的时候,在言也善好、行亦端正等一派美好面目的掩盖之下,心中的贪婪、嫉妒、算计、恶毒等通通都看不见,这些心灵的毒瘤便可肆无忌惮地疯长,甚至扎根到心肉中去。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阴暗的角落,长出的多是有毒微生物。

“诵念思惟”十条中其他条条都可以做得极好,但很可惜,都只是一场表演而已,因此人心中是隐曲的。为什么要这样隐曲为之?其本质还是谄曲,想要藉此得到别人的认可、肯定、赞美,甚至由此换来的名声和利益。

人心中一旦有所求,为了达成一个目标,便甘于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了。

人如果坦诚直爽,即便是浅薄,但也很可爱;人如果心中谄曲,即使渊深,但总让人不愿靠近。像鲁迅说的:“一条小溪,清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

谄曲的对立面是质直无伪,真实自然。“直”和“真”只差两点,两个字还真是大有关联,一个人活的真,就一定会直;反过来,一个人很直,也一定比谄曲者要真。心中真实直爽,人看上去才会自然,也才能够得到众人打心深处的喜爱,一个不真不直的人,任他再怎么会说话,会办事,甚至很会说佛的话,做佛的事,也让人觉得俗气得很。

人能够毫无谄曲之心可是大不容易的,但贵在明理,且不断朝此方向努力。河北肉身不坏的香河老人周凤臣临终前留给儿孙五句话作为遗嘱,第一句话便是:“走到天边,也要说话口对其心。”可见得菩萨修行也不出其外。

俗谛是真谛的自然流露,念佛人对弥陀救度的切实感受产生的反应体现在生活上,即是俗谛的内容。而同时尽量地落实俗谛,也能够助成真谛。人若能尽量地“不怀虚假,不行谄曲”,可更真实地面对弥陀,直纳弥陀愿心,也将得到更多受用。

人若谄曲成性,免不了念佛做样子给大众看看,做功德给大众看看,内心的犹疑贪恋藏在深处,不能暴露在同行善知识眼前,众人想帮也帮不了你,到了临命终时,方才暴露出问题所在,那可真要给“念佛人”三个字抹黑了!

——《何时复西归》

[19] 拓展内容【18】隋译本:

“我不说多嗔怒者为戒聚清净。”——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发觉净心经》

[20] 拓展内容【19】增上慢

<俱舍论>第十九卷有云:“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大正第二十九卷第一○一页)。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又载有,增上慢四众五千人认为不须听闻释尊说法,即离座而去。御书开目抄(第二四四页)法华经方便品第二(第一二八页)

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得,名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是失。’——《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21] 拓展内容【20】

A,藏译本中是说法师,见下图第三行红色标处(图略)。

[22] 拓展内容【21】

《资持》云:“言绮语者。古德释云。如是锦绮交错成文。或云绮侧唔,言乖道理故名绮侧。亦名无义语。”

绮语,按古德解释,就像世间的锦绮,就是织得很庄严的丝织品。“锦”就是丝织品。“锦绮交错成文”,文就是文路的意思。用锦绮来比喻讲的很好听、很巧妙,但却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这种语言就叫绮语。

“绮”是华丽,“侧”是不正的意思,绮侧语就是华丽而不正的话。

经书上云:“绮语,彼非时说,不真实说,无义说,非法说,不止息说;又复称叹不止息事,违背于时而不善教,亦不善诃。”意思是,在不该说的时候说了,不真实而说,说的话没有意义,不如法理说,应停止说话不停止,又复称赞应禁止的事情,违背于时节又不善教导,也不善于劝诫指正。

[23] 拓展内容【22】

什么是真正的出家呢?要用智慧来从事自利利他的事。佛陀正统的教法是自利利他并行的中道修行,离苦、离逸乐两边,不偏于自私,也不偏于只知牺牲奉献的中道修行。智慧型的出家,讲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要「放下内在烦恼的贪执」,不是「放下一切」,是放下对情感、财富、名利、权力、享受的系着,但并非放下良善的身、口、意表现、也不是放下提升生命的坚持。——摘录自随佛长老1月31日大年初一大堂开示

[24] 拓展内容【23】

A,藏译本中的爱法--ཆོས་ལ་དགའ་བ།,见下图倒数第三行红线标处(图略)。

B,隋译本:我不说著世典咒咀者以为爱法;——《发觉净心经卷》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25] 拓展内容【24】三十七菩提分(saptatrimsadbodhipaksikadharmah)

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俱舍论》卷二十五称:“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26] 拓展内容【25】

华智仁波切以其朴质的生活方式著名,他破除偶像的作风,以及不矫揉造作的外表,与其博学多闻和精神上的伟大成就齐名。他深刻地期许修行者,将重点放在精神与心灵的本质上面,而不要放在外表的形式上,因此,对于消除傲慢或虚伪矫饰,他也从不犹豫。

一世纪前,证悟的流浪汉──华智仁波切,匿名为行脚僧,四处流浪。他听说有个著名的隐士,长久来都过着隐居生活,华智就去拜望那位隐士。当他走进那位苦行僧昏暗的洞穴时,闭不出声,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丝讽刺的笑,并窥视洞内。

“你是谁?”隐士问道,“你从何处来?你将往何处去?”

“我从我背后的方向来,将往我面对的方向去。”华智回答。

隐士困惑地说:“你在哪儿出生?”

“人世间。”华智答道。

此时,隐士有些激动。“你叫什么名字?”他诘问。

“无作瑜伽士。”这位不速之客答道。

接着华智仁波切天真地询问隐士为何住在这偏远的地方。这正是隐士带着些许骄傲准备好要回答的问题。

“我已在此住二十年了,我正在修至高无上的忍辱波罗蜜。”

“非常好!”匿名的访客说道。然后,倾身向前仿佛要向他透露什么般,华智对他耳语:“像我们这几位老骗子,实在无法驾驭那种事的!”

隐士愤怒地从座位上暴跳起来,“你想你是什么东西,胆敢这样扰乱我的闭关修行?谁支使你来?为什么你不让我这谦卑的修行人安安静静地禅修?”他怒气大发地说。

“好啦!朋友!”华智平静地说:“现在,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儿去了呢?”

——《雪狮的蓝绿色鬃毛》

[27] 拓展内容【26】

A,藏译本当中是少贪欲者,见下图倒数第一行红线标处。

[28] 拓展内容【27】

宋文帝时,有求那跋摩,居金陵秪洹喜。文帝谓之曰:「弟子常愿持斋,不杀迫于,以身徇物,不获遂从。法师不远万里来化此国,将何以敎化之?」对曰:「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不由人。且帝王、凡庶所修亦有殊矣。若凡庶者,身贱名微,德不及远,其敎不出于闺门,其言不行于仆妾,若不克己苦躬,行善持戒,将何以用心哉?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嘉言则士庶咸悦,布一善则人神以和。刑清不夭其命,役简不劳其力。辨锺律,定时令,锺律辨则风雨调,号令时则寒暑节。知百姓之饥,斯所以就于无饥,知百姓之寒,斯所以就于无寒。如此,持斋亦大矣,不杀则众矣。安在于阙一时之膳,全一禽之命,然后乃宏济也?」文帝抚机嗟叹,称善良久,乃曰:「俗人迷于远理,沙门滞于近敎。迷远理者谓至道虚说,滞近敎者则拘挛章句。如公者,眞所开悟明达,可以言天人之际矣。」(出《剧谈录》)

[29] 拓展内容【28】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呵佛骂祖”这个典故出自唐时的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两位禅师,德山宣鉴对《金刚般若经》深有体会,他对弟子说:“于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也非得,汝但于心于事,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意思是一切都不要求,包括佛和经,有弟子问他:“什么是佛?”他答:“佛即西天老比丘。”继而宣称:“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临济义玄也说:“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你若求佛,即被佛魔摄去;你若求祖,即被祖魔缚你;你若有求皆苦,不如无事。”(以上引文摘自《景德传灯录》作为佛门禅宗的禅师,他们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呢?首先,在理论上,临济宗在六祖慧能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弘扬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的思想,提出“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心佛平等”,能否成佛,完全取决于“一念心”,进而根据大乘空宗般若学说,认为整个世界只是虚无、空幻,实相非相,那么佛祖、经典也是实相性空,于是如果一味嗔痴求佛求祖,引经据典,就只会丧失自信,束缚个性,最终陷入二个字——迷信。其次,这也是最重要的,他们呵佛骂祖,实际是在呵骂那些不专不诚的所谓信徒和学说。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对佛膜拜,为的只是求福消灾;不修心积德,却跪在佛前祈求升官发财;对佛理故弄玄虚,沽名钓誉;穿着佛门外衣,行敛财撞骗之实……凡此种种,皆违背佛家真义,所以他们呵骂的,正是这些人和这些人心中的“佛”和“祖”。还有一个丹霞天然禅师的公案,有一次天冷,天然禅师竟然拿来木佛像燃烧取暖,寺院主持问:“为什么要烧木佛?”天然以杖子拨灰说:“我烧取舍利子。”主持说:“木佛哪来舍利子?”天然说:“既无舍利子,那就再拿两尊来烧。”主持无语。在天然看来,木佛只是木头,只是教学工具,只是信仰的象征,并不是真正的佛,而现时取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烧了无妨。禅宗反对偶象崇拜,只承认自己本心主宰,烧火取暖无损于成就佛道。其实,释迦牟尼在世时也从未教人崇拜偶像,佛教本来就是无神论,偶像崇拜完全是迷信,也与原教义相悖。从以上公案可以说明,佛是反对迷信的,重在自心修为,“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这对我辈俗人,倒是信手拈来,看来,只要我们有明净的心,顺应自然,离佛还是不远的,佛也是人啊。

[30] 拓展内容【29】

A,藏译本中,སེམས་ཞུམ་པ།指胆子很小、很怯懦的人,见下图第二行红线标处。


浏览(5794) (1)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pifu01
注册日期: 2010-10-14
访问总量: 849,01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佛子行29-37
· 见或不见 我的英文翻译-- Maybe
· Pig at the Crossing - A film b
· 佛子行 节选
· 中观逻辑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佛子行37颂之二2
· 道德经第14章
友好链接
· 润涛阎:润涛阎的博客
· 摩诃笨蛋:摩诃笨蛋的博客
· 珍曼:珍曼的博客
· 湮灭之城:湮灭之城的博客
分类目录
【生命历程】
· 未曾亲身参与64者,不足与言64
· 他乡遇“故知”
· 信仰与因信称义
· 陪伴 歌曲以及词翻译
· 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 戏说“我将无我,不忘初心”
· 母亲节梦见母亲
· 相遇
· 姑妄言之:我最近的“车祸”
· 如何应对新冠long haul(后遗症)
【天伦之乐】
· 工程师的疑惑
· 俺家小狗
· 小天才:枕套的用途
· 我闺女今天踢了个弧线角球,直接
· 中学生的自杀问题
· 沙滩漫步
· 高奇峰"怒狮"解
· 旋转木马
· 女儿的因果报应观
· 真实的爱情故事
【Buddhism】
· 佛子行29-37
· 见或不见 我的英文翻译-- Maybe
· Pig at the Crossing - A film b
· 佛子行 节选
· 中观逻辑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佛子行37颂之二2
· 道德经第14章
· 道德经第13章
· 道德经第10-11章
· 第十章
【Notes】
· 见或不见 我的英文翻译-- Maybe
· 梦
· 统一思想:多么伟大的雄思妙想
· 人间地狱
· 中共国叫兽之兽,与中共国高官之
· 从快活老人那里偷来一幅图并题诗
· 随学快活老人 五绝 春早
· 小诗 N 首
· 新唐人和川普关于WI选举所造的谣
· 国民教育与屁民教育
存档目录
2024-06-09 - 2024-06-10
2024-05-14 - 2024-05-31
2024-04-04 - 2024-04-26
2024-03-03 - 2024-03-26
2024-02-10 - 2024-02-28
2023-12-09 - 2023-12-26
2023-11-20 - 2023-11-24
2023-09-06 - 2023-09-06
2023-06-01 - 2023-06-07
2023-05-18 - 2023-05-26
2023-04-04 - 2023-04-27
2023-03-19 - 2023-03-31
2022-12-13 - 2022-12-13
2022-11-20 - 2022-11-30
2022-10-25 - 2022-10-25
2022-06-03 - 2022-06-03
2022-05-06 - 2022-05-22
2022-04-02 - 2022-04-26
2022-02-01 - 2022-02-20
2022-01-10 - 2022-01-10
2021-12-02 - 2021-12-29
2021-11-02 - 2021-11-29
2021-10-03 - 2021-10-31
2021-09-01 - 2021-09-30
2021-08-21 - 2021-08-30
2021-03-05 - 2021-03-24
2021-02-07 - 2021-02-26
2021-01-22 - 2021-01-30
2020-12-13 - 2020-12-26
2020-11-11 - 2020-11-29
2020-10-08 - 2020-10-23
2020-09-07 - 2020-09-07
2020-08-07 - 2020-08-29
2020-07-25 - 2020-07-25
2020-02-25 - 2020-02-25
2019-11-14 - 2019-11-14
2019-10-01 - 2019-10-31
2019-09-15 - 2019-09-15
2019-07-31 - 2019-07-31
2019-06-03 - 2019-06-03
2019-04-27 - 2019-04-27
2019-03-10 - 2019-03-10
2019-01-19 - 2019-01-19
2018-11-03 - 2018-11-21
2018-09-12 - 2018-09-12
2018-06-23 - 2018-06-25
2018-05-04 - 2018-05-04
2018-04-07 - 2018-04-21
2018-03-03 - 2018-03-15
2018-02-04 - 2018-02-23
2018-01-13 - 2018-01-13
2017-12-13 - 2017-12-13
2017-11-07 - 2017-11-26
2017-10-23 - 2017-10-23
2017-08-24 - 2017-08-24
2017-07-03 - 2017-07-04
2017-06-01 - 2017-06-26
2017-05-06 - 2017-05-06
2017-03-03 - 2017-03-03
2017-02-17 - 2017-02-17
2017-01-24 - 2017-01-24
2016-12-14 - 2016-12-14
2016-10-13 - 2016-10-13
2016-08-05 - 2016-08-28
2016-07-03 - 2016-07-18
2016-06-05 - 2016-06-11
2016-05-15 - 2016-05-27
2016-04-02 - 2016-04-09
2016-01-03 - 2016-01-20
2015-10-17 - 2015-10-17
2015-09-16 - 2015-09-25
2015-07-14 - 2015-07-17
2015-06-08 - 2015-06-23
2015-04-07 - 2015-04-24
2015-03-06 - 2015-03-06
2015-02-02 - 2015-02-08
2015-01-24 - 2015-01-24
2014-12-06 - 2014-12-06
2014-11-11 - 2014-11-23
2014-10-02 - 2014-10-02
2014-09-22 - 2014-09-22
2014-08-19 - 2014-08-28
2014-06-28 - 2014-06-28
2014-04-14 - 2014-04-14
2014-03-11 - 2014-03-17
2014-02-25 - 2014-02-25
2014-01-07 - 2014-01-07
2013-11-11 - 2013-11-11
2013-10-29 - 2013-10-30
2013-09-16 - 2013-09-21
2013-06-16 - 2013-06-30
2013-04-13 - 2013-04-13
2013-02-14 - 2013-02-22
2013-01-13 - 2013-01-26
2012-11-25 - 2012-11-25
2012-10-04 - 2012-10-22
2012-09-10 - 2012-09-23
2012-07-02 - 2012-07-02
2012-06-02 - 2012-06-24
2012-05-21 - 2012-05-30
2012-03-18 - 2012-03-18
2012-02-18 - 2012-02-23
2012-01-02 - 2012-01-28
2011-12-01 - 2011-12-29
2011-11-01 - 2011-11-26
2011-10-16 - 2011-10-29
2011-09-11 - 2011-09-27
2011-08-02 - 2011-08-02
2011-07-01 - 2011-07-30
2011-06-04 - 2011-06-25
2011-05-20 - 2011-05-26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