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求五层次 - 广义篇
人类需求五层次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43年提出的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 马斯洛把人类需求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依次为生理(Physiological)需求、安全(Safety)需求、爱和归属感(Love & Belonging)需求、尊重(Esteem)需求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需求。
简单地讲 生理需求是人们为生存对空气、水、食物、衣物、住处等的基本需求; 安全需求是人们为继续生存,保证生理需求来源和保护躯体免受任何伤害的需求; 爱和归属感是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对友谊、关怀、宽容和爱情等的需求; 尊重是人们对包括自尊以及个人能力、成就、地位受到社会承认的需求; 自我实现是人们挖掘潜力,对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求,也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重力场下又每时每刻都在与他人竞争的我们,对这种“底大顶小”的形态都很熟悉的。看图,我们会直觉地意识到能满足最上处需求的,相对而言是少数;且向上处去获得的需求,相对而言,也是很越来越难的。
马斯洛认为未能满足的需求会影响正在争取该需求的人的行为;需求是从基本到复杂;当低级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去追求高一级的需求。
对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有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争议,这里不谈。我觉得,最有趣的是,50,60 和70后的中国大陆人,有不少是亲身经历了由最低向上,对五层需求的追逐。也可以说,整个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正是发生在人类需求,那个三角形低层的变化。容量之大,影响了整个世界。
想想50多年前,在中国,当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常问的话是:“吃了没有”? 看似是一种问候的习惯用语,但是它并非没有原因的。那个时候,人们吃的粮食是定量的。肉、鸡蛋也是定量的。什么是中国人脑子里第一要紧的事?当然是吃。怎么去免掉饥饿就自然而然地控制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甚至日常用语。邓小平提出的“白猫黑猫”论,也是出于对这一层次需求的思维。只要能抓到吃的就行,不管你是怎么得到的。作为国策它显然是不周密的。怎么是“只管低头挣钱”,“摸着石头过河”呢?由此不顾一切的“脱贫”而产生的对于中国国土资源和中国民众的生存环境的破坏,他没有充分的考虑,或者是不顾及的。当然,作为党魁的他,并没有忘掉党国的安全需求。他知道,早早晚晚,那些白猫黑猫是会变成白虎黑虎的。于是,他早早就放出了一群红猫。“白猫黑猫”论,不单单地反映了共产党统治者的素质,中共是置党于国和民之上的。在维护共产党的绝对统治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来,他们始终是有周密和战略安排的。从89年的镇压,到江泽民的大家一起贪,再到胡锦涛不予余力的维稳,都是在为习近平这个“红老虎”的出现铺垫。
40年过去了。那么,中国人总体来讲已经是处在哪一个诉求层次上了?
显然,那些背着孩子风雨中送快递的,把得了痴呆症的妻子放在付驾的位置上开出租车的,丢下老人和孩子进城做农民工的,都还停留在最低的需求层次上。那些有稳定工作,买了车和房的人们,虽然有房贷、教育和医疗的负担,应该说已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但是如果把那些纷纷移民外国的人考虑进去,安全感还是有问题。所以,总体来讲,中国人还没有超出太多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之上。
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中国人是怎样去追逐更上一层次,诸如归属感,需求的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用钱!用满世界去抢购奢侈品,求得归属于“有钱”人的感觉。然而,当中他们却忘掉了求得归属于文明、讲礼貌、守规矩、尊重他人也被人尊重的感觉需求。
又广义地讲,中国作为国家整体,也并没有完全达到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作为第二经济体强国,因为不能进口芯片而上下大乱,谈何安全感?更要命的是,国家也是用钱,满世界撒币,想去买来归属于世界和被世界尊重的需求感,而且也是不受规矩的。闹的朋友越来越少。
从中国人到中国政府,把钱看的是如此的重要;这是不是刚“脱贫”的人的特征呢?我付了钱,就应当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得不到就不干,就“生气”;接着,还是用钱这个武器去对付你。可以用钱去买下我生理的需求,这个,对于刚脱贫的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他们不懂得,对于更上一层次的精神需求,钱,常常是买不来的。这个时候,在生理安全和精神需求的界面上,人们需要一种“升华”,一种脱离金钱的升华。
这里不妨穿插一节,人类需求五层次的北美篇。
来北美的中国人,基本都“穿透”出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简单地讲,都有钱了。他们对外界社会进行的,基本又同时可以说成“被逼”的交流 --“掏钱”交税,是取得归属感而必须做的一步。对于刚脱贫的人来讲,交税与不交税是不得了的界限。我交税了就应该归属于交了税的,那些获得了精神需求的人们,那些“贵族”了。这种错误的想法最重要的表现,出现在他们对不交税的人们的态度,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更彻底地讲,是对没有钱的人 -- 穷人的态度。
他们还没有完成那种脱离金钱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