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介绍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它由罗马尼亚罗曼(Roman)教授发起,自1959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第一届竞赛以来,除1980年停赛一年外,每年一届。 IMO的试题不局限于中学数学的内容,它包含了所谓微积分学前数学的基本部分,甚至也包含了部分微积分学的内容。随着年代的推移,试题难度也越来越大。试题的难度不在于解决试题需要许多高深的知识,而在于对数学本质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数学机智。试题范围虽然从来没有正式规定,但主要为数论、组合数学、数列、不等式、函数方程和几何等。这些题目的真正目的在于考你的灵活性、技巧性。有些题目风格迥异,思维方式新颖,只有运用某一技巧才能解决,对这样的题目,通常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可能引导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有些题目的解法对我们启示,决不限于是一种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技巧,而是一种精深的数学思维方式。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运转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有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 1、 目的 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2、 时间 每年举办一届,时间定于7月. 3、 主办 由参赛国轮流主办,经费由东道国提供。 4、 对象 参赛选手为中学生,參賽者必須在比賽時未屆20歲,且不能有任何比中學程度高的學歷;參加IMO的次數不限。每支代表队最多6位学生。 5、 试题 试题由各参赛国提供,然后由东道国精选后提交给主试委员会表决,产生6道试题,并写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语言,由领队译成本国文字。 6、考试 考试分两天进行,每天连续进行4.5小时,考3道题目。同一代表队的6名选手被分配到6个不同的考场,独立答题。答卷由本国领队评判,然后与组织者指定的协调员协商,如有分歧,再请主试委员会仲裁。每道题7分,满分为42分。 7、 奖励 竞赛设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三等奖(铜牌),比例大致为1:2:3;约有一半的选手获奖。各届获奖的标准与当届考试的成绩有关。 IMO不是队与队之间的比赛,所以没有团体奖,但各代表队都非常重视团体总分所处的名次。 8、 主试委员会 主试委员会由各国的领队及主办国指定的主席组成。这个主席通常是该国的数学权威。主试委员会的职责有6条: 1)、选定试题; 2)、确定评分标准; 3)、用工作语言准确表达试题,并翻译、核准译成各参加国文字的试题; 4)、比赛期间,确定如何回答学生用书面提出的关于试题的疑问; 5)、解决个别领队与协调员之间在评分上的不同意见; 6)、决定奖牌的个数与分数线。 加拿大于1981年首次参加, 至今为止共获23块金牌, 44块银牌,75块铜牌。中国大陆于1985开始派队参加,至今为止共获124块金牌, 26块银牌,6块铜牌. 中国大陆在所参加的27届比赛中17次获得总分第一,6次总分第二,成绩辉煌,美国队的成绩也不俗。今年刚刚结束的2012国际奥赛中,韩国队获总分第一, 中国第二, 美国第三。 加拿大取得总分第5的优异成绩, 其中3位华裔。从历年的奥林匹克数学比赛结果可以看出,亚洲地区的数学基础教育明显强于西方国家的数学基础教育。 加拿大已有31年的参赛历史。COMC 和CMO是选拔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队 的主要比赛。除此之外, 加拿大学生还可以参加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赛(USAMO),学生需要通过美国数学竞赛(AMC)和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的两层选拔,最终可以进入美国数学奥林匹克(USAMO)的角逐。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袁世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