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育与传统思想美德
杨新文
中国的传统教育特色是强调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我认为,在海外也有相通之处。对于华裔青少年来说,学语言,就是学文化,学历史。我们教中文,就应该把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浓缩的精华教给学生,我们不单单是在教孩子一种语言,而是在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母语,学习一种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文化,使孩子受到和语言相应的文化熏陶,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并以身为炎黄子孙为荣。
多数中文学校每周上课两小时,要教好一门语言,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给他们传递一定密度的文化信息。我教中高年级较多,年龄集中在十二至二十岁,基本是中学生的年龄段,个别的已经是大学生了,相对来说知识面与接受能力都有较高水平。虽然他们学中文的时间有长有短,读写能力有高有低,但是在现阶段他们知识吸收能力最强,最有可塑性,求知欲最强烈。在中文学习中,了解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有必要的。
例如,在阅读《艰苦奋斗》一课时,我介绍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首先在思想上具备了天下胸怀。有志者应该先忧后乐,心胸宽阔。我又进一步阐发,告诉他们中国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再联系到中国人“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爱国是大节,有国才有家;孝为百行先,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国度都不同了,但是对传统的东西也不能一概否定,至少对这些有所了解,有所思考,再决定取舍才是明智的。
又如,有一篇课文《剪纸》,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其中提到给叔叔的婚礼剪出“鸳鸯”“龙凤”的图案,我顺带介绍了中国的传统婚俗,并给他们一组在这种情境中人们常说的具有美好祝愿意味的吉祥成语∶龙凤呈祥、鸳鸯成双、早生贵子、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宣传中国人天长地久、忠贞不移的爱情观。文中还提到十二生肖,我从他们各自属什厶说起,介绍中国的干支纪年,以及简单的推算方法,“子鼠丑牛”他们饶有兴趣地记住了。
在许多课中我都这样做,如学习课文《中秋节》,我给他们一组描述月亮的成语和诗文∶“花容月貌、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春花秋月”表示美好的事物;还有“月白风清、月明星稀、山高月小、风月无边”表现清朗的意境;更有古诗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表达细腻温柔的情感。同时又介绍了中国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及过节习俗,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节庆体现了中国的人情、亲情及幸福观。阅读《嫦娥奔月》,我给他们介绍中国古代的后羿射日传说和女娲补天的创世神话;学习《桂林山水》我给他们介绍五岳苏杭,风景名 ,尽可能开阔其眼界。
我还根学生的程度和兴趣,给学生们补充一些古文,如教他们读《弟子规》,了解传统文化中对孩子基本的进退礼仪要求;读《三字经》,了解中国人基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也大致知道中国的历史脉络进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些句子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可以潜移默化,成就学生的品德修养。由于我们所用教材内容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单薄,我就配合教材编选了许多古典名篇,如《论语三十六则》,庄子《逍遥游》片段,《韩诗外传
高山流水》选读等,把学生的目光直接引到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让他们各凭才具,各见所见,各得所得,学生们阅读欣赏,品评赞叹,兴味盎然
通过这些语言词汇、知识文化的扩展介绍,通过经典古诗文篇目的阅读欣赏,让学生们对中国的社会状况、风俗人情、山川地理、传统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点点滴滴的了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耳濡目染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海外漂泊的华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华文化智慧种子带到天涯海角,撒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心田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中华文化之树丌古长青。
杨新文 604-270-9175 Xinwen_y@hot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