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文写作之教学 一. 面对现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认清现实是做好第一步的工作。 我研究发现本地学生的现状是: 1. 语言环境:他们大多数在本地出生,在英语环境中读书学习,一部分是在广东话环境中生活,国语几乎是他们的第三语言,一些学生上课有时听不懂普通话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讲解,需要借助英文解释来理解课文。 2. 中文水平:大多数学生有了基本的听说能力,却不会用中文正确表达出来。即使是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知识,也不会组织语言表达思想,不会在写作时调动生活的体验,思维与表达难以深入。 3. 时间支配:学生们除了每周两小时学校的中文课,平时几乎不听不说中文、更不阅读中文报刊,课上似懂非懂的东西,课后就还给老师了,难以形成牢固的语文知识和运用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确不容易。语言是习得的,除了坚持在生活中运用,课堂的有效训练非常重要。 二. 准备工作:写作训练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词汇的积累、初步表达及思维能力的训练,则是贯穿在整个语言学习的和使用的过程中的。从课堂学习的角度说,可以做这样一些准备工作: 1.丰富词汇:学生写作的第一个问题是,由于生活中不常用,更没有适量的课外阅读,造成词汇贫乏。我常用的方法是走进“辞海”,归类识记成语。我们在海外中文教学广泛使用的教材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在第九册第二课《剪纸》中,提到给叔叔的婚礼剪出“鸳鸯”“龙凤”“十二生肖”的图案,我顺带介绍了中国的传统婚俗,并给他们一组在这种情境中人们常说的有美好祝愿意味的吉祥成语:龙凤呈祥、鸳鸯成双、花好月圆、早生贵子、百年好和、白头偕老。丰富他们在这个话题中的词汇。学习第三课《中秋节》,我给他们一组与月亮有关的成语:“花容月貌、花前月下、春花秋月、花好月圆”表示美好的事物;“月白风清、月明星稀、山高月小、风月无边”再现了的清朗意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呈现了的含情脉脉的情态。平时课文阅读教学,我一直特别注意成语的积累与学习,根据年级的不同,课文的不同,我一般给他们4-10个成语。除了课文中出现的,我还把生字表中的生字,放在成语中让他们识记学习,或者按照某个意思给他们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一组成语,比较词语意义或用法的不同,用“滚雪球”“串糖葫芦”“遍地开花”的发散思维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词语。 2.开阔眼界:我认为,母语的学习实际上也包含了文化的继承,海外华人子弟学中文的深层意义,还在于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有尽可能多的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会经常补充一些地理的、历史的、民俗传统文化的知识,以广泛的知识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结合课文提到“十二生肖”,从他们各自属什么说起,介绍干支纪年是怎么回事,以及简单的推算方法;从嫦娥奔月说到古代女娲造人的神话,说到牛郎织女等四大民间传说;从课文桂林山水、庐山风光,引出五岳三山,天堂古都;学习《西游记》故事时,则给他们介绍四部古典名著。我企盼以点滴之水引起大家烟波浩淼的联想。有些时候,他们是闻所未闻,也有些时候,他们看过电视或画册,或听家中长辈随意谈起过,经过课堂的正面引导,让他们对这些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3.思维训练:一般来说,能够想明白之后才能说明白,而能够说明白又是能写明白的基础,表达能力是自内而外的一个问题。我在国小三四年级的课堂教学时,一般每篇课文认读10-12个新词语,当学生初步掌握字词的形音义之后,我一是用其中的词语让他们口头造句,二是让他们以故事接龙的方式用黑板上的词语把课文内容串起来,收到既熟练掌握词语又以联想复述熟悉课文的目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训练运用句子的完整性和思维的连贯性。国小五六年级的教学,则往往让他们复述课文内容,并试着归纳段意,概括主题,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从而训练阅读能力,形成思维品质。中学阶段则训练具体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有时是课堂讨论重点难点,有时是给话题进行2分钟演讲。 三. 具体实施: 1.低年级:说写结合,寓教于乐 三四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造句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我一般是先提出一个他们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等他们思维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想到的情景,我便略作调整重复出来,把重点词列在黑板上,加深学生的印象;再要求他们写5个句子,慢慢加长到8个句子或10个句子。他们叫苦说写不出这么多句子,我就再给他们一些常用的或优美的词语,让他们尽量用上,其实这有点儿像是在造句,造出来后有时上下文也不连贯。不过,能写出6行字8行字的文章,又用上了那些优美的词语,他们自己也挺有成就感。下课前有时间的话,我会让他们每个人读一下自己的作文,然后再点评他们表现好的地方给加分,大家鼓掌,他们像玩游戏一样学作文,也做得很开心的。 2.中年级:读写结合,注重语言 五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一般是围绕课文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他们初步的文章意识。 A.缩写:读一篇写人或叙事为主的文章,在每一段中划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2-3句话,从而知道每个段落各侧重说什么,上下文是怎样连起来的。然后按照.规定的字数或句数,注意语句的连贯性,以10-16句话150字左右缩写课文。下一次练习,可能是划完要点后,用5-6句话50字左右写内容提要。不同的要求,训练不同的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字数、句数的量化要求很重要,一是减轻学生做文章的心理压力,对自己写好几句话还是有把握的;二是让学生在表达时心中有数,把握好重点。 B.改写续写:一是选择优美的古诗,熟读成诵,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二是从课文中引发想象联想,续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如果你是《小红帽》你当时怎么办?如果你去桂林、庐山旅游,你最想去看那一处风景?你看到甚么情景?学了介绍科学家或历史名人的文章,就让学生想象与自己敬佩的人物见面与交流的情景。我觉得课文是精心选择的例子,也是课堂上真正的共有财产,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价值。 C.艺术写真:分析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自己来充当一个角色,合理塑造出一个新的形象。学习《猪八戒吃西瓜》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课上得挺有意思。我们讨论分析四个人物,课堂气氛很活跃。我问:“如果你也在去西天的路上,你是哪一个?”一个调皮的男生说:“我是孙大圣,重点是修理猪八戒。”“结果怎么样,修好了吗?”“好多了,反正可以一直修理下去。”他挺过瘾地说。一个机敏的学生说:“你按照猴子的理想去修理,怎么修也没法把猪八戒变成孙猴子。再说你凭甚么觉得自己是完美的呢?”许多人点头称是。每个人都在想象中描述自己的艺术形象,有点奇怪的是没人想当沙和尚,我问大家为什么?一个女生抢着说:“他是个好人,可是很无聊。”“噢,男的不坏,女的不爱。”她马上以攻为守,笑着问道:“老师是谁?是不是猪八戒?”“你说对了,我是猪八戒。”大家都来了兴趣:“你是个什么样的猪八戒?”于是我写一篇下水作文《我是猪八戒》。 3.高年级:想写结合,提高认识 国中二、国中三的学生,属于高年级,年龄集中在14-17岁,班里还有UBC、SFU 的大学生,相对来讲他们的知识面与思维能力都有比较高的水平,虽然每个学生学中文的时间有长短,读写能力有差异,但他们现阶段知识吸收能力最强,最有求知欲和可塑性,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一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认识到自己该如何安身立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给他们传递一定密度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进行一些思想认识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正确表达。我认为知识面的拓展与形成的是至关重要的,博闻强识后才会有更好的独立思考的基础;同样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辨别是非利害,能够高瞻远瞩。语言是凭借,思想是灵根。 我在命题作文时,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例如“珍惜时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以提供名诗名言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学生的作文也就有了比较好的成果。《生命不相信如果……》是在提醒他们不要空想,应该行动,发现自己的目标和潜能,全力以赴行动起来,投入学业事业,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高年级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不免令人厌倦,可是讨论到“二十岁以前应该做好的事情”时,他们不约而同首选升学。我以贝多芬为例,说明没有一个钢琴家不是通过苦练而取得成功的,并非任何学习都那么有趣,让人感到快乐。学好中文,追求知识,成就学业,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追求安逸,逃避辛苦,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因为那是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应该无怨无悔的付出,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四.方法指导: 1.语言运用:文从字顺,生动形象 作为第二语言,由于平时用得很少,很多学生没有语感,会闹出笑话来。一个从新加坡来的四年级男生曾造出这样的句子来:“我的功课做完了,我的弟弟玩完了。”我想他对自己的弟弟没有甚么恶意,只是不知道后一句话的通常意思是甚么。所以很需要多听多练。 文从字顺,包含两个要求:一是用词恰当、妥帖,能够表达出想说的意思;二是句与句之间互相连贯,语言畅达。 一般说来,书面的语言只有做到文字通顺、意思连贯、注意分寸,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字通顺是对词语搭配和词语的先后顺序的要求,汉语有自己的搭配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规律,说话写作不注意就会闹笑话。意思连贯是要求行文时注意围绕一个话题说,而不是东一句、西一句;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要有一个过渡。注意分寸是要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在遣词造句时才能表达确切。 所谓“生动形象” ,首先就是要不断积累和丰富词汇,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多掌握一些近义词,仔细体会并精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情达意;其次是多运用一些能引起人们具体感觉的字眼儿,如声音的描摹,色彩的点染,使人如临其境;再次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也能使文章增添光彩。 2.结构意识:重点突出,有物有序 一篇文章,无论是要叙述一件事情、刻画一个人物,还是提出一个主张、表达一个观点,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过程,而所有的思维表达都必然有一个规律,形诸文字,表现为一篇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人,一定会有四体五官,缺一不可。所谓八股文强调的就是文章的模式,只是过分了一点。其实英文学习中考托福考GRE的作文,都明确规定按一定模式写,这是所有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规律。训练学生形成作文的结构意识,就是形成一种能力,非常重要。桐城派散文讲究“有物有序”,就是内容与结构并重。从思维完成的过程看,就是要“起承转合”,这样文章就有头有尾,一目了然了。进一步高亚要求,则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照应严密。不同的文体可能有不同的结构模式,这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注意学习和练习。 3.主题表达:中心明确,立意深刻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写作时通过记事,议论,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些贯穿全文,是全篇的灵魂。中心明确,是指作者态度分明,直接表达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观点,并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健康的。立意深刻是指文章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反映时代精神。 4.感情抒发:情真意切,爱憎分明 这是要求写作时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感人,增加文章的可信性和感染力,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可以直接抒情,激情饱满;也可以间接抒情,自然和谐,如借物、借景、借事、借人抒情。爱憎分明,强调的是正义感,扬善惩恶,敢爱敢恨,不做乡愿好人。 五.结束语 作文教学,其实是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训练,其作用和影响也不是局限于课堂之内的,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我认为,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导授业解惑”,还应该有所追求。作为教师需要有一个神圣的梦想——炼石补天。以自己的炼石之力,成就学子们的补天之功,这是超越功利的理想追求,尽其所能地把自己的真本事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出优秀人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和乐趣,如孟子所说:“得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 我们在这里进行中文教学,面对着继承传统文化的华人子弟,关系着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建设,真应该有一种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个人能做的当然很有限,但是我们大家都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成就大业。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 杨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