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上海的小学办得好 成功秘诀很简单
http://www.creaders.net 2013-10-25 16:05:48 纽约时报 [0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每次造访中国,我总是惊叹于外界对于中国未来的预测反差这样大。最近,一些国际投资人开始“做空”中国,认为不久之后的某天,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中国强劲的经济引擎就会熄火。老实讲,如果我今天也要做空中国,那么肯定不是出于地产泡沫的原因,而是因为环境污染方面的泡沫。在中国最大的那些城市里,环境污染的泡沫正在迅速地膨胀。乐观者则看法不同:你要有心理准备,中国只是刚刚开始崛起,我们将要看到的是,中国过去三十年在基础建设和教育领域的投资,终于要获得回报了。我不是一个赌徒,所以我只会做一个旁观者。为什么这些乐观者并不完全是在说疯话?如果你想要一些证据,那么你或许应该去参观一所上海的小学。
我的旅伴之一是温蒂·柯普(Wendy Kopp)。柯普是为美国而教组织(Teach
for America)的创始人。其他旅伴是美丽世界(Teach for All)项目的多位领导者。美丽世界项目构建在前者的基础上,现在已经在全球32个国家运转。我们造访了中国表现最好和最差的一些学校,想要找到个中的秘密——为什么上海的公立小学能够在2009年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考试中独占鳌头。这个测评项目对65个国家的15岁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考察他们对于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的掌握。
我们造访了上海蔷薇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这所小学共有754名学生,59名老师。访问之后,我觉得我找到了那个秘密。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
当你坐进蔷薇小学的教室,跟学校校长和老师见了面,你会发现,他们无止境地强调那些造就优质学校的根本原则。这些根本原则我们都很清楚,但是想要在整个教育系统里持续地推广则非常有难度。它们是:下大决心给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在职业上不停进行发展,在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学校领导坚持以最高标准要求学校,并且营造出重视教育、尊重老师的学校文化。
上海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在于有更多的学校在更多的时间里执行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以教师职业发展为例。通过十年的努力,学校校长沈珺见证了学校由差变好的转变——特别是考虑到40%的学生都是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沈校长说,她的老师每周有70%的时间用在教学上,30%的时间用在发展教学技能和备课上。而这个比例要比一所典型的美国学校要高得多。
26的腾蛟(音译)是蔷薇小学的英语老师。他说学校早上8:35上课,下午4:30放学,一般每天会安排三节35分钟的课程。我旁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滕老师备课非常仔细,没有浪费任何时间。他说,一天里剩下的时间会用来备课,接受网上培训或者跟同事一起培训,请其他老师听自己的课,指出需要提高的地方,并且观看特级教师是怎么上课的。
他说,“你会学到很多教学技能,可以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教育专家会告诉你,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方法很多,控制班级规模,采用高科技,控制上学的时间;但是最重要的是给老师时间来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观摩最好的教学过程,并对所教授课程加深认识和理解;这比任何一项投资的回报都要大。
滕老师说,他的工作还包括了“家长培训”。每个学期家长会来学校三到五次,学习电脑技能,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子女完成作业,并在网上学习。29岁的克里斯蒂娜·鲍(Christina
Bao)也是蔷薇小学的英语老师,她说她每个礼拜都尝试着跟所有学生的家长打电话或者网上聊天,沟通两到三次,让他们清楚小孩的学习情况。她说,“我会告诉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何。”
然后,鲍老师还郑重地提到,“我会告诉家长,如果学生表现不太好,千万不要打小孩。”这算是中美之间很大的一个文化差异吧。
安德里亚斯·施雷彻(Andreas Schleicher)是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我们,2003年,上海的教育系统还是非常“普通”的。“但是十年之后,上海的教育系统已经在世界领先,同时极大程度上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差别。”他也认为,进步背后的原因是,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老师很大的一部分时间用来在同事之间相互学习,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而在美国,老师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教学。他说,结果就是,像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整个教育系统有本事把原来一般的老师,变成非常有工作效率的老师”,与此同时,“教育系统再把最好的老师派往最具有挑战性的课堂上去。”
中国也有很多一般的学校,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不过好消息是,通过坚持那些中美教育者都明白,且肯定会奏效的基本原则,上海用十年时间,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些学生已经在阅读,科学和数学技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然,他们在坚持基本原则方面相当系统,义无反顾。对了,沈珺校长还跟我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2013年10月24日。翻译: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