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历史的风的博客  
写下来的东西思路清晰,既不用追忆,也不曾惘然。  
我的名片
历史的风
注册日期: 2013-08-30
访问总量: 235,79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片面鼓吹实事求是乃国之大害也
· 与老梁谈文革与人性
· 谈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与蚩尤关于三星堆的谈话
· 水帘洞与傲来国揭秘
· 元嘉三叠: 中华文明之忧
· 元嘉三叠:今日中国之忧
友好链接
· 索额图:索额图的博客
· honolulu:honolulu的博客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战斗在温哥
· 金水桥:金水桥的博客
分类目录
【诗苑啜英】
· 元嘉三叠: 中华文明之忧
· 元嘉三叠:今日中国之忧
· 元嘉三叠:解放台湾之忧
· 红楼诗谜小议(三)
· 红楼诗谜小议(二)
· 红楼诗谜小议(一)
· 一篇锦瑟解人难(下)
· 一篇锦瑟解人难(中)
· 一篇锦瑟解人难(上)
【给翘翘的小童话】
· 月亮蛋糕
· 蝌蚪小公主
· 爱笑话别人的河马
· 小白兔为什么不唱歌?
· 月亮是天上的电影院
· 大象的长鼻子
· 袋鼠为什么老是跳?
【会心一笑】
· 他都看不下去了
· “六四”是一场大误会
· 谁也救不了。
· 不知道合不合适?
· 瞧这一家子之两袖清风
· 瞧这一家子之一证千金
· 瞧这一家子之吃相难看
· 瞧这一家子之占地为王
· 瞧这一家子之有女怀春
· 陈小鲁拉的两坨屎
【杂谈漫侃】
· 与蚩尤关于三星堆的谈话
· 水帘洞与傲来国揭秘
· 中秋漫侃(六)为什么要“举头”
· 中秋漫侃(五) 八月十五亮灯台
· 中秋漫侃(四)沙和尚又是谁?
· 中秋漫侃(三)猪八戒的智慧
· 中秋漫侃(二)不寂寞的嫦娥们
· 中秋漫侃(一)把地球开走吧
【史前一瞥】
· 古生物的地质年代是如何测定的?
· 女人是男人的哪块骨头做的(下)
· 女人是男人的哪块骨头做的(上)
· 纪念伊莲·摩根
· 谎言:留在恐龙时代的人类脚印
· 美国的开国诸贤是怎样对待印第安
· DNA怎样记录了我们来自非洲?
· 爱情的生物学原理
【毛泽东词话】
· 烂泥糊不上墙的《再别康桥》
· 岁末词话(十七)旧体诗的通俗化
· 岁末词话(十六)毛主席诗词的独
· 岁末词话(十五)境界的高下。
· 岁末词话(十四)阜昌天子颇能诗
· 岁末词话(十三)南宋词范
· 岁末词话(十二)巨人之间的对话
· 岁末词话(十一)巨人之间的对话
· 岁末词话(十)呀!好革命的怒潮
· 岁末词话(九)不须放屁
【读书偶得】
· 从理工科思维看钱学森的“亩产万
· 我读《老子》其三:一部重要的书
· 我读《老子》其二:一本简单的书
· 我读《老子》其一:竹简或木简编
· 闲聊六祖之五:他怎么得到的法衣
· 闲聊六祖之四:他到底隐瞒了什么
· 闲聊六祖之三:他真的不识字么?
· 闲聊六祖之二:他预言了谁的到来
· 闲聊六祖之二:他预言了谁的到来
· 闲聊六祖之一:谁预言了他的到来
【针砭时政】
· 片面鼓吹实事求是乃国之大害也
· 与老梁谈文革与人性
· 谈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为什么不接管机场?
· 改开可以复盘了吗?—愚公移山篇
· 改开可以复盘了吗?—愚公移山篇
· 改开可以复盘了吗?—纪念白求恩
· 改开可以复盘了吗?—纪念白求恩
· 改开可以复盘了吗?—为人民服务
· 改开可以复盘了吗?—为人民服务
存档目录
09/01/2021 - 09/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11/01/2016 - 11/30/2016
04/01/2015 - 04/30/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岁末词话(十七)旧体诗的通俗化
   

下面来说技巧。作诗的技巧是什么?什么夸张、比喻、反衬等初级水平的就不提了。种种词书又穷极毫末,无法一一踪巡。就用贺方回定下的广为人知的标准吧。“平淡不涉于流俗,奇谷不邻于怪癖,题咏不窘于物义,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

 

在以上各条标准里(除了第四条),毛泽东诗词都有堪称经典的表现。不想再详述了,只举例吧。

 

平淡不涉于流俗。举“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奇谷不邻于怪癖。举“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题咏不窘于物义。举“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叙事不病于声律。专指苏东坡以诗入词,不协音律而言。可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词的音律了。如果反过来理解成不拘于声律,则还有现实意义。

 

比兴深者通物理。举“钟山风雨起苍黄”。

 

用事工者如己出。举“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举《沁园春。长沙》,全诗格局萧肃雄健,浑然一体。

 

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举“《沁园春。雪》,全诗无一字语及革命,而实为定鼎之先声。

 

其实还应该加一条,叫做文字的通俗化。过去人们很少提及。在我看来,这是毛对旧体诗的写作技巧的最大贡献。诗歌据说是产生于劳动,但变成文字后就是小众文化了。如果除去毛泽东作为政治家的一面不谈,他在文化方面孜孜以求,辛苦一生的其实就是一件事:把象牙塔里的东西搬出来,一件一件的凉在广场上给大伙看,他一边搬还一边吆喝,“快来看快来看喽,没啥子了不起的,大家都能用啊。” 要想让老百姓都喜欢老祖宗留下的好玩意儿---旧体诗,首先就得让人看得懂。所以毛身体力行,让自己的作品通俗再通俗,明白再明白。

 

有一个例子,毛泽东《沁园春。雪》有“原驰蜡象”一句。原作是“腊象”,是“真腊白象”之意(郭沫若),公开发表前,臧克家建议改成“蜡象”原因是易懂,毛听了后欣然采纳。要是我们一般人,甭管真的假的,都会坚持原字,又显得有学问,又能保住面子。但毛却认为易懂是非常重要的。通观毛诗词,在旧体诗中是最通俗化的,几乎都是“床前明夜光”“白日依山尽”一类的。他是想让有小学初中毕业水平的人都能看得懂。

 

那些厚诬毛泽东借政治权力建立诗歌权力的人,你们难道没有看到毛一生通俗化平民化的艰苦努力吗?除了毛以外,还有哪个旧诗人在这条路上同他一道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不要说和他同时代的人里没有,就是现在也没有。红镜不就是个例子?作为回报,中国老百姓喜欢毛泽东诗词不是很自然了吗?

 

我们有的网友,读了唐诗以后,拿起毛的诗词,看来看去,觉的这还叫诗?给二流唐诗提鞋都不配。原因就是他们潜意识里觉得毛的诗词太浅显,诗应该是读不懂的,应该是有学问的人玩的,用典应该是谁也不知道的,那才是水平高呢。其实古人也不是故意把诗写得晦涩难懂的。熟悉的例子是白居易写完后要给老妇人读和有井水处便有柳词。我们看古人的诗词要借助注解是因为年代久远,当时人易懂的我们难懂。并且元代以前的口语是不能写出来的(见药某《闲聊六祖》之三---他真的不识字么?)。

 

喜用僻典是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像穷人买LV包一样,渴望得到认可。找一两句冷门的典故难吗?“红泉(仙境)”“作家(有大机缘的人)”“兔推轮(月)”在网上还可以查出来,“驴乘”(俯仰由人的意思)我在网上都没查出来。拿一本《诗经》,随便翻一页就可以找个谁都不认识的字。有意思吗? 以毛的读书痴迷,他找不出两个僻典吗?峣峣者易折(缺),皎皎者易污(语出《后汉书黄琼传》)不就是毛给江青的信里用的典故吗?毛在诗词里努力做到平民化,甚至口语化,这是功夫,这是水平,这是贡献。汪精卫们的诗晦涩难懂,只有连小姐都操不动的老鸿儒们才能喜欢,这才是给毛提鞋都不配呢。反过来,如果是不学无术的人,就只能写出粗鄙的顺口溜(顺口溜也很好,有学问的人也应当写)而绝无可能写出真雅的意境来。毛的这个贡献对旧体诗的普及化大众化建立了前人没有的巨大功劳。对新时代的诗风改造也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这不是事实吗?

 

毛为什么要做这件费力的事呢?因为他是真的热爱旧体诗,他说:“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旧体诗只有根植在大众里,才能一万年也打不倒。在技巧上我们可以断言毛与李杜苏辛都非常杰出和优秀。但在通俗化上做出了超越李杜苏辛的巨大贡献。

 

这样我们可以总结如下:毛泽东与李杜苏辛都达到了各自时代的高峰,像一个马鞍形。而在风格、境界和技巧三方面毛泽东诗词有无人能企及的,独到的,非常杰出的成就,所以毛主席诗词已经超越了李杜苏辛,成为了“独特而又大幅优于西方同项文明”的东方文明的最佳代表。证毕。


2012-12-26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