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不识字,见于坛经《行游品第一》。当时六祖想听神秀的偈子,就求告寺中的一个童子:“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又见于《机缘品第七》。尼姑无尽藏想请教六祖大涅槃经里的字,六祖答:“字即不识,意即请问”。
不识字如何讲道呢?洪州(今江西南昌)法达禅师曾向六祖请教《法华经》。六祖问法达,此经的宗旨是什么?法达说学浅不知。六祖说,那你念一遍吧。法达于是就高声誦念给他听。念到《方便品》,六祖说行了,我给你解说吧…。
问题是,一个南昌人,念佛经给一个广东不识字的人听,能懂吗?佛经的语言是古书面语不是口头语,这两者之间能交流吗?
现在不太可能,当时更不可能。因为在唐朝,不同地区的人读书时,你是听不懂的。六祖自己就承认“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而且汉语的说和写从一开始就是截然分开的。你可以说日本话,我说中国话,谁也听不懂,念出字来,一个说偷克油,一个说东京,还是不懂。可一写出汉字来,就明白了。古人也是如此,举例来说,宋朝人编的《广韵》是中古时最大最全的韵书,用反切来注音。如果认定每个声母和每个韵母都各用一个固定的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来拼切,那么,一个语音系统只要上下切字各四五十个就够了。可《广韵》用了四百多个上字(声母)和一千二百多个下字(韵母)。这说明当时的文字读法极为繁乱,各地区互不统一。特别是老广的话,至今都听不明白。据说当时光绪就因一句也听不懂康圣人的变法高论而大失所望。更何况六祖是“獦獠”,语言属于壮侗语族,跟刘三姐应该能沟通。
其次,佛经有时候很绕口。适合于看不适合于念,更不适合于听。试读龙树菩萨的《观三相品第七》中的一段儿:
生生之所生,生于彼本生。本生之所生,还生于生生。
若谓是生生,能生于本生。生生从本生,何能生本生?
若谓是本生,能生于生生。本生从彼生,何能生生生?
若生生生时,能生于本生。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
若本生生时,能生于生生。本生尚未有,何能生生生?
这要是谱上曲,估计和《忐忑》的效果差不多。
更糟糕的是古人的书面语和口头语言发音是不一样的,《广韵》只注文言,口语是没有注音的。因此人们说出来的话是没法写出来互相交流的。也就是说,就算是能明白佛理,你也不知道你说的口头话能对应文言上的哪个字。这种情形直到元代才开始改变。蒙古人是外族,不懂汉话,他们就用八思巴拼音来注音汉语口语,刊行了《蒙古字韵》和《中原音韵》。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给实际口语注了音,从此以后,中国的俗文学才登上了文学的历史舞台而展现出光辉绚丽的华彩。我们的四大名著,就有两部是元末明初产生的。
举个例子吧。唐朝才子元稹泡不到他表妹莺莺,就来一个污名化。写了篇《莺莺传》,说她跟别人有私情。其中红娘传信张生跳墙一段最为精彩:
“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东有杏花一树,扳援可逾。”
不够生动。同样的内容,金代的董西厢是如下描述的:
红娘曰:“几乎累我。”生曰:“何故?”红娘尽诉莺莺意。生惊曰:“奈何?”红娘示笺。生视之,微笑曰:“好事成矣!”红娘曰:“莺适甚怒,却有何言?”生指诗悉解其意:“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诗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今十五日,莺诗篇曰《明月三五夜》,则十五夜也,故有‘待月西厢’之句。‘迎风户半开’,私启而候我也。‘拂墙花影动’者,令我因花而逾垣也。‘疑是玉人来’者,谓我至矣。”红娘笑曰:“此先生思慕之深,妄生穿击,实无是也。”言讫而去。生专俟天晚。
好是好,就是隔了一层。如果能用民间口头语该多好啊。终于到了元朝,请看王实甫的版本:
“张生:小娘子来了。擎天柱,大事如何了也?
红娘:不济事了,先生休傻。
张生:小生简帖儿是一道会亲的符篆,则是小娘子不用心,故意如此。
红娘:我不用心?有天理,你那简帖儿好听!。。。我没来由分说;小姐回与你的书,你自看者。
张生:呀,有这场喜事,撮土焚香,三拜礼毕
。早知小姐简至,理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小娘子,和你也欢喜。
红娘:怎么?
张生:小姐骂我都是假,书中之意,着我今夜花园里来,和他“哩也波哩也罗”哩。
红娘:你读书我听。
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红娘:怎见得他着你来?你解与我听咱。
张生:“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迎风户半开”,他开门待我;“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着我跳过墙来。
红娘:他着你跳过墙来,你做下来。端的有此说么?
张生:俺是个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河,浪子陆贾,我那里有差的勾当。
红娘: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这般道儿。”
“哩也波哩也罗”!太精彩了。
离题万里,一句带回。一个砍柴的青年,一字不识,就因为听了一句金刚经,就摇身一变,成了博学多识,思想深刻的祖师,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六祖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他的正确思想一定是刻苦读书,努力学习得来的。武则天曾派人问六祖最精妙的佛理是如何,祖答:“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这个说法就是从龙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的思想中学习来的。
由此可见,六祖一定识字。识字就要有书看,六祖若识字,必有藏书。《五灯会元》就记载荷泽禅师曾于曹溪宝林寺阅《大藏经》于内。既然识字又为何刻意否认呢?第一是广告效应。前面提到的尼姑无尽藏当听说六祖不识字时,大为惊异。遂四处奔走,说惠能是得道之人,立刻招来大批财主,包括曹操的后人,大家踊跃捐献,重建宝林寺,请慧能主持。第二就是另立门户,借佛教之名,贩一己之私。从我做起,大家都不要读经典了,说不识字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六祖是在何时何地学的文化和佛学呢?
201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