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一下废话四千九的意思。
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对懂的人来说,已经够明白的了。可对不懂的人,你就要不厌其烦地举例,什么盘子呀,月亮呀,轮子呀,煎饼果子
,屁股。。。等等,对懂的人来说都是废话。《老子》也是这样一部充满了举例的书。
(正文)
当年哥伦布说,你们大家都向东航行去印度,我却向西,一样也能到印度,而且更快。而在哥伦布之前两千年的老子则说,不但是去印度,去任何目的地都有一条反路,而这条反路往往是最快的路。《老子》一书真正想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思想。说它深刻是因为与常识相悖。
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万物万事,一切行动的最高目的是回归“道”,所以“道”就是目的地。而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反路,就是“德”。要证明它不能靠逻辑,只能靠穷举法。所以整篇《老子》都是在举例说明。掌握了说反话这个诀窍,任何人都可以再写十本道德经。
现在来具体讨论一下总纲(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恒字讳文帝名,汉改为常。
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大体上被解释为,真理是可以说明的,但说出来就不是永久的。事物也是可以命名的,但所有的名字(概念)都不长久。有名和无名都是万物的本源。这个解释法最早来自三国王弼。可是,这种解释使得《老子》的开篇第一句就让人非常难以理解,首先是不知所云,有谁会在乎你的说明和你的名字是不是永久的呢?重要吗?其次是解释牵强,特拧巴。有名无名有什么区别吗?而且道是什么说实话老子也没说清楚。最重要的是,这个句子脱离了全篇的主旨,路子不对。所以极有可能是解释有错。
让我们来重新解释这个开篇第一句吧:
“道”这个目标,虽然能够实现,但不是常人所选择的路线(恒作常解)。达到“道”的路线是能找到的,但也不是通常的找法。“道”是万物的本源,“德”是万物回归“道”的根基”。
这样一读,提纲携领,纲举目张,把整个《老子》一书的内容合盘推出。可这样解读的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来看“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不应作“说”解。道字当原话的引出字“说”来用,有人认为始于元杂剧,南怀瑾认为始于唐代。道字当“言说”解,起源更早。司马迁的《史记》已有很多的例子,比如:
《郦生陆贾列传》中“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
《赵世家》中“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
《李将军列传》中“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所以说王弼把这个“道”定义为“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先秦时期“道“字作”说“解,相当罕见。现有两例,其解义皆出于《词源》:
《论语·宪问》,“夫子自道也”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第二句的解释从来就有争论,孔子作《春秋》,微言大义,难道仲尼之徒不学?难道后世无传?《论语》一书是学生们编写的吧,其中就有“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难道后世无传?所以这里的“道”是“追随”之意,不应当“说“讲。
第一句就更不能当说解了。原话是“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上下句一连,就明白了,其中的道应该是优秀品行的意思。
这两个例子说明,在很古的时代,比如说老子时代,“道”不能当“说”解。那么道字原始的本意是什么呢?前面提到,在甲骨文里没有道字,只有行字。行字的甲骨文是上下左右四个朝向中心的方箭头,跟中国象棋放“砲”的位标一样。这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画了一个十字路口。所以行字本意为道路,《尔雅·释宫》:“行,道路也”。从道路的字意又引出“轨迹”,轨迹又引出天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就是天道刚健的意思。行字其他的意思还很多,其中就有施行,实践的意思,见《周易》:“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行还有德的意思,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景行”就是仰慕高德。“行止”就是尽力实践。在老子一书里,要用到“行”的“天道”,“道路”,“实践”和“德”的四种意思,所以干脆不用“行”,改成了“道(名词)”,“道(动词,只出现在第一章)”和“德”。
所以“道(名词,天道)可道(动词,到达),非常道(名词,路线)”就是天道是可以实现的,但不能走一般的途径。
那么“德”字的本意又是什么呢?甲骨文里是行字(十字路口)中间加了个眼睛(眼睛是“直”字的象形字),意思是看清了的路,四条路里选了一条。本意就是正确的道路。所以《道德经》就是“正确的目的和正确的路线”的意思。比如毛主席的“道德经”就是“通过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达到共产主义”。邓小平的“道德经”就是“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达到共产主义”。邓的说法其实更符合老子的理论(但是我对该小人是否想去共产主义极为怀疑。谚曰:改开出了俩小人,一个阴来一个浑)。
下面再来讨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因为说不清楚道的定义,就不断的换词,一会儿恍阿惚阿,一会儿希呀夷呀,再不就母哇孩哇,等等等等,希望借此触发读者的灵感。其中有一个名字叫“无名之朴”(37章),又见“道常无名,朴”(32章)。所以无名就是“道”。名可名,从无名到有名,就是道生一,就是找了了唯一正确的道路,所以有名就是“德”。非常名,就是说通常追求道的方法都错,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德”。因为德是回归道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一体两位,象圣父和圣灵一样所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老子》的第一章第一段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你们他妈的全都搞错了!
什么是对的呢?这就是老子的独特贡献了,就是德,其实也就是简单的一句话:
“反者道之动”(第40章)。
因为天道的运动轨迹是与外力相反的。所以你干的事情越多越大,你离道就越远,就失德,就会失败。相反,如果你守残抱缺,处低用弱,你就有德,就成功。
因为这个思想有悖常识,所以《老子》不得不用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反反复复举例阐明这个唯一正确的道路(德)。
可是我们发现在老子内心深处,也知道他的理论有问题: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第77章)。
老子承认他的道理可以很好的解释自然,但无法解释人类社会。这正像所有的非生物客体都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但生物偏偏貌似例外。旷世奇才老子也只能向历史发出一声幽幽长叹而已。
尽管如此,《老子》依然是古代中国的一部最重要的书,比《论语》要重要的多。
补记。
掌握了反者道之动为《老子》的中心思想后,我们可以猜想有些章节本不属于《老子》原版,而是后人硬塞进去的。
比如什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74章),既不讲道,也不讲德,光说治国。而且老子的思想是反着看问题的:“勇于不敢则活”(第73章),“使民重死”(第80章)才象是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实在不象出自老子之口。第75章也是,通篇讲统治者应当如何如何施仁政,看起来像仲尼之徒说的话,一点也没有反者道之动的玄机。
反话说太过了也不对。比如关于柔弱胜刚强的思想重复太多次了,不象是智者所为,倒象是庄子一派塞进的私货。
这些也都属于皮和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