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则。贾惜春没有真佛性。
还是春灯谜。惜春的是:
前身色相总无成, 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
性中自有大光明。
这首灯谜是二十二回春灯谜的最后一首。后面的原稿轶失了,因此没有谜底。有批书人给出的谜底是“佛前海灯”。
为什么呢?周汝昌对此给出的的根据是:
1.“前身色相总无成”,是借灯说人,今生不能享乐归罪于前生错误。
2. 不听菱歌听佛经”,是看破红尘,菱歌指爱情。
3.“莫道此生沉黑海”,入佛门在俗人看来是苦海。
4.“性中自有大光明”,海灯看似晦暗,内中自有光明在。
周汝昌并不满意这个谜底,因为谜底的“佛”字就在谜面上,而这是不能允许的。在我看来,周的解释不是猜谜,而是引义。我觉得这个谜底似乎有点象,但又不太对。
我猜的是---灯芯草。现在让我来逐条解释。
1.“前身色相总无成”,灯芯草使用前,会把外面的硬皮扒去,这样又吸油,又无烟。
2.“不听菱歌听佛经”,灯芯草是沙草一类的长茎丛生水生植物。广泛生长在南方湖泊浅水地带,与菱角是水乡邻居。菱歌是采菱之歌,张九龄有“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南朝梁简文帝有“妾家住湘川,菱歌本自便”。卢照邻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菱歌与渔歌一样应是隐士之歌。灯芯草作为菱角的邻居本来是注定要听一辈子菱歌的。但是由于好的灯芯草无烟又亮,就常被用作佛殿的照明。
3.“莫道此生沉黑海”,所谓灯下黑。另外灯芯草使用时泡在灯油碗里,灯碗易脏,或为铜铁所制,故常为深色。
4.“性中自有大光明”,灯芯能点燃。
曹雪芹小时生活在江南,对灯芯草应该熟悉。比如他在三十七回解释“甜梦香”时就用灯草作比喻:“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
猜完了谜语,再来看看惜春的佛缘。惜春的理想是要当一个“自了汉”。尤氏曾说她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对此她的辩解是“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她以为小乘佛教就是自顾自的修行,与他人无干。其是这是她对小乘的误解。小乘并不是自私自利,心冷口冷。佛祖释迦牟尼本身就不是“自了汉”。从三十五岁正觉成佛到八十岁涅槃圆满,贯彻释迦牟尼传教始终的是他的以舍身意识为基础的慈悲精神。
谜语的第一句“前身色相总无成”就明白点出了惜春的根本问题。前身无成就提醒人们去了解佛祖的前身(佛的前身叫本生)是怎样成就的。而佛祖的舍身意识恰恰体现在了他的许许多多的“本生故事”里。比如《须达拏太子本生》就讲佛祖的前生是如何舍弃宝象,财宝甚至子女的故事。内中他施舍的动机不是被迫而是主动;施舍对象不是有求于人的穷苦大众,而是敌国的国王。佛祖在这个故事里把善的定义推导到极端。佛说:“恣人所欲,不逆人意。”。
佛陀曾经五百五十本生,他始终保持这种“恣人所欲,不逆人意”的彻底无私精神。而惜春的“总无成”
的前身色相,都应该是绝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的极端利己之人。这种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态度就导致她永远觉得“此生沉黑海”,无论她如何“不听菱歌听佛经”都无法达到“大光明”的境界。因此说贾惜春无真佛性。
“恣人所欲,不逆人意”是不是有点耳熟?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文中曾创造了一个类似的成语,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毛与佛陀都是大智慧者,都明白有条件的利人在逻辑上有漏洞,步步退让的结果只能导致“专门利己,毫不利人”。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似无法做到,但是子曾经曰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如果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就绝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说到此处,我仿佛已经听到了粪蛆们的团团叫骂了。什么三千万、浩劫、稿费、行宫、小妾、红烧肉等等。我说你们这些脏货还有没有新东西了?被理性驳斥过的东西如果还想坚持就应该据理反驳,反驳不了就给我闭嘴。既不反驳又不闭嘴只能显示智力无能。
有一张总是使我感到无比震撼的照片,就是毛主席与黄继光母亲握手的那张。一个是失去了儿子的老母亲,一个是同样失去儿子的老父亲,他们见面了,眼中没有泪水却都含着微笑。而我的泪水却夺眶而出。我确实看到了佛性的大光明。他们孤独吗?佛祖孤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