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吃住玩(2)血拼在意大利玩儿,血拼不仅重要、而且是有些旅游者的目的。别的不说,牧人知道如果有牧嫂看上的东西她不买下来即使到再吸引人的景点她也会悒郁寡欢;牧人还知道有一对来自香港的夫妻去欧洲血拼是主要的、放松及游览是次要的(或者说血拼是他们的放松及游览),所以每次去的时候都带上最大限额的空箱子、回来的时候满载而归! 人们愿意在意大利血拼其实不无道理。一是意大利人的品味确是高出其他国家一筹,另外他们的东西无论是用料还是作工绝无偷机取巧。在威尼斯大运河北的一家玻璃礼品店里,年轻的店主跟我们聊起他只出售 Murano 出产的玻璃,因为也只有那里的玻璃的质地、花纹及在光影下的颜色变化才是“威尼斯玻璃”的水准,不过也感叹很多游客买一欧一个的中国玻璃。牧嫂在那里买了一个戒指和一个项链,其实也只花了三十欧。
威尼斯的面具和玻璃
在牧人看,佛罗伦萨的皮具(皮鞋皮包等)和威尼斯的玻璃、面具是本地特有,是非买不可的;罗马的时装质优价廉也可以考虑;牧嫂的好友天婴这次去了米兰,回来后对米兰人的衣着赞不绝口,发誓要“象米兰人一样穿”(这句话是牧人瞎编的,呵呵)。
佛罗伦萨的皮包(一口气买了仨)
罗马的时装 网友吴敬中在上文中留言说“意大利满大街都有黑人卖从温州商人批发过来的LV包,500欧往上的包开价才100,可还价,我见过最后20成交的。所有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商店都差不多,据说除了非洲产就是温州产。”。他说的是对的,入夜后罗马街头卖假货的很多,推荐大家千万别被诱惑;如果一定要买假货还不如回祖国、价钱更低质量也好些。 至于景点观感牧人在这个系列中已经介绍了不少 ,不再赘言。
再说说吃说起吃来意大利真是没的挑。别的不说,人家对食物的那种执着北美绝对没法比。 就说面食吧。和中国北方相似,西方的粮食以小麦为主,而意大利面食中的 Pasta 和 Pizza 更是雄冠西方世界,即使是面包,那也是有讲究的。 餐馆里端上来的面包都是新鲜出炉,咀嚼时麦香不时传递到舌尖上;将意大利橄榄油、果醋和松露truffle盐倒入小碟,撕下一段温热的面包,按入小碟中慢慢地划上几个圆圈,丢入口中细细咀嚼:醇醇的橄榄油香、酸甜的果醋香、微咸的松露盐香,再加上韧而酥软的麦芽香,用百味攻心形容那是再贴切不过了。想想咱们在北美生活惯了,吃面包都是学英国佬,一大块方面包加一大坨黄油,真有被“猪养”的感觉。 说起好吃,觉得那里的水果蔬菜跟北美的也不一样。譬如西红柿,在北美虽然也生吃、但是从来没觉得味美,在意大利则有小时候吃西红柿那种香甜感;另外牧嫂特别爱喝那里的青苹果汁儿。 肉类也是。跟中国人相似,意大利人偏爱猪肉和鸡肉,他们的火腿和腌肉不仅仅是闻名、也真是独特又好吃;鸡肉不柴、口感好、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的笼式养猪场养鸡场。前一阵看到宾州开设特有的开放式养鸡场,纽约的名厨品尝后激动的流出热泪,看来笼养的东西就是不如跑地鸡。 特别提一下意大利的莫札雷拉(Mozzarella)奶酪。这东西在北美偶尔也吃,但是却没有吸引过我,但是到罗马的第一晚吃了一盘沙拉后牧嫂和我一致爱上了这种口感似果冻 、香而不腻的莫札雷拉圆片;莫札雷拉也是意大利Pizza必不可少的Topping。所以说出名的东西好吃不在于名号、而在于原料和做法。 意大利橄榄油、葡萄酒和醋名闻天下,就不用牧人废话了,反正比在北美吃到的好吃多了。去年秋天牧嫂和我在湖边散步看到一家名位【橄榄油配制坊】的小店,里面放满了大Jars、香气扑鼻。店主人是一对来自斯高沙省的年轻夫妇,跟我们聊天时说起他来自意大利的岳父母常怀念那些意大利蘸料(橄榄油、醋、tapenade甚至盐等),结果有一次在美国旅行时看到这种自行配制的作坊,鼓励并资助他们开了这家橄榄油店,专营意大利进口的蘸料。后来牧嫂和我成了那里的常客,经常用不同Flavour的橄榄油、香醋(包括十八年“老陈醋”)和松露盐蘸面包“虐待”来访的亲朋好友。 啰哩啰嗦说的太多了,不过必须提一下酒。在意大利,水比酒贵(餐馆不提供非瓶装水),很多口感很好的酒半升只要几欧,所以不管本地人还是游客都是嗜酒如命。 城市里吃喝的地方星罗棋布多如牛毛三步一Snack Bar 五步一Pizza店。奇妙的是这些店虽是快餐、味道却都是极好,譬如牧嫂说在佛罗伦萨“河那边”(见【阿诺“河那边”】)一家Snack Bar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明治;牧人在这些小店吃的比萨饼也比北美好吃的多,另外牧人只要吃饭意式Espresso是必不可少的、那味道星巴克是没法比的。 跟北美相反,在意大利喝美式咖啡比意式Espresso贵,所以牧人也入乡随俗跟大家一齐喝Espresso;另一个跟北美相反的是这里的美式连锁快餐店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后来在佛罗伦萨火车站吃了一次麦当劳后知道为什么了:价格和味道没办法跟人家这些家庭快餐店争啊。
各式各样的Snack Bar,即使麦当劳也是把甜食部和主食部分开的 以下是我们吃过正餐的几家餐厅,感觉都不错,有空可以一试。 Sa Posada 位于Pilgrim,评价:好,价格:适中 我们在这里吃过两餐,沙拉、比萨饼、Pasta、甜点都不错。 Sabatini,位于罗马的“下只脚”Trastevere,评价:好,价格:稍贵。 牧嫂点的罗马鸡块Pollo alla和牧人点的小羊排Abbacchio allo spiedo,都不错。老板超Nice。 Estrobar,位于Protestant Cemetery附近。评价:超棒,价格:适中
找到这里完全归功于牧嫂好友天婴的领导(天婴你别急,牧人这样说是有原因滴、下次见面咱们掰扯掰扯 嘿嘿)。 大力推荐这里的Tasting Menu,四菜(开胃品、头盘、二盘、甜点)一汤加酒水只要25欧一位,绝对是物超所值,见天婴:【领导在罗马过生日】。
左:Estrobar, 右:头盘 那天我们四个人,每个人都特意点都是不同的东西,所以把 Estrobar 的菜谱快尝遍了。别的不说,道道做的跟艺术品一样、令人既胃口大开又不忍下筷;入口一试自是道道好吃。
开胃品(右)、二盘(上)和甜食(下) 中间两个女孩去洗手间,回来以后神色有异。天婴的领导心细,询问是否OK、天婴说你自己去看看吧;紧接着牧嫂也神秘兮兮地说“你应该去看看”:
天婴的领导和牧人侦查的结果。男女就不用解释了吧,嘿嘿 另外我们在西班牙台阶Spanish Steps 和 百花广场吃过两家餐馆,虽然也可以,不过不值得推荐。感觉上热门景点附近的餐厅都比较一般。 佛罗伦萨日程特别紧,没有特别吃正餐。离开前一晚在这家(位于主教堂和圣十字教堂之间)简陋但别致的小Pizza店吃的,觉得很不错:
威尼斯好餐馆极为昂贵,人均100欧也不稀奇。我们只试了Realto桥北的一家,叫Trattoria da Bepi。这家餐厅布置很特别,走进去时就像进了一个大厨房,锅碗瓢盆都在外面摆着,走进里间才是餐桌,牧人点了黑鱼cuttlefish、牧嫂点了面条,甜食是 Tiramisu 和蛋挞,价格稍贵(请记住这里是威尼斯岛)不过东西很不错。
Trattoria da Bepi的门厅有点像个大厨房
开胃品、黑鱼和意大利面 附:多娜教我做意式Espresso在多娜的小厨房里,牧人看到一个构造奇特的小咖啡壶,问多娜怎么用。跟所有意大利人一样,多娜热情、健谈、不厌其烦,一步一步向牧人展示了全过程,牧人也因此爱上了意式Espresso。至今自己煮咖啡时耳边还回响着多娜生涩且柔软的英语“a little bit more, a little bit more, ... and a little bit more”。
煮意式Espresso需要的咖啡壶分三层:下层水壶、中层蒸发过滤器和上层咖啡壶,牧人从威尼斯背回来一个三杯咖啡壶,后来发现北美有售;另外原料和烘制必须是为意式Espresso制作的,牧人在Costco见到了意式Espresso,不过后来牧嫂的意大利客人推荐了这款 Ara Azzurro,在Longos有售,牧人一试爱不释口。 以下是步骤:
下层的水壶装满清水; 置过滤器于水壶顶部,装满咖啡(那声音又来了:“a little bit more, a little bit more, ... and a little bit more”,嘿嘿); 置上层咖啡壶于顶部、拧紧; 用咖啡灶眼、开小火(这个小灶眼以前从来没用过、现在终于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了,哈哈)、煮上五六分钟,水沸腾后蒸汽进入过滤器穿过咖啡、在顶端还原成水、流入顶层的咖啡壶,在壶嘴看到似要溢出的咖啡就好了; 按照个人喜欢加Cream、奶或糖(牧人习惯加一点咖啡Cream和原糖Raw Sugar)一杯香喷喷的意式Espresso就好了。
这样的咖啡其实不是煮出来、而是“蒸”出来的,煮的时候就香气四溢,倒出来时象糖浆一样粘稠。端起来那浓香直入肺腑,喝上一小口那苦香先在舌尖积聚、咽下后却又发散至整个口腔,就在你以为完结时那香气却又从食道溢上来,说意式Espresso是回肠百转是不过分的。 只要周末在家,牧人是一定要煮上两壶为自己过瘾的。
小记:这个系列拖拖拉拉、没想到写了这么久还是有头无尾。不过夏天到了、牧人要去游玩了,威尼斯容牧人有空再写,这里给众位开一张 Rain check。
情迷亚平宁系列 《情迷亚平宁 - 印象》 《永恒的斗兽场》 《夜游罗马》 《梵蒂冈国》 《罗马拾遗》 《住在六百年的“宫殿”里》 《在文艺复兴的圣地》 《阿诺“河那边”》 《漫步文艺复兴》 《意大利的吃住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