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談何容易
劉以棟
老不如人,少不如人,所以“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美德就不容易做到,要不怎麼叫美德呢?!
現在中國人富裕了,基本生活沒有問題。但要做到老有所養,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國,在美國,都不容易。
最近有機會接觸了幾位年長的老人,心中感慨頗多,現在這裡寫下我的一些感想,供大家參考。
長壽好,健康更重要。跟老人們聊天,他們最關心的是健康,而非長壽。雖然我們常講,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但是如果沒有健康,長壽就失去了意義。久病床頭無孝子。沒有健康,長壽就是遭罪。
養女防老。養兒防老是中國的老話題了,但是養女防老更現實。剛出國時,一位老外跟我講,可以通過下面三件事在世上留名:1。栽棵樹,在數旁立下有你名字的牌子。這在中國不時興,但在美國大學校園裡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樹。2。寫本書,做個作者,這樣也可以留名。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寫書的。即使自費出版了,未必有圖書館願意收藏。3。生個兒子。對大部分來說,這個途徑最靠譜。如果防老僅是為了留名,那麼養兒防老是正確的選擇。如果老了要住在兒子家裡,那麼可能不如住女兒家裡。女人心細,又愛嘮叨,所以住女兒家比較靠譜。住兒子家,兒子兩頭受氣,別提也罷。
身心健康,同等重要。以前我們主要關心身體健康,現在發現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如果每天愁眉苦臉的活着,對大家都是個負擔。有些中國老人還帶着中國的傳統觀念,以為子女應該時刻聽老人的吩咐,以他們的意志作為行動準則。可是,時代在發展,每個人都有知識和能力的頂峰。老了以後,不在其位,就不要再謀其政。如果自己不甘心,還要對子女家的事指手畫腳,則對大家的身心健康都不好。人老了,有本事就自個住,沒本事就服老。能給子女幫忙最好,不能幫忙,至少不要給子女增添麻煩。
鍛煉,有益於健康。人老了,有的是時間,要堅持體育活動。每天出來走一走,跟其他老人聊會天,談點大事小事,家事國事,私下也可以抱怨一下子女的不是,對健康有好處。一位年長的朋友說,吃完飯,我也想坐在那裡看電視,但是,為了健康,我還是要出來走一走,哪怕外面很冷或者很熱。
培養業餘愛好。現在人的壽命長了,退休以後,還有很多年美好時光。不要盡想着給子女家裡做事,也要有自己的愛好,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可以釣魚,找朋友下棋打牌,也可以寫博客。人老了,也要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平等對待子女。現在的老人,一般不止一個子女。老人的習慣,期望子女之間相互幫助,富的要幫助窮的;有本事的要幫助本事小的。子女長大以前,他們是一家人,父母說了算。現在子女大了,各有自己的家庭。每家有自己的難處,所以父母就不要再在裡面攪和。即使是父母自己的財產,也需要對子女平等對待。如果把自己的財產都給條件差的子女,而養老又指望條件好的子女,那就看運氣了。條件好的子女有這胸懷還好,沒有的話,以後就是麻煩。
養老最好靠自己。自己身體健康,最好自己住。求人不如求佛,求佛不如求己。現在許多父母把財產都給了子女,以後的養老,將會有很多麻煩。子女對父母的愛,永遠不如父母對子女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