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  
比较研究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中、加教育的交流与学习。  
我的名片
博雅学会
注册日期: 2012-07-27
访问总量: 381,21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大温地区数学大王邀请赛火热报名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boyaquest.org上线
欢迎加入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
最新发布
· 课题说明:关于北美基础科学教育
· 北美理工科教育是如何衰落的?
· 课堂革命将搞乱中国基础教育
· 大温地区‍‍数学大王
· 美国的经济衰退是中小学数学教育
· 真正的教育往往在课堂之外发生
· 150年来,中国的精英出身什么家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学会动态】
· 大温地区‍‍数学大王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举办《中国八
· 国语讲座∶加
· 博雅教育学会ߩ
· 免费教育讲座 服
· 罢工潮里雪中送炭——博雅
· 博雅学会会&#
· 因应教师罢工危机 博雅学会提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呼吁∶保障孩
【教育比较】
· 北美理工科教育是如何衰落的?
· 真实的美国高中到底有多艰苦?
· 西方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
· 纪思道:这道中二算术,难住了美
· 马立平:中美小学数学教育差异何
· “以美为师”的教育改革误区
· 六十年亲历之中西教育(修改版)
· 中国教育错了吗?看丹麦与中国初
· 六十年亲历之中西教育
【教育评估】
· 中国教育错了吗?看丹麦与中国初
· 评对PISA结果的质疑 —兼论东西
· PISA 2009 主要国家与地区排名
· PISA测试主办方对上海基础教育均
· 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 (TIMSS)
· PISA数学测试给我们的启示
· 走进PISA ----上海2009国际学生
· 上海PISA夺冠引起巨大反响
【教育交流】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举办《中国八
· 中国教育错了吗?看丹麦与中国初
· 东西合璧的教育探索
· 美国推十万人留学中国 被指可改
· 九九乘法表震撼英国顶尖的25所中
【国际竞赛】
· 英特尔科学奖 多数决赛者父母曾
· 中国与加拿大 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 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各国奖牌数
· 美加中港台历年奥数总分排名
· 奥巴马褒扬英特尔科学奖得主 华
· 西门子科学奖
·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 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知多少?
·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介绍
【教育制度】
· 课题说明:关于北美基础科学教育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举办《中国八
· 综合理科为科学教育带来什麽?
· 中国教育错了吗?看丹麦与中国初
· 综合中学的冷思考
· 北美中等教育体制与中国有哪些不
【考试制度】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借鉴世界各国的高考会考制度
· 芬兰, 世界公认的教育典范 —
· 世界各国高中毕业和大学申请考试
· 世界各国高中毕业和大学录取考试
· 世界各国高中毕业和大学录取考试
· 世界各国高中毕业和大学录取考试
【职业教育】
· 美国职业教育让学生毕业不失业
·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
【北美教育】
· 北美理工科教育是如何衰落的?
· 美国的经济衰退是中小学数学教育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看加拿大的贫富差距为什么越来越
· 美国贫富差距在拉大
· 中国教育方式在美国 自控力是关
· 挽救加拿大数学教育危机
· 奥巴马与美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
· 统一全国课程标准 确保美国竞争
· 美國教育不振或影響國家安全
【卑诗教育】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卑诗教育厅长再访华为教育产业吸
· 卑诗高中毕业要求及选课
· 卑诗教育警钟再响
· 新移民须知:卑诗省
· 转载∶家长的愤怒与
· 华裔家长发公
· 关注强化数学基础的请愿运动
· 因应教师罢工危机 博雅学会提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呼吁∶保障孩
【中国教育】
· 课堂革命将搞乱中国基础教育
· 真正的教育往往在课堂之外发生
· 150年来,中国的精英出身什么家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举办《中国八
· 高考状元调查:学术成就高 不善
· 丘成桐担心 中国科技至少要倒退2
· 北京超常儿童培训班:4年学8年课
· 史宁中教授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 抗战期间的一项伟大决策
· 中国创新不足吗?
【亚洲教育】
· 台湾的教育体制是怎样的?
【欧洲澳洲教育】
· 中国教育错了吗?看丹麦与中国初
【海外华裔】
· 顶尖科学家回流 中国拉近与美国
· 华裔移民学生ESL
· 小留学生涌入美国 低领适应力差
· 美国社会震惊 亚裔为何能够在美
· 美国英特尔奖入围 华裔学生超过1
· 私立高中:美国人读不起 中国富
· 美国加拿大澳洲:华裔移民二代成
· 美高学历族裔 台裔称霸
· 中国家长的困惑:把儿子送到美国
【升学指导】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加拿大大学学费总表 留学生比本
· 专家讲坛:大学专业的选择 2012
· 专业选择要扬长避短
【海外中文】
· 展现文化魅力,激发孩子学中文的
· 中文教育与传统思想
· 寻根?还是除根?为什么美国ABC
· 海外中文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 学习中文几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 海外学习中文要“适龄快速”
· 海外中文写作之教学
· 海外中文教学与文化内涵
【英文学习】
· 一切缘自生活——谈英文写作
· 英语动词
· 学好英文必须忘掉母
· 哪些英语学习
· 名词的帽子—冠词
· 如何快速走出ESL? —— 听一听&
· 华裔移民学生ESL调查
· 华裔移民学生ESL调查拉开序幕
· 来自“角落”的语言(Tongue of
【理科园地】
· AP化学考试启用新大纲
· 论启发式教學
【为人父母】
· 讲座通知--北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入
· 朱永新: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
· 如何指导子女学业?
· 家长俱乐部沙龙—优秀学生家长分
【随感杂谈】
存档目录
10/01/2023 - 10/31/2023
01/01/2019 - 01/31/2019
10/01/2017 - 10/31/2017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课堂革命将搞乱中国基础教育
   

课堂革命将搞乱中国基础教育

融汇中西教育研究会 & 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

二〇一七年教师节,中国教育部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令我们这群在北美及国内长期从事教育和教育研究的行内人士,欣幸之余,亦不无惊讶和担忧。

我们的担忧集中于文章所倡导的“课堂革命”。文中提到:“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内教育界有共识,以之作为教改目标无疑义。但如何实现?篇幅所限,文章未详细阐述课堂革命的具体内容。之后风行一时的任永生文章势在必行!即将到来的课堂革命,教育部部长这么说……”,为之做了解释。

任文强调,“课堂改革是一场心灵的革命,观念的革命,课堂技术的革命,也是行为的革命”。

“革命”,顾名思义,即否定过去,推倒重来。其实,“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和四个回归”,尽管不十分明确,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否定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所以,

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中国基础教育?

我们并非没有看到:国内教育向智育倾斜过度,课业负担超重,学生苦不堪言;社会功利风气极盛,千军万马拼高考挤独木桥;课外补习成了一个高利润产业,既增加了家长学生负担,也拉大了贫富差距;满堂灌和题海战术长期存在,中国教育被贴上‘死记硬背’的标签,中国学生被称为‘考试机器’,......。

然而,上述弊端,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全貌和本质麽?

有比较才有鉴别。

北美数十年的经历,使我们既领略了西方教育鼓励独立创新和批判精神,注重全面发展的优良传统;也目睹了其学业教育,尤其是理科教育超乎想象的薄弱;更见证了近年来中小学质量的急剧下滑与衰落。事实上,西方年轻人科学文化知识之贫乏令人惊讶。年、月、日以及四季的形成,牛顿力学定律,欧姆定律,等等,明白的寥寥无几。不知法国首都是哪个城市,街头采访的年轻人祝贺北朝鲜导弹发射成功’; 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层出不穷。

眼下西方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危机。許多美國人因数学和科学程度不合格,无法担负较高技能的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好雇佣外來人才,或迁移到其他国家设厂。政府部门也闹人才荒,很多职位招聘不到合格的人选。

反观中国,百十年来基础教育扎扎实实的努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准,将几代人培养成有用之材;这在当今世界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国高速发展所依赖的,正是这用之不竭的雄厚人力资源;而且输送了大批科技力量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

今天国家经济建设和海外留学从业的一线主力多在七、八十至九十年代前期读书。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合理,文化素养也不错。受极端功利的应试倾向影响的,是九十年代后入学的年轻人,包括现在就读的学生。不过与文革中被耽误的一代不同,这些学生还是学到了知识的。

哪些因素造成了中国学业教育的成功?哪些因素为西方教育带来衰落呢?让我们就学业教育的三个方面—课程、教师以及学生,各举一两例做个比较。

l科学课程设置:

西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推行综合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球与空间科学混在一起的初中科学,已采用多年,令科学教育一败涂地。

中国:上世纪尚未与世界接轨。本世纪起虽倡导推行,但遭遇基层抵制,总体上仍延续分科设置。科学教育得以正常进行,培养人才。

l小学数学标准与教材:

西方:课程标准频繁地大幅度变动,面目全非,错误百出。传统的算术体系被颠覆;现时流行的所谓“发现式数学”,不但拖垮了小学数学,亦严重影响中学、大学数学以及科学教育。

中国:以算术为核心,在原有基础上改进课标和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丰富多彩。为学生奠定了将来应用和深造的坚实基础。

l教师资格:

西方:STEM领域缺少合格师资据美国教育部2011年的统计,在2007-2008学年任教九至十二年级的教师中,数学30%,化学54%,物理53%,没有相关学科的文凭。美加小学实行包干制,英语、数学、科学、美术、手工等,皆由班主任教授,质量如何不难想象。

中国:中学和小学教师均按照专业分工。但农村偏远地区难以做到。

l教学监管;

西方:没有教研室的设置。教学监管不足,教师各自为政乃普遍现象。

中国:教研室的设置,使教学进度和质量得到基本保证。教师们互相听课,切磋教学,老教师带新教师,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

l学生管理:

西方:中学实行学分制,无法建立固定班级,造成学生管理的松散。年龄小的学生受影响极大。尽管优秀人才得以自由成长乃至脱颖而出,

却是以牺牲其他青少年的人生发展为代价的。

中国:班级制及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为品德和学业教育提供了建制上的保障。故中国学生相对而言较为努力,学业程度较高。

可见,中国在三个方面都抓得很紧。而北美以及西方,则是另一番松散和倒退景象。两种教育体系在制度、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及管理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然,美国教育是分层的。少数公立高中和私立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都很严格,不逊于中国。然而大多数学生享受不到这样的优质教育。有些华人对美国学校赞赏有加,是因为他们进入了上层,子女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另外,西方传统教育的很多理念和做法确有优势;即使在大大衰落了的今天,也仍然值得发掘与学习。

当下中国教育弊端非常严重,如前所述;然而,它们并非全部。在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应当看到,中国今天的教育是从昨天走过来的。教育体制、内容和教师队伍都没有根本的改变。就像一个水果,即使表皮烂了,果核也还在,可以生根,开花,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与令人惊异的大量创新,难道不是教育成功最有力的证明?!

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容否定。改进是必要的,“革命”则谈不上。

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麽?

这一断语是在任文中提出的。

任文断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决定人才培养模式

这显然有失偏颇。课堂教学确是学业教育和知识传播的主渠道,然而工厂、农村等实践场所亦不能忽视。其它如德育,尽管在课堂上可以施行,却一般是隐形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既靠学校,也依赖家庭和社会。没有理由把一切责任都交给课堂,推给任课老师。学科教育以科学观和科学方法为高端目标是对的;而处处强调“情感”、“价值观”则大可不必。

其次,教学模式与教法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同的课程或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教法;即使同样的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讲法。各种教法或有优劣之辨,却无对错之分。譬如,学生自学在先,抑或教师讲授在先?灵活掌握。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训练了思维,便达到目的。硬性肯定某种模式方法而排斥其它,反映了一种绝对的、僵化的思维。

第三,教学方法更多地带有教师的经验和内省性质。好的教学法是通过实际教学逐步感悟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教学法理论需结合经验,才能转化为教学实践。

教好书的前提是精通学科内容。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师范教育花过多时间与精力在教学法上,却轻忽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只怕本末倒置。美国小学数学教师,很多有硕士学位,熟悉教学理论。然而如前所述,小学的所谓“发现式数学”业已实行半个世纪;为后续学习造成极大的困难。故教师的数学程度相当有限,对学科缺乏深入理解和把握。教出的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简单算术运算都很困难。加拿大情况也类似。

第四,教师既然掌握了学科内容,具备了教学能力,对教学法的优劣得失也是具有判断和掌控能力的。统一的、强制性的要求,背后是缺少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人们提倡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什麽教师的教学却不能带点个性呢?当然教师需要学习提高,尤其是新教师。除了本人的学习、感悟与积累外,在职培训也是必要的。即便培训某一类教学法,也只能介绍示范、观摩学习;而不能下命令、一刀切,更不该禁止其他方法的使用。

第五,教学管理上,中国在建制和方法两个层面都积累了有效的经验。其中独树一帜的,为学科教学研究室的设置,十分有效而人性化。多年来,教师能力的提高,教研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设置在国际间已引起关注,应当输出,推而广之。我们更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学校和教研室,管理好教学。

最后,学业教育包括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而教育理论与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教学只是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设置、内容与结构才是关键性的。办教育的人都明白:有了合格的课标与教材,交给合格的教师,并辅之以适当的监管,教学质量便有了保障。

我国教育部历来并未直接管理课堂教学,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世界公认。

美国数学教育衰败的根本原因,是小学数学标准连带教材出了大问题,学习内容搞错了!教师资质和教学法中的不足等,均为次要因素。

国际间科学教育的垮塌,也并非教师和教学的毛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综合课程”,方为罪魁祸首。也就是说,课程设置错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恐为主观臆断。

最后,谈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等,为西方近数十年所提倡和流行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

  • 改变教室桌椅的摆放,相当于将开会听报告改为宴会形式。

  •  教师不在台前对全班讲课,学生自学加小组讨论;教师到各桌辅导。

  •  翻转课堂,即学生自学在先,教师解释在后。

无需否认,这种模式和观念的缘起有其必然及合理性。传统教法确实不够多样化;满堂灌,填鸭式,也是严重弊端。不论中外,问题都是存在的。海外的人都了解,美国和加拿大的名校,教学方式与中国雷同。实行所谓“个性化教学”,“探索式学习”的,为数不多。如何遵从认识论的规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双方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西方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矫枉过正了!

与国内一样,国外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要求,也受到抵制或忽视。倡导多年,传统模式依然普遍。这是因为,传统模式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也有它天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人为取消不过是一种唐·吉珂德式的行为,做不到。

学生的学习存在共同的规律,这是学校教育的依据,更是作为教师的常识。否则课堂统一授课绝无可能,学校只能关门。不错,教学中需要关注个体学生,但教师没有三头六臂,只能照顾多数,个别辅导大多放在课后进行。实际上,课堂“个性化教学”,多数情况下等同于取消教学。

相对于东方教育而言,注重个性差异,发挥个人潜能本是西方的优势。缺少弹性与灵活性的教育模式应当改变,中国需要向西方学习。然而若过分强调差异,以个性来否定共性,用所谓个性化教学取代统一授课,则走到另一个错误的极端。理论上不仅偏颇,而且荒谬。实践中,在西方国家,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已经受到极大冲击。何况国内大班教学,若实行“个性化教学”,后果更不堪设想!

由于缺少教学经验罢,一些课改专家将讲授与灌输等同起来。事实上,讲授既可以是死板的灌输,通常学生会东张西望,乃至昏昏欲睡;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启发、引导和讲解,学生聚精会神,主动思考。后者难道应该否定?分析问题不能仅仅注意表面形式,要看实质。

好的教学,不论哪一种模式,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填鸭式,其实是很难填进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包括动脑筋思考,就只能死记硬背,谈不上教学效果。教师的引导和传授,学生的主动参与,二者缺一不可。中国古已有之的“引而不发”,一贯主张的“启发式教学”,与“探索式的学习”有重叠之处。但若以探索否定传授,却走到了另一极端,既不合理又不现实。

学生的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走捷径,提高效率。具体地讲,即引导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即感性认识入手,引发兴趣,开动脑筋;再抽象、上升到概念、定理定律等理性认识;然后回过头来解决其它具体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既有理论骨架,又有血肉;一往一返的过程,不但训练了演绎推理,而且接触和训练归纳、猜想等或然性、创造型思维,以培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集中讲授仍将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但需要更多地引入探索元素。同时加强实验环节,训练动手能力,运用有效的先进科技手段;引进西方普遍采用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和设计制作,以及外出参观等各种模式;使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多样,更有效率。同时,在严格的班级管理体制下,自低至高年级逐步开放选课制,亦允许资质出众的学生自学。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已经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尝试,并且不无成效。

最后,所谓“以学生为中心”,不过是一句口号。教学是为学生的,教师为学生服务,应当没有疑义。一句不明不白的口号,误导教育理念陷入了混乱。建议摒弃这种提法。

国内教育界一些人以西方倡导的教育改革为正确方向,殊不知其教育的衰落正是拜这些极端化的改革所赐。西方有识之士正在检讨其基础教育,研究学习中国与东方教育的长处。百年大计,需慎之又慎;万勿照搬西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成功的基础上,盼中国基础教育融汇中西,取长补短,走出一条更为科学合理的道路。

执笔:沈乾若 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硕士,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数学博士。《加拿大博雅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陆和加拿大数十年大、中学教学及办学经验。笔名裕雄。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