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棟
我們在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需要做決策,但是許多時候,影響我們做最後決策的僅僅是微妙因素。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Thaler)以前曾經與別人合著過一本書,叫《微調,提升你的決策力》(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by Richard Thaler and Cass Sunstein,國內翻譯成《助推》,但是我沒有看過)。 我在這裡編譯一下書中的基本觀點,供大家參考。
微調是英語單詞Nudge 的直譯,也是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iNcentives, Understand mappings, Defaults, Give feedback, Expect error, Structure Complex Choices)。
這幾個英語單詞其實包含了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所以我先在這裡簡單複述一下幾個心理學概念。
雙重系統(Two Systems)。心理學界認為,人做思維時,人的大腦有兩個決策系統,即自動系統(Automatic System) 和 反思系統(Reflective System)。 自動系統是人腦的自動反應,不需要人為控制,也不需要做出努力,是無意識的快速反應。反思系統則需要人做出努力推理和思考,根據規則做出的慎重反應。
人躲開一個飛來的球,當飛機在空中震盪時人們感到緊張,看到一個可愛的小狗人發笑等行為,都屬於自動系統,也是人腦中最古老的一部分。動物大腦也有這部分功能。
反思系統則需要人刻意去做出努力。計算一道數學題,做旅行路線選擇,決定去念商學院還是去念法學院,或者花時間讀這篇文章,都需要使用反思系統。
經驗法則(Rules of Thumb)。 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時刻做決定,但是我們不可能對每個事情都去深思熟慮,所以就需要依靠經驗做出判斷。譬如,廋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多力量大;眾口難調;言多必失;便宜沒好貨...... 這些生活中的經驗,雖然並不總對,但在我們生活中,可以幫助我們在做決定過程中省下時間和精力。
參照點(Anchoring)。 如果我們問一個南京人,濟南的人口是多少。假設這個南京人不知道濟南的人口數據,但是他想,南京人口一千萬,濟南比南京小一些,八百萬吧。相反,如果我們問一個貴陽人,濟南人口是多少。假設這個人也不知道濟南實際人口,但是他知道貴陽人口四百多萬,濟南比貴陽大一些,所以就可能說,六百萬吧。濟南實際人口七百萬,南京人從南京人口做參數,所以就容易高估;貴陽人從貴陽人口做參數,就可能低估。 這個估算過程,就是心理學裡的參照點概念。
心中印象(Availability)。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有許多需要擔心的事:龍捲風,核電站事故,恐怖襲擊,瘋牛病,鱷魚襲擊,禽流感等。在這些需要擔心的事情中,我們應該最擔心哪幾件事?其實 我們經常會擔心錯不重要的風險。 最近美國恐怖襲擊的新聞比較多,所以我們容易擔心遭受恐怖襲擊。其實, 美國每年死於恐怖襲擊的人數應該不到一千人,而美國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接近四萬人,美國每年死於心臟病的人有61萬人。如果真要擔心,心臟病更需要擔心。 我們擔心恐怖襲擊,就是因為新聞媒體經常講這件事。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代表性其實是一種生活經驗。譬如,黑人犯罪率高,所以我們在空曠的路上遇到一個黑人,就會感到心裡害怕。同樣,華人開餐館的人比較多,所以美國人見到一個華人,就有可能認為他是開餐館的人。這種觀念有合理性一面,但是以點帶面,也容易出錯。
樂觀和過度自信(Optimism and Overconfidence)。賽勒在一個MBA班上做過一個調查。在開學初,他讓全體同學自己做個評估,他或者她的成績最後會落在班級哪個排名段裡面。一共10個排名段,最好的 10% 在最高一段,最差的 10% 在最低一段,依此類推。 正常情況,50% 的學生會落在後面的5 個排名段,但是,只有5% 的同學認為,自己會落在後面的5個排名段。 也就是說,95% 的同學認為,自己會高於中等成績。 有趣的是,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自己在 第二檔(10% 和 20% 之間)。 這是因為大家比較謙虛,其實每個人心裡都認為自己應該在最好的 10% 裡面。
過度樂觀可以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 問每個同學,他都認為自己得心臟病,得癌症,離婚,或者被老闆開除等概率會遠遠低於班級其他同學。 同性戀的人都認為自己不會得艾滋病。老人都低估自己出車禍、得重病的概率。抽煙的人,都認為他自己不會得肺癌。買彩票的人,都認為自己贏的概率大。
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客觀看待世界,那麼人類的行為就會大不一樣。
得失觀 (Gains and Losses)。每個人都恨失去,所以失去的才是珍貴的。一般來說,失去一個物品的痛苦,相當於得到同一物品的幸福感的兩倍。 譬如說,你摔壞一個杯子的難受,遠遠大於你得到一個同樣杯子的快樂。這在心理學上叫 迴避風險(Loss Averse)。
譬如,你讓一個人跟你打賭,以拋硬幣為準。正面,他贏 X 元;背面, 他輸100元。 如果X是100元,那麼沒有幾個人願意跟你賭。根據調查表明,X要升到 200元,大家才願意跟你賭。
避免損失的特性影響我們做決策。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改變現狀,即使做出改變可能對我們有好處。
現狀偏見(Status Quo Bias)。維持現狀的偏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不願意去做改變。舉個例子,很多期刊想讓我們用信用卡去付費訂閱,剛開始的時候價格很低,甚至是免費訂閱,然後以正常價格從信用卡上收錢續定。 這樣的話,大部分人會懶得去取消,結果會一直訂閱下去。華爾街日報成天給我寄這樣的廣告,我就是不願意去訂閱。
陳述(Framing)。美國有個諺語,你怎樣說比說什麼更重要(How you say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say)。 譬如,一個心臟病人需要做手術。如果醫生跟病人說,90%的病人手術後可以活過五年以上,那麼病人會高興的去接受手術治療。如果醫生跟病人說,10%的病人手術後不能活夠五年,有的病人心裡就會猶豫是否做手術,因為10%是很大一個概率。
同樣,當我們用信用卡付費時,商家是要給信用卡公司付處理費的(2%左右),所以商家曾經要提高用信用卡付錢價格。信用卡公司曾經跟商家打官司,結果是:商家賣物品時,可以給付現金的人優惠,但不可以對用信用卡付費的人額外收費。 這點差別,導致很多人使用信用卡購物。如果商家賣物品時,對信用卡用戶多收2%的信用卡費用,效果會很不一樣。
前面提到,微調一詞是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現在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幾個單詞的意思。
默認選擇(Defaults: Padding the path of least reistance)。 在心理學裡,人的本性是懶惰的。人在做選擇時,喜歡做最少的努力。如果選擇中有個默許選擇,即什麼都不需要做的選擇,那麼大家很容易做這個選擇。
工程師在生產危險機器時,設定了“死人開關(dead man switches)”。即人不操縱機器時,機器自動停止運行。
很多商業活動在這個默認選擇上動腦筋,結果就是,當你什麼都不做時,對商家最有利。
允許出錯(Expect Error)。 是人都會做錯事。好的系統設計考慮到人可能犯錯誤,並且通過設計使人的錯誤危害降低。
譬如,如果你不系安全帶,車會發出響聲;如果車快沒有油了,警示燈會亮;有的加油站汽油和柴油是放在一起的,但是插口大小不同,所以柴油不會被加到汽油箱裡。
信息反饋系統(Give Feedback)。幫助人類提高的最好辦法是準確的反饋信息,讓大家知道自己對錯在哪裡。 數字相機就有很好的反饋系統,大家照完相片就可以看效果,所以它取代老式相機一點也不奇怪。
複雜到簡單的對應(Understanding ”Mappings”: From Choice to Welfare)。人們在做選擇時,有的選擇很容易做,但是有的選擇卻非常難。譬如,選擇買哪一種冰激凌很容易,因為選擇口感好的就行。但是,對一個被診斷為前列腺癌的病人,面對三種治療方案: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繼續觀察,採取哪一種治療方案就很難。 這裡有兩個難點:1. 病人經常需要在聽到診斷結果的時候做決策,當時一般不是很冷靜;2. 選擇治療方案也跟病人的醫生個人喜好有關係。手術科醫生趨向做手術,放射科醫生趨向放射治療,卻沒有一個醫生的專業是等待觀察。正確的選擇途徑是把各種選擇的結果好壞列出來,病人然後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做出治療選擇。有的人可能寧願少過幾年,但是不受治療的痛苦和治療的副作用;有的人則想多過幾年,雖然治療可能帶來以後生活的不便。
複雜情況結構化選擇原則(Structure Complex Choices)。 生病怎麼治療,雖然比較難,但是總是比較有限的選擇。現在假設,一個人要到舊金山金融區去上班,需要選擇住在哪裡。 這樣的選擇可能有上千種, 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出租房都去檢查一遍,所以就採取一種結構化的選擇方法。譬如,先看路上交通需要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不考慮,再看價錢,每個月房租超過3000美元的不考慮,還有治安等因素,再做出決策。我們去商店買油漆時,我們並不知道哪種顏色好,所以商店會把不同的顏色分類排開,便於我們挑選。我們去亞馬遜買物品,它會把相關物品介紹給我們,讓我們挑選。當然,這樣的結構化選擇也有缺點,我們可能只看到跟我們自己觀點接近的新聞,觀點不一致的新聞已經被過濾掉了。
獎勵(Incentives)。無利不起早。我們做什麼事,一般都有自己的目的。獎勵機制包括:誰使用?誰選擇?誰付錢?誰得好處等問題?公款吃喝,大家都捨得花錢。買醫療保險時,病人,保險公司和醫生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怎樣讓大家各自利益最大化,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
現在我們來看,為什麼我們需要研究這樣的決策因素?
先苦後甜(Benefits now - costs later)。 大家都喜歡先甜後苦,沒有幾個人喜歡先苦後甜。但是,如果現在不注意,以後會吃虧。譬如,現在抽煙,不做牙線,不存錢等壞習慣,以後都會帶來麻煩。
困難度(Degree of Difficulty)。 生活中,有的選擇本身就是困難的。譬如,決定購買什麼樣的房子,就比購買哪一種麵包困難得多。
決策頻率(Frequency)。很多事情,如果我們經常去實踐,我們就會掌握這項技能。但是,生活中有的決策是不能經常去實踐的,這也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最大區別。譬如,選擇哪個大學去就讀,選擇配偶,買房子等,我們不可能經常去做,也就不能從實踐中學習。
信息反饋(Feedback)。我們做決策時,如果我們能夠得到可靠的反饋信息,那麼我們就可以提高。譬如,打高爾夫球時,我們可以慢慢學會把球打到洞裡去。如果我們每次都把球打飛了,那麼就難以提高。同樣,我們做決策時,我們只知道自己做的選擇結果的好壞,但是我們不知道沒有選擇的結果。一個人結婚以後,知道這個婚姻是否幸福,但是不知道如果選擇的那個他/她會如何。
自我喜好(Knowing What You Like)。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知道自己的愛好,其實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麼。不幸的婚姻就是最好的例子。蘋果手機被生產出來以前,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喜歡它。
因為這些選擇中的困難,作者讓大家分析做決策的影響因素。 下面是幾個微調因素的應用。
儲蓄。在設計退休計劃時,把默許選擇設為自動儲蓄。這樣員工如果什麼都不做,就會選擇儲蓄。
投資。做好投資很難,要想取得高於市場指數的回報並不容易。簡單的辦法就是維持股票和債券投資的固定比例,然後定期做調整,這是投資領域非常重要的資產分配原則。
買醫療保險。美國的醫療保險種類很多,所以要分析不同的醫療保險計劃,比較後做選擇。
器官捐獻。現在器官捐獻供不應求。簡單辦法就是政府自動設計大家都自動捐獻,除非誰自己提出來不願捐獻。其實,現在人的角膜就是在屍體解剖時自動摘除,並不需要誰許可。
結婚。政府可以在設計稅收政策時,通過給結婚夫婦報稅時的優惠而鼓勵結婚。
書中有個例子。一個食品公司給一個城市的中小學生提供午餐。食品公司的一個經理發現,如果食品公司把食品擺在不同的位置,那麼同一種食品的銷售量可以有25%的差別。可以想象,擺在醒目位置的食品銷售量大。
面對新的發現,經理有不同的選擇:1. 從孩子健康的角度擺放食品;2. 隨機的擺放食品;3. 按孩子們的喜好擺放食品;4. 把回扣高的食品擺在醒目位置; 5. 按公司的最大盈利結果擺放食品。
書中還有其它的微調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原則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做很多決策,而這樣的決策結果,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被微小的因素影響。從商人的角度,他們期望用這樣的微調獲利,而政府應該利用這樣的微調對社會有益。個人則需要明白,我們在做決策時,可能受這些微調因素干擾,所以要謹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