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道还的博客
  纪念李宗吾
网络日志正文
现实世界是半开半闭的 2020-09-20 06:34:47

现实世界是半开半闭的


杨道还 9/20/2020



《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介绍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古希腊哲学最有趣的地方是悖论。除了悖论,其余的内容都容易理解。像“人一次也不能踏入”、芝诺悖论、忒修斯之船等悖论,其实质就是围绕着概念的精确性来的。


没有概念的精确性,就不能套用逻辑,如几何逻辑、数理逻辑来解释问题。据说柏拉图在门上大书,“不懂几何者毋入”,盖几何是他的“看家”本领,三句话不离的本行。几何最讲逻辑。经过几何点线面简化、切割过的逻辑人进了门,柏拉图他老人家再用“理型论”整齐之,就大功告成,建成学派了。所谓“理型论”,即每个物都有理型,理型“指代一种超出自然现象与时间的绝对、不可移存在,而自然存在的物质不过是理型的“近似物”而已”。(抄自维基)显然理型不是事实或者实证一类的东西,而是一种套用,就如将几何套用在现实上物体上的应用。类似地,一个搞力学的朋友聊天时讲,力学可以应用在一切物体上,比如猪就是个弹性横梁,引得满堂大笑。


这个思路,简单讲就是,正如在几何中,点是几何点,在理型论中,物是几何物,有着精确的”完美理型“为之定义;精确概念再与逻辑配套,大脑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去解释一切,或者将一切纳入框架中加以解决。这显然是了不起的一个系统,其显然性引得一些人在几千多年后还在惊叹。


但柏拉图并没有一统江湖,芝诺这些人是捣乱的。芝诺最著名的一个悖论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讲:“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首先应该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此时被追者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因此被追者总是在追赶者前面。”


以前人对芝诺悖论的解释,都很高深,弄一些“无穷”级数,微分,量子论来解释。实际上无穷级数解是用一个悖论解释另一个。无穷级数本身就是“悖论”,传说芝诺悖论就是为了嘲笑无穷级数而拟的:“1=0.999...,但1-0.999...>0”。这个无穷级数的悖论被以强制命令的方式解决了,引入了一个新的“极限”操作:把无穷步打个包裹,放在一起叫极限,就变成了一个,有限起来了。但这个操作,是后人加进去的,不是芝诺悖论里原有的操作,芝诺没说是可以的。微分的处理也类似。这些解释的共同点是同意芝诺所讲的操作是可以的,即这个悖论是可以“理”解的,你不能理解,是因为你的知识水平不够。


量子论不同,量子论认为,运动分到最后不再连续、不再无限可分,而有跳动。也就是说,芝诺的操作是不可能的,包含了一个错误,所以得到的也是错误的结论,即,是芝诺谬论而不是悖论。


如果将芝诺悖论所讲的一系列“被追者出发之点”,排在一起,这些点就像一条生产线上的产品,是一个个事实。每次追赶者“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就是一个名词标签,像生产出一个产品上应该贴一个名实相符的序列号一样。芝诺悖论的错误在于,他假设了每一点都会“名实相符”。但在生产线这个比喻中,这是不成立的,有的标签没有产品与之对应。人的大脑可以不断地产生无穷的概念,即追到这一点那一点,但现实中却没有无穷的点与之对应,到了某一点,后面的点就不再存在了。这就只剩下了头脑中的概念在无限追逐。


意识到这一点,就可明白,从精确概念未必能推出符合事实的东西。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人看来,就是名实问题,即概念与事实关系的问题。芝诺悖论对概念的挑战就是,你做不到名实相符。


古希腊的克拉底鲁,是另一个找概念麻烦的人,他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当事实变化很快,概念一旦提出就过时了,不要说精确定义,就连定义也不可能。这是一种有实无名。僧肇写了篇《物不迁论》,说“昔物不至今”。过去的物,是存在过的实,但物是变的,过去的实已经不同于现在的实。应用过去的定义就存在着不确定,这是个名实在时空下改变的问题。乐广解庄子的“旨不至”,提出,过去的名实相符,也不至今,但仍存在相符的时刻,不能说过去做到的名实相符是虚幻的。古希腊又牵出“忒修斯之船”,这是概念在物消亡阶段的性质的问题,即名与实之碎片关系问题。这些都是柏拉图的理型论无法处理的名实问题。


主张精确定义的哲学家,不仅不能定义河流,即便是他们最爱讨论的杯子也不能定义。总有新的杯子发明出来,一旦有了新发明,旧的杯子的定义就不再精确。只有禁止社会发明或生产新的杯子,哲学家才能安心地讨论杯子。但即便如此也不行,破了的杯子也还是杯子,随着时间流逝,杯子的定义每一秒都在变。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框架


理型论的麻烦起因于,只有在完全封闭和静止系统里,理型论才能成立,概念才有精确定义。比如在几何里,几何点从来没有变过。但现实中没有几何点,现实世界总是变的,每一物都有生、成、老、毁、空的存在轨迹。定义杯子引起的麻烦,在西方哲学里,没有出路。而中国人从另一套思维出发,为之提供了一出路。


先秦诸子在思考名实的问题时,注意到了,封闭而静止的系统是有局限的。他们因此主张现实是半开半闭的系统——这是我个人对先秦诸子关于名实问题的理解。这一部分与相关问题的讨论,构成了《传统学术和个人修养》的第一章。


半开半闭系统是半封闭的,有界;但又半开放,无限。而理型论一类的,可以称之为封闭系统。最简单的半开半闭系统就是用直线分开的一半平面,线是界,半闭;但平面在远离线的方向是无限的,半开。半开半闭系统显然与完全开放的系统不同,有其固定的规则。但这里的固定的规则,不同于封闭系统的僵死规则。封闭系统因为被完全定义,从原始条件可以推知未来一切,也可以从现在倒推到原始条件,因此也是可还原的。但这显然与现实不符。


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开放系统、半开半闭系统、和封闭系统的区别。在地上造房子,地基是必不可少的:认为地基不构成限制,是完全开放系统,可以造出空中楼阁;认为从地基可以推知,房子是什么式样的,有多少窗子,窗纱网眼大小,是封闭系统;半开半闭系统则认为,要有地基,这是封闭的部分,但房子是什么式样的,有多少窗子,窗纱网眼大小是开放的,不可被地基所定义,也不能还原到地基。


任何一个现实中的物,都是半开半闭的,有其过去的存在,也将有未来的存在。例如海边一块礁石,其形状是变化的,过去的形状可以照照片来记录,但未来的形状却不能由过去的照片推知。定义这样的一个物,中国人采用的办法是将它的过去和未来都包括进去,称之为“物之德”。胡适说,物德,包括了物的所有性质。如,“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这句话是讲,千里马不是因为有力,而是因为整体的性质被称为千里马。这个整体不仅包括了千里马的过去和现状,也包括了未来中,千里马的潜力,这个潜力可能只有在未来的考验中才能显示出来。


物的存在,可以看作物随时间变化,在每一刻的物都有一个实的存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无数的实就构成了一个长链,这个长链对应于物的所有存在,包括过去和未来,从出生到消亡。这些实排在一起构成了物存在的“实之链”。“实之链”属于过去的部分,可以是已知的,封闭的;但未来的部分是开放的。每一物的实之链都有生、成、老、毁、空的部分,特修斯之船悖论讨论的是这艘船在老、毁、空阶段,船的实如何定义的问题。


与“实之链”对应,人对这个物在每一刻与实相符的那个定义,是一个名。因为昔物不至今,与物名副实归的那些名,也形成一个“名之链”。“实之链”是半开半闭的,因此“名之链”也是半开半闭的。至于保证名实在每一刻的相符,需要人去做,这就意味着在对物的认识中,人的因素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显而易见,因为“名之链”显然可以不惟一。


这样,“物之德”就提供了现实中的物的定义的一个方法,补上了西方哲学的不足。现实中的物因此有个把柄,可以用来讨论、交流。而连一个杯子的定义都无法解决,显然讨论、交流都是充满歧义的。


很多人用西方哲学来解析先秦诸子的学术,得到破碎、散漫的印象。此中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学术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子集,也不是并列的另一套,而是基于彻底不同,而更复杂、更现实的出发点。封闭系统只讨论了有界这一方面的问题,对于开放完全无能为力。从认识上看,西方哲学并不包含中国传统学术不能认识的内容,反之则不然。所以中国传统学术对西方哲学,不仅是个补充,而且是出路。


(三)问题的解决


《修养》的第一章集中讨论了半开半闭系统方方面面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是没有人讨论过的,至少没有人在整体上,从原理、到性质、到应用一起讨论过。


半开半闭系统不是象牙塔里的东西,而是现实的。这样的一个系统,显然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封闭系统下的东西。像所有封闭系统一样,当它与外部世界接触时,总会遇到“未定义”的情形。这个时候,越是封闭性严整的、定义精确细致的系统,就越容易崩溃。而为了不在内部产生“未定义”情形,人工智能又必须追求封闭性的严整、定义的精确细致。这是个悖论。如果引入半开半闭的概念,显然人工智能会更有效的工作,或者使工程师更能意识到什么是人工智能应该做的、能够做的,而避免缘木求鱼的尝试。(关于”未定义“的讨论,见于序言和第二章。)


《修养》第一章的第一至三节,讨论了先秦诸子如何意识到了半开半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框架。这个框架,不仅可以用来解决芝诺悖论,也可以解决特修斯之船、踏入河流、物不迁等等一系列与名实相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释、解决,我们也可对先秦诸子的思维方式有个基本的了解。显然这样的半开半闭的思维方式,是西方所无,而对现代人具有重要意义的。比解决一些悖论,意义要大得多。


半开半闭情形下的物,需要人具有与之对应的思维方法。如上两节所言,理型论不能保证名实相符,也就不能导致”真“的认识。这样一来,”真“是什么,就需要重新审视。第一章的第四节因此讨论了”真“的认识属性,和人得到”真“的方法。


认识”真“,需要先有”真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如康德所言,带着透镜去看的认识,不可能得到真。所以得到”真“的认识,首先是个认识上的问题,然后是知识上与实对应起来的问题。第一章的第五节阐述了,为什么认识是可能的,物的新是如何产生的,人如何能为认识新事物做好准备。这个论证,引进了了传统学术中”体用“的框架。人的认识的”体“即是本体,由人的限制,是半封闭的;但人的认识的”用“,却是有潜能,是具有开放性的。这一节也解释了“何为天才”等有关人的潜能的问题。


第六节将体用在名实框架中的性质,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实之链”和“名之链”是从整体上看一个物的“物之德”。体用则是对具体的链上的某一环的描述。这一描述因此也是对认识的具体步骤的分析。体即是本体,“用”主要指潜在的用。在封闭系统里,没有出人意料的新事物产生,因为一切都是可以推理而得的。但现实的半开半闭性,却导致有新的事物、认识的产生。这部分只有能够处理半开半闭系统的思维,才能对其有所认识。前所未有的、出人意料的新事物、认识,是“用”导致的。因为新的用,而产生了”实之链“和”名之链“的下一环节。


第七节将”体用“置于“名实”的框架中,论证了为什么“体用”是半开半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方法。这一节对”用“,做了详尽分析,提出了新的解释。“例如,自然数是1,2,3,……以至于无穷的可数的正整数的集合。这是自然数的封闭性部分。但自然数之用是开放的,最聪明的数学家,也不能完全揭示这些数字未来之用而完结数论这一学科。不断演进的的数论,揭示出了自然数的更多性质,这些性质不包含在得其“用”之前的“体”中,而只能概括在“用”的范畴内。这是“用”这个范畴存在的必要性。”人对这样的”用“,又当如何处理?这两节提出了处理的框架。


第八节讨论了半开半闭系统中表述的问题。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套用一句名言,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可道的道“可以一时适用于所有人之用,也可以永远适用于一部分人之用,但不能永远适用于所有人之用,因此不是”常道“。这句话所讲的,正是道的半开半闭性。老子用否定句形式作出这一表述,是半开半闭性的要求,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将未来的新发展包括进去:封闭的、旧的”可道的道“,不能应对开放性下的新的情况。第八节讨论了半开半闭思维中讨论问题的否定句方式,为什么不得不采用这种句式,以及这种句式揭示的思维方式。这个讨论对理解诸子学的一些概念、罗斯福在1941年国情咨文讲话、自由的概念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认为,”可道的道“之所以不完美,只是数据不全;有了大数据,收集到越来越多的数据,”可道的道“就可以完美起来。第九节指出了大数据存在盲点,有些盲点是致命缺陷;依赖大数据的认识方法,本质上是封闭的。举例来说,大数据就像一张网,可以打到很多鱼,但能够从网中漏出去的鱼,却永远不能被打捞起来。或者打捞起来的,也被视若无睹。认识也是如此,一种认识,可以不断地找到现实的例子,但这样的例子却多,越无新意。而这种认识不能认识到的东西,常是极端重要、致命的。这些极端重要的东西,却因为大数据的体量,而容易被人忽视。对现行对孩子的教育中误区的分析,和半开半闭思维在教育上的应用,是这节一个重要部分。以下引用部分内容:

“此类实的一个例子是二战时的一个轶闻。二战时,英国空军因为战机损失大,计划为飞机装甲。因可增添的载重有限,只能选择在某些部位装甲。根据统计数据,机翼被伤最多,油箱和驾驶舱最少,所以准备在机翼上装甲。但一个工程师指出,油箱和驾驶舱虽然弹孔少,却可能因为这些部位受伤的飞机,多未能返航。遂改为给油箱和驾驶舱装甲,结果提高了返航率。”

“很多人看到爱因斯坦擅长数学、逻辑、音乐等,就认为加强此类教育,就可以“塑造”出类似于爱因斯坦的人才。殊不知,这些都只是些在机翼上装甲。至于天才教育,将数理、逻辑能力强的学生聚在一起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深度,更是在机翼上装甲而又装甲,只能使坠毁率上升。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

“天作孽,犹可遣”,这类的坠毁却是“人作孽”。



杨道还新著《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已于近日出版:https://www.lulu.com/search/?contributor=Daohuan+Yang&sortBy=PUBLICATION_DATE_DESC



浏览(2543) (1) 评论(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道还 回复 求真知 留言时间:2020-09-20 18:04:51

求真知兄,多谢感兴趣。这本不深,这本特意地减少引用经典,并给每个引用段落注解。

回复 | 0
作者:求真知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20-09-20 16:51:12

道兄:对基本无“国学”基础的人,您的书会不会太难太深?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求真知 留言时间:2020-09-20 16:27:48

求真知好。以前我们换过贴,呵呵。


中国有无哲学,这个问题我在书中,作了一了回答,哲学的口袋里揣不下诸子的学术:老庄是思想家,孔孟是理论和实干家,墨子是科学家和政治领袖,在象牙塔中只有公孙龙等人,不入主流。所以不如将诸子的学术称诸子学。不必将什么都往哲学里套,套不进去而硬套,只显得思想和认识贫乏,除了拷贝和模仿,就什么也不会。


《修养》对alpha狗的讨论有。实际上,在上本《结构》中,我已经“预言”了alpha狗将战胜人类。但无人注意到。这本书里,我提出alpha狗的一个增强版,即落的子有生命轮回,过了若干手,这个子需要拿掉,对棋局将如何变化做了一个预测,来比喻人世的轮回,引出伦理的讨论。


回复 | 0
作者:求真知 留言时间:2020-09-20 10:56:51

受教了!

非常感兴趣:

1.有没有认为“中国无哲学“的朋友来讨论;

2.道兄书中有没有以Alpha狗作例子的讨论?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liucarl 留言时间:2020-09-20 08:09:42

呵呵,没听过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狄拉克听薛定谔弹钢琴的故事,倒与你讲的类似。薛某弹完,问喜欢哪一段,狄说,你两手交叉弹的那段最有意思。狄若听爱因斯坦,或者会说,木头断了那一刻最有意思,呵呵。

回复 | 0
作者:liucarl 留言时间:2020-09-20 07:43:20

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的声音,据说和拉锯子的声音很接近。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道还
注册日期: 2016-01-10
访问总量: 194,46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从道德到厚黑学》近日开始发行
杨道还的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最新发布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不”与“弗”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不同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 善
友好链接
· 老几:老几的博客
· jingchen:陈京的博客
分类目录
【书海偶识】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新书简介】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不同
· 善
· 体用
· 灵感非直觉小议
· 思维的本质
· 现实世界是半开半闭的
· 哲学家的工厂
· 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
【得支离】
· “不”与“弗”
· “有教无类”的英文翻译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杂谈《老子》与老子
· 《老子》中道的“常”与“恒”
【随感】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也说木心:千里之行,始于竹下
· 玉帝遣神 等(二则)
· 敝帚自珍(二) 2019-11
· 无题
· 金庸及其他
· “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一文读后
· 2017岁末感怀
· 读“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克
· 文化差异之一斑:中国绘画有没有
【诸子偶拾】
· 君子不器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蠢
· 三十而立
· 庄子与理工男
【杂谈】
· 贼
· 不轮回,也成佛
· 金庸及其他
· 在魏中军博文章后的回复
· 关于“有”的哲学
· 中国传统学术是必由之路--对嘎拉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下)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中)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上)
· 中国人的性格:明恩溥篇
【中国学术视角】
· 经济的两重性
· 《中国哲学之结构》内容简介
· 人之德,人生目的,论命——略论老
· 道与德的关系--略论老庄异同(之
· 老庄与西方--略论老庄异同(之三)
· 通老必先通庄--略论老庄异同(之
· 略论老庄异同(之一)
· 道德谈略
· 在老几,润涛阎,慕容博主的文章
· 人道的完整循环
【中国学术泛论】
· “不”与“弗”
· “听专家的”,有毛病么?
·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五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蠢
· 无字天书虽好,可人读得懂吗?——
· 谈谈无字天书
·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四
· 丸之走盘(三)
· 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一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
存档目录
2021-06-11 - 2021-06-11
2021-03-07 - 2021-03-12
2021-02-15 - 2021-02-15
2021-01-11 - 2021-01-11
2020-12-13 - 2020-12-29
2020-11-05 - 2020-11-05
2020-10-08 - 2020-10-08
2020-09-05 - 2020-09-30
2020-05-06 - 2020-05-06
2020-04-12 - 2020-04-12
2019-11-10 - 2019-11-10
2019-08-14 - 2019-08-14
2019-05-27 - 2019-05-27
2019-04-20 - 2019-04-20
2019-03-20 - 2019-03-20
2019-01-27 - 2019-01-27
2018-12-12 - 2018-12-30
2018-11-03 - 2018-11-03
2018-02-28 - 2018-02-28
2017-12-24 - 2017-12-24
2017-11-30 - 2017-11-30
2017-07-05 - 2017-07-05
2017-06-09 - 2017-06-09
2017-05-13 - 2017-05-13
2017-04-04 - 2017-04-28
2017-02-08 - 2017-02-08
2017-01-01 - 2017-01-01
2016-12-10 - 2016-12-29
2016-09-04 - 2016-09-19
2016-08-14 - 2016-08-14
2016-07-06 - 2016-07-30
2016-05-06 - 2016-05-21
2016-04-05 - 2016-04-23
2016-03-01 - 2016-03-26
2016-02-07 - 2016-02-14
2016-01-17 - 2016-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