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道还的博客
  纪念李宗吾
网络日志正文
“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一文读后 2018-02-28 14:03:51


“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一文读后

 

杨道还


这篇是fangbin博最近的博文和文后评论的读后感,原文链接如下,http://blog.creaders.net/u/4274/201802/315618.html


一,万维网友争论有何意义


fangbin博说:【如此众多的海外精英尚且对人文科学中的这样一个简单的基本定义(指封建一词),有着这样令人沮丧的认知,中国的民主社会确实会遥遥无期。当然我也知道,万维网的博客作者们,绝大多数是学自然科学的,理工农医,不一而足,人文科学不是自己的专业。真正学人文科学的比如《社会学》的,也会鲜有光顾,因为“太不专业了”。】


这个【令人沮丧的认知】的症结正是出自于【真正学人文科学的】,如果他们能够称职,就不需要万维网的博客作者们越俎代庖了。万维上出书的几位,打算越俎代庖之际,只怕未尝没有这种想法。至少,在我来说,我宁愿读书,即使不读书,自己胡思乱想,也不愿写东西。如金圣叹言:“名心既尽,其心多懒,一;微言求乐,著书心苦,二;身死之后,无能读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


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仅从时效上来讲。自然科学“科普”不成功,还不至于导致已有建树的失落;而人文学科“科普”不成功,唯有衰落,过时和败坏等结果之一。嘎博先讲出了我想说的,现今除了抱怨和口水仗,没有什么能够留下来的,什么新思想也没有。那么连衰落,过时和败坏的资格都没有,倒也干脆。


很遗憾,专业的不去做事,而想做事的却不专业。也许人文学科的专业人士应该想一想如何“专业”了。在他们想明白这个之前,万维网的博客作者们大概还暂时只能靠自己了。即使有“懒,苦,无人读(懂),悔”,也木法子。所谓独立自由的思想,大概起初不是追求而来,而是不合时宜。因为合不了时宜而不得不如此----始于不能,成于不肯,这就有点儿老子的“不得已”而“自然”的味道了。如果不能兼不肯,还是写下来吧,“德不孤,必有邻”。


 

二,俄制还是古制?


【封建】之所以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关键词,大概是因对【《中国的道路》】不同认识引起的。表面上是辨史,实质还是为了今日之事。现实是古道还是“马”路,可以列表对比,这样即使得不到精确的类似百分比的认识,也不至于争来吵去一场空。每次都从头吵起,殆矣。


老豆子博和嘎博都指出了清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这道路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寻根溯源的话,辨析应该也从这个节点开始。很多人认为这里没有节点,还是“封建社会”阴魂未散,新鞋老路;因此任何社会问题,靠骂一骂传统就可以了。这类思维,在新文化运动时,还有点儿武二豪饮的意思。一百年过后,这类思维只能口头痛快一下,痛快完了只有消极,说不到有任何用处。笼统谈传统,胡子眉毛一把抓,是此类东西的典型特点。稍通此道的学者文人要精致一点儿,如前些天有网友贴出某文人的“利出一孔”说,将中国两千年历史归结到利孔所致。这样的文章挑拣史实,思维简单,没有任何工具性,除了出气过瘾的娱乐性,真的是空无一物了。如说有用,这类精神类消费品,是避开沙俄化这个实质的方便法门。


我认为现代中国社会至少在城市文化和知识分子层面,传统已经荡然无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维系,因为交通和思想交流技术上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治。天高皇帝远,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生活,其机制就是传统文化。因为这个传统,古人才没有“中国人还是需要管”这类的现代需求。(成龙的中国人需要管是个谬论,管会造出更多巨婴,只要想想亿数量级的巨婴有谁能管得起就知道他错在哪里了。)


现在的社会乱象,是没有自己传统,又学不来西方现代文化造成的。很多人无知于传统的道德文章,将传统简化为 “三纲五常”。但即算这样讲,现代社会中还剩下几纲?几常?这样的社会和人群有什么资格说具有传统文化?传统没有讲父母夫妻朋友兄弟皆应为“生产关系”。将五常关系类同于经济类关系之后,离互相出卖只差一步,又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呢?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是君臣一纲一常,从现象----新闻来看,不见得。文人学者可以少讲点儿鬼话了。



“新文化运动”前后,出现了很多“大师”。但时过境迁,现代文化之冲荡,有如在滟滪堆撞船,不但没有刻舟求剑的时间,就算掏出小刀,刀也碰掉啦。“时哉时哉”,看看近三十年就知道什么是急流了。这些人的学问现在只具有某种工具性材料性作用,而不是权威作用。对前人学问的谦和敬固不可少,但仅凭此,却不足够。如fangbin博和老豆子博所讲,这个时代又需“循名责本清源”了。但这个任务谁能完成,靠这些大师度日的人能胜任么?


 

三,孰为接引?


中西语言文化的互译是可能的么?这是个有关过去的问题,也有关个未来的问题。可以说,过去未能,未来可能。


外在看,现代汉语,发展只有百余年,期间战乱和动乱时期又有几十年,所以现代汉语仍然年轻。从内在讲,现代汉语最初的一些倡导者敌视文言,有意地将现代汉语与其文言底蕴和思想隔离,甚或割裂。这些人所造成的问题误人不浅,遗害至今,且尚有很多拥趸。因为这些原因,现代汉语发展的现状就像无源之水,无根浮萍,厚今薄古,单薄寒伧。即便平常人说话,也常常不知道自己所云为何。这显然无法与西方两千余年的积淀匹敌。在与西方文化沟通时,捉襟见肘并不奇怪。说句难听的,人家词源回溯到构建的古印欧语,国人却想拿着本“新华”字典充数,这两者岂是一个量级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于汉语的自身发展,需要假以时日才能解决----这是个乐观的估计。


德国人原来粗野朴质,德语也不是本来就是哲学语言,而是经哲人锤炼才得以寄托思想的。现代汉语也必须经过类似的锤炼才行。有人讲汉语没有从句,不能表达复杂内容。且不说这是否属实,这里的关键在于,没有可以变为有,语言是活的。腐朽又化为神奇,语言成长也是如此。大厨用同样材料,可以创出独出心裁的美味,这个“心”之所“裁”,在于知味。特别的材料,经验丰富或学问多寡,充其量只是必要条件,远非充分。显然,语言的又化为神奇,在于知人性之味,不是学术味专业味。实际上,汉语中的科学部分,已经大体解决了互译问题,而没解决的重头戏和重要部分在于哲学与文化思想----能落到实处的简单,虚处灵动处则难。现在很多国人的思维是分裂的,僵化(理)而糊涂(文),就是这两部分难以融合造成的。

 

现代汉语源和根在于国学,只有凭依国学,才能应对现代化。昔日印度佛学东来,可以说是文化碰撞,交流,和最终融合的一个先例。钱穆对此有所解说,认为这一过程应该对现代人有所启发,可供中西文化交流借鉴。单凭这个见解,钱穆就可进入历史了。这次碰撞没有中西碰撞那么深广,不是千年未见之变局,但也持续了若干个世纪。当年佛教的接引使者是道家,佛家人当初也被称为道人而进入中国社会。道家思想和词汇对佛教既有接引,也有争斗,儒家以伦理批佛教教义也异常激烈,经过这些波折,才有了释道儒合流的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合流大概也需一些时间,即便现代社会的节奏要快很多。而这个合流必须有个接引人。


正如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的那样,西方文化与现代汉语间的接引,日本占据了主要分量。现代汉语中极多的词汇不是自己做功课得来的,而是从日本拷贝过来的。得近利就会有远忧:语言昏昏导致思维昏昏然,不能达意又谈何建树----前因后果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汉语拼音化是更投机的行为,是拿民族存亡孤注一掷的亡命徒行径。【“民族性的危机”】,以此为甚,美国人知道其危险性,而一些中国人却居然仍在努力造成,令人感慨。要想解决语言问题,这个功课还得中国人自己来做,至少要做一遍,才能有民族心理的现代化,中国人才能真正进入到现代世界。


从日本拷贝并非错误。我没读过博文中提到的【梁启超编的《中国之武士道》】,或许这本书是从新度户稻造的《武士道》得到的启发,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也是借日本为跳板的一本书。《武士道》一书很大篇幅是孔孟以及老庄思想。按照《武士道》所讲,日本武士乃至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规范就建立在老庄孔孟的理论的某种“日本式的”系统化,工具化的基础之上。日本人对西方的诠释里面,因此也就蕴含了某种中西接榫。从日本拷贝名词不是铸成大错,只是须再锻造。值得一提的是,《武士道》本是输出型的。


语言功课,最终还是需要国人自己解决。而只有从文言入手,以中国思想哲学为依托进行,为接引,才可能完成。这期间必然牵涉道儒法墨兵家这个集体,即国学。有人争论有没有国学,当不当称国学,可供对比的先例何在?这些问题在我看来,皆非所问。国学即是一仪器,当需要时,有则用之,没有即造一个,独此一家又何妨?只懂拷贝的人无法理解这一点。所以国学的系统化,引入现代语境,去神秘化,和去庸俗化是必由之路。可惜,很少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这条大路,直接而明白,而人却“由径”,莫非人性使然?或许读读《武士道》的系统可以对国人有所启发,日本的现代化,并不是以消灭传统为前提的为必要条件的。



百年树人,显然,民族语言和思想的现代化还没有实现。举例来说,已经有刑律,有现代法律思想,就不该还总是讲腐败廉洁。这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在法律上,所谓腐败,只应与偷盗和抢劫同论。但望眼过去,满屏皆说腐败廉洁。其他例子尚多,不必一一列举。从这一点上看,语言和思想的现代化想要一蹴而就,只怕没那么容易,可能要很多代的努力才能完成。【民主社会确实会遥遥无期】,这个处在可以想一想的阶段。


浏览(2549) (4) 评论(38)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12 08:36:21

电影“heat”里有句台词,I am alone, but I am not lonely, 共勉,再叙!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12 06:39:41

呵呵,老几早知道了。我是低端人口之三无人士,无国学相关专业,无师(除了李宗吾),无伴。思想这个东西,alone and keep alone是必要的,结伴而游走不远,passion成为累赘时也得扔掉,解脱到头来只能靠自己。能者为之,呵呵,不是每个人天性都适合的。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他也是alone,走得非常远了,才说这样的话,他厉害在前无古人。我往前走,去年遇到一个也是无师自通的道兄,呵呵,殊途同归,我可算是非常幸运了。

架构师是architect么?这个在it也是到头了。呵呵,这大概就是你为什么寂寞了。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11 21:01:13

。。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11 21:00:55

哈哈,道还兄居然不是专业,不过那样恐怕更好,符合我认为的noble,可以indifferent,甚至profound一点。我是业余和好奇心,也就是我常说的will to truth。我上次跟中军玩笑,我这样的业余兴趣让我不再怕死,will to death其实挺好的。 我始终认为人还是要有faith,我理解的faith是对自己而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接近的表达这种诉求。知识对我来说是工具,自己用用没问题,“硬要”要求别人用,我觉得不符合我的indifferent的诉求的,但是这一层在人间很难有知己,很难达到。你老兄让我看到一个逼近的例子,我深感欣慰。我也能从你的文字读出你的passion。我讲过几十年前我的一个同事让我明白的上帝为啥造人的事,上帝寂寞了而已。虽然我们都是凡人,甚至是业余,但是noble并没有那样的准入资格规定,在我看来,道还你老兄恐怕平时忙里也寂寞的。

我用hierarchy这个词是想完全中性的来看宇宙和人。也许我作为一个架构师的几十年的职业训练,我认为人的思维同样也是由其framework支撑的。对hierarchy这个东西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的探讨恐怕是无底洞,但是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等,毕竟是支撑我们人类很多现实生活的必需了,人们基本不会touch这个hierarchy。而人与人之间的hierarchy却是不断的被人撬动着,何时是尽头?很欣赏你试图实证国学的现代性和未来性,我只是认为没有“混乱”就没有真正的挑战和较量,道还老兄会是非常寂寞的,而国学所需要的fighting place恐怕很难再找得到,两千多年前恐怕就settled了。

回复 | 0
作者: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11 19:21:25

..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11 07:51:21

hehe, 这个比较深入了,但不展开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要之,1,追求幸福不如去除追求幸福的障碍,后者宽容平庸。2.自由和幸福从征服混乱,得到新认识新自由而来,如何发现真正的混乱,hierarchy的真正issue?同样,被知识淹没的人,如何能从知识的水面探出头,呼吸新的东西?3.诸葛亮之博弈论与西方不同,借东风只是一种夸张式的描述,因为其中有逻辑人难以理解的原理性的东西,有人借助于神秘化来归类这类事情,现在已经可以将其去神秘化了。神秘化的意义在于将问题变得大脑可以处理,treatable,而不能将神秘化的东西都归于荒谬。时间过滤掉错误和无意义的东西,因为不理解,不处理,不归类。而得以保留的,原因是有意义,可以以神秘化的形式或其他形式留存给后人进一步处理。如希腊神话中隐含的历史。这个bother你,即是问题在demand处理,呵呵。我将在新书中处理诸葛亮问题。呵呵,这是个挑战,但我认为我已经可以戳出个洞了。4.预测未来的问题,何者可以预测,何者不可预测?

这些问题都是纠缠在一起的,就如解开线团,需要很多重复和新尝试,有关社会尤其如此。如果我有专业人士的时间和资源,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satifying的解决,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中西何者更具优越性,对你来说仍在于未来之发展。而这个问题对我的挑战在于如何简单地证明这一点。理解你的hierarchy的理解,还需我这个搞国学的,超越它的力量也在于国学,呵呵。西方哲学只能用各种知识稀释和岔开实质问题----你或者已经有点儿这个感觉了。发现新的东西,知识是必要的,但“利其器”的人,才能使其变为充要。机械化其器,是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知识化的哲学,被颠覆性的取代和忘却,是另一大问题----很多人的努力将是wasted----奥卡姆剃刀高悬,呵呵。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10 22:03:20

“人的自由跟hierarchy必然是矛盾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只是过早的解决了这个矛盾,hierarchy完胜”这句里的解决要搭个引号“解决”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10 21:53:19

其实国学和西学,谁更厉害,对我来说,不重要。在我看来,西方的创新,产生new ideas并且获得资源来实证,离不开某种“混乱”,所以对人的hierarchy架构还会是不断进攻的,中国很长时间的大一统hierarchy也不会改变,道还老兄在帮国人怎么有序的展开一些进攻并获得幸福感受,或者不用进攻但是有序的获得幸福感受。篇幅有限,我只说最终我相信hierarchy获得某种修正,但是人的差别和对幸福感受的本性却还是需要在某种hierarchy中展现展开的,即便是人工智能也会是要排排队的。因此我是支持和欣赏道还老兄的努力的,怎么的,hierarchy最后事撼动不了的,还是会赢的。道还现在恐怕真正知道我为什么讨厌那些鼓吹政治正确的hypocrite了吧,哈哈!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10 21:53:00

道还好,我简单描述一下我对人性的认知,尽管还没有最后定型:我认为人活着的幸福感受不是在混乱中获得,虽然人很多时候是在混乱中获得更多,很多人也是善用混乱,但是人的惊乍和恐慌状态并不是计划和理想的预期,人对持久的幸福感受都是让人渴望秩序,持续和稳定的状态。政治,经济,艺术,等等各个领域都是这样。与人的这种固有的本性渴望和追求相匹配的是人类社会中天然形成的“hierarchy”,其实动物中的hierarchy也是如此,我想狮子老虎也不会是在厮杀中获得幸福感受,为了生存而已,每次看到狮子跟小狗玩耍就提醒我这个本性。我想人与人的不同也是跟这种天然的hierarchy相匹配的,我想宇宙和大自然也是如此匹配的,国语中一物降一物,英文中有有所谓的global order的。人的自由跟hierarchy必然是矛盾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只是过早的解决了这个矛盾,hierarchy完胜。西方过去500年自由跟hierarchy进入一轮较量,也许是有了科学,也可以说是这种较量促成了科学的发展。这就是带来了中国和西方的本质差别。中国文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西方对神的敬畏在我看来适用和匹配的人的hierarchy的本性,也就是人们渴望和计划从秩序,持续中获得持久的幸福感受。中国人喜欢诸葛亮,没人质疑他的借东风神话,让我觉得科学对中国文化来说只是工具,影响不了hierarchy,西方不是这样,科学绝对的带来了人们对hierarchy的猛烈进攻,发展到目前西方的女权运动和极端的政治正确,可以说是对hierarchy的进攻一波又一波。道还博认为国学要么早已有过这种对hierarchy的猛烈进攻,要么种种原因,中国文化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进攻。但是在我看来这两种中的任何一种,都还不能得出国学有什么优越性。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10 13:35:34

。。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10 08:44:36

远方好,

中国的东西有系统,也有很多工具。你看我的很多议论似乎随感而发,其实是系统性地应用这些工具,因此前后不至于矛盾。像你所讲的地位和契约,有深层的根源,越深能够通达的东西越多。我很遗憾,同时也感庆幸,现代人,西方人很少人意识到这些联系。庆幸的是,中国思想毕竟还有不能取代的东西,我个人的努力和前人的努力不至于前功尽弃,被颠覆性地取代。我希望我能在对现代性的理解上和解决问题上慢慢证实这一点。

involuntary和【voluntary】或者讲【地位和契约】,分属两个形态系统。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步走进新的动态,如春天冰河解冻,至今仍有大小冰块(地位)在水中流动碰撞(自由与契约)。中国人因为北方蛮族的干预,错过了这个时期,所以有显然的滞后。这种“解冻”有深层的原因和动力学----这是宏观。不知有几人能明白:“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8 23:27:04

道怀好,中国文化认知里的精品之一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文有个字“hierarchy”,动物和人类都还是遵循这个架构。世界上太多的聪明人,“理想主义者”鼓吹平等,所谓崇高的目标,实际还是一种方式在遵循这个hierarchy以提高他们自己的位置。西方文明其实也是如此,只是自由度相当高,而且尊重人们的意愿,英文叫“voluntary”。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在我看来很简单,就是尊重人的voluntary的权利,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尊重人的自作自受的本性。所以我从不喜欢鲁迅等等的那一套和党的教育人民的举动。我甚至认为教育小孩也要当心,不要以为年纪大就是“对”的,更要紧的还是尊重人的voluntary的最高需求。中国文化并不是提倡人的voluntary的文化,所以我感到遗憾。宏观也好,微观也好,人无完人,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守约就行了,其他就是“硬干”,道德上“硬干”从没有好结果,但是每个时代总有人要“硬干”,我的解释是这些人的左脑和右脑失配了,连接体出了问题。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8 06:59:51

。。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08 06:59:27

【我只是认为,人怎么努力还是不知的】。我想你要说的是知的全覆盖是不可能的。这个是老庄的重要思想之一。否认这个将导致一系列错误。除此之外,任何思想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总的有人在那里,将其结合起来。接受老庄这个思想之后,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有新的一套方法出来。但这些需要上士,或中人以上的人。举例来说,下士就如不知何为善良的小学生;中士就如教小学生善良的老师,中士倾向于绝对化;上士却知道这在社会中不能绝对化。这不意味着上士反对善,而是上士知道善良有界限,超出界限,善良不再起作用,有时善甚至可以转为恶。中军讲的苏格拉底与人辩论善的故事,应该如此解。中士对下士讲逻辑,善良,真诚是对的。但喋喋不休对上士讲,就是不当的,而且耽误了自己进取上士的机会。当前学者文人多是些绝对化的小学老师,要“教育人民”,大家都是过来人,没人吃那一套,奈何?呵呵。

【前者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地位上,后者是建立在契约上。】这个区分很sharp。我有类似的认识,但我认为这不是单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私空间与公空间----弄混,颠倒,头重脚轻是问题,存在不是问题。我有个观点:宏观看历史,微观看社会。颠倒了就会漏洞百出。你看是否如此。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08 06:52:01

..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6 05:31:10

最近的习近平的改宪法内容再次验证中国还是一个前现代文明国家,前现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展开的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崇拜地位和崇尚契约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社会中,有权势和有辈分的人,一生必须只能是完人,圣人,如果不是的话,那我们就看到了人们总是寻找理由再活500年,hypocrite就太多了,习近平要一直连任就是很自然的现象。而一个崇尚契约的社会,没有人必须是完人,只要守约就行,违约就靠法来规范。西方学中国的话,会是怎样?极左们一直在这么努力的。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05 22:35:43

。。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5 22:35:22

"关于祖父母。以前与一个美国老太太聊天,说到对待孙辈。她说,我只要他们爱我,管教他们是他们父母的事情,所以孙辈去她家,比在自己家自由。她说她原来管教儿子很严,儿子得尊敬她,孙辈没有不尊敬她的问题。后来,又与一个乌克兰老太太聊天,她说她也是不管教,但她怕儿子有麻烦,溺爱但自我克制。问到尊敬,她的孙女还小,不知道后来如何。个例,供参考。"

道还好,我认为父母因种种原因不带,不陪自己的孩子,祖父母过分的介入孙子辈的生活,性格养成,等等,这个社会是不正常的,道还的理念符合知行合一,以每个个体为基准,追求那个“知”,我只是认为,人怎么努力还是不知的,一直到死,还是“不知”的,包括祖父母们。但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这些长辈的“知”是不可违反的,感恩和亏欠心态是中国文化里的一大弊病,所以还是处在前现代文明,怎么也进入不了现代文明。我曾经写过一篇,描述前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的区别,简单来说,前者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地位上,后者是建立在契约上。当然人们对这种差别可以不以为然,但是我认为前者社会中,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的自由的。另外我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父亲是长生不老的,我们还会敬仰他们吗?康熙的再活500年着实让我觉得好笑,will to truth = will to death,再活500年肯定是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活着的,truth肯定是不重要的。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4 19:39:40

远方兄,

关于祖父母。以前与一个美国老太太聊天,说到对待孙辈。她说,我只要他们爱我,管教他们是他们父母的事情,所以孙辈去她家,比在自己家自由。她说她原来管教儿子很严,儿子得尊敬她,孙辈没有不尊敬她的问题。后来,又与一个乌克兰老太太聊天,她说她也是不管教,但她怕儿子有麻烦,溺爱但自我克制。问到尊敬,她的孙女还小,不知道后来如何。个例,供参考。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8-03-04 18:26:31

呵呵,我兜圈子了。这些我在书里都讲了。现在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挤,费劲。这些东西需要长篇讲,这里只能对付一下。

我认为是这样的。伦理是轮转之理,横竖都有。从私开始到公,又转回来。孔子讲,就近取象,是趋向仁的方法----但近处这个私,不等于仁。仁就超越了,是个天下(人)范畴中的概念;仁超越民族等界限,但不像你所讲的自然界的水和地球什么的,这些不是伦理对象。五常抽取出其共通,即可得到接近仁的思想,所以五常是仁的现实起点,而理论上仁却更为根本。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五常。从思想境界看,大众如金字塔,底下的人为数众多,总得让他们活。直接跳到仁,忽视其逻辑起点,就会强求每个人都仁,这是虚伪的来源。王夫之说,无私是大私。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无私,这样的观点只能算是个人意见,不是真实的(过去加未来),也不是大众能理解的能做到的,因此不是公。《庄子》讲,墨子忘我,算是天下之好,但与人性悖反,有灵魂人物时还可以,墨子死后墨家就难以为继。墨子实行兼爱,是很难的,很难得的;空谈就容易多了,也不难得。这种空谈不是无私,而是私,应该平常给自己多讲讲。不请自来信口开河不行----大众如金字塔,底下的人为数众多,他们未必肯让你活。现实即是如此。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8-03-04 12:18:59

嘎博,

【道还博的这种说法,逻辑上其实是十分荒唐的。】那你的逻辑的起点在哪里?从无私开始么?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03 07:00:02

远方,

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是从微观入手。民可使由之。大众不知道,使其知道。如果讲的是人性的,即使自己不能行,没有机会行,大众中有人因形势或个性不得不行。(没有人性的理论的指导,人就只能乱走,走过去还会兜回来,进入循环。)一旦走通,其他的人就跟上去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是蚂蚁有力,而是有大力在那里。至于宏观如何,肉食者为之,教授流谋之,不是蚂蚁的问题,我连给出参考意见也懒得。呵呵。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3 05:44:38

继续。。

理解社会从微观开始,接近于科学方法。宏观社会学几乎都是胡诌(大数据或民主专制之争的关键都在于此)。五常就是最先应该理解的关系。以前我看过一本信息传播学的书(书名忘了),即类似这个思路。这本讲walmart的面包降价10分,为何有意义有效果:谁去注意,谁去传播,这个网络,如何达到几乎每个人。这本书是对社会中一种特别的“关系”的挖掘,读起来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将浑沌一团的社会,理出管道来。礼失寻诸野。这个野,相当于是田野考察,学习风俗人情。社会从人关系建立,就需了解真实的人的关系是如何的,该如何;不是从什么家,理型,概念,或者主义来。不要提明恩甫啦,他大概心好智力不高,这样的人好心办坏事,非止这一椿啦。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8-03-03 05:40:52

嘎博,

【孝道原本就应当是一个道德中性概念。】这个很接近我想说的。父子关系是社会中不可忽略的一种涉及每个人的强烈联系。孝道是对父子关系的一个指导意见。父为子纲,不对;现在很多中国人是子为父纲,父及全家孝敬儿子,就对吗?那么在伦理上,如何告诉混蛋的老子和混蛋儿子如何做?不要这个关系,父子没关系,像朋友,可以吗?以前中国人以为这是美国生活方式,但美国并不这样。所以将三纲五常盖上盖子,再不讨论,是保留愚昧的。现在儒家是落水狗,阿猫阿狗也可以信口开河数落几句,正是从重新讨论父子关系,建立理论的良机。而儒家的理论,是最全面的一本参考。

就像我们读任何东西,都是取其精华,儒家也是如此,历史也是如此。指着几句不通的话大骂,就无书可读----比烂这些人,心中自烂也,如中军讲的东坡看佛印,应该有自警和警惕其人。

现代的人情其实并不更加冷漠,只是没有管道沟通,不知道如何节制宣泄流淌而已。只知道兽性一样的痛快,无节制,又岂局限在【张扣扣问题上】,比烂的人何尝不是如此。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在于上面所讲的讨论和建立。

回复 | 0
作者:远方的孤独 回复 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3 05:10:01

"中国人现在失去传统,崇尚个人化,关于五常和家庭堂室没有常识通识可言,想建立文明,还得从认识开始。祖父母带孙子,是室内言;到堂上,才讲勇敢正直,两者都需要有,而且不能反过来。堂室都讲勇敢正直,缺乏私,好孩子受苦必多----很多时候是不必要的。好在到了青春期,有个反之动,不管讲什么都有个逆反,文化代代传,逆反也代代有,呵呵。我一向主张不存在文化基因,和尚道士和真儒家,不会绝种也。"

道还好。多元是必须的,我怕的是,大一统早过头,那么多年的方方面面根深蒂固。重新来过和补补救济都不行了,积重难返。另外勇敢正直是一种态度和品格,没有这种态度,鼓吹平等和公正最多是算计的权宜,而算计的精妙和人们对其的蜂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什么好汉不吃眼前亏,好死不如赖活,等等。祖父母带小孩就更糟了。

回复 | 0
作者:道还 留言时间:2018-03-02 12:49:24

。。。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远方的孤独 留言时间:2018-03-02 12:48:47

远方好,

五常是社会存在。三纲是关于五常的意见,有待讨论。纲是拉网的绳子,纲举目张。以前的解释只注意纲,没有目,只知道扯纲,是错的。五常是中国人归纳的人在社会中的最基本的五种社会关系的类型。常,就是人人都有,西方人也不例外。西方人除了美国人因为大家庭已经粉末化不大注意,欧洲很多地方仍有这些常的作用。美国人现在很多伦理剧,也是探讨这些关系,说是用这些个常赚钱,也未尝不可。

以孝为例,中国人发现一个人不一定有兄弟妻子朋友君主,但总得有父母,这是最“有常”的一个社会关系。这个关系是个本,因此提出处理的原则,就是孝。原来孔子讲父父子子,说这个关系是双向的,不是一头重。孟子也是。只是到了三纲出来,就一头重了。父父子子是社会关系,不能单纯视为血缘关系,否则人类社会就成了动物世界了。或者可以说,母系到父系社会的转变,是其间的转折点。

这五常虽然是个人范畴与社会范畴的联系,但其间还有个家庭范畴。家有堂,与外界连接,半公半私;也有室,与外界隔开,是私的。

中国人现在失去传统,崇尚个人化,关于五常和家庭堂室没有常识通识可言,想建立文明,还得从认识开始。祖父母带孙子,是室内言;到堂上,才讲勇敢正直,两者都需要有,而且不能反过来。堂室都讲勇敢正直,缺乏私,好孩子受苦必多----很多时候是不必要的。好在到了青春期,有个反之动,不管讲什么都有个逆反,文化代代传,逆反也代代有,呵呵。我一向主张不存在文化基因,和尚道士和真儒家,不会绝种也。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麻辣戈壁的共匪 留言时间:2018-03-02 11:08:52
这个是扯蛋新解。要含蓄,不要太形象,呵呵。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嘎拉哈 留言时间:2018-03-02 06:38:58

嘎博好,

【中国人的逻辑是不聚焦的】是对的,这与缺乏逻辑或逻辑混乱是两回事。【罗素...】似乎还没有理解这一点,现代西方人倒是开始理解了。【社会学中的逻辑与科学逻辑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这里有个小小的区别。跨出这一点点儿门槛,学才能有术,术,人路也。才能走出【科学...等现象】。再说西方现在不也是如此吗?笼统归罪于传统是错误的,民初没有多少真正的西方思想理解和认识,人的思想力比现在却强得多。

你可能要争论,逻辑缺失是大众性的问题,但大众对哲学不感兴趣,关键是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学者的问题。哲学家思想家大科学家不是越多越好,就像胰岛素,社会只有一点点儿才正常。现在的问题是,仅有的一点点儿,还是牛胰岛素。管人(众人)之心不可有,防人(学者)之心不可无。呵呵。

回头来说,我认为,各色镜子不对,却各自聚焦太足,才是问题关键,如你所讲的各盯着树叶逻辑看,这类西西弗斯式的讨论没有出路。根本性的国学和传统心理障碍没解决,就没有出路。国人宁可听于丹,不肯听康德,不对症,水土亦不服也。

回复 | 0
作者:道还 回复 Robert 留言时间:2018-03-02 05:25:12

robert好,

多谢留言。这篇博文非关封建一词。【学术上澄清一个概念是有意义的】,不把封建和专制混为一谈就是意义所在。【理解正确】属于奢谈,理解严谨了,生活中随便谈谈才宽松,不至于处处碰壁。

回复 | 0
我的名片
道还
注册日期: 2016-01-10
访问总量: 207,69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从道德到厚黑学》近日开始发行
杨道还的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最新发布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不”与“弗”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不同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 善
友好链接
· 老几:老几的博客
· jingchen:陈京的博客
分类目录
【书海偶识】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新书简介】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不同
· 善
· 体用
· 灵感非直觉小议
· 思维的本质
· 现实世界是半开半闭的
· 哲学家的工厂
· 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
【得支离】
· “不”与“弗”
· “有教无类”的英文翻译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杂谈《老子》与老子
· 《老子》中道的“常”与“恒”
【随感】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也说木心:千里之行,始于竹下
· 玉帝遣神 等(二则)
· 敝帚自珍(二) 2019-11
· 无题
· 金庸及其他
· “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一文读后
· 2017岁末感怀
· 读“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克
· 文化差异之一斑:中国绘画有没有
【诸子偶拾】
· 君子不器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蠢
· 三十而立
· 庄子与理工男
【杂谈】
· 贼
· 不轮回,也成佛
· 金庸及其他
· 在魏中军博文章后的回复
· 关于“有”的哲学
· 中国传统学术是必由之路--对嘎拉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下)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中)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上)
· 中国人的性格:明恩溥篇
【中国学术视角】
· 经济的两重性
· 《中国哲学之结构》内容简介
· 人之德,人生目的,论命——略论老
· 道与德的关系--略论老庄异同(之
· 老庄与西方--略论老庄异同(之三)
· 通老必先通庄--略论老庄异同(之
· 略论老庄异同(之一)
· 道德谈略
· 在老几,润涛阎,慕容博主的文章
· 人道的完整循环
【中国学术泛论】
· “不”与“弗”
· “听专家的”,有毛病么?
·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五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蠢
· 无字天书虽好,可人读得懂吗?——
· 谈谈无字天书
·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四
· 丸之走盘(三)
· 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一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
存档目录
2021-06-11 - 2021-06-11
2021-03-07 - 2021-03-12
2021-02-15 - 2021-02-15
2021-01-11 - 2021-01-11
2020-12-13 - 2020-12-29
2020-11-05 - 2020-11-05
2020-10-08 - 2020-10-08
2020-09-05 - 2020-09-30
2020-05-06 - 2020-05-06
2020-04-12 - 2020-04-12
2019-11-10 - 2019-11-10
2019-08-14 - 2019-08-14
2019-05-27 - 2019-05-27
2019-04-20 - 2019-04-20
2019-03-20 - 2019-03-20
2019-01-27 - 2019-01-27
2018-12-12 - 2018-12-30
2018-11-03 - 2018-11-03
2018-02-28 - 2018-02-28
2017-12-24 - 2017-12-24
2017-11-30 - 2017-11-30
2017-07-05 - 2017-07-05
2017-06-09 - 2017-06-09
2017-05-13 - 2017-05-13
2017-04-04 - 2017-04-28
2017-02-08 - 2017-02-08
2017-01-01 - 2017-01-01
2016-12-10 - 2016-12-29
2016-09-04 - 2016-09-19
2016-08-14 - 2016-08-14
2016-07-06 - 2016-07-30
2016-05-06 - 2016-05-21
2016-04-05 - 2016-04-23
2016-03-01 - 2016-03-26
2016-02-07 - 2016-02-14
2016-01-17 - 2016-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