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們都在談論美國的陷落,認為美國民主燈塔的倒塌,媒體與社交媒體的壟斷地位對輿論的控制以及對自由言論的限制與打壓,價值觀的左傾,政治正確化的思維環境,必將限制思想自由學術自由以致阻礙科技創新,未來經濟必將大受影響而逐步走向沒落。相反,對於目前唯一可以與美國相抗衡的中國卻大加讚賞與吹棒,比如2020年世界上僅有的GDP仍然為正的三個國家,中國占有一席之地,越南與台灣雖也為正,但與中國不同的是,這兩個國家都是小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GDP能夠為正要比小國難得多。讚賞與吹棒之後,再加上對未來極端樂觀的預測:中國的GDP將在2026年超過美國。 先不說中國的GDP真實性如何,但僅僅從這種天天與人比較中獲得快感,就挺累挺無聊的。國家是否強大並不僅僅取決於GDP這一項指標,從一定的角度來看,可以說GDP根本不能說明國家的富與強。去年一斤大米2塊錢,生產了一億斤大米,那麼GDP是2億,今年大米一斤2.5元,生產了8000萬斤,GDP還是2億,你的肚子是更飽了還是心裡更快樂了呢?國家是變強了還是變富了呢? 我不是說不可以讚賞,也不是說完全不要使用GDP數據來分析一些東西,只要是客觀的評價,該誇讚就誇讚該肯定就肯定,無可厚非。最怕的是盲目自信,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誇,以圖獲得某人或某一方面勢力的歡心然後獲得名利上的好處,那樣就無聊了。比如,中國的GDP為正就了不起了,因為是大國,而越南、台灣的GDP為正,就無足輕重,因為是小國。你為什麼不說小國也有小國的難處大國也有大國的優勢呢?你為什麼就不說你的GDP增長2.3%,而越南增長2.91%台灣增長2.98%呢?你敢跟人家民主國家比數據的真實性嗎?你的從下到上一切東西包括數據造假的例子需要別人去列舉嗎? 評論也可以錯,本來每個評論員對各種數據的了解程度以及著眼點的不同,所得出的結論有所不同也是正常的,但是若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都是預設立場美國必敗中國必勝,那這樣的評論文章不寫也罷。 美國政治民主環境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不可否認是對的,這也正是從產業界到知識界到政界各方有識之士所擔心所反思並且都在提出解決辦法的原因所在。況且,美國出現了問題也不足以得出中國一定贏的結論。中國贏不贏不能靠別人不行了而達到不戰而勝(如果比賽靠的是對手的失誤或不行了,你勝得很光彩很有樂趣嗎?),中國要贏一定得靠自己的實力。所以,我們不得不回到事實的本來面目上。 習近平在喊”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然而事實是外資不斷撤出,許多知名國際廠商關門走人;失業嚴重,內需不振;受疫情影響投資活動也大受影響,房地產企業大量倒閉;華辰汽車、永煤集團、東北特鋼、清華紫光、海南航空、時代地產等許多大型國企破產倒閉,每一家大型國企的倒閉都是對銀行的資產是個大的衝擊,都有可能對銀行系統的風險承受能力形成巨大的考驗。還不僅僅這些大的國企破產倒閉事件,許多債券違約、P2P違約暴雷、信託暴雷等事件頻頻出現,更多的是實體經濟掙扎在生死線上,大量的小生意倒閉消失。全國的房地產價格大幅走低,甚至連北京的房地產價格都撐不住了,據說北京郊區的房價都腰斬了,其它許多城市就更別提了,當然也有漲的,但所剩已廖廖無幾了,只是不知這種堅挺還能撐多久。在習近平的底氣與信心支撐之下,我不明白為何第四艘航母不造了,不知是技術的原因還是資金的原因。這不知是沒錢造還是沒技術造的第四艘航母據說是核動力的,知不知道美國人造核動力航母是哪一年嗎?知不知道美國現在有幾艘航母嗎?跟人家比GDP有意思嗎?人家很在乎?有點自知之明不好嗎? 反觀衰弱的美國,世界第一二名的大富豪馬斯克與貝佐斯正在搞太空競爭。真有意思,原來的太空競爭是美俄兩國在爭,現在是兩家美國公司兩個美國人在爭。貝佐斯指責馬斯克發射太多低軌衛星建造所謂的star-link系統,佔了他以後所要發射衛星的低軌空間;馬斯克譏諷貝佐斯八字還沒一撇就想七想八,是個世界科技發展的絆腳石。 當美國人在搶地球低軌道資源時,世界上哪個國家加入搶奪的行列?當兩個美國人在吵架時,好像沒有聽到有任何一個國家出來說一句:你們美國人佔了地球人共有的地球低軌道資源,影響了我一百年之後發射衛星的計劃。好像每個國家都知道,有本事做比說重要,沒本事說再多別人都不會理你。當地球的低軌道兩三百公里、五百公里、一千一百公里全被美國人佔了的時候,你的空間在哪裡?當你醉心於吹牛“厲害了我的國”的時候,美國人已經把你甩開了天文單位的距離,你跟人家的差距不是望不見人家的車尾燈,而是你連人家火箭的尾氣都聞不到。 當地球的低軌道資源全被美國人佔領了之後,你到底拿什麼跟人家競爭還能如此的牛逼哄哄“時與勢都在你一邊”?當馬斯克的太空船載人進行太空旅遊時,你的集全國之力的國家隊太空科技能夠達到什麼水平?當貝佐斯哪一天在火星上建立人類基地的時候,你是否還在沾沾自喜你的GDP“大”到無人能敵? 大家知道工業社會的核心戰略資源是石油,而信息社會的核心戰略資源是芯片。 當你佈局如何爭奪石油資源,搞一帶一路,修幾個港口、幾條鐵路、建幾條油管,花大把的錢拼命地在地緣政治上下功夫去買通一些國家以便佔領這些國家的礦山資源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是人家美國玩剩下的現在根本不屑於玩的東西),人家已經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了芯片產業的整個產業鏈的架設上了,從製造芯片的工具機到芯片設計、製造、封裝等在平面化上進行了佈局,以免芯片製造產業鏈被哪個國家進行垂直整合然後給控制了,人家利用專利技術可以對別國的工具機、芯片開發架構以及製造等全產業鏈進行控制,你眼巴巴地無可奈何,不得不把手機生產大廠、基地台設備生產龍頭地位等通通讓出。差距在哪裡知道嗎?在思維上。當人家放棄中東地區能源供應的所謂戰略要地,把軍事力量轉進到台灣周邊以保護未來芯片的穩定供應,你還在跟伊朗簽4000億美元的能源供應大單。思維慢人一拍,腳步起碼慢人家兩拍;思維慢人家兩拍,腳步起碼慢人家五拍。用你比人家慢好幾拍的思維,你的腳步哪一天趕得上人家? 未來世界如何走,我們回頭看看20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國家跟日本所籤的廣場協議,然後日元升值,日本資產泡沫破裂,進入三十年停滯。再來看一下2018年中美貿易戰到2020年1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然後為了資金不外流而讓貨幣升值,這個匯率政策對產業的扼殺,再加上早已經泡沫化的資產,未來是否步日本過去的老路值得觀察。不過,我不得不悲觀地認為,中國走下坡路的趨勢已經形成了,已經絕對不可扭轉了,未來三十年,每年都將是比未來更好的年份。不信,我們可以看,大家還都能活三十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