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些有关职场经历的小文,第一个闪现在脑子里的念头竟是:面试。 那就从面试开始写吧,好像也挺符合职场闯荡的步骤。可自己经历的被别人面试的次数是少之又少,包括在国内和国外的职业生涯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别指望能从我的经历中借鉴到啥好经验之类的。 在国内的时候,咱本科毕业那会儿(八十年代的末末),正处在自找饭碗和国家包分配的过渡阶段,但国家宏观调控的分配仍起主导地位,就像留北京等名额的控制是极其严格的。如有背景、有能力的,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找好的出路。没有门路的,也不必担心,组织会让你有个归宿的,至于你满不满意,那就另说了。所以,那会儿不兴面试。咱当时决定赖在学校不走了,接着再接再厉上研究生,腾出来的留京名额让同班得益的同学心里乐开了花。三年后,又要面临就业的选择,国家包分配已经过渡完事成了过去式,毕业时,人人都是手脚忙乱的到处找着落,不过,求大于供的关系让咱们还可以对单位挑挑捡捡一番。咱也东跑西颠的到相中的单位实地探访,和单位负责人见个面,那时候见面就算是面试了吧,和现在正规的面试可是相去十万八千里。所以,出国前,对面试的了解或经历可是个空白。这也就造成日后在美国的唯一的一次面试时大而化之的狼狈相。 在美国工作多年,也只经历过一个非常不正规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面试。咱总共只申请过一次工作,且是个暑期实习生的位置,那是十年前还是学生的时候。和那时候的招人的负责人(我现在的老板)来回几个E相互了解了一些底细后,就约好了一个上午8:00到公司和他先见一下面(没说是面试),我想不就先去看看嘛,也没有当回事,记得都没有挑件顺眼的衣服穿上,更别说正式的套装了,肩上还挎个学校的大双肩背的书包,那样就去了。进了老板的办公室,发现还有他手下的一个干将也正襟围坐等在那里,瞧瞧他们职业化的着装,再看看自己,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失体了,也太不重视了,因咱9:00学校还有课,“烤”问也就持续不到一个小时,草草地就结束了。现在想起当时那付狼狈样,能顺利地得到那个暑期实习的机会,真是我的运气哦,我想主要得益于那时候部门对实习生的面试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系统化。几个月后,从实习生这个偏房转成全职正房的时候,面试也就是“免试”了。这不,一次面试的锻炼机会也给抹杀了。 真正见识和体会到面试的重要性和繁杂的正规程序是在公司工作两、三年后,咱开始面试别人的时候。组里要扩大,要招人,老板说:以后面试新人,你也得参与拿主意、作决定了。心里那个紧张害怕就甭提了,当接到第一份从人事部门传来的面试日程表的时候,心想,我怎么办啊?好在有老板和同事的帮忙,把归属咱盘问的地界给划分了一下,那就主问技术那一块吧,然后让咱自己去琢磨根据候选人特点(根据履历表)列出一系列问题,该出什么样的题目等,可担心自己到时候露馅或露怯,不得已先对着假想的对象演习好几遍,去面试别人可不比被面试轻松啊,以前没受过的面试的苦这会儿给补上了!可再看看面试日程表上列的一连串面试人的名字,候选人要过那么多的“关”啊,这可是一比八的对抗赛啊,这一通整下来,不是被“煎”熟了,就是被“烤”糊了吧。 几次练下阵来,咱也轻车熟路,胆子也大了,脸皮也厚了(胆子大+脸皮厚=自信),哈哈。再后来,人事部还推出了一套面试系统(STAR – Situation/Task,Action,and Result),凡参与面试的人员都得经过培训。别说,经过培训后,对面试过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特别喜欢那格式化了的面试表格(有建议的现成的问题,但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修改),把事先想好的内容填上去,面试时候选人的回答也记录上去,最后圆桌会议时,大家把记录好的内容往一个规范化的grid 上填拼,然后统计、讨论,决定给不给Offer,感觉上这个系统还挺有效的。(以后有工夫再把这个部分详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这篇已经够啰嗦的了) 就算现在咱对被面试有了一定的自信,想想那一比八,甚至一比十的较量,还是很畏惧的,被“烤”的滋味不好受呢,那也是咱呆在一个地方不想挪窝的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