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同胞们通常所说的“回中国享用“美食””, 主要还是指享用它们的美味。而与美的视觉感官联系不大。 这次回国公干,一方面作为远道而来的“砖家”(添砖加瓦的砖), 另一方面, 由于正赶上年前工作的医院几个科室的各种庆功会, 团拜会,招待会等,便有幸多享受了一些中国美食。吃的多了, 不觉就留下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那就是, 现在的美食, 还真有一些美学的含义在里面了。
这里的美,不完全包括通常所说的菜肴的烹饪火候,而是专指一些菜肴之外的艺术性点缀。 菜肴的装盘也多了些讲究,使用了不少包装和装饰元素,让人不仅赏心悦目,有时, 还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比如说下面几款菜肴。
生猛海鲜组合: 由白色的冰碴配上海鲜,鲜花和水果。
装盘也有考究。比如下面这盘配有果茶的腊味组合。深色的茶具和自然甜的果茶,配上熏制的腊味,给人留下一种古色古香,“耐人寻味”的感觉。
上海世博中国馆型装盘。
另外,给菜盘内加点艺术点缀,用可食性颜料酱巧妙地勾勒一笔的做法,已经不再是法国大餐的专利了。我们中国普通餐厅里的厨艺大师们也学会了洋为中用,将这些点缀艺术用于中国美食了。加进了艺术装饰的菜肴,不仅美观,诱人,还顿时把他们从“麻雀”变成了“凤凰”。
另外,我还注意到的一个特点是,每盘菜肴的份量也比以前大为减少,而选料和做工却更为精致。 菜肴也更多地使用健康食物的精良搭配。比如经常见到一些人见人爱的新鲜百合,新鲜核桃仁,淮山,雪豆,黑木耳,白果,三七叶等。从这个现象来看, 健康的饮食也深得人心,大受国人的推崇和喜爱了。现在的食客们早已不象以前那样饿狼扑食,需要大快朵颐了,大家多半是“浅尝辄止”, 意思意思就行了。
牛柳炒新鲜百合和苊笋(这盘牛柳已被动了后, 我才拍的。 有点乱了)
菜的名字也有艺术性了。 比如这个“火山”。 其实就是用紫薯和红萝卜泥做成的甜菜。
当然也有大鱼大肉的时候。 但是,无论是烹制,还是看相,都比以前要考究。
比如这碗红烧肉,真是肥而不腻。让我这位不吃肥肉的食客,也下了一筷子。
小甲鱼的烹饪方式不一般。原本还是一个整体的,但到嘴里就融化了,轻而易举地就将骨头剥落出来。味道鲜美可口。
剔成肉片后的桂鱼。既好看, 又容易下筷。
色泽艳丽的蒸虾(虽然已动过筷子了,可依然秀色可餐)
以上只是举一些例子说明中国美食的一些变化。本人也只敢对着一些好看,有创意的菜肴,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给他们拍照。实在不好意思对每一个菜肴拍照(有些照片还是与我同行的巴巴拉照的)。
另外,随着国门大开,走出去,请进来的人士越来越多。 也许受他们的影响,食客们也有了节约意识。现在,聚餐完毕打包带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最后,我还注意到,习总的反浪费的号召正在影响着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程度。我可以感觉到,大家已经在程度上减少了请客的排场和次数。我还听说,今年的餐饮业日子不好过了。
总之,中国的美食不仅朝着健康,精致,节约(量少)的方向在变化,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开始有所节制。希望这种趋势继续发扬光大,将节约下来的银子造福于老百姓。
(个别网友的留言,补充了我的观察。为了帮助大家阅读,特拷贝在此:)
昭君:
我也听国内的亲戚说现在餐饮业不太好做了,但愿习总的这几招是真的,而不是做做样子。中国每年花费在公款吃喝上的钱,的确太惊人了。
与爱同在:
我今年春节在国内,的确见到的是餐馆门前车马稀。据说一是新政反腐力度强烈,二是全民监督。如有小牌号车停在餐馆前,就很可能有记者或老百姓拍照上传网络或有关部门,报纸等媒体也会刊登。
现在国内提倡节俭和“光盘”,饭毕,所有盘子里的东西一扫而空,剩一点东西大家都打包带走。
相关博文:
重访西安-西安印象(组图)
写于2013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