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在巴黎圣母院的顶楼时,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座气势不凡的圆顶白色建筑,巍峨矗立在巴黎的最高点。后来才知道,这处高地就是蒙马特山丘。那座气势不凡的圆顶白色建筑就是巴黎圣心大教堂。
在巴黎圣母院的顶楼,远眺蒙马特山丘和圣心大教堂。
蒙马特山丘一带也是巴黎有名的旅游景区。这里除了以巴黎地标著称的圣心大教堂外,还有不少见证艺术家们足迹的场所,比如小丘广场,红磨坊,狡兔酒吧(Au Lapin Agile Cabaret),
浣衣舫(Le Bateau-Lavori)等。由于早期的蒙马特属巴黎之郊,房租低廉,饮酒不用纳税,这里一度发展成一个不受约束,并有些颓废的娱乐中心。象红磨坊这样的夜总会也应运而生,并广受欢迎。一些默默无闻的艺术家,诗人,梦想家,甚至热衷汹酒的人都喜欢到这里来寻找租金便宜的居所,享受免税的饮酒,简朴的乡村景观和歌舞升平的夜生活。这种松散的氛围,也给画家们带来了艺术灵感,创造出了旷世佳作;比如雷诺的《磨坊舞会》,劳德列克的一系列红磨坊舞女绘画,尤特里罗的《蒙马特》街景,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女人们》等。因此,有人也把这里称为性现代艺术家的摇篮。如今,这里成为游人们趋之若鹜的景区,而小丘广场依然是街头艺人聚集卖画的闹市。
为了感受蒙马特山丘独特的魅力,同时瞻仰艺术家们的故居,我们也作了一次蒙马特山丘之行。
乘坐地铁,很快就到了蒙马特山脚。 沿着狭窄的街道和台阶, 一级级攀登后,终于登上了白色圣心教堂的阶梯。
圣心大教堂看上去非常典雅,美观。5个圆顶,中间的高大,四周的矮小,从任何方向看,都显得既错落有致,又和谐对称,还有几分罗马梵蒂冈圣皮得大教堂的神韵。教堂外表用石灰华岩做成。这种岩石会不断渗出方解石,从而保证在风化与污染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白色的外观。白色也令教堂显得十分圣洁美丽。
圣心大教堂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一个多世纪。关于它的建造,还有不少故事。最初提议建造这个教堂是在法德战争失败后,天主教徒把法国的失败,普鲁士(德国)军队的入侵归结为上帝对这个国度的自由主义泛滥的惩罚。因此,希望通过建造圣心教堂来复兴人们的道德规范和法国宗教。后来,巴黎公社在蒙马特举行了第一次暴动。 当成千上万的公社社员从这里进行最后撤退时,被凡尔赛军引爆的炸药丧生阵亡。由此引起了公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于是,国民议会决定响应教会的请求,建造圣心大教堂,并定义它为“对巴黎公社社员所犯下的罪行的补偿”。 这样一来,圣心大教堂不仅是一座献给耶稣圣心的罗马天主教教堂,也是一座政治和文化双重意义的纪念碑。
走进教堂内,圆顶上一幅巨大的镶嵌画立刻吸引了游人的注意。镶嵌画中,耶稣正张开着双臂迎接着进堂的世人。他的胸前有颗硕大的亮闪闪的东西,象征着博大仁爱的“圣心”。 两旁立着几位圣经人物。除此之外,教堂内的装饰比较朴实庄重。
教堂内部。
从教堂出来后,我们向小丘广场走去。
教堂后的老街。
小丘广场在蒙马特山上的小镇中心。广场不大,却挤满了各种风格的画摊,每个画摊上摆满了画家们的绘画作品。其中不乏小贩兜售旅游纪念画册。游人们穿行其中,或驻足观赏,或博览流连,或坐下任由画家们画像。几步之遥外是狭窄的老街,沿街布满了林林种种的情调咖啡馆和纪念品商店。。。这里的一切显得既古老,又新潮,还有几分商业和艺术气息混合的魅力。不知为什么,看到那些默默无闻的画家们给人画像,心中不禁好奇,他们之中会不会产生出未来的“雷诺”“毕加索”,和“梵高”呢?
小画摊。
几步之遥的老街。
女儿捧着一本巴黎旅游指南,带着我们在蒙马特山上弯曲狭窄和起伏陡坡的石头道上穿行,为的是寻找艺术家们的足迹。由此,我们一路感受了蒙马特那种经过岁月洗礼的沧桑和深沉,她仿佛是一位沉稳安详的老者,每一条皱纹里(石头缝里)都写满了故事。
走着逛着,不觉就来到了狡兔酒吧(见下图)。看到它的那一刻,我有些失望。要知道,这里曾是蒙马特山上最热闹的酒吧呢。毕加索和其他一些艺术家和作家们常在这里聚会,不是朗诵严肃或低级趣味的打油诗,就是齐声合唱,模仿逗乐,并来些无政府主义的空谈和宣言。那时候,这里是艺术家们寻欢作乐的地方。而现在这里却人去楼空,一片冷清的样子。
来到浣衣舫(Le
Bateau-Lavoir)面前时,感觉也很意外。因为,在近代艺术史上,这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有人说它是现代艺术诞生之地,因为这里曾经是二十世纪初的优秀艺术家,文人墨客,戏剧人士的住所和会议场所。不下十位大画家在这里工作过。毕加索的工作室就在这座建筑内。正是在这间工作室的那段日子里,他遇到了他人生第一个真正的女朋友,也迎来了他艺术上的玫瑰红粉色时期。
在一处小公园内,我们找到了这座无头圣丹尼斯石像。关于这个无头雕像的来历, 也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简单地说,这位早期被罗马人判处死刑的基督教主教,在去蒙马特山顶执行死刑的路上,被偷懒的罗马士兵就地砍了头。没想到,砍完头的丹尼斯站了起来, 捧起他自己的头,又向北走了三迈才倒下。这样的传说,你信吗?
一路上,我们还遇到了穿牆人雕像(Passe-Muraille
statue)。它是根据某位小说家的《穿墙人》而造的。
知名法國女歌手 Dalida 的雕像。
沿着石砖铺成的坡路,我们终于下到了蒙马特山脚下。 在一条宽敞的大路边,一眼瞥见了这个带风车装饰的红磨坊夜总会。据说,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到这里来看姑娘们的大腿舞可比看埃菲尔铁塔兴趣大多了。
结束了蒙马特山丘之行,我们乘地铁赶回住地,因为儿子并没有与我们同行。 当我们在离住宿最近的一站下车时,顿觉那个站台不一般,好像一个地下广场一样。很快,我们看到了墙上的招牌,原来,我们是到了巴黎著名的商场-老佛爷店的地下地铁站了。
来巴黎5天了,我一直想要到老佛爷店去看看,可一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
没想到,这次却在地铁站上不期而遇。让人真是喜出望外。那句话怎么说呢?“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像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进到店内,一下子就被那富丽堂皇的气派给惊呆了。卖糕的, 这也太,太。。。太晃眼睛了吧。 我的形容词汇比价贫乏,还是用照片说话吧。
东逛逛,西看看,也不知道能买些什么。问女儿想要什么,她说什么也不要,还说我们给她的够多了。女儿反问我想要什么。我想来想去,感觉最想要的是巴宝丽的经典风衣,特别喜欢那种加厚,挺廓的全棉布料。式样也非常大方,有款有型,经久不衰,是其他任何风衣都代替不了的。女儿听了我随口说出的愿望,马上说了一句:“妈妈,你应该拥有它(you deserve
it)”。一句话说得让我心生感动(还是女儿理解俺啊),逐下了决心,要奖励自己一件。大概老公也这样认为吧? 竟然没有提任何反对意见,还帮我挑选颜色。这样,我就如意地从老佛爷店带回来了一件经典浅棕黄全棉风衣。回美国后发现自己当了冤大头,比在美国店买多花了100美刀。哎,看来这名店情节真不可取啊。
完后,我们上到老佛爷的顶楼。顶楼上是卖糖果巧克力的地方,也有甜点咖啡供应。我们在这里买了几合当地有名的巧克力带回家送朋友。然后坐下来,吃点甜点,喝了点热奶咖啡,就开始返家了。
途径巴黎歌剧院,我们只在外面欣赏了一下那些巴洛克风格的华丽细节。因为它与我们的住地只有两三个街,每天都看能看到它。
那天因为回来的早,加上在老佛爷血拼时放了血,俺赶紧主动要求在小公寓里做晚餐。孩子们也非常怀念家里的菜的味道了。楼下就是韩国超市和各国风味餐馆。我们买了现成的酱鸭和椒盐虾,又做了几道孩子们喜欢的家常菜(麻婆豆腐,
番茄鸡旦汤),花了三十多欧元, 就解决了一顿晚餐。 孩子们还吃得津津有味,只夸比餐馆更胜。 哈哈。。。这也算是有效地利用了一把公寓的资源吧。
瞧瞧, 6菜一汤,够丰盛的吧?
相关博文:
巴黎观光游(1)-卢浮宫内的精彩
巴黎观光游(2)-凡尔赛宫的华美
巴黎观光游(3)-舌尖上的巴黎
巴黎观光游(4)-走马观花看展馆
巴黎观光游(5)-西岱岛上名胜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