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岱岛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在巴黎的第四天,我们借助于一本巴黎旅游指南,按图索骥,来到了这个巴黎市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西岱岛面积不大,总共两英顷而已。别看这个岛小,这里以及靠近塞纳河的左岸一带,却是巴黎市的发源地,也是巴黎历史上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250年,西岱岛还只是一个渔村,而塞纳河就是这个渔村的一道城壕。公元前52年之后,凯撒大帝占领法国,罗马人在这里建起了巴黎。在漫长的中世纪里,这里先后建起了圣.塞维林教堂,巴黎圣母院,皇宫,拉古监狱,圣礼拜堂,以及司法宫等等。硬是将这里变成了巴黎的心脏。
西岱岛上最有代表性的观光名胜当数巴黎圣母院了。说起它,我们自然会想起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及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因为,我们最初还是从小说和电影里认识巴黎圣母院的。在雨果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笔下,巴黎圣母院被称为“伟大的石头交响乐”。当我们站在巴黎圣母院面前, 仰望着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凝视着上面一件件精雕细琢,层次丰富,排列有序,具有韵律感的装饰时,似乎也感受到了雨果所描绘的意境。 圆形的玫瑰花窗,将圣母玛丽亚以及她怀抱的耶稣雕像环抱其中。那里似乎演绎着一首抒情的随想曲。玫瑰花窗上,有一排弓形花瓣装饰的栏杆。栏杆以及之间的空隙,仿佛构成一组有休止符号的跳跃音符。玫瑰花窗之下,是28个犹大国王。他们排成一排,将圣母院外表从视觉上分段,也仿佛起到了变奏的作用;向上:圣母院宽度逐层减小,向下:硕大的三个桃核型门洞,像是石头音乐中的几个隆重热烈的音符,点缀着这个雄伟的建筑。 三个桃核型门分别为“圣母之门”和“圣岸娜之门”, 中间稍大一点的门则是著名的“最后审判之门”,表现的是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命运的场景。每个门楣都有至少六层边框构成,每层上都嵌有无数雕像。这些层层递进的门楣,仿佛在不断加强着一个主旋律。。。
仔细地欣赏了这座哥特式建筑后,不能不为它的精致和艺术魅力所赞叹。尤其考虑到它建于十二世纪。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精心排列的玫瑰花瓣,以及那些精致美丽的门楣,处处体现了巴黎人对建筑的考究,对细节的认真,对艺术的执作,以及对耶稣的虔诚。 再看那两座对称的,用石头砌成的200多英尺高的钟楼,被搭建的那么挺拔,笔直,壮观,叫人不得不感叹巴黎中世纪人们的智慧和勤劳。想必正是这种耗时近两百年的修建,以及象“蚂蚁搬家”似的艰苦劳作,才创造出了雨果笔下真正的巴黎圣母院的驼背人吧?
圣母院。
以圣母命名的教堂,自然少不了圣母的雕像了。看,站在玫瑰花窗之中的年轻圣母和怀抱的小耶稣。
圣母之门两边的雕像。每个雕像背后都有着一个圣经故事。
下图显示教堂中间的“最后的审判之门”。 据说,当时教堂的牧师只用普通老百姓难懂的拉丁文宣讲。这些雕塑可以用来帮助不识字的人们了解《圣经》中的故事。 所以, 他们被称为“穷人的圣经”。
在圣母院门口外的圣母院广场中,游人们纷纷围着一个圆型地标观看。我们自然也凑过去看热闹。原来,这就是法国原点(Point Zero)的所在地, 它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时所使用的起测点。从原点正好处在巴黎圣母院前这个事实来看,早期的巴黎圣母院确实象征着法国的文化中心。
原点。
巴黎圣母院的一边, 还矗立着一个年代悠久的雕像。 这个骑着马的主人就是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他开始统治法国的时期(742-814年)也标志着现代法国的诞生。
走进圣母院内,发现它和伦敦的西敏寺修道院很相像。高高的穹顶(据说有十层楼高),让人置身在内后顿时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更加凸显教堂的庄严和神圣。站在那里,心底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份对某种不可掌控的神灵的敬畏和谦卑。
下图就是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玻璃玫瑰彩绘花窗。这个玫瑰花窗超大,每个花瓣上都有一两个不知代表什么故事的人物。中间的图像仍然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婴儿时的耶稣。这个玻璃玫瑰彩绘花窗是至今仍然使用原始的中世纪钢化玻璃而造的三个玫瑰花窗之一。
大厅侧壁上有一溜雕刻长卷, 描述耶稣传经送道的故事。
看过《巴黎圣母院》电影的朋友, 一定不会忘记那个丑陋又驼背的敲钟人以及那个古钟。为了看了一眼位于钟楼顶上的这个大钟,我们整整排了1个多小时的长队(因为钟楼一次不能接纳太多的游人)。 然后,又在狭窄的楼梯道里爬了几百级台阶后,才一睹了它的“尊容”。
登上钟塔的楼梯。
好在登上钟塔后,排队时的那份小小的焦躁马上就被登高望远而带来的兴奋所取代。在钟塔上,我们不仅观赏了古钟,还能俯撖巴黎的市容,并近距离看一眼钟塔上那些怪诞的野兽。巴黎圣母院上的这些希奇怪兽也是有说道的。它们除了充当排遣雨水的喷口外,还被当作了天地之间被捕获的幽灵,为圣母院站岗放哨,与邪灵搏斗。
塞纳河鸟撖。
远眺埃菲尔铁塔。
巴黎圣母院背面。
从钟塔上下来后,我们向左岸的拉丁区逛去。跨过塞纳河那一刻,我们忍不住回头,恋恋不舍地又看了一眼矗立在塞纳河边的巴黎圣母院。
塞纳河的左岸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一带曾经是学者,哲学家和诗人们热衷聚集的地方。 这里最大的生意是旧书销售。在这些书店中,最有名气应该算1919年开张的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书店的主人是一位向往自由思想的美国女士。她因为出版了一本被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而名噪一时。她的书店也成为当时一些象海明威,肖伯纳这样文学精英们聚会的场所。书店在二战之中由于受到纳粹的骚扰而被关闭。 后由另一位美国人承继。现在,书店仍然还保持着它一贯的文化传统,为那些怀揣文学梦却不名一文,仍在迷惘的创作初期徘徊的年轻作家,提供一块免费的栖身之地。
莎士比亚书店。
注意到书店前这个绿色的喷水管了吗? 它居然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但还能被当作喷水管使用。
继续漫步,我们游览了这一带的几个历史悠久的教堂。
始建于十一世纪的 圣.塞维林(St. Severin)教堂。它比圣母院建的还早,但完成的更晚。
圣.礼拜堂和司法宫。
上图左边高耸的建筑就是圣.礼拜堂,中间是在原来的皇宫基础上新修的司法宫。这座教堂曾经是中世纪王室的专用教堂。它外表看上去很普通,里面却装饰的金壁辉煌。其重要原因在于,这座教堂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为了供奉他从伊斯坦堡收集来的耶稣受难时的圣物(其中一个叫做荆棘桂冠),而命令于13世纪修建的。教堂仅花了六年就建造落成了。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建筑奇迹了。当然,耶稣的那些圣物如今都收藏在巴黎圣母院内了。
圣.礼拜堂内(照片来自网上)。
那天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我们居然没有进到里面去看一看。也许是不开门,也许是错过了进入第二层楼的入口。总之,我们沿着楼道,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与礼拜堂衔接的拉古监狱里。现在这里也是一个博物馆。整个司法宫是前皇家宫殿和巴黎监狱的所在地。数以百计的囚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从这里被拉上了断头台。我一直好奇,为什么英国和法国的皇宫总是和监狱建在一起?比如那座伦敦塔。
曾经的拉古监狱。
逛完了这些历史古迹, 我们开始向地铁站方向行进。 途中,看到一个立在街口的巴洛克式的碑式建筑,很是喜欢, 便停下来欣赏了一番。查看了旅游指南介绍,发现这个建筑就是米歇尔广场的标志。它建于19世纪中期。这里曾经是众多抗议和进行集会活动的地方。也聚集过不少嬉皮士,艺术家, 作家, 诗人,舞蹈家, 音乐家和艺术系学生。其功能与纽约的“华盛顿广场”有得一比。
这趟巴黎历史景区漫步游,仿佛上了一堂巴黎历史课,感觉收获良多。
相关博文:
巴黎观光游(1)-卢浮宫内的精彩
巴黎观光游(2)-凡尔赛宫的华美
巴黎观光游(3)-舌尖上的巴黎游
巴黎观光游(4)-走马观花游展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