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小学毕业,全市统考进了省重点中学实验中学。当时全市共收了200个学生,编为4个班,我在一班。班主任崔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崔老师很严厉,并且对成绩看得最重,只要是成绩好,一定是她最好的学生。我们有个点名册,顺序就是我们的入学成绩的排名,记得本人好像是十几名的样子。崔老师也很认真,自习课她总来看看,那时候我们还小,除了聪明孩子知道用功学习,淘气的孩子也不少,自习课不知道干什么,前后桌聊天扯淡的也常见。语文老师叫尚丽丽,年轻的女老师,是上海姑娘,漂亮还有很好的气质,是男同学的偶像,女同学的榜样。尚老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要求大家写日记,而且她还要检查。当然她不评论孩子们心底里的小活动,谁讨厌谁了,谁和谁好了不好了的,但是她也经常选出好的日记给全班朗读,一样的生活,写出不一样的看法和感受,对别的孩子还是有启发的。 再就是外语老师了,第一堂外语课,来了个男老师,他叫李中东,告诉我们他将是我们的俄语老师。我当时傻呼呼的,俄语就俄语呗,没想到,第二天的外语课,李老师上了讲台之后,告诉我们,由于很多学生家长强烈反对,我们班的外语课将由俄语改成英语,李老师仍然是我们的外语老师。这个有点牛,李老师又懂俄语还懂英语,有得一看。实际情况是,1978年,那个时候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差,十几年没有大学毕业生补充到中学里来,中学从哪里变出来那么多英语老师呢。就算是个俄语老师,也不容易找到,可是学生家长里面有位高权重的,干涉之后,学校要改成英语课也没有其他的老师。 李老师开始教我们英语。我们没有一点基础,从字母开始学起,也不难,有统一教材,老师按照大纲讲,也不需要有太高的水平。何况这是一班什么样的学生。李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他也经常来我们的自习课,有问题随时问,没问题他也监督我们,有孩子不学习,他会用课本在谁的脑袋上轻轻地砸一下。李老师非常强调我们学习外语要大声地念出来,发音很重要。课堂上,他有时候会叫学生起来读单字,一个字要从第一桌的同学开始读,一直读到最后一桌的同学。有很多孩子不敢大声地读,他就鼓励。那时候我比较不懂得害怕,叫我念我就念,李老师很高兴,告诉大家向这样的同学学习。我们班有个高个男生叫马全,是李老师认为发音最准的同学,我们每天早晨有晨读,就是马全同学领大家读课文。 李老师教的英语是不是比别的老师不好,这个可以用我们班的成绩做比较。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从来没有比别的班低过,由此可知学生的成绩反映了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愿望。那时候,我们一班是其他三个班的榜样,比如说三班同学比较淘气,自习课上打打闹闹,经常被校长,主任抓到,抓到的同学,有时候就被放在我们一班的教室门外听着,让他们听听一班的自习课是多安静。还有被校长放在我们班讲台上的三班同学,哈哈哈,很难堪哦。我们崔老师,把我们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列成大表,排上榜,那个第一名的同学,怎么也不愿意被第二名的同学追上,前十名的同学,都有可能抢到第一名,怎么办,大家使劲学习啊。李老师好喜欢这班同学,我们给他争光了。 李老师的太太是师范大学的英语系教授,八十年代初,李太太工作调动到大连外国语学院,李老师也离开了我们学校,他被安排在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图书馆工作。李老师走的时候,很多同学去火车站送他。我们上大学之后,还有同学暑假的时候去大连看望李老师。我自己也去过,李老师和我去了一个公园散步,聊了些音乐方面的问题。这一别,就是永别了,李老师已去世很多年了,初中同学群里面,大家聊起来,他还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