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帖子,是一位母亲在对比两个同龄女孩一个星期内的不同表现之后的感受。两个女孩,同是高一年级,一个是她的女儿,一个来自美国。读来令人深思。 美国女孩来自美国一所私立高中,这位母亲发现,相较于对自己的忙碌早已熟视无睹的女儿,美国女孩更习惯于赞美别人和帮助别人。“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感谢您!”“我可以帮助您洗碗吗?” 美国女孩对待自然与动物的态度也令这位母亲尊重,小小的年纪,在面对上海名菜“鸡煲翅”时,竟因为菜的食材中有鱼翅,而坚决拒绝,“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是不近人情。 令人感叹的远不止于此。这位母亲发现,当自己女儿将几乎全部业余时间奉献给各种培训班时,美国女孩却将时间花在去世界各地游学,迄今,她已经去过大约30个国家游学。而这并不代表女孩的功课很轻松,她每天的作业量大约是5个小时。 两个女孩的一次对话也让这位母亲记忆深刻。两个女孩聊天时,女儿问美国女孩遇到的最恐惧的事情,美国女孩回答,是有一年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将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里长达一个星期,没有带任何食物,为了生存,孩子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与自力更生。 还有更令人惊讶的,美国孩子即将回国前,与几个中国孩子一道去电玩城玩耍,她没有同其他孩子一样,用大人给予的钱去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而是在观察了电玩城所有游戏之后,选择了一个盈利最大的游戏,先赚得了许多游戏币,之后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 就这样,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对比中,这位母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爱动物、爱自然,视野开阔、生存能力强,尊重别人、愿意帮助他人,放眼长远、懂得做到利益最大化,到底是怎样的教育给了美国女孩与自己的女儿如此之大的不同? 不同的教育方式一定会带来不同的教育结果,或许这位母亲所看到的仅仅只是一个侧面,但是,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却是深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