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遠方的孤獨  
雖然糊塗在世,但是有時覺得有話要說!  
https://blog.creaders.net/u/8555/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我對中美關係的看法Update。 2019-08-01 23:57:44

中美博弈基本如同我在川普剛上台時的預判那樣展開,那時我認為博弈的進程,簡單來說就是關係的切割過程。我一直認為這種切割不僅僅對美國的長遠前景是最好的選項,對中國的整體進步也是最好的選擇。


我一直認為美國的最高國家利益是其公民的福祉,其中最關鍵的指標是保持,甚至增大和增強美國中產階級的富足。這就需要美國徹底放棄領導所謂國際化的幻想,因為幾十年的事實證明美國領導國際化付出的代價是美國的中產階級一直在持續衰退,到了現在超過一半以上的美國家庭存款不足幾千美元。我每月回上海看父母,對中國國內的了解以及常年在世界各地工作旅行,我做過比較:美國整體是3億5000萬人,至少一半人口是沒有多少disposable income來自由支配的。中國沿海和內地工業發達區,至少有3億人的財富和disposable income是富足的。兩國的富人不用多說,兩國的窮人,儘管中國的人口窮人占比還是非常高,但是整體社會的繁榮,在中國因為那幾億人的富足,開始比美國光鮮了,所以美國領導的所謂國際化是非常失敗的。失敗的原因,我只想說最關鍵的一點:二戰以來美國領導全球一直是以經濟和市場換取盟友在國際上反蘇和反恐怖主義聽從美國的領導,這種世界秩序的領導威望和地位,用美國的一些地緣政治學者的話來說,是美國bribe,給其他國家好處,買通其他國家而達成的,不是自然的,更不是基於價值觀,因而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美國的reset是不可阻擋的,國際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國怎麼reset跟中國的關係,而切割是最好的選項,川普只是催化劑,從貿易方面來啟動,目標是逼迫美國企業和其它想繼續保持和發展美國市場的企業做出選擇,最重要的是美國企業要做出選擇,繼續在中國投資,還是退出中國,等等。如果相當數量的美國企業退出中國,一部分回流美國,那樣美國增大,增強自己的中產階級就有了生產能力的保障,安全,國防,移民,金融,學術,科技政策都是配套措施,來保障美國中產階級得以繼續壯大,那樣美國的國家債務可以得到緩解,老年人的退休福利,普通人的醫療保健,就都有了更強的實體經濟的支撐。


中國跟美國切割,在我看來,長遠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這裡我就簡單說一下,不展開。如果中國在這次中美博弈,切割後,變得更強大了,整體上又增加了幾億人富足,比如一半中國人變得富足,那麼中國就能真正證明自己的體制是有強大的生命力,甚至是優越的。不再依賴美國市場和技術,自力更生,變得更強大,那樣就完全不需要依賴美元,就完全能讓周邊和歐洲國家信服,並且獲得真正的尊重和支持。當然中國可能會學美國,靠bribe,給其他國家好處,買通其它國家來獲得國際上的領導地位,那樣不正是習主席的中國夢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使命嗎?


我認為中美雙方最終是達成了這樣的對自己的認知,其結果就是貿易談判和協議變成了playground或者是棋盤。我感到好玩的是,中國似乎是研究透了川普的Art of deals,用了很多其中的招數。而美國川普政府里,中國通和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也不差,用了很多三十六計。也許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給世界其它國家帶來的最好的禮物,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的卓越展現和實施,搞到美國人也不能不學習,進而為美國人所用。


我認為中國方面做出了決定,希望刺激川普繼續加關稅,一來那樣可以判斷出川普的真正弱點,二來逼迫美國企業做出抉擇,那樣中國自身好早做調整產業鏈。美國方面策略是再給美國企業退出中國的時間,最好回流。另外說一下香港,我想香港的時局變化也會是服務中美雙方逼迫美國企業表明態度的一個關鍵因素。中美的切割能否成功,取決於美國企業是否決定退出中國,我想中美雙方政府實施的談判策略和配套措施是個過程,最終要看這些在中國的美國企業的決定。在這一點上,中美雙方其實是高度一致的。


我認為中美雙方都不用再指責對方,切割分手儘管需要勇氣,也肯定觸動很多人的利益,但是自己總要展現自己的本質和真實性,是騾子是馬,自己是什麼,好好出來遛遛,自然就會得到相應的尊重和地位。

瀏覽(4980) (22) 評論(97)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白草 回復 talkswitch1 留言時間:2019-08-07 10:15:54

不確定美國中產實際收入下降的說法。一個窮人從掙7萬到3萬,看上去是錢少了。但全球化帶來的另一面是商品豐富物價下跌了。一台手機的計算能力超過NASA登月工程所用計算機能力,現在窮人也買得起了。這是財富分配到窮人的典型例子。每個人都想掙更多錢,全球化為每個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比較優勢。激化矛盾的是美國內部的制度問題,而不是外部的全球化。

回復 | 1
作者:talkswitch1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7 05:23:08

過去幾十年,美國的中產階級實際收入是下降的。以收入下降換廉價貨,對人民是不合算的。領福利去買廉價貨,或者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我不知道你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正常人如果有選擇,絕大多數會選後者

一個過去製造業的藍領可以掙7萬,全球化以後只能轉入服務業掙3萬。剩下4萬世界資本拿大頭。中國工人拿小頭。這導致財富向富人集中和向中國轉移。這不僅大大削弱了美國的相對國力優勢,而且激化了美國國內的階級矛盾。這就是你說的資本利益和國家利益一致嗎。顯然正好相反。

回復 | 2
作者:白草 回復 talkswitch1 留言時間:2019-08-06 19:27:51

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的問題。美國成功迫使人民幣貶值,所以進口商品又便宜了。怎麼看都是贏家。

回復 | 0
作者:白草 回復 talkswitch1 留言時間:2019-08-06 19:25:17

美國的國家利益和資本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利益遠遠大於任何國家。不僅沃爾瑪的CEO賺了大錢,更主要的是美國的窮人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全球化,美國窮人怎麼可能以極少量的勞動買得起大量廉價商品?甚至不勞動,僅僅福利就能滿足基本生活?失去工作的痛苦,是最公平的,因為外國人更便宜啊。每個人都想工作少賺錢多,不然就痛苦。我也痛苦着呢。把這種痛苦說成是吃虧,純屬指桑罵槐。

回復 | 1
作者:talkswitch1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6 12:14:50
中美誰對誰錯,特朗普靠不靠譜,這種問題其實不值得一提。 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應對現在的新常態:中美每次談判,都是下一次對抗的開始

回復 | 1
作者:talkswitch1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6 12:00:43
你混淆了資本利益和國家利益。全球化這場遊戲不只是國家間的博弈,同時也是國家和世界資本的博弈。雖然美國是全球化的主導者,但最大的受益者是包括中美資本在內的自由資本。自由資本是全世界流動,並不真正屬於那個國家。真正屬於國家的是基礎設施,工農業產能,科技水平和創造能力。從這點上講,美國的國家利益在全球化中是吃了大虧。這當然不是中國的錯。美國人被新自由主義洗壞了腦子,搞什麼小政府,任由資本綁架國家利益,吃虧也是活該。美國今天要反其道而行,最大的阻攔與其說是中國,不如說是世界資本和既得利益集團。川普看起來象個瘋子,原因就在這裡。
回復 | 2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achedanv2 留言時間:2019-08-05 19:07:11

老兄覺得我能跟你講理?

回復 | 0
作者:achedanv2 留言時間:2019-08-05 11:13:50

遠老弟牙齒無需咬的太緊,那樣會傷了自己的舌頭的.

中米兩國發展正常的國家間關係就好了,啥子切割或不可分割都是極端的做法,不可取。有錢不賺是傻蛋,有錢不讓賺是混蛋。自己賺了錢就不要眼紅別人也賺了錢,各得其所最好。

米國如果覺得自己賺少了而中國賺多了,要擺事實、講道理,耍橫是行不通的。既然米國政府都知道所謂的中米貿易“不平衡”主要源於米資在華投資,那就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米國政府讓米資撤資好了!

回復 | 1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23:09:53

“微觀經濟學常識是如果是雙方自願的交易,就是雙贏。中國總體上依賴美國的高技術也付出了相應的價格。吃虧也是自願的,所以無所謂。貿易戰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就脫鈎。買賣不成仁義在。也無所謂成敗。只要不是動用武器的軍事戰鬥,就是雙贏。不存在誰離開誰就過不了。”

我們是高度一致的,move on, be a man, 哈哈!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23:07:58

國際化是美國某些人主導的。你可以研究一下尼克松去美元金本位後的國際經濟。所謂自動化增加失業的理論和判斷是站不住腳的,英國早就就Luddism,因為沒有雇主會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自動化的目的是高利潤,高利潤來自於有需求可以賣。任何經濟模式的最基本的前提是需要總是大於供給的,所以工作機會總是很多的。真正的問題是中產階級的高薪工作是否會被自動化代替。這恰恰是國際化開的一個先例,用中國的低成本替代了製造業美國中產階級的工作。所以籠統的說自動化造成失業是沒做功課。

回復 | 0
作者:白草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19-08-04 22:30:42

“如果是美國責任,那麼中國憑什麼不依賴美國以後還能崛起呢?”

微觀經濟學常識是如果是雙方自願的交易,就是雙贏。中國總體上依賴美國的高技術也付出了相應的價格。吃虧也是自願的,所以無所謂。貿易戰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就脫鈎。買賣不成仁義在。也無所謂成敗。只要不是動用武器的軍事戰鬥,就是雙贏。不存在誰離開誰就過不了。

回復 | 2
作者:白草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19-08-04 22:20:52

你誤解了。我沒有認為你指責中國,而是認為你指責國際化是不對的。國際化是美國主導的,當然最有利於美國。至於付出的代價都是計算過的,總體上並不吃虧。川普嚷嚷吃虧,不過是民主制度下爭取選票的策略,反正外國人沒有投票權。中美脫鈎的關稅戰,不會把失去的工作機會帶回美國。所以我認為你的結論雖然是對的,但論證有誤。ANDREW YANG說的失業的主因是自動化。這才是真的。

回復 | 2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21:52:49

另外請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是美國責任,那麼中國憑什麼不依賴美國以後還能崛起呢?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21:51:33

原來你是指我在責怪中國,哈哈,no,我指責的是國際化,也就是國際金融主導的分化作用。請再好好讀讀我的博文吧,我甚至玩笑說我責怪美國51%, 因為美國是始作俑者,具體是尼克松的去除金本位開始的。

回復 | 0
作者:白草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19-08-04 21:43:18

美國公民上學和醫療的費用高企,和中國有關係嗎?是壟斷資本的錯更多些吧。胰島素成本6塊,在加拿大30塊一瓶,在美國350塊。是美國的制度出了問題。中國的愚蠢是國際出名的,中國買什麼什麼就暴漲,例如黃豆,礦石;中國賣什麼什麼就暴跌。中國價格是比最低價還低的價格。這麼蠢,才會被西方輿論稱為占了美國便宜。

回復 | 1
作者:白草 回復 talkswitch1 留言時間:2019-08-04 21:34:17

當然,自願做成一筆生意後,任何一方都可以假裝表示自已吃虧了。尤其是國際貿易,在民主制度下指責外國人是穩贏的策略。不用面對美國自己的問題。

回復 | 0
作者:白草 回復 talkswitch1 留言時間:2019-08-04 21:31:56

美國對中國的逆差,意味着美國用印刷的鈔票白白換得了大量的商品。當然是美國占了巨大的便宜。在美國國內,失業的和買廉價商品的是有重疊的一群人。沃爾瑪的老闆成為巨富和沃爾瑪底層員工領救濟,是美國的制度問題。與中國無關。加稅也改變不了現狀。

回復 | 1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19:37:11

美國公民上大學和醫療便宜了嗎?wal-mart里的便宜商品是美國中產階級的追求?馬克思主義是liberalism的一個分支,都是要搞階級分類的。 美國西方的neoliberalism就是要消滅中產階級,然後讓社會底層依賴大政府,而大政府由國際金融資本控制,擊鼓傳花一直玩下去。

回復 | 0
作者:talkswitch1 回復 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18:32:03

你這個賺便宜是算法實在笨到家。用失業和失去高薪工作去換廉價商品怎麼可能合算?再算上失去產業鏈和人民失去工作技能對國力的打擊,誰賺吃虧是顯而易見的。對國家人民的利弊很容易判斷。之所以不好的選擇,完全是由於資本利益的干擾

回復 | 0
作者:白草 留言時間:2019-08-04 15:29:38

贊同結論。不認同論述過程。全球化和美國的中產階級縮小沒有因果關係。美國的窮人一方面因為全球化丟失工作機會,也因為全球化享受了低廉的商品。總的來說是占便宜的一方。去全球化的過程,如果只針對中國,美國把工廠從中國搬到越南等地,對美國窮人仍然是沒有工作的。如果針對所有外國,物價上漲對窮人則更痛苦。利弊之間沒有好的選擇。

回復 | 1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木秀於林 留言時間:2019-08-04 06:23:00

你家裡沒有鏡子,還是你從不照?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木秀於林 留言時間:2019-08-04 04:48:16

你喜歡貧嘴,我沒辦法制止,這是我的個人博客,你不喜歡,可以不看啊,何必要攻擊我來表現太高你自己呢?你的博客我不看,也從沒攻擊你,你還要怎麼樣呢?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木秀於林 留言時間:2019-08-04 03:44:50

do your homework, 別貧嘴,no use.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木秀於林 留言時間:2019-08-03 21:34:08

說你不是deep thinker,是因為你根本就不做細功課。比如默克爾為啥怎麼搞?你的回答肯定又是媒體的說法。你知道歐洲有南歐吧? 你知道他們跟德國的關係如何?你知道德國的Eurasia 計劃,你知道中國和德國在農業上合作程度,等等?不要老是口號黨,你還是humble一點。

回復 | 1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木秀於林 留言時間:2019-08-03 12:31:16

你非要做老師,而且免費,大公無私啊。I do not think you are a deep thinker, 所以別無聊哈。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阿妞不牛 留言時間:2019-08-03 12:00:26

美國西方並不怕中國的擴張,怕的是中國崩潰和黃禍,這是我的基本認知,不會因為噪聲而改變,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中國不可能有資源和能力擴張。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阿妞不牛 留言時間:2019-08-03 11:57:52

美國能不能回到一戰以前取決於neo liberalism和neo con完全的失敗,對此我不樂觀。中國其實在就加入到兩個Neo的陣營,接下來eurasia又會是主戰場,阿妞應該知道中國和德國不久前搞了一次聯合軍演。另外中國是以色列港口和基建的承包商。我認為美國就應該坐山觀虎鬥。看俄羅斯,土耳其,德國,以色列之間互相博弈,所以需要引回一些製造業。歷史早就驗證這些國家之間不會平安互動,中國對eurasia的垂涎是不足取的,自信滿滿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會是什麼。我認為美國人的號召力是來自於上帝,現在這種號召力在美國內部已經崩潰。美國要學中國的三十六計和攘外必先安內,但是美國是民主國家,自身的統一恐怕永遠解決不了,這在本質上表明美國是不適合做世界領袖的,各國都可以聯繫美國議員和deep state來買通,操控美國政治。美國的創建者早就預料這一點,所以憲法和國體和整體都不是為了要當世界領袖來制定的,這也是progressive neo liberalism極力要搞一個living憲法,所謂transformtion,奧巴馬的口頭禪,Yes, we can。 我說NO,you 美國人 can not。習近平跟希特勒是不能比的,毛澤東也不能比,因為中國的領袖都是自私,好死不如賴活的一類,中華民族本來就是個編出來的東西,這些中國領袖的靈魂是不純潔的。

回復 | 1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時間:2019-08-03 11:26:14

遠方這個表述是非常清晰的。清晰得可以更簡單明了:乾脆回到從前的蘇美對峙兩個陣營的世界。

可是中美如果全球對峙,不是從前的蘇美兩個陣營。因為按照遠方這個立論的基點,不是以意識形態對立來劃分勢力範圍。中共確實沒法再用共產主義旗幟來召集哪怕任何一個島國。美國如果放棄自由民主資本主義價值旗幟,法國人也沒有理由要和美國哥們。

那麼,就是二戰甚至一戰前的世界。這對美國也不是很賴。當年的美國,就是那種不出頭也要被世界跪求出頭當主席的時候。但是對於習近平的中國,世界就要考慮他到底是希特勒還是東條英機還是斯大林了, 反正習近平打死也不會做真主,也不會做羅斯福墨索里尼或者佛朗哥吧。

回復 | 1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frank_ly 留言時間:2019-08-03 10:34:40

我認為不是真反美,是保權的需要,否則不會把女兒送哈佛讀書。

回復 | 1
作者:talkswitch1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19-08-03 06:34:36

說上帝,安拉,客觀規律,mother nature 都沒問題。

回復 | 0
我的名片
遠方的孤獨
來自: 硅谷
註冊日期: 2014-05-19
訪問總量: 1,422,916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聊聊2024的美國總統大選
· 基辛格的“功過”
· 拜頓和習近平這次會談什麼?
· 哈以戰爭 -- 多極世界秩序
· 哈馬斯攻擊以色列,為什麼沒有預
· 談談布林肯和耶倫的訪華
· 美國北約為什麼“懼怕”中國提供致
分類目錄
【閒話】
· 聊聊2024的美國總統大選
· 基辛格的“功過”
· 拜頓和習近平這次會談什麼?
· 哈以戰爭 -- 多極世界秩序
· 哈馬斯攻擊以色列,為什麼沒有預
· 談談布林肯和耶倫的訪華
· 美國北約為什麼“懼怕”中國提供致
· 美國還能不能同時打贏兩場區域戰
· 人類整體和主體是不是總是被愚弄
· 中俄會不會結成真正的戰略聯盟?
存檔目錄
2023-12-02 - 2023-12-09
2023-11-11 - 2023-11-11
2023-10-14 - 2023-10-16
2023-07-10 - 2023-07-10
2023-03-11 - 2023-03-23
2023-02-05 - 2023-02-28
2022-12-01 - 2022-12-01
2022-11-17 - 2022-11-17
2022-10-11 - 2022-10-30
2022-09-02 - 2022-09-24
2022-08-03 - 2022-08-06
2022-07-12 - 2022-07-23
2022-06-11 - 2022-06-25
2022-05-25 - 2022-05-28
2022-04-02 - 2022-04-06
2022-03-03 - 2022-03-27
2022-02-10 - 2022-02-26
2022-01-01 - 2022-01-16
2021-12-12 - 2021-12-29
2021-11-07 - 2021-11-25
2021-10-02 - 2021-10-16
2021-09-05 - 2021-09-26
2021-08-07 - 2021-08-30
2021-07-01 - 2021-07-31
2021-06-03 - 2021-06-27
2021-05-27 - 2021-05-27
2021-04-26 - 2021-04-26
2021-02-21 - 2021-02-21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9 - 2020-12-28
2020-11-04 - 2020-11-28
2020-10-22 - 2020-10-22
2020-09-09 - 2020-09-29
2020-08-08 - 2020-08-30
2020-07-07 - 2020-07-26
2020-06-14 - 2020-06-27
2020-05-03 - 2020-05-30
2020-04-01 - 2020-04-29
2020-03-14 - 2020-03-30
2020-02-02 - 2020-02-28
2020-01-05 - 2020-01-26
2019-12-12 - 2019-12-20
2019-11-03 - 2019-11-17
2019-10-12 - 2019-10-26
2019-09-07 - 2019-09-28
2019-08-01 - 2019-08-20
2019-07-13 - 2019-07-13
2019-06-08 - 2019-06-25
2019-05-05 - 2019-05-24
2019-04-06 - 2019-04-30
2019-03-10 - 2019-03-29
2019-02-02 - 2019-02-25
2019-01-02 - 2019-01-31
2018-12-04 - 2018-12-22
2018-11-01 - 2018-11-27
2018-10-02 - 2018-10-22
2018-09-03 - 2018-09-27
2018-08-30 - 2018-08-30
2018-07-01 - 2018-07-26
2018-06-06 - 2018-06-27
2018-05-05 - 2018-05-25
2018-04-01 - 2018-04-27
2018-03-17 - 2018-03-22
2018-02-12 - 2018-02-25
2018-01-26 - 2018-01-26
2017-12-01 - 2017-12-20
2017-08-26 - 2017-08-26
2017-06-11 - 2017-06-11
2017-05-13 - 2017-05-18
2017-04-05 - 2017-04-29
2017-01-16 - 2017-01-27
2016-12-14 - 2016-12-17
2016-11-07 - 2016-11-28
2016-10-08 - 2016-10-30
2016-09-03 - 2016-09-23
2016-07-23 - 2016-07-23
2016-05-22 - 2016-05-28
2016-03-05 - 2016-03-05
2015-11-30 - 2015-11-30
2015-10-03 - 2015-10-03
2015-09-05 - 2015-09-12
2015-07-11 - 2015-07-11
2015-03-20 - 2015-03-28
2015-02-27 - 2015-02-27
2015-01-03 - 2015-01-19
2014-12-11 - 2014-12-13
2014-11-16 - 2014-11-25
2014-10-01 - 2014-10-20
2014-09-04 - 2014-09-10
2014-08-04 - 2014-08-26
2014-07-30 - 2014-07-30
2014-06-01 - 2014-06-20
2014-05-23 - 2014-05-28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