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有兴趣的读者读读这个报告。让我最吃惊的是图中第八条,anxiety and fear-related disorders。Wow,我们每天不就是被各种媒体,政客们引入anxiety and fear?这个研究报告不能说不是权威吧?那么高比例的anxiety and fear-related disorder说明什么呢?我想只要不是胡编,作假,嘴硬,不过分用智商来诿过和饰非的话,就会得出自己的sane判断和答案。对了,当我说,我的去中国化不是要跟人争论什么制度,文化,而是要去除“胡编,作假,嘴硬,过分用智商来诿过和饰非”这些“中国化”的特色,很多网友不以为然,说这些是人类的通病。我只能苦笑,通病不去掉,然后喜欢讨论辩论文化和制度,在讨论和辩论中有意无意的在行使人类的通病”胡编,作假,嘴硬,过分用智商来诿过和饰非“,那么那样的文化和制度的讨论和辩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再说中国人”爱国“是人类的通病?中国化的这些特点在中国人群体中是普遍而大流行的,不先去除这些,讨论其它是弯弯绕。用美国intellectual圈子的话来说,First-principles是最重要的,是building block of true knowledge.当然这恐怕在中国是不适用的。
slavery 2.0. 西方启蒙,美国南北战争解放奴隶。我深知科学和工业化,会演变成一个大机器自动化时代,那么我就不能阻挡,也不再需要体力为主的奴隶。我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模式。这个新的模式需要考虑人的智力,人的创造力,那么就需要让人在个体层面相对独立和自由,就需要一种叫民主的政治制度来尝试让智力和创造力高的人有个相对良性的竞争环境。这个新的模式包含了很多风险,比如智力和创造力高的人有了独立和自由后,可能会不再接受被管控。智力和创造力低的人有了独立自由后可能会变懒,也会不接受管控。这些风险对我这个地球资源掌控者来说,不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我不能阻挡科学和工业化,科学和工业化也是我获得更大利益和资源管控的新的进程,所谓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我只能匹配对应,保障不失控。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应对智力和创造力高的人的模式和游戏,我们也看到了匹配智力和创造力低的人的方法,加上引入anxiety and fear。我称这些为基于人的个人主权的”fair play“。我原来没有slavery2.0的认知,还以为历史终结了,哈哈。 川普和covid让我明白了,no, 人类的“进步progress” never ends。
slavery 3.0,那么多人,智力和创造力高的人,智力和创造力低的人,还有机器人,还可以深入好几层细分,比如种族,性别,等等,我这里不再细分。怎么办?如何不失控?原则上,方法可以变,比如金融数字货币,政治上可以搞不同的选举,或者接受某个党的领导,等等,但是必须得预防失控。必须得对智力和创造力高的人,智力和创造力低的人,还有机器人,实施一个针对性,也是完整的管控方案。 这个方案的宗旨是要灵活,要在很“道义”的框架下,随时,定点,定量的消灭一些人口。CDC的这个第一份报告给我的是这样的一个未来可能图景。还好,我感觉我个人没有什么anxiety and fear。 It is always what it is。
scrambling 是 signal理论体系里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在人与人互动的社会环境中,I see scrambling all over places, pretty much mainly driven by ego and intelligence. Two people,if they both are free, engaging discussions on soul,they will not resort to scrambling,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因此不是随便可以跟人聊灵魂的,不过你让我感到欣慰,我们还是可以聊的。
其实很简单,free means don't follow any other human being, better not leading either. 对我这是匹配我对不确定性的习惯。 前提是自己先解决自己的资源和生存问题。一个人的一生,资源和生存问题不解决,那就让ego抢点功劳吧,只要意识到不要过分用智慧诿过和饰非,downside无非就是孤独而已。如果我和你有生意上的往来,各自有利润的目标,恐怕最真诚的还是ego层面。灵魂是管ego,不会直接涉及我们的生意。但是在万维就不一样,我和你不是在谈生意,因此探讨灵魂是赏心悦目的。我曾经介绍我对脑科学,脑工作原理的理解。左脑,右脑,前脑,后脑的功能,干什么,等等。我最感兴趣的是当中的连接体。我有时在想,那个连接体的强壮是太重要了。我觉得川普左右前后脑,各自都不咋地,但是这哥们的连接体还是蛮强壮的。 用我的工作专业,数据IO来看的话,计算单元的速度是内存速度的至少十倍以上,而内存的速度又是至少比IO快十倍以上。大脑各个单元如果是个计算单元,其内存working memory多少就很重要,然后连接体IO就更重要,因为最后的rendering需要整个系统一起工作。如果匹配人的七情六欲和共产党的八情九欲与大脑各个计算单元功能的话,最后的rendering基本说明这个系统的级别。有时候我从元器件角度看这个rendering,比如同样的教育,甚至同一家庭教育环境的几兄弟,每个rendering都还是不一样,这说明什么呢? 我想间接说明还有一个东西,就叫灵魂吧,是管控这些计算单元最后的rendering的。 至于灵魂跟系统外面的联络和连接,恐怕就要进入信息论的信号学了,不在一个波长,联络肯定是不畅通的,这种不畅通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我不认为God会不断改变自己的波长来迎合. The only thing God provides human being with is free will. You and I are free, then hopefully you and I can talk to each other, and better yet can connect to God. If you and I are not free, I think all bets are off, it will be a big scramble.
现实生活中,我是个见好就收,move onto something new的人,每天我都希望明天快点到来。I hate stuck in anything, material or non-material,I never like dwelling on something,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not much effect on me.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会是禁区了。我前面其实已经allude to。我宁愿做God的奴隶,哈哈。我的问题是我的free will中的free是我跟God的连接的journey,我个人的journey。我的灵魂如果不能free,那么我的ego会是一直在抢功劳的。因此I can't follow, I don't want to lead, I feel alone, but not lonely.
ego是奴隶制得以实现的根源啊。哈哈。亚里士多德的的becoming good and doing good。问题还是what is good?这个问题到了人的ego面前就完全是”百花齐放“,或者见仁见智了。你看西方2.0搞出普世价值的推广多么滑稽?我认为本质原因是西方人的ego搞出的,一个西方版本的”becoming good and doing good“。而价值观从来就是有周期属性的,只有中国例外,千年不变,也许中国人是最”虔诚“的,只是对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而已,哈哈。 因此在我看来,first principle思维,最高价值层面的绝对是人活着的根本,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个人的社交圈子,最高价值观不绝对的人,不会是我的朋友。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洗脑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庸之道,甚至摸着石头过河,等等这些,都是一亩三分地的东东,这些东东在ego面前,不堪一击,因此胡编,作假,嘴硬,尽可能用智慧诿过,饰非,等等都是ego的negative展现。哪里最流行这种展现,哪里就会是最容易实施奴隶制。
有一个涉及基督教的intellectual层面的辩论,关于shepherd。A shepherd always protects his sheep?基督教讲的是Good shepherd,Good means not a hired hand, but owns the sheep. 因此可以得出个人主权的根本属性是ownership。 3.0是让我们个人不再own anything,bio的“进步”让人不再own body,社交媒体mind control让人不再own精神,上次跟几位聊到killing the soul,数字货币会是让人不再own money,bio和digital converge完全可以被看着是一个监狱,以前我也写过人活在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监狱中看和感知reality,我个人对此已经不喜欢,甚至反感了,现在这帮人要用“科学和技术”搞一个更禁锢的监狱,I am totally against it。
Fat lady singing是美国文化的一个例子。尤其是在球类比赛中,人们经常会是这么表达。The game ain't over till the fat lady sings。我理解的含义是谁也不知道结果。以前我还专门写博描述third act。一场戏中主角,配角,正面,反派,比如好莱坞大片的结果基本是确定的,我就不怎么喜欢。我喜欢subplot,结局resolution最后揭晓,甚至最好是结局不那么明确。比如坏人最后赢的电影是寥寥无几的,我就觉得叙事不符合实际了,哈哈。我喜欢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不确定性,感受不确定性,习惯不确定性。我真的感到人需要接受和包容不确定性,那样人的内心会是祥和和安宁的。symbol是个相对中性的表达,一个具体的物质东西来representing 其它,尤其representing非物质,Idol不一样,非常强烈的感情,甚至是带有偏见和所谓歧视的成分。
应该是万维博客的技术问题。我发现万维博客后端数据库和前端web pages的integration不是最efficient,可能是后端数据库是loose集群,前端是Load balancing,当中的broke软件不知用的是哪一家的,sync经常是out of step的。不过博客毕竟不是e-commerce,adequate就行了。你可以给他们发个邮件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