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我修改了一下字体,这篇博文就变得不能选公开了。所以重发一下。只有老几评论过这篇,也一并抄在文后。
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一) 杨道还
清末经学家陈澧说:“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这里的“由于”有取决于,就正于,取道于的意思。政治不可药救,但如果有人才就尚有一线希望,人才众多就能够挽救,从无走到有。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讲的就是同一个意思,而更彻底——没有人才即使有最好的政治系统,也只能陷入混乱。而“有万不同谓之富”(庄子语),一个社会某一时期的人才的富:多寡,能力和素质,在于学术。仿孟子的意思,可以说没有学术,人才亦无所用——人才的才智除了在混乱中对耗,不会使社会有任何前进,众多散乱微小的希望,实际上等同无希望,如魏晋玄学诸人。 目前中国社会的问题,是至少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贫乏造成的。中国政府将文化传播的努力以孔子学堂为名义,是很具讽刺性的。但以孔子为名的背后原因,实际上就是学术的贫乏,所以这又是一个“理性”的选择——除了孔子学术这一中国人能够有些微理解的学术,中国实在拿不出什么自己能够有点解释权威,而又值得外国人学习的东西。也就是说,现代的中国不仅不能理解深层次的中国传统学术,也无任何值得借鉴的新的学术。 当前中国人的素质是个令人难以启齿的话题。学术的贫乏,导致了人才的乏善可陈,能够得到多数人认同的人才几乎消失殆尽。而沐猴而冠的所谓人才,导致了伪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屡见不鲜。文化大革命不仅消灭了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人才储备,同时又造就了一到两代的人“材”真空,朽木充斥。这一恶果将导致中国社会真正的回归正轨,延迟到80甚至00后的人成为社会中坚之后,而这是在最好情形下的假设。文化大革命对人才的伤害,并没能触及传统学术的筋骨,国学的死灰复燃即是明证,但由此到深入发掘传统文化,尚需时日。学术固非一日可建立,但学术散落而不会消失,这一点将在后续文章中讨论。而人才的培养,中国人早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语,有改动)的说法,人才如大树,需要几代人的培养,和按照自身规律的长成--而后者更为根本。希望以一场运动改变人才的形成规律,不管是揠苗助长还是焚书坑儒式的压制,都是愚昧的,一时的。而在更深层次中,人才不可定向培养,如庄子所讲:“慎毋撄人心”,人心之反之动,不可逆料,欲速不达。所以这里所讲的未来又有不可控,不可预测的偶然在里面。 孔子说:“政者,正也”。今日的中国政治,实在是无正可言,既无学术也无人才可依--习李王或者将有所表现,这是政体这个外壳内在的贫乏。社会秩序,对社会内部争斗的平息,本是任何政治的基本要求,现在竟然成为政治目标,这是原地踏步亦不可得,更遑论前进的情形。 现在这一情形的改变,只能按照陈澧所指出的层次一步步实现,这个过程谋之在人,成之在天。现在人所能谋的只是学术。如前所讲,成为人才的人,或者尚未可得。此时的所谋,只是一种预备,或者言之过早,又或者是聊胜于无。 老几 |
| 留言时间:2016-01-17 16:46:43 |
|
| 基本同意对现状的评论。 同时要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必太过悲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