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馋师的博客  
馋师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8399/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馋师五代
来自: 北京
注册日期: 2014-04-07
访问总量: 1,529,61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先睹为快——http://blog.sina.co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卖书啦!
最新发布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2025年,卖电子书继续啊
· 人与言论不分,是国内无法进行正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由日本神户发生2名中国女留学生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逻辑的力量】
· 由日本神户发生2名中国女留学生
· 语言的模糊性,让杠精始终立于不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逻辑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矛盾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同一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判断
· 概念、分类和定义——中国传统学
· 概念、分类和定义——如何定义?
· 概念、分类和定义——什么是定义
· 语言、文字和逻辑——汉字是如何
【风花雪夜】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故乡旧影——鸽子河上的鸭子, 
· 怀念“闪电”狗儿系列之七——和
· 我、闪电狗儿和橘猫——怀念“闪
· 怀念我最可爱的毛孩子——闪电狗
· 武汉风景速写(正史)---同时,
· 第二时间的性侵举报,真实性或可
· CCTV之荒谬广告——都是大碗,但
· 离婚和爱国
· 谁是当今世界老大?一个搞笑版本
【经济帝国】
· 2025年,卖电子书继续啊
· 猎狗“大锅饭”的破灭
· 野狗是如何变成猎狗的? 可以一
· 中国人和欧美人,谁比谁更小气?
· 中国程序员top 10及其产品
· 向许倬云老先生说几句闲话
· 两句话说明白什么是资本? 什么
·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只鸬鹚
· 为什么中国人短视?一个生产方式
· 我对中国GDP的几点看法
【古国采风】
· 自夸的教训——趣味解释汉字“夸
· 2025年新年献词——坚持“五项基
· 怀念闪电狗儿系列之九——猫和狗
· 怀念“闪电狗儿”系列之八——
· 为什么写书、卖书——哈哈哈。我
· 西方的图书馆 VS 中国的藏书楼
· 离婚和爱国——专门写给虚情假意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衣食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青春记忆】
· 老屋忆旧——怀念我的祖母、祖屋
· 中央美术学院之2006年
· 农民之歌
· 假如
【樱花散落】
· 日本的“职人精神”是如何炼成的
· 日本料理中的八项主义
· 中日之别备忘录
· 影响日本历史走向的三个伟大人物
· 日本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是谁?
· 日本为什么行?——日本松下电工
· 中国茶,日本道
· 日本的集体主义是如何炼成的?
· 日本是集体主义国家?
· 日本的厕所
【福尔摩萨】
· 海城威尼斯和城邦自治——中西城
· 台湾第六日——在路上,花莲至恒
· 台湾十日谈之二:宫崎骏动画里的
· 第四日 士林官邸(2014年3月21日
· 第三日 阳明书院、诚品书店(201
· 第二日 九份、台湾大学
· 台湾十日谈之一,故宫博物院和淡
【传统批判】
·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
· 白居易陪爱迪生看京戏—古代知识
· 养老,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
· 好好说话的10条“军规”
· “一体化”是中式思维的一大弊端
· 你绝对想不到清末士大夫有多愚蠢
· 华人十大陋习——全文呈现
· 华人十大陋习之八——欺弱
· 中国人十大陋习之九——媚上
· 华人十大陋习之八——排外
【随感杂谈】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人与言论不分,是国内无法进行正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由日本神户发生2名中国女留学生
· 怀念我的毛孩子“闪电”狗儿系列
· 北京小吃之三: 一品羊肉汤
· 怀念闪电狗儿系列之十:狗鼾室更
· 怀念“闪电”狗儿系列之六---疫
· 怀念“闪电”狗儿系列之五: 猫
· 我、闪电狗儿和橘猫——怀念“闪
【汉字演绎】
· 绝代双书正式上线,欢迎大陆顾客
· 国家的秘密——从“掠”字来解析
· 你会“说”话吗?禅师解释你意想
· 中国对抗世界:象形文字 VS 拼音
· 美人如玉——玉和德行,有关系吗
· 人民是什么?且看“群”之内涵
· 规则之形成靠哪两只手?
· 追问儒家和孔子的前世
· 知识越多越“癡”呆——“癡”之
· “玩”儿是一种资格——趣解“玩
存档目录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11/01/2019 - 11/30/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中国人最欠缺的,不是批判精神而是批判能力
   

批判有两个方面,一是敢不敢,二是能不能。一则以勇,一则以智。无勇不足以始,无智不足以胜,两者缺一不可。比如初生牛犊遇见老虎,光有胆,光不怕,靠无知的热情是吓不退老虎的。

再如,文革中的“革命小将”,他们没胆吗?他们怕什么啊!胸怀“打破旧世界建造新秩序”的天大理想,砸烂“孔家店”,可是,今天“孔家店”又开张了。不仅开张了,而且,规模比以前还大,声势也今非昔比。

说明什么?

说明“革命小将”的批判,没用。如果是有效的批判,就应该能找出儒学的致命伤,然后,痛下狠手,将其斩草除根,要了儒学的命。可是,“革命小将”只有批判的激情,却没有批判的能力,也就没要了儒学的命,儒学因此得以苟且偷生,拖延至今。一遇世风变向,儒学这具僵尸,又借尸还魂,堂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几度沉浮,绝非儒学“博大精深”,而是国人缺乏批判能力。

今天,还以儒学为例。

目的有两个:一,儒学漏洞百出;有些漏洞是根本性的,也是致命的;有些一目了然。可不管是致命的Bug,还是显而易见的错漏,两千年以来,一直没人发现、没人纠正。这就引出目的二:中国人缺乏批判能力。有批判能力的话,儒学那些致命缺陷和显而易见的错误,何至于蒙混到今天呢! 

人性善恶,是社会的基本问题,也是任何一门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学问无法回避的第一个问题。儒家志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是人性善恶。

这么重要、决定儒学逻辑是否成立的基本问题,儒家是如何证实的呢?“人性之善犹如水之就下”,孟老夫子一言既出,人性本善就算说定了。之后,两千多年,中国人全都信了。至少,儒家信徒全都信了,没有一个人提出过质疑。当然,要是质疑的话,就不是儒家信徒了。因为,儒家没有“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传统”。

事实是,人性和水,风马牛不相及;人性善恶,和水之趋下,也没有任何关系。孟子所言,是打比方,是比喻,听上去很好,但根本不是、也不能作为一种证明。即:孟子之言,于文采有加,和论证无关。我们完全可以换成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人性之恶犹如水之就下。

如此,人性善恶,依然是一个悬案,而不是宣判为“性善”的定案。但儒学体系正是建立在“性善”论之上的,“性善”是儒学大厦的最重要基石和前提。失去了“性善”这块基石,儒学大厦将立于何地?如果,“性善”这个假设不成立,儒家费尽心力、孜孜不倦、花费了两千年构造的逻辑,何从起步?“白头宫女说旧事”——“性善”本是旧事的起点,“性善”不成立了,“白头宫女”可从何说起啊?

和西方学术对比一下,更能说明问题。

经济学在西方,已经构建起一座蔚为壮观的学术大厦。这座大厦,有一个假设: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这是颇为学术和委婉的表达,说得直白,“理性经济人”就是自私,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准则的。没有这一假设,就没有西方经济学;或者说,如果这个假设是错的,那么,无论后续的理论体系如何美妙,都没有任何意义,都是错的,都必须推倒重来。

古往今来的儒学者,面对儒家孜孜不倦构建的“儒学大厦”,颇有一种叹为观止的仰慕,但,对作为其基石的“性善”假设,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古人也就罢了,可悲并可笑的是,今天的“儒学复兴派”依旧。“性善”立得住吗?立不住。孟子的证明经得起推敲吗?经不住。“性善”立不住,两千多年苦心经营的“儒学大厦”,岂不是没有根基的“烂尾楼”吗?

西方经济学成为当今社会学科的主流,足证,“性恶”才更符合人的本性;也反证,儒学之“性善”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承认这一事实,儒学就全盘皆废。在“复兴儒学”的春秋大梦中执迷不悟的新儒家,该如何补救啊?承认“性恶”,孔孟大楼就塌了;不承认“性恶”,又没有可靠的证据。

家国同构,是儒学的另一假设。基于这一假设,才有“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才有“齐家”和“治国”,才有君臣模拟父子,才有“国家”这一中国人最熟悉的固定表达。可是,家国同构成立吗?血缘组织的家,和政治组织的国,是类似的?还是有本质差异呢?

规模并不是家和国的根本区别——家和国的真正差异是: 在家,血缘和亲情,可以成为一种抵抗父权专制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是天然的,内置的,也是足够强大的,遂使父权成为有限专制。在国,始终没有一种内在机制、也没有一种外在力量抗衡皇权,遂使皇权成为无限专制。

在“家”,父亲大权在握,也没有一种外在机制和力量对抗父权,但是,父权并没有膨胀到“绝对专制”,也没有嚣张到对家庭成员生杀予夺。为什么?因为,血缘和亲情,是一种内置的、足以抗衡蛮横专断的父权的最有效的“温柔一刀”。不管父亲多么冷血,对自己的儿子大开杀戒,是绝无仅有的。

先看一例。

《红楼梦》里,宝玉看见贾政,像老鼠见了猫,曹雪芹这么写,是对“家长制”恨之入骨。实际上,贾政只打过宝玉一次,就这一次,还因为下手重了,后悔个没完。打了宝玉之后,贾政表现如下:

“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只得跟了进去。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儿啊肉啊哭个没完……,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这是小说,或许不当真。再看一个真的,体会一下。

李斯,中国第一任丞相,曾在秦始皇和二世手下工作。暴秦世所公认,可不都是商鞅、秦始皇和秦二世干的,李斯的贡献也是大大的。这么一位“黑手党”,面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柔肠寸断”。

李斯,被赵高所害,判了死刑。行刑当天,他的二儿子,和李斯一起押赴刑场。父子相见,李斯说:“我多想,再和你一起,牵着黄毛猎狗,到家乡上蔡东门外的野地里,逮兔子。可那样的日子还会再有吗?”

说完,父子俩一起痛哭。可见,苛政和暴行都是对外人的,对自家儿女下不了手。原因很简单,“虎毒不食子”,何况是人。这意味着,“父子”之间不平等、不对称的权力结构,总是可以被血浓于水的人情所消解,父权总会被父子之间的人伦所软化。最坏的家庭专制,也不过是“有情和有限专制”,绝不会堕落到“无情和无限专制”的深渊。

家如此,国若何?如上所述,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设计的结果。不同的人、不同的学说,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设计。儒家的设计,很直观,也很简单。简言之,是以“小家”比“大家”,意在将家庭成员之间,基于血缘的亲情,扩展到所有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一个“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国家。

谁来当国家的“家长”呢?君主。在儒家的政治结构中,君主至高无上,和太阳一样,君临天下。大权揽于一身,万事决于一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在已有的体制框架内,都不可能挑战皇帝的权威。要是皇上圣明,大臣和人民的日子,尚可得过且过;要是遇到一个混账王八蛋,人民,就只有自认倒霉了。

“小家”中,对抗父权的血缘和亲情,还有用吗?早已荡然无存。这就是说,“小家”是一种自治的社会单元,内生性的血缘关系,足以对抗高高在上的父权;儿子可能怕老子,但决不会怕得要死。反倒是,儿子可以“以死要挟”。在儿子的“死亡威胁”面前,再冷酷的父亲,也都瓦解了。贾政打了宝玉之后的忏悔,可以为证。

“以死相谏”,对皇帝,有用吗?没用。也不是完全没用,但,那是小概率。一个国家,不能指望小概率“改恶从善”,果如此,总有一天要“Game over”。这是“大家”和“小家”之根本差异。“大家”当中,缺乏一种内生的、制约和对抗皇权的机制。中国历史上,忠臣辈出,前仆后继。中国人常以此为骄傲,说,中国人有气节。窃以为,以死来表现气节,就像以死来证明女人的贞洁一样,可笑可悲。忠臣众多,只能证明,皇帝无德;还能证明,没有大臣能管得了皇帝。还能证明,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设想,是多么幼稚可笑。

家国同构不成立的话,“修齐治平”,还怎么继续啊?这么大的漏洞,竟然没人看出来。林肯说:“你可能在某一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部分人,但你永远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林肯认为不可能的,儒学做到了。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欺骗了所有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是有特色的。这一特色,就是没有批判能力。

2015年11月14日星期六

北京,家中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