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道还的博客
  纪念李宗吾
我的名片
道还
注册日期: 2016-01-10
访问总量: 204,95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从道德到厚黑学》近日开始发行
杨道还的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最新发布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不”与“弗”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 善
友好链接
· 老几:老几的博客
· jingchen:陈京的博客
分类目录
【书海偶识】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两个版本
【新书简介】
· 御梦人
· 杨道还的“吾”“我”之辨
· 黄鹤升:古人“吾”与“我”之义
· 善
· 体用
· 灵感非直觉小议
· 思维的本质
· 现实世界是半开半闭的
· 哲学家的工厂
· 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
【得支离】
· “不”与“弗”
· “有教无类”的英文翻译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杂谈《老子》与老子
· 《老子》中道的“常”与“恒”
【随感】
· 去中国化,内卷也
· 也说木心:千里之行,始于竹下
· 玉帝遣神 等(二则)
· 敝帚自珍(二) 2019-11
· 无题
· 金庸及其他
· “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一文读后
· 2017岁末感怀
· 读“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
· 文化差异之一斑:中国绘画有没有
【诸子偶拾】
· 君子不器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
· 三十而立
· 庄子与理工男
【杂谈】
· 贼
· 不轮回,也成佛
· 金庸及其他
· 在魏中军博文章后的回复
· 关于“有”的哲学
· 中国传统学术是必由之路--对嘎拉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下)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中)
· 中国人的性格:风气篇(上)
· 中国人的性格:明恩溥篇
【中国学术视角】
· 经济的两重性
· 《中国哲学之结构》内容简介
· 人之德,人生目的,论命——略论
· 道与德的关系--略论老庄异同(之
· 老庄与西方--略论老庄异同(之三)
· 通老必先通庄--略论老庄异同(之
· 略论老庄异同(之一)
· 道德谈略
· 在老几,润涛阎,慕容博主的文章
· 人道的完整循环
【中国学术泛论】
· “不”与“弗”
· “听专家的”,有毛病么?
·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五
· 识与见——读罗素的《如何避免愚
· 无字天书虽好,可人读得懂吗?—
· 谈谈无字天书
·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四
· 丸之走盘(三)
· 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一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
存档目录
06/01/2021 - 06/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11/01/2019 - 11/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02/01/2018 - 02/28/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读“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读“越狱:徐洪慈——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杨道还


文章链接: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8034 


这篇文章讲述了文革中一个小人物,徐洪慈,在文革中九死一生的人生历程。有人评论说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意思是,这个人和他的母亲即是其遗脉。我看过此文之后,难以忘怀,多日之后,感思转深(即反应迟钝的另一说法),所以在这里推荐。


中国历史上多有隐逸之士。司马迁的列传,将伯夷叔齐列为其首。司马迁见识非凡,即使在今天世界看,也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意见之重要自不待言。他将伯夷叔齐放在《史记》重要的位置,推重的用意很明显。南怀瑾对此有所阐发,但他慕古稍过,推崇之余,对伯夷叔齐流风所及的讨论不够惬意。


伯夷叔齐都是历史上的“小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留下来的,是不屈服的人性的见证。人的历史,毕竟是属于人的,人的人性是历史最首要的线索。正如一个机器的说明,只看到功效和产品,就如同只看到了这个机器的广告,不能说了解了这个机器,更遑论使用。读历史书亦然,罗列的事实就是其广告。只看这些,就如庄子所言,“先王之蘧庐,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先人所居,已成陈迹,不可再宿。表面浮泛的参观,只满足了好奇心,就难以得到教益。伯夷叔齐这样事业上的小人物,却是历史时间上的大人物。


隐者行无辙迹,逸士高飞远举。徐洪慈是与伯夷叔齐类似的逸士。人可以或应该做一逸士吗?道理何在?《论语·微子》列逸民,伯夷叔齐居其首。小杖则受,大则走,孔子固无可无不可,既有接淅而行,也有乘桴浮于海之兴,而终不去国。孔子的无可无不可,与穷斯滥矣的无可无不可不同,其中有不变的原则,道在。小人穷斯滥矣,前后不一。因为道在,孔子言行能前后一致。道虽然难以掌握,但历史上志于道者前仆后继,互相惺惺会心。孔子的随心所欲,与他人的随心所欲也不同,其关键也在于道。庄子讲,刻意尚行,不足为道。孔子对此应有所会心,后世俗儒却不能领会。等而下之的庸俗的理解,更以名利感官嗜欲为人性之欲,而求其随心所欲,有如薛蟠自比陶潜,俗恶不堪。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孔子学而不厌一说来解释,即是死而后已。此句也可解为死而无憾。这种精神,是读《论语》的一个前提。没有这种精神,不认同这种精神,读之无益,解之则成厚诬。这样的解,正如《庄子》中的用诗礼盗墓的讽刺,贼话不听也罢。


道并不同于法律或礼法一类的框定的教条,而是生生不息的,有时变性。正如科学,科学只能证伪,不能证实。这虽然看起来是不彻底的缺陷,不可靠性的来源,但唯有如此才使科学具有真正的价值。信守已有的科学,科学也成教条和牢笼。人们对科学的认识 ,从科学即真理,到科学不能证实,看似弱化退却,但却是科学精神实质性的进步,即老子所讲“枉则全”。当年引入赛先生的人,多是一曲之士,不能慎终追远,以至于唯科学主义在中国遗害至今。科学如此,社会理论更是如此。关于人性的认识,也可类推。


逸士有时不是出于自愿,如徐洪慈。但徐洪慈毕竟做到了全性命,一个真正的人的性和命。首先是全性,然后尽力全命,道在其中矣。张良入世而出世,诸葛亮出世而入世,行迹虽然不同,但从全性命看,却是类似的,可与不可的意义寓于其中。徐洪慈的人生,是文革这一段时间中所罕见的逸士行径。徐洪慈寄身蒙古,以全其生,自乘桴浮于海来看,不亦可乎?不亦远乎?徐洪慈是个时势中的小人物,但我却并不觉其“小”。


这篇文章中的那张徐洪慈和妻子奥永的黑白照片,给我印象极深。不知为什么,这张照片令我油然想起王小波。说是黑白照片,实际上看去却是灰黄的,读史,大概也是如此罢。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